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生源质量却逐年下降,“问题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他们往往是学校和协发展的隐患。“问题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转化,教育教学环节就会不断的出问题,产生不良的后果。本文从“问题学生”帮扶转化的成功个案,提出了帮扶转化“问题学生”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帮扶转化
中职学校的“管理”是一大难题,而“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比例不断上升,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使得教育教学的开展陷入了日益艰难的困境,中职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压力。“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直接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招生就业,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
“问题学生”是在思想、学习、行为上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类学生。常常表现为厌学、逃学、迷恋电子游戏、打架斗殴等品德问题,或者是学习焦虑、性格缺陷、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中职学校“问题学生”不仅数量多,问题行为较为突出,而且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程度也相对复杂、严重,要促其转化并非易事。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帮扶转化“问题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从帮扶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帮助“问题学生”改正不足,健康成长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案例:王某,男17岁,中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一个令所有任课教师都头痛、反感甚至厌恶的学生。他不知天高地厚,常常自以为是;经常以特别的方式引人注意,喜欢凑热闹,却无责任心;课堂上,精力充沛时左顾右盼,精神萎靡时昏睡如泥;上课坐姿东倒西歪,下课逗乐“谈笑风生”;同学听课他无端打岔,老师提问他答非所问;说话阴阳怪调,写字“龙飞凤舞”;自习课“来去匆匆”,做作业敷衍了事;教室午睡“上蹿下跳”,宿舍晚睡“专题主讲”。 经常作业不做,成绩差;文明礼仪差,不会主动给长辈、老师打招呼;吸烟成瘾,经常外出上网;不服老师管教,家长的批评甚至顶撞,不肯踏实努力做事。入学不久,因夜不归宿,翻墙外出上网受学校处分。甚至在实习期间,因不守厂规、吃不了苦而提前退出实习。笔者总感觉他像一颗随时都可以引爆的“炸弹”,让人惶恐不安。
一、通过调查分析“问题”成因,做到心中有数
1、父母离异、早期的家庭教育不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行为偏差。父母离异对孩子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行为与心理问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小王父母的离异对他人格的早期培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总觉得自己很倒霉,不能像同学一样有幸福的家庭。他的行为发展出现了偏差却得不到父亲的及时纠正,父亲对他百依百顺,放任自流,自由散漫成自然。
2、家长重视智力开发,忽略良好品行的培养,导致学业成绩差。小王读小学的时候住在姑妈家,他的姑妈在智力开发方面绞尽脑汁,想法设法提高小王的成绩,可是对他的品行培养却很少过问。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没有为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只重成绩、忽视做人的教育方式,严重违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3、教师缺乏爱心。教师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王一进职业中学就表现出种种行为问题,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的问题应该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发生,而小学恰恰是孩子的人生奠基时期,可见小学老师对他的行为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对症下药,进行帮扶转化
从王某确定为“问题学生”开始,我主动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他接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信其人”,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我确立帮扶转化的理念,制定了帮扶转化的一系列措施
1、确立帮扶转化理念——等待“问题学生”成长。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学生的优势,并不断挖掘、培育,直至看到他们的成功。面对“问题学生”的行为,我们老师只要是真诚地“用爱心等待、用时间等待、用耐心等待、用信心等待、用方法等待”他们成长,并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善于经常关注到他们的闪光点,那么,再顽皮的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
2、制定帮扶转化的主要措施。1、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一方面要求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为了多了解自己的学生,我平时尽可能多留意学生的言语行为,充分发挥认课老师和班干部的作用,有目的、多渠道地收集学生的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分类和具体化。只有这样,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收到实效。
2、积极鼓励,耐心期待。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情期望会产生积极效应。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将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源泉。“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少挖苦,不讽刺的方法,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增强进步的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给予鼓励,耐心等待,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我们的期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3、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惩罚。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当然,我们还是要慎用惩罚。
总结:“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容易故态复萌,教师也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朽木”不可雕也,以至功亏一篑。对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对“问题学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信赖、多一分鼓励,多一分等待,“枯木”总会逢春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帮扶转化
