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游戏也称结构游戏,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建构游戏的内容,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教师采用适宜的方法介入支持和引导幼儿进一步游戏。
关键词:建构游戏;观察;指导;介入;支持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该先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然后分析幼儿的行为与背后的动机,再思考是否需要介入、什么时候介入、如何介入才能让幼儿的能力获得提升。而教师应考虑以什么方法介入、什么身份介入,才能推动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如平行介入、交叉介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以示范者的身份介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等等,都是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适宜的方式不仅能推动幼儿深层次的游戏,还使幼儿的游戏过程丰富多彩。下面以中班户外积木建构游戏《赛车道》为例,希望能为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案例背景:
我们园的户外是混龄自主游戏,一共有八个区,我们班负责的是松木拼搭区,主要材料有:空心积木、圆柱形积木、长短不一的木板条、各种立体长方形积木等,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水上乐园
第一次的探索:
几名幼儿积极主动分工,凡凡、钦钦拿长方形的短木板,坤坤拿半弧形的木板,一会就搭好了一个赛车道了。赛车道的最开始是用一块长木板搭的斜坡,下面用空心积木作为着力点。赛车道搭好啦,几名幼儿开始快乐地玩着赛车的游戏。可是把赛车(圆柱形积木)放在斜坡上,滚下去之后赛车就跑到老远去了,根本不会按照赛车道走。刚开始几次玩得还高兴,后来就有点郁闷,赛车老是往前面跑,要不就从斜坡掉下来。几名幼儿有点想放弃这个游戏。
问题分析:
幼儿选择的是圆柱形的积木作为赛车,是因为它会滚动。但是它不会拐弯,而且因为幼儿搭的赛车道是一块积木,比较窄,所以才会导致赛车老是会离开赛车轨道和斜坡。
介入方式:
看到幼儿想放弃这个游戏,这是一个介入的好时机。教师用开放性的语言方式介入游戏:“你们知道为什么赛车老是离开轨道吗?”几名幼儿想了想:“因为轨道旁边没有栏杆。”这时坤坤和达达立马去找适合栏杆的材料。坤坤找来了长的薄的木板条拦在轨道旁边。达达找来了短木板放在轨道旁边。
第二次的探索:
栏杆做好了之后,他们又高兴地玩起了赛车的游戏了,将圆柱形积木从高高的斜坡上滚下来,可是因为斜坡上滚下来的冲击力将护栏撞到了。他们毫不气馁,还没等老师说话,就立马跑去拿空心积木放在木板条后面。這回该不会倒了吧,确实护栏不会倒了,可是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了,从斜坡上滚下来之后,圆柱形积木被卡着护栏之间了。幼儿傻眼了。好不容易搭好的护栏将赛车卡住了。
问题分析:
因为赛车轨道跟圆柱形的积木的宽度是一样的,再加上护栏紧紧靠在轨道旁边,所以容易被卡住。幼儿尝试了几遍都没发现原因。
介入方式:
教师也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从上面滚下来,试了一下,也被卡住了,教师就自言自语:“奇怪,怎么被卡住了?”幼儿发现老师的赛车也被卡住了,就积极主动地来帮忙:“老师我来帮你想办法。”达达说:“是不是我们轨道太窄了?”宸宸说:“那我们将轨道加宽一点不就可以了。”说干就干,立马就有人从旁边拿了几块积木过来将轨道加宽。可是拐弯的地方怎么办呢?这时达达拿来几块小一点的积木顺着拐弯的轨道加宽。
第三次探索:
他们对于自己搭建的轨道非常满意,快乐地玩着赛车游戏。这时斜坡轨道倒了。其实之前在玩的过程中本来也就老是倒,幼儿没去想为什么会倒。只是重复将斜坡搭在空心积木上继续玩。这时坤坤对斜坡感兴趣了,开始思考斜坡轨道为什么老是倒。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问题的分析:
斜坡因为是用木板条和空心积木架空完成的,所以非常不牢固,容易倾倒。需要将斜坡的着力点加固、填实,这样才不容易倒。
介入方式:
坤坤思考之后在斜坡下面再加了一块空心积木,可是还是没有完全填实,还有很大的空隙,斜坡还是容易倾倒,我把坤坤带到旁边的楼梯,请他仔细观察,为什么楼梯不会倒,他说下面全部都有支撑点,所以才不会倒。他立马去找小的积木塞到斜坡下面。这回斜坡就不容易倾倒啦。几个小伙伴快乐地玩起赛车游戏啦!
教师观察手记:
主题是水上乐园,但是教师并没有打断幼儿的积极性和高昂的兴趣,而是追随幼儿的意愿,并通过开放性、鼓励性、推进性的语言激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并没有过多介入幼儿的游戏中,通过简单的语言、游戏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中,促使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寻找适宜的解决办法。幼儿建的赛车轨道不仅仅是这一个,而是有一大圈。接下来的可能性,教师可以提供幼儿感兴趣的真实的车子来进行游戏,看看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难题和问题呢?
