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19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此消息顿时引起国内外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据报道,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等许多国家都在第一时间里进行了表态,欢迎中国政府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评论认为中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是迈向国际化的重要的一步,这将有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同时,国内舆论也认为此举利大于弊。经济学专家普遍认为,近期美元在升值,外界压力相对减小,尤其上半年我国GDP数据比预期的要好,汇率调整时机很好。并且,升值有利于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并调整出口结构。与贸易制裁相比,升值显然是一个更优选择。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国内矛盾和国际压力确实比较大,经济对内有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而且经济对外依存度也比较高。因此,做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后续工作,特别是提升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金融、居民等)适应变化能力,并习惯于市场中各种以价格变动为核心的市场变化,对于适应今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出台的各种配套措施,对于适应市场上包括汇率、利率等在内各种价格和环境的变化,对于在各种变化乃至危机中保持各经济主体能够趋利避害并保持中国经济较快平稳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变是常态,几乎一切都一成不变,各经济主体都按照国家计划在统一行动,没有例外。这种经济模式在充分信息的前提下,是既公平也有效率的,对我国也是做过贡献的,它的利弊已经经过充分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各经济主体都习惯于不变。相对而言,在市场经济下,变化是常态,一切几乎都在变化之中,各经济主体在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信号的指引下调节各自的行为,顺价格者生、逆价格者亡。这种经济模式虽然也有利有弊,但在信息不可能完全充分的现实世界里,市场配置资源是相对更趋于公平和有效率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各经济主体习惯于变化,围绕价格而变化。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是采用市场经济模式。我国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价格信号对各经济主体的调节也越来越明显,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虽出其不意,但在情理之中,且波澜不惊,这也说明了各经济主体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因此,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各经济主体更要从思想上、能力上不断提升,以在这种变化已是常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趋大利而避小害,至少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利益不受侵害。
有了适应变化的思想,更需有应对变化的能力。能力的获得需通过学习和实践。各经济主体适应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应从市场锤炼中渐渐获得,这里需要把握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大原则。主动性是指经济主体根据自己的目标、偏好、现有能力、自身禀赋等主动去钻研市场,找出适应自己的市场发展之路。可控性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选择运用不同工具,比如根据不同利率进行不同的资产组合,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选择人民币远期结售汇配期保值或其它金融衍生工具等,在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渐进性是指经济主体随着国家宏观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随着自身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际、由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从而逐渐达到适应市场中任何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的境地。
就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应对措施而言,各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是不同的,其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也不同。对作为中央政府一个组成部门的主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来说,主要应对措施是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使市场形成一个政策稳定和有利改革的合理预期;逐日盯市公布在合理浮动范围内汇价和调整巨额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使我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并有效打击汇率投机商;适时适度地推出人民币对外汇的衍生金融品种,包括人民币远期结售汇、货币互换等,在金融市场上增加避险和投资的工具,使金融、企业、居民等增加选择权以应对市场变化等等。对金融和企业来说,主要应对措施是深化改革,调整资产、资金、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并选择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金融资产组合,提升国际竞争力,尽快在市场优胜劣汰中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良好、财务能力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同台竞争的现代企业;对那些未能及时进行远期人民币对外汇结售汇套期保值而有损失的出口企业,只能吃一堑长一智,学习运用应对市场变化的各种方法,将损失视作在有胜有负的市场竞争中正常交付的学费。对居民来说,这次汇率调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直接经济上的损失,即使对部分持有美元的居民来说,2%的损失也是可承受的,这种情况在市场变化中是正常的,每个市场中人都应从中学会适应。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据报道,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等许多国家都在第一时间里进行了表态,欢迎中国政府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评论认为中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是迈向国际化的重要的一步,这将有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同时,国内舆论也认为此举利大于弊。经济学专家普遍认为,近期美元在升值,外界压力相对减小,尤其上半年我国GDP数据比预期的要好,汇率调整时机很好。并且,升值有利于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并调整出口结构。与贸易制裁相比,升值显然是一个更优选择。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国内矛盾和国际压力确实比较大,经济对内有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而且经济对外依存度也比较高。因此,做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后续工作,特别是提升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金融、居民等)适应变化能力,并习惯于市场中各种以价格变动为核心的市场变化,对于适应今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出台的各种配套措施,对于适应市场上包括汇率、利率等在内各种价格和环境的变化,对于在各种变化乃至危机中保持各经济主体能够趋利避害并保持中国经济较快平稳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变是常态,几乎一切都一成不变,各经济主体都按照国家计划在统一行动,没有例外。这种经济模式在充分信息的前提下,是既公平也有效率的,对我国也是做过贡献的,它的利弊已经经过充分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各经济主体都习惯于不变。相对而言,在市场经济下,变化是常态,一切几乎都在变化之中,各经济主体在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信号的指引下调节各自的行为,顺价格者生、逆价格者亡。这种经济模式虽然也有利有弊,但在信息不可能完全充分的现实世界里,市场配置资源是相对更趋于公平和有效率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各经济主体习惯于变化,围绕价格而变化。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是采用市场经济模式。我国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价格信号对各经济主体的调节也越来越明显,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虽出其不意,但在情理之中,且波澜不惊,这也说明了各经济主体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因此,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各经济主体更要从思想上、能力上不断提升,以在这种变化已是常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趋大利而避小害,至少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利益不受侵害。
有了适应变化的思想,更需有应对变化的能力。能力的获得需通过学习和实践。各经济主体适应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应从市场锤炼中渐渐获得,这里需要把握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大原则。主动性是指经济主体根据自己的目标、偏好、现有能力、自身禀赋等主动去钻研市场,找出适应自己的市场发展之路。可控性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选择运用不同工具,比如根据不同利率进行不同的资产组合,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选择人民币远期结售汇配期保值或其它金融衍生工具等,在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渐进性是指经济主体随着国家宏观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随着自身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际、由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从而逐渐达到适应市场中任何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的境地。
就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应对措施而言,各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是不同的,其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也不同。对作为中央政府一个组成部门的主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来说,主要应对措施是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使市场形成一个政策稳定和有利改革的合理预期;逐日盯市公布在合理浮动范围内汇价和调整巨额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使我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并有效打击汇率投机商;适时适度地推出人民币对外汇的衍生金融品种,包括人民币远期结售汇、货币互换等,在金融市场上增加避险和投资的工具,使金融、企业、居民等增加选择权以应对市场变化等等。对金融和企业来说,主要应对措施是深化改革,调整资产、资金、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并选择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金融资产组合,提升国际竞争力,尽快在市场优胜劣汰中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良好、财务能力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同台竞争的现代企业;对那些未能及时进行远期人民币对外汇结售汇套期保值而有损失的出口企业,只能吃一堑长一智,学习运用应对市场变化的各种方法,将损失视作在有胜有负的市场竞争中正常交付的学费。对居民来说,这次汇率调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直接经济上的损失,即使对部分持有美元的居民来说,2%的损失也是可承受的,这种情况在市场变化中是正常的,每个市场中人都应从中学会适应。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