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穆桂英”,九十载唱响马派豫剧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马金凤,戏迷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那个头戴凤冠、手持令箭、背靠“穆”字帅旗、威风凛凛的巾帼英雄穆桂英。
  勤能补拙,从“四句撑”练成“金嗓子”
  马金凤原名崔金妮,1922年出生于山东曹县,5岁随父亲学艺,7岁登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马金凤小小年纪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得重病去世后,马金凤曾三次被卖给戏班子,直到她的母亲辗转找到戏班,苦苦哀求班主,又有幸得人相助,才为她赎了身。
  马金凤天资并不突出。很多人知道马金凤是“七岁红”,却不知道年少的她还有过两个绰号:“四句撑”和“一脚蹬”。“四句撑”是说她嗓子不好,登台常常唱不过四句就被轰下台。“一脚蹬”说的是马金凤12岁那年上台唱戏,唱到一半时嗓子全然没了声音,在台侧的戏班班主气得跑上来,一脚把马金凤蹬下了台。
  这两个绰号对马金凤刺激很大。后来她跟着母亲进入河南开封兰考县的一个戏班,不信命的她一边跟随戏班演出,一边坚持练嗓子。
  练嗓子,最好是在靠山靠水、空气湿度合适的地方。但当时的兰考风沙侵害严重,要找到这样的环境谈何容易?马金凤母女干脆想了个办法:找来一个大瓦罐,装上水,每天天不亮她俩就抬着水罐,来到兰考县城墙边的荒地里。马金凤跪在水罐旁,对着罐口喊,利用水汽润嗓子。
  由于天天趴在水罐上喊嗓,马金凤的额头被压出一道深深的印子,至今仍留有痕迹。这样坚持了3年多,马金凤终于喊出了一条清脆圆润、高低自如的“金嗓子”。
  马金凤耗费了无数个黎明喊出的新嗓子轰动了四乡。14岁那年,马金凤开始担任主演。
  心系前线,《穆桂英挂帅》一炮打响
  1950年,马金凤已经成为一个名角儿。这个经历了旧社会的艰辛和磨砺的豫剧名伶,在人民艺术的天地里如金凤出笼。
  她的心里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想法:能不能组建一个完全新式的剧团,彻底改变原来的老戏班子?在马金凤的倡议下,两个传统的老戏班子合并成了中原豫剧团—一个没有老板、没有班主、没有演员买卖交易的新式剧团。
  马金凤带着这个崭新的剧团四处演出,越唱越红火。后来,中原豫剧团升格为商丘专区人民剧团。
  就在新式剧团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开始了。马金凤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使命感。她满怀热情,编排了《穆桂英挂帅》。该剧由豫剧传统剧目《老征东》改编而来,唱的是北宋年间,辽东安王兴兵中原,穆桂英在辞朝隐居的佘太君的爱国热情感召下,以国家利益为重,重披战袍、挂帅出征的故事。
  朝鲜战争结束,为了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1954年2月,马金凤带着剧团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演出。“辕门外三声炮”的旋律回荡在长江号的上空,舰艇官兵欢声雷动,穆桂英“我不杀安王贼永不回家门”的誓言与海军将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交织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剧团在上海演出时,一天,剧场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他看完了整出戏,被剧中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第二天,梅兰芳就把马金凤请到了自己家里。一代京剧大师与一代豫剧大师完成了一次艺术对话。
  与京剧、昆曲相比,当时的豫剧在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因此,梅兰芳在这些方面给马金凤提了许多建议。为了进一步丰富马金凤的表演,梅兰芳还给她买了程砚秋、盖叫天和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的戏票,让她去感受和借鉴他们的表演和唱法。
  梅兰芳的言传身教,让马金凤仿佛走进一座珠玑遍地的艺术宫殿。她不再安于唱“土”戏。她打破传统行当的约束,将青衣、刀马旦和武生的表演技巧融为一体,使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舞台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这一创新成果,在戏曲界被广泛认为是创立了一个新行当—帅旦。
  突破自己,从“穆桂英”到“程七奶奶”
  《穆桂英挂帅》的成功给马金凤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她不停地到各地演出,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很快,马金凤的内心开始不满足。
  1962年,马金凤再次应邀到北京演出。
  “该拿的奖拿了、电影也拍了,再进北京,还演穆桂英?”马金凤琢磨着,一定要排个新戏,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
  她把自己演过的戏细数一遍,最后,从500多出戏里选取了《花打朝》。这是一个豫剧传统剧目,讲的是程咬金的夫人程七奶奶进京告御状的故事。这出戏中的人物程七奶奶属“彩旦”或“丑旦”行,贴歪鬓,脸颊勾“小豆芽”,说得多,唱得少。
  马金凤请来了著名剧作家杨兰春执导。杨兰春把程七奶奶定义为喜剧人物,增加了许多正义的元素,并为她专门设计了诙谐的出场方式。
  从威风凛凛的大元帅穆桂英到泼辣搞笑的程七奶奶,面对如此大的角色反差,马金凤一时无法适应。她曾回忆说:“全团同志都看着我笑。他们越笑,我越不好意思,就越演不了。”