建构游戏中,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行为时,想要指导幼儿的游戏,教师就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介入的原因,通过自己的介入,幼儿将会获得什么样的经验和发展。教师的介入,有可能会产生正面效应,但也有可能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如果教师是以积极、敏感、支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扩展幼儿的游戏情节,幼儿的兴趣点就会很高,乐意进行游戏,如果打断幼儿的游戏兴趣,则作用适得其反。恰到好处的有效介入才是教师需要修炼的境界,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在观察与实践中反复把握与思考,逐步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2]童小青、陈露菲.浅谈在自主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文理导航2016年03月总第225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观察;指导;介入;支持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该先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然后分析幼儿的行为与背后的动机,再思考是否需要介入、什么时候介入、如何介入才能让幼儿的能力获得提升。而教师应考虑以什么方法介入、什么身份介入,才能推动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如平行介入、交叉介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以示范者的身份介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等等,都是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适宜的方式不仅能推动幼儿深层次的游戏,还使幼儿的游戏过程丰富多彩。下面以中班户外积木建构游戏《赛车道》为例,希望能为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案例背景:
我们园的户外是混龄自主游戏,一共有八个区,我们班负责的是松木拼搭区,主要材料有:空心积木、圆柱形积木、长短不一的木板条、各种立体长方形积木等,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水上乐园
第一次的探索:
几名幼儿积极主动分工,凡凡、钦钦拿长方形的短木板,坤坤拿半弧形的木板,一会就搭好了一个赛车道了。赛车道的最开始是用一块长木板搭的斜坡,下面用空心积木作为着力点。赛车道搭好啦,几名幼儿开始快乐地玩着赛车的游戏。可是把赛车(圆柱形积木)放在斜坡上,滚下去之后赛车就跑到老远去了,根本不会按照赛车道走。刚开始几次玩得还高兴,后来就有点郁闷,赛车老是往前面跑,要不就从斜坡掉下来。几名幼儿有点想放弃这个游戏。
问题分析:
幼儿选择的是圆柱形的积木作为赛车,是因为它会滚动。但是它不会拐弯,而且因为幼儿搭的赛车道是一块积木,比较窄,所以才会导致赛车老是会离开赛车轨道和斜坡。
介入方式:
看到幼儿想放弃这个游戏,这是一个介入的好时机。教师用开放性的语言方式介入游戏:“你们知道为什么赛车老是离开轨道吗?”几名幼儿想了想:“因为轨道旁边没有栏杆。”这时坤坤和达达立马去找适合栏杆的材料。坤坤找来了长的薄的木板条拦在轨道旁边。达达找来了短木板放在轨道旁边。
第二次的探索:
栏杆做好了之后,他们又高兴地玩起了赛车的游戏了,将圆柱形积木从高高的斜坡上滚下来,可是因为斜坡上滚下来的冲击力将护栏撞到了。他们毫不气馁,还没等老师说话,就立马跑去拿空心积木放在木板条后面。這回该不会倒了吧,确实护栏不会倒了,可是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了,从斜坡上滚下来之后,圆柱形积木被卡着护栏之间了。幼儿傻眼了。好不容易搭好的护栏将赛车卡住了。
问题分析:
因为赛车轨道跟圆柱形的积木的宽度是一样的,再加上护栏紧紧靠在轨道旁边,所以容易被卡住。幼儿尝试了几遍都没发现原因。
介入方式:
教师也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从上面滚下来,试了一下,也被卡住了,教师就自言自语:“奇怪,怎么被卡住了?”幼儿发现老师的赛车也被卡住了,就积极主动地来帮忙:“老师我来帮你想办法。”达达说:“是不是我们轨道太窄了?”宸宸说:“那我们将轨道加宽一点不就可以了。”说干就干,立马就有人从旁边拿了几块积木过来将轨道加宽。可是拐弯的地方怎么办呢?这时达达拿来几块小一点的积木顺着拐弯的轨道加宽。
第三次探索:
他们对于自己搭建的轨道非常满意,快乐地玩着赛车游戏。这时斜坡轨道倒了。其实之前在玩的过程中本来也就老是倒,幼儿没去想为什么会倒。只是重复将斜坡搭在空心积木上继续玩。这时坤坤对斜坡感兴趣了,开始思考斜坡轨道为什么老是倒。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问题的分析:
斜坡因为是用木板条和空心积木架空完成的,所以非常不牢固,容易倾倒。需要将斜坡的着力点加固、填实,这样才不容易倒。
介入方式:
坤坤思考之后在斜坡下面再加了一块空心积木,可是还是没有完全填实,还有很大的空隙,斜坡还是容易倾倒,我把坤坤带到旁边的楼梯,请他仔细观察,为什么楼梯不会倒,他说下面全部都有支撑点,所以才不会倒。他立马去找小的积木塞到斜坡下面。这回斜坡就不容易倾倒啦。几个小伙伴快乐地玩起赛车游戏啦!
教师观察手记:
主题是水上乐园,但是教师并没有打断幼儿的积极性和高昂的兴趣,而是追随幼儿的意愿,并通过开放性、鼓励性、推进性的语言激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并没有过多介入幼儿的游戏中,通过简单的语言、游戏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中,促使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寻找适宜的解决办法。幼儿建的赛车轨道不仅仅是这一个,而是有一大圈。接下来的可能性,教师可以提供幼儿感兴趣的真实的车子来进行游戏,看看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难题和问题呢?
建构游戏中,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行为时,想要指导幼儿的游戏,教师就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介入的原因,通过自己的介入,幼儿将会获得什么样的经验和发展。教师的介入,有可能会产生正面效应,但也有可能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如果教师是以积极、敏感、支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扩展幼儿的游戏情节,幼儿的兴趣点就会很高,乐意进行游戏,如果打断幼儿的游戏兴趣,则作用适得其反。恰到好处的有效介入才是教师需要修炼的境界,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在观察与实践中反复把握与思考,逐步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2]童小青、陈露菲.浅谈在自主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文理导航2016年03月总第2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