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吕叔湘同志不久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批评含糊其词地提“有人”、“某报”的做法,主张指名道姓、注明出处,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我很赞成这个提议。
过去流行一种只对论点,不指名道姓的批评。这种手法看上去似乎风格很高,其实很低劣。你去核对一下,被批的论点往往是断章取义的,捕风捉影的,甚至是凭空捏造的,是一种假想敌。他想出了这种假想敌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任意攻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目的是打击一大片,造成恐怖气氛。这种现象在“四人帮”猖獗时期是司空见惯的。现在是否余毒全消,还是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开动脑筋想想。
二
文艺理论批评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有的已经解决,例如文艺的社会属性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文艺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当然必须从社会存在去解释。这已是常识问题,谁也不会提异议。但是关于文艺的特殊规律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连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完整明确的答案。现在有些年轻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开动脑筋,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以破旧创新的开拓精神,不仅从文艺的外部规律,而且从文艺的内部规律,即从心理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乃至从自然科学和边缘科学去探索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不论这种探索能否成功,这种辛勤努力的精神首先就值得赞许。但是有的人不是这样,他不仅不予鼓励,而且把它看作异端邪说,棍棒交加。
陈涌同志在《红旗》今年第八期上发表的批评刘再复同志的文章就是一例。刘再复的观点未必全都正确,是可以讨论的,但陈文一开始就把问题提到“直接关系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命运。”言外之音很明白,只有同意他的观点才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执行他的观点社会主义文艺才有繁荣的前途,否则就是宣扬异端邪说,社会主义文艺就会枯萎和死亡。这还了得,一个态度,一个命运,真叫人胆战心惊。举起这两条棍棒的目的无非迫使你缴械投降。使用这套战法在十年以前可能有点作用,可是现在不行了。
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讨论问题时举起棍棒打人其实是色厉内荏的表现。有理不在声高,辩不过人家便求诉于棍棒,这是一种不可取的作法。
百家争鸣需要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要求摆事实、讲道理,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但不允许你随便给人家打棍子,扣帽子。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五日
吕叔湘同志不久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批评含糊其词地提“有人”、“某报”的做法,主张指名道姓、注明出处,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我很赞成这个提议。
过去流行一种只对论点,不指名道姓的批评。这种手法看上去似乎风格很高,其实很低劣。你去核对一下,被批的论点往往是断章取义的,捕风捉影的,甚至是凭空捏造的,是一种假想敌。他想出了这种假想敌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任意攻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目的是打击一大片,造成恐怖气氛。这种现象在“四人帮”猖獗时期是司空见惯的。现在是否余毒全消,还是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开动脑筋想想。
二
文艺理论批评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有的已经解决,例如文艺的社会属性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文艺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当然必须从社会存在去解释。这已是常识问题,谁也不会提异议。但是关于文艺的特殊规律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连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完整明确的答案。现在有些年轻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开动脑筋,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以破旧创新的开拓精神,不仅从文艺的外部规律,而且从文艺的内部规律,即从心理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乃至从自然科学和边缘科学去探索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不论这种探索能否成功,这种辛勤努力的精神首先就值得赞许。但是有的人不是这样,他不仅不予鼓励,而且把它看作异端邪说,棍棒交加。
陈涌同志在《红旗》今年第八期上发表的批评刘再复同志的文章就是一例。刘再复的观点未必全都正确,是可以讨论的,但陈文一开始就把问题提到“直接关系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命运。”言外之音很明白,只有同意他的观点才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执行他的观点社会主义文艺才有繁荣的前途,否则就是宣扬异端邪说,社会主义文艺就会枯萎和死亡。这还了得,一个态度,一个命运,真叫人胆战心惊。举起这两条棍棒的目的无非迫使你缴械投降。使用这套战法在十年以前可能有点作用,可是现在不行了。
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讨论问题时举起棍棒打人其实是色厉内荏的表现。有理不在声高,辩不过人家便求诉于棍棒,这是一种不可取的作法。
百家争鸣需要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要求摆事实、讲道理,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但不允许你随便给人家打棍子,扣帽子。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