  后来,在杨兰春的启发下,马金凤终于明白,自己之所以进入不了角色,是因为放不下名演员的架子。“把脸抹下来,放进口袋里。”思想问题解决了,表演上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马金凤把程七奶奶演活了。这个嘻嘻哈哈、粗中有细、见义勇为的程七奶奶很受观众欢迎,特别是在农村演出时,一些老人连看三场都不过瘾。通过排演《花打朝》,马金凤在表演艺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马金凤开拓创新,博采众长,形成了豫剧“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一挂两花”,即《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敬畏舞台,一颗折断的虎牙为证
  马金凤笑的时候,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她嘴里右上角的一颗虎牙是断的。每次说起这件事,马金凤都很不好意思。
  那是1940年,社会上流行镶金牙,笑的时候露出来算是个装饰。18岁的马金凤当时已经成了角儿,又正是爱美的年纪,便也跑去镶了一颗。镶完还没走回剧团,马金凤想起接下来有一场戏要演秦香莲。“那是个苦角色,她怎么可能有金牙?观众看了成什么样子!”马金凤立刻折回去取下了金牙,致使牙齿受损,留下缺憾。
  1981年,快60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正值夏天,为了保护戏装不被汗水浸透影响效果,她把两块塑料布贴在前后身,结果捂出了一身痱子。
  为了保证演出的视觉效果,不管多冷的天,马金凤的戏服里都只穿一层单衣。一年冬天,70多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女儿马汎浦给她买了一件羊绒毛衣。扮完装,马金凤发现毛衣忘记脱了,当即让人拿剪刀把毛衣从背后剪开脱了下来。
  每次演出,马金凤都会提前4小时扮装,这个习惯一直到她80多岁登台时都没有改变。“老师每次都是自己化装。穿上戏服后,她就不再坐下了,怕戏服坐皱了不好看。”马金凤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关美利说。虽然有人劝马金凤说衣服后面皱了也不碍事,她却说有些动作是要背对观众的,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虽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生活却很简朴。她不但与烟酒绝缘,甚至稍微刺激、油腻点的食品都不沾,白面汤加鸡蛋吃了一辈子。马金凤常说:“我不怕嘴受屈,就怕嗓子出了问题不能唱戏。”
  甘为人梯,致力民族艺术传承
  “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马金凤重视人才培养,直至耄耋之年还执教于中国戏曲学院。
  马金凤带团到基层演出时,地方剧场的负责同志提出场场让她主演。马金凤说:“场场演我倒不怕累,但你们也要看看我的学员的戏,他们不比我唱得差。”
  在农村演出时,往往一天演两场,马金凤就给自己安排日场,让学生唱晚场。马金凤说,晚场戏观众来得多,是青年演员显身手的好机会;白天来的观众大都是走不了夜路的老人,她唱,可以照顾他们。每次有新戏,马金凤都在学生主演时自己演配角,目的是同台演出,能更了解情况,便于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技艺。
  曾經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马金凤收了关门弟子”的传闻。马金凤听说以后哈哈大笑:“马金凤不‘关门’。谁来学都欢迎,需要学什么我就教什么!”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6月12日,杨贺勤荐)
其他文献
在非洲盧旺达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常绿灌木,它的树叶里含有一种化学成分类似阿司匹林的汁液。感冒发烧时,只要从这种树上摘下几片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即可退烧。  当地居民把这种能治病的树叫作“阿司匹林树”。用这种树叶代替阿司匹林治病既方便有效,又可以节省开支,所以阿司匹林在那里几乎没有销路。  (摘自汕头大学出版社《奇怪物种的出没》,江山美如画荐)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的许多养老院禁止亲友面对面探视。伦敦的悉德马尔养老院为帮助老人缓解孤独,组织他们模仿知名歌手的专辑封面拍照,照片不仅引爆老人的创作热情,也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不少网友关注。  现年93岁的老人薇拉模仿英国女歌手阿黛尔?阿德金斯在专辑《21》的封面上侧头垂目的姿态,尽管一头银发,但看起来同样温柔、美好。老太太托拉?戴维身穿黑色皮衣,左手放在皮夹克下部,右手扶着助行器,模仿美国已故男
期刊
郑皆连出生于四川内江的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24岁的他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广西百色公路总段工作,从此,他便在广西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3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谁也没想到,27岁的郑皆连,居然就首创了中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新工艺,解决了不立拱架修建拱桥的难题。  传统拱桥的拱圈施工十分困难,千百年来,施工过程中一直需要使用支架,但洪水一来,就很容易把支架冲毁。  能否不立支架把桥建起来?
