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卓尼地处边隅地区,历史上属于“茶马古道”“藏汉走廊”地带,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具体在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林地多、草地多、耕地少的牧业县。全县人口10.98万人,有藏、汉、回、土、满、苗等10多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7.63万人,占总人口的69.5%,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有独特的自然条件,雄秀奇险的自然景观,高大奇绝的地形地貌,魅力独特的人文景观,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因此旅游资源具有神秘感、新奇感、原始感和粗犷感,卓尼县人文环境资源也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奇特的卓尼民俗文化、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秀美的自然生态文化、厚重的卓尼土司文化、璀璨的洮砚文化,这五大旅游文化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卓尼,卓尼还有一种文化存在与逢年过节的时候——社火。
关键词:洮砚社火;艺术特征;洮砚文化
卓尼洮砚人祖祖辈辈对社火一往情深,在早期时代,社火不分白天与黑夜,群众在田间地头、家里家外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
一、 洮砚社火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作为最古老的习俗,社火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由于卓尼地处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作物一年只有一熟,所以每当冰天雪地,万物沉睡的时候,农民也进入一年的农闲时期,在此期间,人们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去
组织表演社火,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没有丰富的场景服装,在极为简单形象的装饰后进行表演。当时表演的内容多半以大喊大叫,活蹦乱跳为主,由于文化不先进,没有
专门适应社火的唱词,音乐及舞蹈等,所以人们会用最原始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抒发内心的情感。
卓尼洮砚地区以汉族和藏族为主,汉藏文化相融合,因此汉藏两地的社火表演内容也基本相同,这种集体活动,村里所有人都参加,男女老少,一来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来意在祈求神灵庇佑,事事如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在形式上、陣容上、表演技巧上也发生了变化。时下,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祖先的祭祀和对“神”的崇拜,它是形式活泼、名目繁多、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新的民俗文化,既赞美了新时代新风貌,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二、 洮砚社火的艺术特征
洮砚社火之所以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喜爱,主要是其表演形式、人物形象、服饰特征和艺术特征影响人、感染人和鼓舞人。
(一) 表演形式
卓尼社火的表演形式多,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其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有地故事、踩高跷、秧歌、狮子舞。
1. 地故事,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卓尼洮砚人也叫“跑社火”。地故事在内容上可以选择古典传说,但表演的大多都是自己创编的节目。表演内容多种多样,通常有杂耍、武术、顺口溜,歌曲,舞蹈等,其目的是要把观众逗笑,逗开心。
2.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3. 秧歌,也有人称为“扭秧歌”。通常有比较小的锣、鼓、钹作为背景音乐,唱歌者在行走中扭来扭。秧歌表演照样不限男女,演员越多越好。演出服装、化妆要求都不是很严格。表演队伍可走街串巷,可固定场地演出。
4. 狮子舞通常称为“耍狮子”,这是最为古老,最受欢迎的一项表演,因此,为吸引观众不离开现场,就放在整个演出的最后表演,早些时候人们自己制作“狮子”,同制作旱船的工序差不多,先用木棍、竹子等扎做骨架,然后用纸糊上,最后让画工画成“狮子”。现在多是购买现成的,其造型、色彩更为逼真。演出时,1人手执绣球引领,1人藏在狮子头内部,1人在狮子腹中弯腰爬着。一头“狮子”就需要3个健壮的男青年演员配合默契的来表演。
(二) 人物形象及服饰特征
1. 脸谱:社火脸谱的色彩、造型、绘画手法等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卓尼洮砚脸谱造型大方,看起来豪爽、开放,形神统一,色彩均衡,美观得体,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等等将生活中人的脸色的变化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绘制,不仅能够表现人家喜闻乐见的剧情形象,更能表现出卓尼洮砚人勤劳、勇敢和对艺术的高超追求和感染力,蕴含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审美观念,流露出当地早期的深厚文化气息。
2. 服饰:卓尼洮砚社火服饰颜色主要以红、黄、黑三种色为主,根据人物形象,设置服饰,也通过服饰可以判断人物形象,有高贵、底层、文官和武将的色彩搭配。
3. 造型:社火角色的动作是通过固定的造型,与剧情紧密联系起来的。如持鞭、持印、
撑枪和拿扇等,这些固定姿态都能使人们联想到角色出自哪里。
(三) 音乐特征
1. 乐曲特征:起初的乐曲曲调简单,并以五声调式为主,如村民们自己编写的《倒秧歌》,全曲都是五声调式。旋律轻快,音与音之间都以小跳为主。音高,音量也没有大幅度上下波动,乐曲风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节奏多以八分和十六分节奏型为主,欢快明朗。
2. 伴奏特征:锣、鼓、镲为主,不管是扭秧歌,舞狮子,还是踩高跷都会用到这三样乐器,有时以鼓为主要乐器,锣和镲为伴奏乐器进行表演,比如扭秧歌的时候,有时又以鼓、
