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经营回顾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承先启后的重要之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近年来少有的复杂严峻局面。宏观经济基本延续了“十二五”以来增速缓慢回落的态势。2013年上半年与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7.6%、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与前三季度分别增长9.3%、9.6%。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263.2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3.7%,增速比1—9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物价水平稳定温和。2013年上半年与前三季度CPI分别上涨2.4%、2.5%,涨幅比2012年同期回落0.9、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高。另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规划发布实施。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兼并重组活动日趋活跃。二是信息化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不断深化。以智能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决策和智能产品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工业初步发展。三是服务业的贡献明显提高。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投资规模、增速均超过第二产业。总的来看,2013年的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依然保持了平稳良好的发展势头。10月1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预计2013年全年GDP增长7.7%。完成年初确立的GDP增长7.5%、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已成定局。
从企业层面看,在国内经济持续下滑与世界经济总体依然疲软的环境下,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总体上略高于2012年,但低于2011年和2010年的水平。其中,中小企业的困难相对较大。企业经营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利润分配不均匀,且利润水平下滑。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长5.4%,比利润总额增幅低8.3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收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小幅下降。二是成本压力依然未能得到缓解,成本继续刚性上升。近年来,成本上升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13年以来,不少省市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按照上调过后的数据,排在小时最低基本工资水平前三名的依次是北京、新疆和深圳,其标准分别为每小时15.2元、13.4元和13.3元,而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深圳1500元、浙江1470元和上海1450元。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统计显示,我国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生产能力过剩,产能利用率比较低。据工信部数据,截止到2013年二季度末,工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8.6%,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大量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不仅具有周期性,部分行业还存在结构性,甚至绝对性过剩,其严重程度已经危及到经济的安全运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产能过剩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现象。
二、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与企业走势前瞻
2014年将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后半期,也是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国际上,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以及日本刺激效应缩减均不可忽视。总体上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从国内看,2014年的宏观经济将延续目前稳中向好的走势,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部署的释放效应将确保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在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
对企业来说,2014年企业经营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基本与2013年相似。据调查发现,近年来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且选择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产能过剩问题无疑也是近年来影响我国企业可持续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在2014年的经营走势也会大致延续前一阶段的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新特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仍然是不变的主旋律。其中,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一)企业经营继续趋于平稳
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企业经营走势将与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也将基本沿袭2013年企业的走势,即企业增长放缓到一个相对适宜的平稳水平,但相比而言,2014年企业的增长速度(或景气状况)预计会略高于2013年的水平。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新近发布的《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增长呈现“V”字趋势,上半年增速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从6月份增速开始回升,并在8月份和9月份达到了10.4%和10.2%的较好水平。总体上,2014年企业经营预计会延续2013年后半年的走势,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阶段。
《201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经营者对2014年的预计比对2013年四季度的预计乐观。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2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对2014年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5个百分点,相对乐观。从不同行业看,对2014年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化纤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基于当前的宏观背景,企业经营者基本认为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会持续下去。企业经营者对未来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预计2014年产品出口数量有所回升,产品价格总体仍保持平稳,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温和增长,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2014年的预期略好于对2013年的预期。 (二)更加有效调节产能过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未来化解产能过剩无疑是一大利好。因为产能过剩问题的最大症结还在于政府对市场不恰当的强势干预所致。实际上,无论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过剩危机,都有政府“有形之手”的影子,而市场则难以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于是产能过剩问题便呈现扩大化的态势。在总结前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政府与企业必将会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调节产能过剩。一是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会加快,把投资权力还给企业,让企业根据市场行情理性决策投资。二是政府会减少在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上的滥用以及对本地企业的过度保护,让落后的产能再无“藏身之地”。三是“组合政策”的有效性会有所增强,其中,诸如煤、电、油、气、水、矿等资源产品价格关系将逐渐得到理顺,信贷管理与土地管理“两个闸门”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强。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机制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会得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会得到完善,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会逐步充分发挥,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也将基本建立,资源要素价格、财税体制、责任追究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都将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2016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纲要》已审议通过,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信息系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体系:一是建立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信息库,重点涵盖现有生产企业在建项目和已核准或备案项目的动态情况;二是依托相关协会数据支撑,建立包括产能利用率、盈利等指标数据在内的过剩行业预警信息系统。产能过剩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进而有效推动产能过剩的调节,全面完成《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所设定的目标。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3年以来,在整体经济继续放缓的状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部分产业增长速度为工业总体的两倍左右,1—5月,通信设备制造、软件产业、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27.59%、24.2%、19.8%、21.3%,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些年高速成长中出现的投资过度与大起大落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各地通过引导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后,形成了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或优势产业,如珠三角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集群,长三角的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京津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并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其中,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最高,达18.37万亿;其次分别是长三角(17.36万亿)、珠三角(8.58万亿)、中部地区(6.36万亿)、西部地区(3.22万亿)。2012年,江苏、上海和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分别达到38.4%、23.7%和19.8%。
