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马金凤,戏迷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那个头戴凤冠、手持令箭、背靠“穆”字帅旗、威风凛凛的巾帼英雄穆桂英。
勤能补拙,从“四句撑”练成“金嗓子”
马金凤原名崔金妮,1922年出生于山东曹县,5岁随父亲学艺,7岁登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马金凤小小年纪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得重病去世后,马金凤曾三次被卖给戏班子,直到她的母亲辗转找到戏班,苦苦哀求班主,又有幸得人相助,才为她赎了身。
马金凤天资并不突出。很多人知道马金凤是“七岁红”,却不知道年少的她还有过两个绰号:“四句撑”和“一脚蹬”。“四句撑”是说她嗓子不好,登台常常唱不过四句就被轰下台。“一脚蹬”说的是马金凤12岁那年上台唱戏,唱到一半时嗓子全然没了声音,在台侧的戏班班主气得跑上来,一脚把马金凤蹬下了台。
这两个绰号对马金凤刺激很大。后来她跟着母亲进入河南开封兰考县的一个戏班,不信命的她一边跟随戏班演出,一边坚持练嗓子。
练嗓子,最好是在靠山靠水、空气湿度合适的地方。但当时的兰考风沙侵害严重,要找到这样的环境谈何容易?马金凤母女干脆想了个办法:找来一个大瓦罐,装上水,每天天不亮她俩就抬着水罐,来到兰考县城墙边的荒地里。马金凤跪在水罐旁,对着罐口喊,利用水汽润嗓子。
由于天天趴在水罐上喊嗓,马金凤的额头被压出一道深深的印子,至今仍留有痕迹。这样坚持了3年多,马金凤终于喊出了一条清脆圆润、高低自如的“金嗓子”。
马金凤耗费了无数个黎明喊出的新嗓子轰动了四乡。14岁那年,马金凤开始担任主演。
心系前线,《穆桂英挂帅》一炮打响
1950年,马金凤已经成为一个名角儿。这个经历了旧社会的艰辛和磨砺的豫剧名伶,在人民艺术的天地里如金凤出笼。
她的心里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想法:能不能组建一个完全新式的剧团,彻底改变原来的老戏班子?在马金凤的倡议下,两个传统的老戏班子合并成了中原豫剧团—一个没有老板、没有班主、没有演员买卖交易的新式剧团。
马金凤带着这个崭新的剧团四处演出,越唱越红火。后来,中原豫剧团升格为商丘专区人民剧团。
就在新式剧团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开始了。马金凤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使命感。她满怀热情,编排了《穆桂英挂帅》。该剧由豫剧传统剧目《老征东》改编而来,唱的是北宋年间,辽东安王兴兵中原,穆桂英在辞朝隐居的佘太君的爱国热情感召下,以国家利益为重,重披战袍、挂帅出征的故事。
朝鲜战争结束,为了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1954年2月,马金凤带着剧团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演出。“辕门外三声炮”的旋律回荡在长江号的上空,舰艇官兵欢声雷动,穆桂英“我不杀安王贼永不回家门”的誓言与海军将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交织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剧团在上海演出时,一天,剧场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他看完了整出戏,被剧中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第二天,梅兰芳就把马金凤请到了自己家里。一代京剧大师与一代豫剧大师完成了一次艺术对话。
与京剧、昆曲相比,当时的豫剧在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因此,梅兰芳在这些方面给马金凤提了许多建议。为了进一步丰富马金凤的表演,梅兰芳还给她买了程砚秋、盖叫天和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的戏票,让她去感受和借鉴他们的表演和唱法。
梅兰芳的言传身教,让马金凤仿佛走进一座珠玑遍地的艺术宫殿。她不再安于唱“土”戏。她打破传统行当的约束,将青衣、刀马旦和武生的表演技巧融为一体,使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舞台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这一创新成果,在戏曲界被广泛认为是创立了一个新行当—帅旦。
突破自己,从“穆桂英”到“程七奶奶”
