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下,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所制定的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其独特的地位注定了她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任务过程中统领全局。因此,为了要跟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步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重中之重。
  党执掌和运行其权力的方法怎样,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等等,对于加固党的政治威望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又会关系到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有效性。所以,探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以及怎样强化党掌握和使用权力的能力,既有利于研究党的合法性问题,又有利于党领导群众进行改革,并实现民族复兴。
  关键词:党;执政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38-02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涵义
  执政指的是执掌国家政权。执政党即掌握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政策、方针、纲领和主张通过政权机构的日常活动来落实的党。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常指执政党通过国家权力体系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更进一步说来,执政党要掌握和运行国家权力就一定要拥有掌控和巩固国家政权的能力;党具备了影响国家治理的能力,故而能够将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能更好地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建设及社会的发展。
  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联系
  (一)增强现代国家治理主体的前提。区别于传统国家治理的那种多个主体共同治理的方式,现代国家治理则更加注重单一主体从上到下的治理。“有效的国家治理涉及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么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治理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1]。有一个良善的治理主体对于提高国家治理效率来说至关重要。
  政党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构成。通过掌握和运行国家权力,收集和研究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合理化地整合人民群众来自各方的利益诉求,再经国家权力机关把合理的诉求升华为国家法律制度,最终交由政府机关执行,党参加了国家治理。这个这一过程使得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各个领域中产生的紧急难题得以化解。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党执掌和运行政治权力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在参与国家治理,党执掌政权的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其治理国家能力。因此,为现代国家治理系统中的核心力量的党,加强其自身的执政能力就是在不断强化现代国家治理的领导能力,就是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提供绝佳的先决前提。
  (二)引领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以及直接参与者,党还要领导除她以外的国家治理者的行动,这是因为我国所特有的“以党建国”的历史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独一无二的身份,使其责无旁贷的既要成为社会导向的引领者,又要成为长期执政的党。唯有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自如地运用恰当的能力并兼顾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同时有能力作为最主要的引导力量领导各层次的国家治理。若是中国共产党特殊的历史地位及其旺盛的生命力使其领导国家治理提供了先决条件,那么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良莠不齐则促使党领导国家治理成为必然。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国家治理方式中,政党政治已经成为主流,若一个政党是进步和有力的,其所引领的国家也是强大的,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幸福;相反的情况则会导致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没有了家的归属感。一个政党是否进步首先体现为其根本宗旨,是否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其次体现为其执政能力如何,这最直观的反映了政党是否是进步的政党。
  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治理机构中最为核心的力量。党的执政力怎样,“通过控制和运用国家权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2]怎样,一方面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作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为重要的组成。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党的执政能力所必须应对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致使执政环境不确定带来的挑战。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更加的包容和开放,顺应历史的潮流,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其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成为一个开放的党。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国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党执政的氛围也就处于封闭的、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控制的态势。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我国能够共享世界上先进资源,促进我国更好的同世界上其它国家交流合作,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技术引进我国;另一方面却也使得我国难以躲避全球性风险的到来。全球化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力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作为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其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理也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其它部分的有效性。故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一定要加强其治理市场经济的效能,进而促进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全局的发展。