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因此,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1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多数企业经营者表达出积极应对企业发展挑战的意愿,加快产业升级和进入新兴行业的步伐是其中的重要选项。因此,2014年仍是企业大举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年份。社会投资将空前活跃,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将有较大规模发展,企业会在创业板大量上市,商业银行也会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从行业看,2014年,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数字家庭、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将引燃智能终端、数字内容、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热潮。在国家政策和国内市场的强力带动下,2014年新增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装机容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占全球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从区域看,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情高涨,重点省市引领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各地方政府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市)出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预计2014年,各地资金支持力度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兼并收购依然活跃
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调整时期,产业整合步伐不断加快,并购市场日渐活跃。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并购案例为718起,较2012年同期活跃度小幅升高6.2%,但是并购总额已然超过2012年全年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海油并购加拿大油砂运营商尼克松企业、双汇收购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两笔巨额交易极大幅度的拉高了前三季度整体水平。从并购结构上看,能源及矿产、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机械制造业领域的并购依然最为活跃。能源及矿产再度回到了活跃度的榜首,然而与前两年各大企业热衷于进行大额海外并购有所不同,近期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主要以国内并购为主,在剔除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松的巨额交易极值后,该行业平均并购金额相对有所下降,且并购总额的占比并不高。能源矿产行业国内并购的活跃意味着政府加大了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矿产产业的调控力度,如煤炭、电力、贵金属、稀土等行业,以维护国家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能源安全,此外,这还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2014年,企业的并购活动预计依然会比较活跃。以下因素会提升兼并收购的活跃度。调节产能过剩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是行业内优势企业可以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来整合过剩产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显然,这两方面因素均会衍生出兼并收购活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如中央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整合到100户企业之内的目标会极大地激活市场的并购活动。非公有制企业也可以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2014年的六大并购趋势:一是新兴产业并购与传统产业整合同步进行,新兴产业的并购是市场热点,有助于提升长时期的增长潜力,而传统产业整合的侧重点在于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是并购市场重点所在。二是产业链整合成为主流,上市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并购进行优质资产的产业链整合,其中,纵向并购将会成为我国并购市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因为纵向并购侧重于增强企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三是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并购规模和效率。四是支付方式多元化,“上市企业+PE”式产业并购基金会大量兴起。五是中国企业积极踊跃“走出去”,并购活动呈现出全球化战略布局。特别是在政策鼓励下,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成为了我国海外投资的新生力量。2013年9月新设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 (五)民营企业发展更进一步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近年来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十二五”以后,随着经济增长的逐渐放缓、政府强力刺激政策的退出及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收缩经营领域,民营企业发展对于整个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1—10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342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4%,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5%。1—10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86.1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9.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52.3亿元,同比增长17.5%。私营企业在利润总额与增幅上均超过国有企业。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优于以往任何时期。从前面分析看出,2014年,民营企业在调节产能过剩、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均大有用武之地。例如,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在7个重要领域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70%,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活力,亦增添了动力。相信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民营企业在2014年会有一个优于2013年的增长幅度,也必将在中国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通过技术与管理控制成本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面临了各种因素导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且成本上升显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一直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主要面临六大成本压力:劳动力成本高、资金成本高、土地成本高、流通成本高、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高、准入成本过高。目前,转型升级与成本上升正在“比赛”,相对于转型升级的漫长过程,成本上升来得更快。对企业而言,关键是要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于是管理与技术又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化解成本压力的两大法宝。
《201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面对当前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多数企业经营者表达出积极应对的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针对当前成本上升的困难,企业将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措施。针对产能过剩和利润率太低的困难,企业将主动转型,采取“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更新设备”等措施。
通过技术进步与加强管理来控制成本,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一直在进行之中。从管理上看,国资委于2012年3月起在中央企业开展的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中央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极大地影响了其它类型企业抓管理、上台阶,该活动的效果还在不断显现。从技术上看,近年来,我国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东部沿海省份和地区的研发比重更高。例如,深圳的投入比重高达3.81%,约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从企业层面看,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201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4273.6亿元,比上年的3922.4亿元提高了8.95%;平均研发费用为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33%;平均研发强度接近2%的水平。