镲同时为主,锣为伴奏乐器进行表演。
唱词大多都是提前自编好的,内容随意,表现出了生活的美好和自在,歌词也很押韵,前一句和后一句的个别字眼唱法都是一样的,并且用的都是方言腔。
卓尼洮砚社火虽然深受广大群众和游客的喜欢,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与国家文化大繁荣的要求相差很远。影视等视觉产品的兴起和广泛使用,逐渐减少了人们对传统活动的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参与,进一步使人们对社火的制作倾向简单化、庸俗化,降低了社火这一传统艺术的鲜明个性。
作者简介:
毛富贵,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
关键词:洮砚社火;艺术特征;洮砚文化
卓尼洮砚人祖祖辈辈对社火一往情深,在早期时代,社火不分白天与黑夜,群众在田间地头、家里家外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
一、 洮砚社火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作为最古老的习俗,社火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由于卓尼地处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作物一年只有一熟,所以每当冰天雪地,万物沉睡的时候,农民也进入一年的农闲时期,在此期间,人们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去
组织表演社火,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没有丰富的场景服装,在极为简单形象的装饰后进行表演。当时表演的内容多半以大喊大叫,活蹦乱跳为主,由于文化不先进,没有
专门适应社火的唱词,音乐及舞蹈等,所以人们会用最原始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抒发内心的情感。
卓尼洮砚地区以汉族和藏族为主,汉藏文化相融合,因此汉藏两地的社火表演内容也基本相同,这种集体活动,村里所有人都参加,男女老少,一来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来意在祈求神灵庇佑,事事如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在形式上、陣容上、表演技巧上也发生了变化。时下,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祖先的祭祀和对“神”的崇拜,它是形式活泼、名目繁多、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新的民俗文化,既赞美了新时代新风貌,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二、 洮砚社火的艺术特征
洮砚社火之所以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喜爱,主要是其表演形式、人物形象、服饰特征和艺术特征影响人、感染人和鼓舞人。
(一) 表演形式
卓尼社火的表演形式多,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其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有地故事、踩高跷、秧歌、狮子舞。
1. 地故事,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卓尼洮砚人也叫“跑社火”。地故事在内容上可以选择古典传说,但表演的大多都是自己创编的节目。表演内容多种多样,通常有杂耍、武术、顺口溜,歌曲,舞蹈等,其目的是要把观众逗笑,逗开心。
2.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3. 秧歌,也有人称为“扭秧歌”。通常有比较小的锣、鼓、钹作为背景音乐,唱歌者在行走中扭来扭。秧歌表演照样不限男女,演员越多越好。演出服装、化妆要求都不是很严格。表演队伍可走街串巷,可固定场地演出。
4. 狮子舞通常称为“耍狮子”,这是最为古老,最受欢迎的一项表演,因此,为吸引观众不离开现场,就放在整个演出的最后表演,早些时候人们自己制作“狮子”,同制作旱船的工序差不多,先用木棍、竹子等扎做骨架,然后用纸糊上,最后让画工画成“狮子”。现在多是购买现成的,其造型、色彩更为逼真。演出时,1人手执绣球引领,1人藏在狮子头内部,1人在狮子腹中弯腰爬着。一头“狮子”就需要3个健壮的男青年演员配合默契的来表演。
(二) 人物形象及服饰特征
1. 脸谱:社火脸谱的色彩、造型、绘画手法等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卓尼洮砚脸谱造型大方,看起来豪爽、开放,形神统一,色彩均衡,美观得体,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等等将生活中人的脸色的变化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绘制,不仅能够表现人家喜闻乐见的剧情形象,更能表现出卓尼洮砚人勤劳、勇敢和对艺术的高超追求和感染力,蕴含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审美观念,流露出当地早期的深厚文化气息。
2. 服饰:卓尼洮砚社火服饰颜色主要以红、黄、黑三种色为主,根据人物形象,设置服饰,也通过服饰可以判断人物形象,有高贵、底层、文官和武将的色彩搭配。
3. 造型:社火角色的动作是通过固定的造型,与剧情紧密联系起来的。如持鞭、持印、
撑枪和拿扇等,这些固定姿态都能使人们联想到角色出自哪里。
(三) 音乐特征
1. 乐曲特征:起初的乐曲曲调简单,并以五声调式为主,如村民们自己编写的《倒秧歌》,全曲都是五声调式。旋律轻快,音与音之间都以小跳为主。音高,音量也没有大幅度上下波动,乐曲风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节奏多以八分和十六分节奏型为主,欢快明朗。
2. 伴奏特征:锣、鼓、镲为主,不管是扭秧歌,舞狮子,还是踩高跷都会用到这三样乐器,有时以鼓为主要乐器,锣和镲为伴奏乐器进行表演,比如扭秧歌的时候,有时又以鼓、
镲同时为主,锣为伴奏乐器进行表演。
唱词大多都是提前自编好的,内容随意,表现出了生活的美好和自在,歌词也很押韵,前一句和后一句的个别字眼唱法都是一样的,并且用的都是方言腔。
卓尼洮砚社火虽然深受广大群众和游客的喜欢,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与国家文化大繁荣的要求相差很远。影视等视觉产品的兴起和广泛使用,逐渐减少了人们对传统活动的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参与,进一步使人们对社火的制作倾向简单化、庸俗化,降低了社火这一传统艺术的鲜明个性。
作者简介:
毛富贵,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