中职学校的“管理”是一大难题,而“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比例不断上升,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使得教育教学的开展陷入了日益艰难的困境,中职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压力。“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直接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招生就业,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
“问题学生”是在思想、学习、行为上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类学生。常常表现为厌学、逃学、迷恋电子游戏、打架斗殴等品德问题,或者是学习焦虑、性格缺陷、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中职学校“问题学生”不仅数量多,问题行为较为突出,而且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程度也相对复杂、严重,要促其转化并非易事。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帮扶转化“问题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从帮扶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帮助“问题学生”改正不足,健康成长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案例:王某,男17岁,中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一个令所有任课教师都头痛、反感甚至厌恶的学生。他不知天高地厚,常常自以为是;经常以特别的方式引人注意,喜欢凑热闹,却无责任心;课堂上,精力充沛时左顾右盼,精神萎靡时昏睡如泥;上课坐姿东倒西歪,下课逗乐“谈笑风生”;同学听课他无端打岔,老师提问他答非所问;说话阴阳怪调,写字“龙飞凤舞”;自习课“来去匆匆”,做作业敷衍了事;教室午睡“上蹿下跳”,宿舍晚睡“专题主讲”。 经常作业不做,成绩差;文明礼仪差,不会主动给长辈、老师打招呼;吸烟成瘾,经常外出上网;不服老师管教,家长的批评甚至顶撞,不肯踏实努力做事。入学不久,因夜不归宿,翻墙外出上网受学校处分。甚至在实习期间,因不守厂规、吃不了苦而提前退出实习。笔者总感觉他像一颗随时都可以引爆的“炸弹”,让人惶恐不安。
一、通过调查分析“问题”成因,做到心中有数
1、父母离异、早期的家庭教育不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行为偏差。父母离异对孩子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行为与心理问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小王父母的离异对他人格的早期培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总觉得自己很倒霉,不能像同学一样有幸福的家庭。他的行为发展出现了偏差却得不到父亲的及时纠正,父亲对他百依百顺,放任自流,自由散漫成自然。
2、家长重视智力开发,忽略良好品行的培养,导致学业成绩差。小王读小学的时候住在姑妈家,他的姑妈在智力开发方面绞尽脑汁,想法设法提高小王的成绩,可是对他的品行培养却很少过问。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没有为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只重成绩、忽视做人的教育方式,严重违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3、教师缺乏爱心。教师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王一进职业中学就表现出种种行为问题,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的问题应该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发生,而小学恰恰是孩子的人生奠基时期,可见小学老师对他的行为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对症下药,进行帮扶转化
从王某确定为“问题学生”开始,我主动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他接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信其人”,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我确立帮扶转化的理念,制定了帮扶转化的一系列措施
1、确立帮扶转化理念——等待“问题学生”成长。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学生的优势,并不断挖掘、培育,直至看到他们的成功。面对“问题学生”的行为,我们老师只要是真诚地“用爱心等待、用时间等待、用耐心等待、用信心等待、用方法等待”他们成长,并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善于经常关注到他们的闪光点,那么,再顽皮的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
2、制定帮扶转化的主要措施。1、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一方面要求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为了多了解自己的学生,我平时尽可能多留意学生的言语行为,充分发挥认课老师和班干部的作用,有目的、多渠道地收集学生的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分类和具体化。只有这样,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收到实效。
2、积极鼓励,耐心期待。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情期望会产生积极效应。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将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源泉。“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少挖苦,不讽刺的方法,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增强进步的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给予鼓励,耐心等待,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我们的期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3、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惩罚。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当然,我们还是要慎用惩罚。
总结:“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容易故态复萌,教师也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朽木”不可雕也,以至功亏一篑。对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对“问题学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信赖、多一分鼓励,多一分等待,“枯木”总会逢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