(胡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海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承先启后的重要之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近年来少有的复杂严峻局面。宏观经济基本延续了“十二五”以来增速缓慢回落的态势。2013年上半年与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7.6%、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与前三季度分别增长9.3%、9.6%。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263.2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3.7%,增速比1—9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物价水平稳定温和。2013年上半年与前三季度CPI分别上涨2.4%、2.5%,涨幅比2012年同期回落0.9、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高。另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规划发布实施。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兼并重组活动日趋活跃。二是信息化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不断深化。以智能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决策和智能产品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工业初步发展。三是服务业的贡献明显提高。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投资规模、增速均超过第二产业。总的来看,2013年的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依然保持了平稳良好的发展势头。10月1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预计2013年全年GDP增长7.7%。完成年初确立的GDP增长7.5%、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已成定局。
从企业层面看,在国内经济持续下滑与世界经济总体依然疲软的环境下,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总体上略高于2012年,但低于2011年和2010年的水平。其中,中小企业的困难相对较大。企业经营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利润分配不均匀,且利润水平下滑。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长5.4%,比利润总额增幅低8.3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收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小幅下降。二是成本压力依然未能得到缓解,成本继续刚性上升。近年来,成本上升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13年以来,不少省市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按照上调过后的数据,排在小时最低基本工资水平前三名的依次是北京、新疆和深圳,其标准分别为每小时15.2元、13.4元和13.3元,而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深圳1500元、浙江1470元和上海1450元。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统计显示,我国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生产能力过剩,产能利用率比较低。据工信部数据,截止到2013年二季度末,工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8.6%,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大量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不仅具有周期性,部分行业还存在结构性,甚至绝对性过剩,其严重程度已经危及到经济的安全运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产能过剩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现象。
二、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与企业走势前瞻
2014年将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后半期,也是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国际上,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以及日本刺激效应缩减均不可忽视。总体上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从国内看,2014年的宏观经济将延续目前稳中向好的走势,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部署的释放效应将确保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在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
对企业来说,2014年企业经营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基本与2013年相似。据调查发现,近年来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且选择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产能过剩问题无疑也是近年来影响我国企业可持续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在2014年的经营走势也会大致延续前一阶段的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新特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仍然是不变的主旋律。其中,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一)企业经营继续趋于平稳
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企业经营走势将与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也将基本沿袭2013年企业的走势,即企业增长放缓到一个相对适宜的平稳水平,但相比而言,2014年企业的增长速度(或景气状况)预计会略高于2013年的水平。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新近发布的《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增长呈现“V”字趋势,上半年增速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从6月份增速开始回升,并在8月份和9月份达到了10.4%和10.2%的较好水平。总体上,2014年企业经营预计会延续2013年后半年的走势,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阶段。
《201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经营者对2014年的预计比对2013年四季度的预计乐观。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2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对2014年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5个百分点,相对乐观。从不同行业看,对2014年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化纤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基于当前的宏观背景,企业经营者基本认为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会持续下去。企业经营者对未来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预计2014年产品出口数量有所回升,产品价格总体仍保持平稳,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温和增长,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2014年的预期略好于对2013年的预期。 (二)更加有效调节产能过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未来化解产能过剩无疑是一大利好。因为产能过剩问题的最大症结还在于政府对市场不恰当的强势干预所致。实际上,无论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过剩危机,都有政府“有形之手”的影子,而市场则难以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于是产能过剩问题便呈现扩大化的态势。在总结前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政府与企业必将会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调节产能过剩。一是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会加快,把投资权力还给企业,让企业根据市场行情理性决策投资。二是政府会减少在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上的滥用以及对本地企业的过度保护,让落后的产能再无“藏身之地”。三是“组合政策”的有效性会有所增强,其中,诸如煤、电、油、气、水、矿等资源产品价格关系将逐渐得到理顺,信贷管理与土地管理“两个闸门”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强。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机制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会得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会得到完善,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会逐步充分发挥,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也将基本建立,资源要素价格、财税体制、责任追究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都将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2016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纲要》已审议通过,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信息系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体系:一是建立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信息库,重点涵盖现有生产企业在建项目和已核准或备案项目的动态情况;二是依托相关协会数据支撑,建立包括产能利用率、盈利等指标数据在内的过剩行业预警信息系统。产能过剩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进而有效推动产能过剩的调节,全面完成《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所设定的目标。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3年以来,在整体经济继续放缓的状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部分产业增长速度为工业总体的两倍左右,1—5月,通信设备制造、软件产业、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27.59%、24.2%、19.8%、21.3%,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些年高速成长中出现的投资过度与大起大落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各地通过引导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后,形成了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或优势产业,如珠三角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集群,长三角的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京津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并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其中,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最高,达18.37万亿;其次分别是长三角(17.36万亿)、珠三角(8.58万亿)、中部地区(6.36万亿)、西部地区(3.22万亿)。2012年,江苏、上海和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分别达到38.4%、23.7%和19.8%。
