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学后教”因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而得以在较大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得以推广和践行:先学环节(或称“预习”、“课前作业”、“提前自学”等)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先学可以充分暴露认知冲突;可以生成课堂情境研讨的问题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但初中物理教学中,先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取、时间效益等问题还有待厘清,如何在先学背景下保持物理课堂的本色、如何评价先学对课堂教学的正效应等问题还有待研究.笔者结合近期所观摩的两堂骨干教师评优课,从学生探究行为评价的视角,对以上问题展开了初步探索,与同行们分享.
1 两个“先学后教”课例
课例1(部分):
环节1: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思考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初步认识电阻概念及单位,会单位换算.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相关基础题.
环节2: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呈现问题链:①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②需要哪些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小结1:影响电流的因素——电路两端的电压、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环节3: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
环节4:活动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导体的长短、粗细(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以观察事实为依据)
设计实验:要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研究?如何比较电阻的大小?
实验并记录数据,……测得数据后,控制电压一定通过电流大小间接反映电阻大小.
小结2: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课例2(部分):
环节1:当堂自学
预习课本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电阻?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环节2: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学生设计:电路,梳理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师演示:改变电压及接入导体,观察现象.
环节3: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已当堂自学,故简单介绍)
环节4:活动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以观察不同灯泡灯丝做为依据)
设计实验:在几个因素中,如何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你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保持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
评价并实验方案.
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以上两课例的主要差异如下:
2 评价结果及其改进建议
为比较不同模式下的先学对学生课上意义建构的促进作用,课堂观察中课题组成员利用通用评价量表评价了课堂中学生探究行为的发生率和有效率.评价结果简录如下:
评价结果表明,课例1中学生探究行为的发生率和有效率均偏低.授课教师精彩绽放,学生的认知行为却被动而低效,原因何在?课前知识框架式的先学,可能使学生失去了对课题的新鲜感和探究欲;课上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冲突进行生成,很多探究行为(如“评估”)被老师替代.课例2中,学生在课上启发式先学,实验探究贯穿课堂,但由于关键环节缺失教师的适时适度指导,可以预见学生认知行为效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两个课例的先学都是纯知识性的,直接指向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如何在先学背景下,渗透科学探究和科学方法,保持物理教学的本色呢?不妨对本课做以下调整:
(1)先学不是为了“识记”知识框架,而且为了独立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2)先学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知识,还可以是学情境,如课前上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导线、观察手电筒亮度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等;
(3)后教过程以突出“导线”为线索,活动1突出不同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活动2突出设计“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方案.
3 “先学后教”,重在“以学定教”、“多学少教”
通过本次课例研究,笔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有了以下认识.
3.1 先学不等于预习
首先,对学生预习期望不要过大,教师应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总的来说必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而现行教材中很多规律、结论需要通过探究等活动之后方能得出,因此,企图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就达成知识框架初建的做法,是不适切的.如课例1,让学生预习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没有任何情境的指引,必定言之无物、无味.
其次,先学倘若完全依托于纯知识性的预习,尤其是以完成基础习题为载体的预习,势必会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学改革应该倡导“绿色课堂——尽量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习时间浪费”.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
所以,先学要走出“预习”这一狭隘范畴,应该减少书本知识性的“先学”,缩减“课前作业”, “先学”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从知识走向情境,走向生活,目的是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探究的展开服务.例如,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或自制学具,把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进课堂.
3.2 后教不等于重复
一方面,后教不是对先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若先学是简单的知识初建,那么课堂教学就很可能陷入知识重构,验证性的实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或庸俗化,使学生丧失了对探究过程的真实体验.
另一方面,不能把探究神化,肆意拔高为“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清楚、路径真实而简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有效的学与教.根据初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教学过程要充分还原从生活中的原始问题提炼出适合课堂探究的问题的建模过程,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3.3 先学后教,重在“以学定教”、“多学少教”
先学与后教的聚焦点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的教学实践要做到“以学定教”.构建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生成过程,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树立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评价教学结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在经历了学习活动后,是否有新的生成、收获.本课例中,可以通过演示导体与绝缘体的相互转化实验,迁移了解超导材料等科技前沿,从而加深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的理解.
再者,要提高先学后教的时间效益,我们的教学研究更要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学习为研究视角,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能力为研究重点,立足课堂教学,思考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先行设计、有效引领、科学评价,最终形成学生自身对物理学习的行为设计和行为自我矫正策略.