《穆桂英挂帅》的成功给马金凤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她不停地到各地演出,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很快,马金凤的内心开始不满足。
1962年,马金凤再次应邀到北京演出。
“该拿的奖拿了、电影也拍了,再进北京,还演穆桂英?”马金凤琢磨着,一定要排个新戏,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
她把自己演过的戏细数一遍,最后,从500多出戏里选取了《花打朝》。这是一个豫剧传统剧目,讲的是程咬金的夫人程七奶奶进京告御状的故事。这出戏中的人物程七奶奶属“彩旦”或“丑旦”行,贴歪鬓,脸颊勾“小豆芽”,说得多,唱得少。
马金凤请来了著名剧作家杨兰春执导。杨兰春把程七奶奶定义为喜剧人物,增加了许多正义的元素,并为她专门设计了诙谐的出场方式。
从威风凛凛的大元帅穆桂英到泼辣搞笑的程七奶奶,面对如此大的角色反差,马金凤一时无法适应。她曾回忆说:“全团同志都看着我笑。他们越笑,我越不好意思,就越演不了。”
后来,在杨兰春的启发下,马金凤终于明白,自己之所以进入不了角色,是因为放不下名演员的架子。“把脸抹下来,放进口袋里。”思想问题解决了,表演上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马金凤把程七奶奶演活了。这个嘻嘻哈哈、粗中有细、见义勇为的程七奶奶很受观众欢迎,特别是在农村演出时,一些老人连看三场都不过瘾。通过排演《花打朝》,马金凤在表演艺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马金凤开拓创新,博采众长,形成了豫剧“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一挂两花”,即《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敬畏舞台,一颗折断的虎牙为证
马金凤笑的时候,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她嘴里右上角的一颗虎牙是断的。每次说起这件事,马金凤都很不好意思。
那是1940年,社会上流行镶金牙,笑的时候露出来算是个装饰。18岁的马金凤当时已经成了角儿,又正是爱美的年纪,便也跑去镶了一颗。镶完还没走回剧团,马金凤想起接下来有一场戏要演秦香莲。“那是个苦角色,她怎么可能有金牙?观众看了成什么样子!”马金凤立刻折回去取下了金牙,致使牙齿受损,留下缺憾。
1981年,快60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正值夏天,为了保护戏装不被汗水浸透影响效果,她把两块塑料布贴在前后身,结果捂出了一身痱子。
为了保证演出的视觉效果,不管多冷的天,马金凤的戏服里都只穿一层单衣。一年冬天,70多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女儿马汎浦给她买了一件羊绒毛衣。扮完装,马金凤发现毛衣忘记脱了,当即让人拿剪刀把毛衣从背后剪开脱了下来。
每次演出,马金凤都会提前4小时扮装,这个习惯一直到她80多岁登台时都没有改变。“老师每次都是自己化装。穿上戏服后,她就不再坐下了,怕戏服坐皱了不好看。”马金凤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关美利说。虽然有人劝马金凤说衣服后面皱了也不碍事,她却说有些动作是要背对观众的,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虽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生活却很简朴。她不但与烟酒绝缘,甚至稍微刺激、油腻点的食品都不沾,白面汤加鸡蛋吃了一辈子。马金凤常说:“我不怕嘴受屈,就怕嗓子出了问题不能唱戏。”
甘为人梯,致力民族艺术传承
“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马金凤重视人才培养,直至耄耋之年还执教于中国戏曲学院。
马金凤带团到基层演出时,地方剧场的负责同志提出场场让她主演。马金凤说:“场场演我倒不怕累,但你们也要看看我的学员的戏,他们不比我唱得差。”
在农村演出时,往往一天演两场,马金凤就给自己安排日场,让学生唱晚场。马金凤说,晚场戏观众来得多,是青年演员显身手的好机会;白天来的观众大都是走不了夜路的老人,她唱,可以照顾他们。每次有新戏,马金凤都在学生主演时自己演配角,目的是同台演出,能更了解情况,便于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技艺。
曾經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马金凤收了关门弟子”的传闻。马金凤听说以后哈哈大笑:“马金凤不‘关门’。谁来学都欢迎,需要学什么我就教什么!”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6月12日,杨贺勤荐)