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因此,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1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多数企业经营者表达出积极应对企业发展挑战的意愿,加快产业升级和进入新兴行业的步伐是其中的重要选项。因此,2014年仍是企业大举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年份。社会投资将空前活跃,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将有较大规模发展,企业会在创业板大量上市,商业银行也会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从行业看,2014年,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数字家庭、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将引燃智能终端、数字内容、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热潮。在国家政策和国内市场的强力带动下,2014年新增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装机容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占全球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从区域看,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情高涨,重点省市引领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各地方政府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市)出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预计2014年,各地资金支持力度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兼并收购依然活跃
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调整时期,产业整合步伐不断加快,并购市场日渐活跃。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并购案例为718起,较2012年同期活跃度小幅升高6.2%,但是并购总额已然超过2012年全年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海油并购加拿大油砂运营商尼克松企业、双汇收购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两笔巨额交易极大幅度的拉高了前三季度整体水平。从并购结构上看,能源及矿产、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机械制造业领域的并购依然最为活跃。能源及矿产再度回到了活跃度的榜首,然而与前两年各大企业热衷于进行大额海外并购有所不同,近期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主要以国内并购为主,在剔除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松的巨额交易极值后,该行业平均并购金额相对有所下降,且并购总额的占比并不高。能源矿产行业国内并购的活跃意味着政府加大了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矿产产业的调控力度,如煤炭、电力、贵金属、稀土等行业,以维护国家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能源安全,此外,这还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2014年,企业的并购活动预计依然会比较活跃。以下因素会提升兼并收购的活跃度。调节产能过剩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是行业内优势企业可以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来整合过剩产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显然,这两方面因素均会衍生出兼并收购活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如中央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整合到100户企业之内的目标会极大地激活市场的并购活动。非公有制企业也可以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2014年的六大并购趋势:一是新兴产业并购与传统产业整合同步进行,新兴产业的并购是市场热点,有助于提升长时期的增长潜力,而传统产业整合的侧重点在于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是并购市场重点所在。二是产业链整合成为主流,上市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并购进行优质资产的产业链整合,其中,纵向并购将会成为我国并购市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因为纵向并购侧重于增强企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三是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并购规模和效率。四是支付方式多元化,“上市企业+PE”式产业并购基金会大量兴起。五是中国企业积极踊跃“走出去”,并购活动呈现出全球化战略布局。特别是在政策鼓励下,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成为了我国海外投资的新生力量。2013年9月新设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 (五)民营企业发展更进一步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近年来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十二五”以后,随着经济增长的逐渐放缓、政府强力刺激政策的退出及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收缩经营领域,民营企业发展对于整个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1—10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342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4%,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5%。1—10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86.1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9.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52.3亿元,同比增长17.5%。私营企业在利润总额与增幅上均超过国有企业。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优于以往任何时期。从前面分析看出,2014年,民营企业在调节产能过剩、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均大有用武之地。例如,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在7个重要领域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70%,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活力,亦增添了动力。相信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民营企业在2014年会有一个优于2013年的增长幅度,也必将在中国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通过技术与管理控制成本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面临了各种因素导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且成本上升显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一直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主要面临六大成本压力:劳动力成本高、资金成本高、土地成本高、流通成本高、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高、准入成本过高。目前,转型升级与成本上升正在“比赛”,相对于转型升级的漫长过程,成本上升来得更快。对企业而言,关键是要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于是管理与技术又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化解成本压力的两大法宝。
《201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面对当前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多数企业经营者表达出积极应对的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针对当前成本上升的困难,企业将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措施。针对产能过剩和利润率太低的困难,企业将主动转型,采取“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更新设备”等措施。
通过技术进步与加强管理来控制成本,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一直在进行之中。从管理上看,国资委于2012年3月起在中央企业开展的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中央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极大地影响了其它类型企业抓管理、上台阶,该活动的效果还在不断显现。从技术上看,近年来,我国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东部沿海省份和地区的研发比重更高。例如,深圳的投入比重高达3.81%,约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从企业层面看,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201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4273.6亿元,比上年的3922.4亿元提高了8.95%;平均研发费用为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33%;平均研发强度接近2%的水平。
(胡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海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