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两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年报,从银行的宏观经营理念到资产负债结构等都有着天壤之别。本文将从两家银行的资产中公司与个人贷款业务的比例展开,分析个中原因、找出差异背后的来源所在,并试提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产 利率市场化
在建设银行“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部分中可以看到,于2010年12月31日,总贷款约56691 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类贷款占70.15%,而个人贷款则仅占24.15%,几乎呈3:1的比例。这是由于,在前面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中可以看到,公司类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5.34%,个人贷款则只有4.83%,而公司的贷款又将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存款,在P≈(R-r)A的公式中,R-r≈3.8%的利差是由央行规定的,那么A越大银行的利润就越高,综合考虑下银行自然更倾向于拓展公司业务而非零售业务。但从市场的角度看,这又是十分不合理的,因为一般而言公司的议价能力最强,银行次之,个人最弱,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利率本应是最低的,因此银行应该主要发展个人业务,如美洲银行,公司贷款为2970亿美元,个人贷款6430亿美元,约1:2.2,是一个完全逆转了的比例,这才是完全市场竞争下利率市场化应带来的正常结果。
零售业务量比例的差异是除利差以外,造成两银行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差异的一大重要来源,也是利率市场化程度的表征。如表1、图1所示,可以看到建设银行也在做着相应的结构调整(个人贷款业务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以适应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是应对高通胀率的紧缩政策。尤其是2011年,信贷政策的调整十分密集,与银行业务联系最为密切的房地产和汽车两个行业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利率市场化,简单得说,就是将原本由中央银行作着基准利率的限制的存贷款利率转为市场定价。就在2013年1月12日,央行网站再度刊出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发表的署名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央行表示,目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推进。在此过程中,央行将充分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而就在不久之前的6月7日,央行则在降息的同时宣布了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被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解读为利率市场化初步开放的破冰信号。但利率市场化是不能独立完成的,还需配合其他相应的金融改革,包括汇率和利率间的配合,利率市场化要求汇率也要逐步市场化,否则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可能会出现矛盾。另外,央行还应疏通利率传导渠道,防止存贷款利率上升导致的倒逼机制,使中央银行一方面失去了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间接调控又可能难以有效运作。
利率市场化可以直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却将对如今坐享高至约3.8的利差,以利息净收入构成收入的主体部分(2515亿元,约占77.20%)的国内的商业银行有着根本上的冲击。为降低成本,可考虑将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业务外包出去,谓之“节流”;而为了提高收益,银行应偏向收益率更高的个人业务,这就需要贷款业务的丰富和创新,包括还款方式的创新等;且从前银行单一化的资金来源,也应同步发展合同转让、证券化等业务,即所谓“开源”。要想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革下主动出击,银行的经营思路需向融资多元化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向转型,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促进金融领域各衍生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混业监管则是顺水推舟。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之路上必须要走的关键一着。如今资金配置效率不高,也没有外部的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间的充分竞争,造成了国内几家大型的商业银行可以坐享巨额利差收益,金融体系运行扭曲,而只要利率一直由央行掌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观美国的金融体系,之所以其顺应市场规律,能够顺利高效得将资金从盈余一方调节到短缺的一方,靠的就是有效的利率调节。另外,还应通过发展各类债券市场,从利率结构、利率形成机制、微观主体行为,以及货币政策传导等多方面合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这也将促使建设银行等金融结构做出了相应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趋于合理化。
作者简介:党煜(1992-),女,回族,北京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王瑞雪(1992-),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史昊舒(1991-),男,汉族,北京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编辑:张慧)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产 利率市场化
在建设银行“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部分中可以看到,于2010年12月31日,总贷款约56691 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类贷款占70.15%,而个人贷款则仅占24.15%,几乎呈3:1的比例。这是由于,在前面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中可以看到,公司类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5.34%,个人贷款则只有4.83%,而公司的贷款又将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存款,在P≈(R-r)A的公式中,R-r≈3.8%的利差是由央行规定的,那么A越大银行的利润就越高,综合考虑下银行自然更倾向于拓展公司业务而非零售业务。但从市场的角度看,这又是十分不合理的,因为一般而言公司的议价能力最强,银行次之,个人最弱,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利率本应是最低的,因此银行应该主要发展个人业务,如美洲银行,公司贷款为2970亿美元,个人贷款6430亿美元,约1:2.2,是一个完全逆转了的比例,这才是完全市场竞争下利率市场化应带来的正常结果。
零售业务量比例的差异是除利差以外,造成两银行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差异的一大重要来源,也是利率市场化程度的表征。如表1、图1所示,可以看到建设银行也在做着相应的结构调整(个人贷款业务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以适应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是应对高通胀率的紧缩政策。尤其是2011年,信贷政策的调整十分密集,与银行业务联系最为密切的房地产和汽车两个行业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利率市场化,简单得说,就是将原本由中央银行作着基准利率的限制的存贷款利率转为市场定价。就在2013年1月12日,央行网站再度刊出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发表的署名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央行表示,目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推进。在此过程中,央行将充分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而就在不久之前的6月7日,央行则在降息的同时宣布了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被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解读为利率市场化初步开放的破冰信号。但利率市场化是不能独立完成的,还需配合其他相应的金融改革,包括汇率和利率间的配合,利率市场化要求汇率也要逐步市场化,否则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可能会出现矛盾。另外,央行还应疏通利率传导渠道,防止存贷款利率上升导致的倒逼机制,使中央银行一方面失去了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间接调控又可能难以有效运作。
利率市场化可以直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却将对如今坐享高至约3.8的利差,以利息净收入构成收入的主体部分(2515亿元,约占77.20%)的国内的商业银行有着根本上的冲击。为降低成本,可考虑将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业务外包出去,谓之“节流”;而为了提高收益,银行应偏向收益率更高的个人业务,这就需要贷款业务的丰富和创新,包括还款方式的创新等;且从前银行单一化的资金来源,也应同步发展合同转让、证券化等业务,即所谓“开源”。要想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革下主动出击,银行的经营思路需向融资多元化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向转型,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促进金融领域各衍生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混业监管则是顺水推舟。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之路上必须要走的关键一着。如今资金配置效率不高,也没有外部的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间的充分竞争,造成了国内几家大型的商业银行可以坐享巨额利差收益,金融体系运行扭曲,而只要利率一直由央行掌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观美国的金融体系,之所以其顺应市场规律,能够顺利高效得将资金从盈余一方调节到短缺的一方,靠的就是有效的利率调节。另外,还应通过发展各类债券市场,从利率结构、利率形成机制、微观主体行为,以及货币政策传导等多方面合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这也将促使建设银行等金融结构做出了相应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趋于合理化。
作者简介:党煜(1992-),女,回族,北京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王瑞雪(1992-),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史昊舒(1991-),男,汉族,北京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编辑: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