勤能补拙,从“四句撑”练成“金嗓子”
马金凤原名崔金妮,1922年出生于山东曹县,5岁随父亲学艺,7岁登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马金凤小小年纪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得重病去世后,马金凤曾三次被卖给戏班子,直到她的母亲辗转找到戏班,苦苦哀求班主,又有幸得人相助,才为她赎了身。
马金凤天资并不突出。很多人知道马金凤是“七岁红”,却不知道年少的她还有过两个绰号:“四句撑”和“一脚蹬”。“四句撑”是说她嗓子不好,登台常常唱不过四句就被轰下台。“一脚蹬”说的是马金凤12岁那年上台唱戏,唱到一半时嗓子全然没了声音,在台侧的戏班班主气得跑上来,一脚把马金凤蹬下了台。
这两个绰号对马金凤刺激很大。后来她跟着母亲进入河南开封兰考县的一个戏班,不信命的她一边跟随戏班演出,一边坚持练嗓子。
练嗓子,最好是在靠山靠水、空气湿度合适的地方。但当时的兰考风沙侵害严重,要找到这样的环境谈何容易?马金凤母女干脆想了个办法:找来一个大瓦罐,装上水,每天天不亮她俩就抬着水罐,来到兰考县城墙边的荒地里。马金凤跪在水罐旁,对着罐口喊,利用水汽润嗓子。
由于天天趴在水罐上喊嗓,马金凤的额头被压出一道深深的印子,至今仍留有痕迹。这样坚持了3年多,马金凤终于喊出了一条清脆圆润、高低自如的“金嗓子”。
马金凤耗费了无数个黎明喊出的新嗓子轰动了四乡。14岁那年,马金凤开始担任主演。
心系前线,《穆桂英挂帅》一炮打响
1950年,马金凤已经成为一个名角儿。这个经历了旧社会的艰辛和磨砺的豫剧名伶,在人民艺术的天地里如金凤出笼。
她的心里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想法:能不能组建一个完全新式的剧团,彻底改变原来的老戏班子?在马金凤的倡议下,两个传统的老戏班子合并成了中原豫剧团—一个没有老板、没有班主、没有演员买卖交易的新式剧团。
马金凤带着这个崭新的剧团四处演出,越唱越红火。后来,中原豫剧团升格为商丘专区人民剧团。
就在新式剧团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开始了。马金凤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使命感。她满怀热情,编排了《穆桂英挂帅》。该剧由豫剧传统剧目《老征东》改编而来,唱的是北宋年间,辽东安王兴兵中原,穆桂英在辞朝隐居的佘太君的爱国热情感召下,以国家利益为重,重披战袍、挂帅出征的故事。
朝鲜战争结束,为了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1954年2月,马金凤带着剧团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演出。“辕门外三声炮”的旋律回荡在长江号的上空,舰艇官兵欢声雷动,穆桂英“我不杀安王贼永不回家门”的誓言与海军将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交织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剧团在上海演出时,一天,剧场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他看完了整出戏,被剧中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第二天,梅兰芳就把马金凤请到了自己家里。一代京剧大师与一代豫剧大师完成了一次艺术对话。
与京剧、昆曲相比,当时的豫剧在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因此,梅兰芳在这些方面给马金凤提了许多建议。为了进一步丰富马金凤的表演,梅兰芳还给她买了程砚秋、盖叫天和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的戏票,让她去感受和借鉴他们的表演和唱法。
梅兰芳的言传身教,让马金凤仿佛走进一座珠玑遍地的艺术宫殿。她不再安于唱“土”戏。她打破传统行当的约束,将青衣、刀马旦和武生的表演技巧融为一体,使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舞台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这一创新成果,在戏曲界被广泛认为是创立了一个新行当—帅旦。
突破自己,从“穆桂英”到“程七奶奶”
《穆桂英挂帅》的成功给马金凤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她不停地到各地演出,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很快,马金凤的内心开始不满足。
