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则寓言,演绎了这篇富有情趣又富有哲理的说课稿,更是富有启迪人生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生本对话 师生演绎 课堂教学
《螳螂捕蝉》的说课稿,我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具体分析学情后,我发现学生对少年机智勇敢、忠诚爱国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哪些词句能体现少年的机智勇敢,能理解的学生相对会更少些。
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4.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其中目标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请学生看着课题问:“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迅速把注意力指向第九、十一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逐步了解蝉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通过追问“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积累“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词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理解了。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个意思?”“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顿悟”“拨云见日”等词语伴随发散性思维训练得到积累运用。这时候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又问,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
对于少年的苦心与慧心,学生容易忽视少年特殊的“转”,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第一天,少年整整转了一个早晨,也未见吴王的踪影,他想……
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读课文部分文字)——可过了好一阵子,仍不见吴王的到来,他想……
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读课文部分文字)——这一次,少年终于瞧见吴王踱着方步走过来了,他心中不禁一震——他很快调整好激动的情绪,又装出一副专心致志打鸟的样子……(引读课文部分文字)
这一段话,三次引读三次体会,把学生干瘪的文字解读还原成课文的诵读,多读一遍体会更深一点。
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出示)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________。故事是这样的_________。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________,故本王决定_______。
两课时教学,怎样让复述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我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更好体现教育目标,也就是通过教学目标,把教学更好落在实处。◆(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四方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关键词:生本对话 师生演绎 课堂教学
《螳螂捕蝉》的说课稿,我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具体分析学情后,我发现学生对少年机智勇敢、忠诚爱国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哪些词句能体现少年的机智勇敢,能理解的学生相对会更少些。
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4.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其中目标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请学生看着课题问:“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迅速把注意力指向第九、十一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逐步了解蝉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通过追问“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积累“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词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理解了。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个意思?”“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顿悟”“拨云见日”等词语伴随发散性思维训练得到积累运用。这时候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又问,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
对于少年的苦心与慧心,学生容易忽视少年特殊的“转”,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第一天,少年整整转了一个早晨,也未见吴王的踪影,他想……
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读课文部分文字)——可过了好一阵子,仍不见吴王的到来,他想……
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读课文部分文字)——这一次,少年终于瞧见吴王踱着方步走过来了,他心中不禁一震——他很快调整好激动的情绪,又装出一副专心致志打鸟的样子……(引读课文部分文字)
这一段话,三次引读三次体会,把学生干瘪的文字解读还原成课文的诵读,多读一遍体会更深一点。
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出示)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________。故事是这样的_________。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________,故本王决定_______。
两课时教学,怎样让复述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我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更好体现教育目标,也就是通过教学目标,把教学更好落在实处。◆(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四方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