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区别在哪里?中国的教育多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巩固、逻辑思维、技能训练为核心,国外的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我探究、独立能力为核心。这也是为何中国在国际奥数、物理竞赛中能取得骄人成绩但诺贝尔奖却无人问津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是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教师应充当 “指导者”、“挖掘者”、“合作伙伴”的身份,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才能做好研究性学习呢?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1.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
1.1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一个有效途径。鼓励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小组代表提前将问题收集汇总,在课堂中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教师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针对性地施教,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有了内动力和心理的需求,就能在课堂上深入持久的思考,积极的讨论。
1.2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质疑。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说话喜欢随大流,人云亦云。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对于课堂中的疑问,要大胆提出,对老师或是其他同学观点有质疑的,不要碍于面子保持沉默,应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全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而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创造课堂争议的条件,保护学生乐于争议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学术上“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1.3 课后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质疑。
有时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可以采取看板书质疑,也可以看书质疑。这时的质疑可以把模糊不清的地方再次审视,就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还可以倡导学生写学习感悟,或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或是对学习方法的领悟,或是自己的学习心得,让学生动起来,创造一个主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加强研究性学习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自己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2.1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后,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自己解答。
(2)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不仅问题解决了,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合群的集体意识,真可谓一箭双雕。
(3)难点的问题,全班合作交流,教师应给予相应指导,这里教师要注意一点,切忌“一刀切”,对于提出的各种疑问,都应该予以分析,对于学生的学习精神要加以赞扬,不挫伤学生的求知欲,以达到引导帮助解答的目的。
(4)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再读书讨论,也可以带着问题去利用网络优势查阅相关资料,或是请教家长等等途径去解决,最后教师讲解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从中享受了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讲完新课后,教师启发,提问“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一经提出,便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也就是说,不是仅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由此产生的联想,有何收获,以后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如何解决等都是好的再生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无疑——生疑——释疑——质疑——生疑”的良性循环。
3.教师应适度的启发和引导、适时鼓励
3.1 不过多干预,不急于下结论,引导学生充分探索。
为了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自由及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发现的权利,由静态吸取,变为动态探求,当学生面对疑问而无法解决,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时,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 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其次, 在研究性学习中,多半问题只应点到为止,不可以引导而代替或者不适宜的缩短学生去摸索的过程,良好的度的把握,会让学生思想与知识产生质的飞跃。
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描述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困惑和需求,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马上给予解答,而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一份期待,鼓励和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找答案。
3.2 百花争鸣,百家齐放。
对学生的一个新思想、观察思考问题的一个新角度、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方法、理解问题的一个新层次,都应视为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素质的展现,应及时予以鼓励。即使是表面上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和看法,也应加以疏导,积极的鼓励其继续努力。
4.采用有效的评价策略,做好总结和反思
4.1 适时评价鼓励,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小心谨慎地对待学生的任何一个可能是天真、幼稚想法,总认为它就是开启学生探究欲的火焰,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长久保持探究的兴趣。我还利用“学习成果展示与评比”等一些机会,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中获得满足,再次体验到探究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4.2 交流分享。
(1)组织学生参观别人作品,对同学的作品的评价先肯定然后提建设性意见。鼓励自己说出自己的优点。
(2)教师也可以做组织者、参与者、鼓励者、指导者,同时更要做伯乐,多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新思维,新创意,新进步,尤其不要遗忘能力稍差的学生。
4.3 教师应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教师应以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之处,取长补短,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创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际上也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唯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才能积淀深厚的素养,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是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教师应充当 “指导者”、“挖掘者”、“合作伙伴”的身份,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才能做好研究性学习呢?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1.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
1.1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一个有效途径。鼓励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小组代表提前将问题收集汇总,在课堂中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教师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针对性地施教,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有了内动力和心理的需求,就能在课堂上深入持久的思考,积极的讨论。
1.2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质疑。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说话喜欢随大流,人云亦云。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对于课堂中的疑问,要大胆提出,对老师或是其他同学观点有质疑的,不要碍于面子保持沉默,应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全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而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创造课堂争议的条件,保护学生乐于争议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学术上“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1.3 课后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质疑。
有时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可以采取看板书质疑,也可以看书质疑。这时的质疑可以把模糊不清的地方再次审视,就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还可以倡导学生写学习感悟,或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或是对学习方法的领悟,或是自己的学习心得,让学生动起来,创造一个主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加强研究性学习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自己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2.1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后,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自己解答。
(2)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不仅问题解决了,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合群的集体意识,真可谓一箭双雕。
(3)难点的问题,全班合作交流,教师应给予相应指导,这里教师要注意一点,切忌“一刀切”,对于提出的各种疑问,都应该予以分析,对于学生的学习精神要加以赞扬,不挫伤学生的求知欲,以达到引导帮助解答的目的。
(4)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再读书讨论,也可以带着问题去利用网络优势查阅相关资料,或是请教家长等等途径去解决,最后教师讲解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从中享受了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讲完新课后,教师启发,提问“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一经提出,便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也就是说,不是仅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由此产生的联想,有何收获,以后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如何解决等都是好的再生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无疑——生疑——释疑——质疑——生疑”的良性循环。
3.教师应适度的启发和引导、适时鼓励
3.1 不过多干预,不急于下结论,引导学生充分探索。
为了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自由及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发现的权利,由静态吸取,变为动态探求,当学生面对疑问而无法解决,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时,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 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其次, 在研究性学习中,多半问题只应点到为止,不可以引导而代替或者不适宜的缩短学生去摸索的过程,良好的度的把握,会让学生思想与知识产生质的飞跃。
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描述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困惑和需求,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马上给予解答,而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一份期待,鼓励和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找答案。
3.2 百花争鸣,百家齐放。
对学生的一个新思想、观察思考问题的一个新角度、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方法、理解问题的一个新层次,都应视为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素质的展现,应及时予以鼓励。即使是表面上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和看法,也应加以疏导,积极的鼓励其继续努力。
4.采用有效的评价策略,做好总结和反思
4.1 适时评价鼓励,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小心谨慎地对待学生的任何一个可能是天真、幼稚想法,总认为它就是开启学生探究欲的火焰,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长久保持探究的兴趣。我还利用“学习成果展示与评比”等一些机会,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中获得满足,再次体验到探究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4.2 交流分享。
(1)组织学生参观别人作品,对同学的作品的评价先肯定然后提建设性意见。鼓励自己说出自己的优点。
(2)教师也可以做组织者、参与者、鼓励者、指导者,同时更要做伯乐,多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新思维,新创意,新进步,尤其不要遗忘能力稍差的学生。
4.3 教师应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教师应以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之处,取长补短,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创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际上也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唯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才能积淀深厚的素养,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