  (二)社会结构的转型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带来的挑战。在未实行改革开放时,我国属于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且人们之间差距较小的状态。尤其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对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了全方位的计划与控制,这也制约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思想较为保守。人们之间仅有较小的政治地位上的不同,并不涉及太多经济上的差异。后来,计划经济的瓦解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民有了较强的利益观念,勤恳及聪明才智使部分人进步,而懒惰或其它方面的限制使得另一些人被市场经济的大浪所淘汰,人们之间的差距变大。这一巨大变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都更加的多元,这些社会现象催生了我国社会各个阶层间的矛盾化,如基层农村的党与群众关系的紧张等。社会各阶层间关系的紧张化等社会问题对党的凝聚力,向心力,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执政党必须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以应对这些挑战。
其他文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前所未有的靠近世界舞台中心”的科学论断,中国的治理理念、价值观念也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前所未有的呈现在国际社会的视野之中。作为国家治理理念、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重大公共政策的国际传播活动直接关系到世界公众对于中国的形象认知。而提升我国重大公共政策国际传播效果的首要前提,就是厘清各类影响因素,抓取影响因素的组合形态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筛选出了“应对方式”、“政策类别”、“影响范围”、“报道形式”、“发布渠道”、“意见领袖”、“新闻框架”、“叙事策略”、“群
长久以来,视频一直以宽大于高的画幅形态呈现于屏幕之上。然而,近年来手机上却出现了大量的宽等于高,甚至宽小于高的视频,这显然与视频画幅形态一贯的发展方向相悖。基于此,本文使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与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视频画幅形态从以横视频为主,到横视频、方视频、竖视频并存的发展进行一个整体式的研究。
  文章认为,横视频的兴起与人眼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基于对人眼生理特性的洞察,电影行业率先生产横视频,这直接影响了电视、电脑的屏幕设计,而电视、电脑的屏幕设计又推动了横视频的发展。视频生产行业间的竞争优化了横视
纵览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校园青春片,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反叛和压抑特质,这一类型电影呈现出阳光积极的风格特征,在叙事上更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特别是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美国校园青春片善于建构典型空间,并通过空间的处理和拼接来完成叙事任务。这类电影中选取了哪些空间,空间如何被建构,空间叙事怎么体现出来的?本论文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深入探讨21世纪美国校园青春片的空间叙事,寻求这一类型电影在空间叙事上的技巧和特点,探求21世纪美国校园青春片中的空间表象特征、空间叙事功能,以及空间里的意蕴象征等。
1983年,广播频率专业化成为了广播行业改革的“突破口”。广播频率专业化以频率为改革单位,对频率的内容和风格进行调整,将满足特定的受众的需求作为调整目的。1987后这项改革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各种专业频率应运而生。随着专业化改革深入,频率内部也逐渐细分,新闻频率就细化为新闻综合频率与新闻专业频率。其中新闻专业频率中新闻节目占比大,受众定位精准,并逐渐向24小时播放新闻节目的“全新闻频率”转化,专业化改革更为彻底。
  为研究新闻专业频率专业化的发展状况,文章将较有代表性的湖南《潇湘之声》作为研究对象
1938年11月13日凌晨2点发生在长沙城的文夕大火,与南京大屠杀一样,同属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还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三大惨案”。80多年过去,仅仅只有以《长沙晚报》为代表的少数地方性媒体,对这一复杂而又重大的历史事件持续进行相关报道。
  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法、话语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多方搜集有关文夕大火的历史记载,对《长沙晚报》有关文夕大火的544篇样本进行分析。《长沙晚报》在亲历者和后代人(包括新闻记者、亲历者后代、相关专家等五类群体)的建构下,以历史语境、纪念报道
“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农民知识的“加油站”,在增强农民文化自信、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
  湖南省“农家书屋”自2006年启动建设试点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执着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文章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对“农家书屋”在湖南的文化传播活动进
主旋律电影作为我国当下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建构具有导向力的文化话语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时期,主旋律电影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论是在故事题材、人物塑造抑或是传递意识形态的方式等方面,都相比于之前的影片发生了诸多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对获得国内代表性奖项的主旋律电影进行叙事学视角的分析,发现其在大概40年的时间内,在叙事策略上有何变化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建构的,以期在学理层面对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变迁进行较为详尽的理论分析,同时在现实层面为今后主旋律电
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籍以视觉技术构建起的种种视觉景观难掩其身处可见与不可见悖论中的迷思与焦虑。当由图像所构成的媒介景观成为了现实关系的中介,当不真实成为真实本身,景观构建下身体经验及其生成意义的认识与反思则成为景观生存下人们尤为迫切的需要。而电影,也随之成为“景观”这一研究主题下被聚焦的研究对象之一。根据《中国电影年鉴》,中国公路电影诞生于2001年,从其诞生的2001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大陆上映的公路电影总计有26部。从电影类型的视角审视下公路虽实属小众,但却以治愈人心的能量及探寻与找寻
伴随着80后群体逐渐成为新生代父母,越来越多的家庭伦理剧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将叙事主题对准亲子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家风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2013年中国首部育儿题材电视剧《小儿难养》为起点,《虎妈猫爸》《小别离》《归去来》《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等反映多元亲子关系,涵盖“家庭教育”“学区房”“出国留学”等热点话题的家庭伦理剧随之涌现,更奠定了2019年教育题材电视剧大年的地位。透过聚焦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伦理剧,笔者综合运用家庭社会学、叙事学、文艺学
摘要:在众多旨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艺作品中,以纪实为基础的纪录片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节目样态。中外合拍模式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中国纪录片迈向国际的重要途径。但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广泛而深入的“走出去”不仅需要现代化城市的声音,更需要中国乡村的声音。近年来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精准扶贫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乡村在城乡关系中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中国乡村形象的研究已不能忽视。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承载着讲好中国乡村故事的合拍纪录片再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