结语:研究表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先学后教(或许也包括其他教学模式),需构筑以下三个体系:“以《课程标准》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既传统又不断发展中的教学模式,只有走出“先学陷入低效预习、后教退化为简单重复”的误区,使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走向“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充分发展.
1 两个“先学后教”课例
课例1(部分):
环节1: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思考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初步认识电阻概念及单位,会单位换算.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相关基础题.
环节2: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呈现问题链:①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②需要哪些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小结1:影响电流的因素——电路两端的电压、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环节3: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
环节4:活动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导体的长短、粗细(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以观察事实为依据)
设计实验:要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研究?如何比较电阻的大小?
实验并记录数据,……测得数据后,控制电压一定通过电流大小间接反映电阻大小.
小结2: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课例2(部分):
环节1:当堂自学
预习课本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电阻?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环节2: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学生设计:电路,梳理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师演示:改变电压及接入导体,观察现象.
环节3: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已当堂自学,故简单介绍)
环节4:活动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以观察不同灯泡灯丝做为依据)
设计实验:在几个因素中,如何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你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保持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
评价并实验方案.
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以上两课例的主要差异如下:
2 评价结果及其改进建议
为比较不同模式下的先学对学生课上意义建构的促进作用,课堂观察中课题组成员利用通用评价量表评价了课堂中学生探究行为的发生率和有效率.评价结果简录如下:
评价结果表明,课例1中学生探究行为的发生率和有效率均偏低.授课教师精彩绽放,学生的认知行为却被动而低效,原因何在?课前知识框架式的先学,可能使学生失去了对课题的新鲜感和探究欲;课上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冲突进行生成,很多探究行为(如“评估”)被老师替代.课例2中,学生在课上启发式先学,实验探究贯穿课堂,但由于关键环节缺失教师的适时适度指导,可以预见学生认知行为效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两个课例的先学都是纯知识性的,直接指向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如何在先学背景下,渗透科学探究和科学方法,保持物理教学的本色呢?不妨对本课做以下调整:
(1)先学不是为了“识记”知识框架,而且为了独立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2)先学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知识,还可以是学情境,如课前上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导线、观察手电筒亮度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等;
(3)后教过程以突出“导线”为线索,活动1突出不同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活动2突出设计“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方案.
3 “先学后教”,重在“以学定教”、“多学少教”
通过本次课例研究,笔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有了以下认识.
3.1 先学不等于预习
首先,对学生预习期望不要过大,教师应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总的来说必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而现行教材中很多规律、结论需要通过探究等活动之后方能得出,因此,企图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就达成知识框架初建的做法,是不适切的.如课例1,让学生预习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没有任何情境的指引,必定言之无物、无味.
其次,先学倘若完全依托于纯知识性的预习,尤其是以完成基础习题为载体的预习,势必会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学改革应该倡导“绿色课堂——尽量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习时间浪费”.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
所以,先学要走出“预习”这一狭隘范畴,应该减少书本知识性的“先学”,缩减“课前作业”, “先学”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从知识走向情境,走向生活,目的是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探究的展开服务.例如,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或自制学具,把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进课堂.
3.2 后教不等于重复
一方面,后教不是对先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若先学是简单的知识初建,那么课堂教学就很可能陷入知识重构,验证性的实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或庸俗化,使学生丧失了对探究过程的真实体验.
另一方面,不能把探究神化,肆意拔高为“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清楚、路径真实而简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有效的学与教.根据初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教学过程要充分还原从生活中的原始问题提炼出适合课堂探究的问题的建模过程,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3.3 先学后教,重在“以学定教”、“多学少教”
先学与后教的聚焦点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的教学实践要做到“以学定教”.构建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生成过程,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树立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评价教学结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在经历了学习活动后,是否有新的生成、收获.本课例中,可以通过演示导体与绝缘体的相互转化实验,迁移了解超导材料等科技前沿,从而加深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的理解.
再者,要提高先学后教的时间效益,我们的教学研究更要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学习为研究视角,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能力为研究重点,立足课堂教学,思考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先行设计、有效引领、科学评价,最终形成学生自身对物理学习的行为设计和行为自我矫正策略.
结语:研究表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先学后教(或许也包括其他教学模式),需构筑以下三个体系:“以《课程标准》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既传统又不断发展中的教学模式,只有走出“先学陷入低效预习、后教退化为简单重复”的误区,使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走向“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