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初农业银行江苏分行以农银苏发(2018)1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强“大新特”三农金融服务的意见》,对“大新特”三农金融服务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意见》提出了加强“大新特”金融服务的重点措施。一是以大企业、大项目、大市场、大基地为重点“抓大”,在高端市场上扩大优势;二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综合改革金融服务、“互联网+三农”金融服务为重点“拓新”,在核心领域上加快布局;三是以新型城镇化、农地金融领域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特色模式为重点“做特”,在特色产业上打造亮点。四是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打造城镇化、农业和农地金融、联动支农、“互联网+三农”的“四大服务模式”;五是优化“大新特”信贷政策制度,完善“政府增信”、涉农区域信贷政策、县支行差异化授权、县支行信贷功能建设“四大政策体系”:六是加强服务支持,倾斜信贷规模、渠道建设、激励机制、队伍建设“四大经营资源”。《意见》的下发也彰显我行做大、做强三农业务的决心。
党的十九大关于三农要点也是热议纷纷,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三农业务的又一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我行应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此为契机更好、更快的发展三农业务。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礎,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五个方面共同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会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小农户长期存在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会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下关于“三农”的认识:
一、从金融业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细看金融业服务“三农”的阻碍
我国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当前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民收人进一步提高的因素还存在,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尚未形成服务“三农”的有机整体,从而抑制农村金融完善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形势货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趋势明显,这种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是:资金需求量大且期限长、金融机构种类多且布局合理、金融业务需求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化、金融设施现代化等。目前,我行服务“三农”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盾仍然存在,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抵押担保难、信息不对称、社会诚信低等都是农村贷款难的原因:二是金融服务品种较少,抑制了“三农”经济发展的正常需求。据调查,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局限于传统存、贷款,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如在农村乡镇,理财服务、网上银行、金融咨询等业务更是空白:三是经营包袱沉重,减缓了助推“三农”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市场化程度低,经营成本高,历史包袱沉重。农村金融机构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服务“三农”的自身实力。
二、针对金融业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探索金融业服务“三农”之路
在国家经济转型并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期,我行应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作用,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突出抓好服务功能的完善,诸如金融部门可以结合农户需求,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形成适合农村实际的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服务;金融部门可以主动营销贷款,简化手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科技手段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结算服务水平和效率。二是突出抓好政策的引导和扶持,继续加大国家对惠农政策的制定、宣传和落实:对农村金融机构基础设施、电子化建设和业务品种的创新予以财政补贴扶持,以尽快创造一个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大对社会诚信观念的宣传和社会征信监督系统的完善,尽快实现各窗口行业信息共享、共同监督的违信处罚制,督促和迫使全民自觉树立诚信观念,规范社会行为。三是突出抓好县域金融安全区的创建。创建县域金融安全区,既关系到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和融资环境的改善,也关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否得到巩固。四是各农村金融业要升级模式,从而全方位服务“三农”,在原有的传统服务模式上进行服务升级,更有效地服务于“三农”。
党的十九大关于三农要点也是热议纷纷,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三农业务的又一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我行应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此为契机更好、更快的发展三农业务。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礎,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五个方面共同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会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小农户长期存在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会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下关于“三农”的认识:
一、从金融业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细看金融业服务“三农”的阻碍
我国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当前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民收人进一步提高的因素还存在,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尚未形成服务“三农”的有机整体,从而抑制农村金融完善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形势货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趋势明显,这种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是:资金需求量大且期限长、金融机构种类多且布局合理、金融业务需求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化、金融设施现代化等。目前,我行服务“三农”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盾仍然存在,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抵押担保难、信息不对称、社会诚信低等都是农村贷款难的原因:二是金融服务品种较少,抑制了“三农”经济发展的正常需求。据调查,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局限于传统存、贷款,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如在农村乡镇,理财服务、网上银行、金融咨询等业务更是空白:三是经营包袱沉重,减缓了助推“三农”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市场化程度低,经营成本高,历史包袱沉重。农村金融机构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服务“三农”的自身实力。
二、针对金融业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探索金融业服务“三农”之路
在国家经济转型并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期,我行应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作用,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突出抓好服务功能的完善,诸如金融部门可以结合农户需求,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形成适合农村实际的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服务;金融部门可以主动营销贷款,简化手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科技手段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结算服务水平和效率。二是突出抓好政策的引导和扶持,继续加大国家对惠农政策的制定、宣传和落实:对农村金融机构基础设施、电子化建设和业务品种的创新予以财政补贴扶持,以尽快创造一个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大对社会诚信观念的宣传和社会征信监督系统的完善,尽快实现各窗口行业信息共享、共同监督的违信处罚制,督促和迫使全民自觉树立诚信观念,规范社会行为。三是突出抓好县域金融安全区的创建。创建县域金融安全区,既关系到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和融资环境的改善,也关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否得到巩固。四是各农村金融业要升级模式,从而全方位服务“三农”,在原有的传统服务模式上进行服务升级,更有效地服务于“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