期刊
象牙白的皮肤、长长的睫毛,身着一袭真丝旗袍款款走来,让人不敢相信她已73岁了。她叫郭菁惠,新疆人,曾是当地的一名语文老师。30多年前,她随丈夫来到浙江绍兴,后来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舞蹈老师。深爱跳舞的她带领身邊的姐妹一路“乘风破浪”,活出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语文老师出身的郭菁惠原本爱好诗词歌赋。40多岁的时候,她又爱上了舞蹈。20世纪90年代初,她参加了绍兴市群艺馆的“妈妈舞蹈队”。“那时候绍兴民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直播带货变得火爆。不仅政府官员、企业老总、明星、专家纷纷开启直播带货模式,一批近两年走红网络的银发“网红”也在赶来的路上。“乐退族”“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我是田姥姥”……短视频平台上的银发“网红”们在演绎老年潮生活的同时,也为在疫情中无法到实体店货比三家的老人们打开了购物新天地。  开直播,让老年朋友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年3月,“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汪碧云首次尝试直
期刊
有那么一类“酷爱学习”的小虫,它们常常将书本吃得精光!你要问它是谁,恐怕有八成人不知道。  这类小虫与我们常见的昆虫不太一样。它们没有明显的头、胸、腹,也没有双翅,不能飞。它们的体长只有4~20mm,扁扁平平的,就像小鱼一样。在放大镜下观瞧,居然多毛、多鳞片。此虫究竟叫什么?为什么爱吃书呢?  原来,此虫名叫衣鱼,属缨尾目衣鱼科,即古人所说的“蠹鱼”“书虫”,是一类灵巧、怕光、无翅的昆虫,常见的种
期刊
当我们按下通话按钮时,手机会发射出无线电信号,附近的基站接收到信号后,需要“对暗号”——只有手机用户的信息与运营商那里的信息相匹配,并且没有欠费,才能接入通信网络,拨通电话。  而手机用户的信息储存在小小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即用户身份识别卡中。卡里面不仅保存着你的通信录,还保存着加密的用户认证信息,相当于你手机里的身份证。离开了它,运营商
期刊
马里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夏季气温最高可达55℃,素有“世界火炉”之称。尽管自然条件恶劣,聪明勤劳的马里人民却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沙漠旅游业。  马里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里,灰褐色的沙砾极细。在炎热的季节,沙丘表面的温度可高达60℃以上。马里人就利用这种灰褐色的细沙为游客进行沙疗。需要做沙疗的游客一排排躺在沙坑里,将患病部位埋在灼热的沙子里,身体其他部位用布篷遮住,身旁放着小水壶—因
期刊
中国各地都有不少风味小吃,几乎每种小吃都有一段传奇的来历。比如锅盔,传说这种干面饼的发明者是诸葛亮。当年蜀军与曹军鏖战于博望坡,军中有粮,但是没有足够的水做饭。关羽说,这仗没法打了。诸葛亮说:“我有辙。你弄一点点水来,把面和成硬块,烤熟了就能吃。”关羽试了试,别说,不仅能吃,味道还不错。因其形状像头盔,所以起名“博望锅盔”。  南京板鸭据说也诞生于战场。南北朝梁武帝时侯景叛乱,大军围攻南京。城中百
期刊
唐代负责京城薪炭供应的机构是司农寺属下的钩盾署。当长安城薪炭供应不足时,朝廷还会特别设置“木炭使”,以加强薪炭的采运。木炭使常由高官兼任,足见对薪炭的重视。  当时长安居民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木炭,而木炭的烧造场所主要在长安附近的南山。这一带的农民多被编为炭户,成为专业的烧炭人。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诗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反映。长安城薪柴的需求量太大,附近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