1962年,马金凤再次应邀到北京演出。
“该拿的奖拿了、电影也拍了,再进北京,还演穆桂英?”马金凤琢磨着,一定要排个新戏,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
她把自己演过的戏细数一遍,最后,从500多出戏里选取了《花打朝》。这是一个豫剧传统剧目,讲的是程咬金的夫人程七奶奶进京告御状的故事。这出戏中的人物程七奶奶属“彩旦”或“丑旦”行,贴歪鬓,脸颊勾“小豆芽”,说得多,唱得少。
马金凤请来了著名剧作家杨兰春执导。杨兰春把程七奶奶定义为喜剧人物,增加了许多正义的元素,并为她专门设计了诙谐的出场方式。
从威风凛凛的大元帅穆桂英到泼辣搞笑的程七奶奶,面对如此大的角色反差,马金凤一时无法适应。她曾回忆说:“全团同志都看着我笑。他们越笑,我越不好意思,就越演不了。”
后来,在杨兰春的启发下,马金凤终于明白,自己之所以进入不了角色,是因为放不下名演员的架子。“把脸抹下来,放进口袋里。”思想问题解决了,表演上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马金凤把程七奶奶演活了。这个嘻嘻哈哈、粗中有细、见义勇为的程七奶奶很受观众欢迎,特别是在农村演出时,一些老人连看三场都不过瘾。通过排演《花打朝》,马金凤在表演艺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马金凤开拓创新,博采众长,形成了豫剧“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一挂两花”,即《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敬畏舞台,一颗折断的虎牙为证
马金凤笑的时候,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她嘴里右上角的一颗虎牙是断的。每次说起这件事,马金凤都很不好意思。
那是1940年,社会上流行镶金牙,笑的时候露出来算是个装饰。18岁的马金凤当时已经成了角儿,又正是爱美的年纪,便也跑去镶了一颗。镶完还没走回剧团,马金凤想起接下来有一场戏要演秦香莲。“那是个苦角色,她怎么可能有金牙?观众看了成什么样子!”马金凤立刻折回去取下了金牙,致使牙齿受损,留下缺憾。
1981年,快60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正值夏天,为了保护戏装不被汗水浸透影响效果,她把两块塑料布贴在前后身,结果捂出了一身痱子。
为了保证演出的视觉效果,不管多冷的天,马金凤的戏服里都只穿一层单衣。一年冬天,70多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女儿马汎浦给她买了一件羊绒毛衣。扮完装,马金凤发现毛衣忘记脱了,当即让人拿剪刀把毛衣从背后剪开脱了下来。
每次演出,马金凤都会提前4小时扮装,这个习惯一直到她80多岁登台时都没有改变。“老师每次都是自己化装。穿上戏服后,她就不再坐下了,怕戏服坐皱了不好看。”马金凤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关美利说。虽然有人劝马金凤说衣服后面皱了也不碍事,她却说有些动作是要背对观众的,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虽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生活却很简朴。她不但与烟酒绝缘,甚至稍微刺激、油腻点的食品都不沾,白面汤加鸡蛋吃了一辈子。马金凤常说:“我不怕嘴受屈,就怕嗓子出了问题不能唱戏。”
甘为人梯,致力民族艺术传承
“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马金凤重视人才培养,直至耄耋之年还执教于中国戏曲学院。
马金凤带团到基层演出时,地方剧场的负责同志提出场场让她主演。马金凤说:“场场演我倒不怕累,但你们也要看看我的学员的戏,他们不比我唱得差。”
在农村演出时,往往一天演两场,马金凤就给自己安排日场,让学生唱晚场。马金凤说,晚场戏观众来得多,是青年演员显身手的好机会;白天来的观众大都是走不了夜路的老人,她唱,可以照顾他们。每次有新戏,马金凤都在学生主演时自己演配角,目的是同台演出,能更了解情况,便于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技艺。
曾經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马金凤收了关门弟子”的传闻。马金凤听说以后哈哈大笑:“马金凤不‘关门’。谁来学都欢迎,需要学什么我就教什么!”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6月12日,杨贺勤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