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作文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导入】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刘湛秋《雨的四季》
  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景物描写合二为一,或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或借用不同层次的颜色递进展开,或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的特点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雨的四季》一文中,就描写了春夏秋冬的雨,虽“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但作者却用诗般的语言调动起我们的各种感官,让大家一步步“走进”雨中,体会雨的不同情致与别样风韵。
  【语句集萃】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解读:作者将“树”拟人化,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着,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解读: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情态等特征,从不同的角度精心描绘了春雨轻柔、娇媚的特点。如“丝帘”“彩棱镜”这两个词,本身就能让我们眼前一亮:丝做的帘子、七彩的玻璃镜片,那该是多么形象可感的词语呀。可作者还觉得不够,而是运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进行描写,化静为动,营造出了一种优美的意境。
  3.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解读:宋代苏轼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先生也用其自然朴实的笔调,饱含深情的文字,深刻独到的观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图;尤其是“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夏天的炎热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4.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吧!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解读:(从对比角度入手)
  。
  5.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解读:(从近景远景的角度入手)
  。
  精彩的景物描写应做到栩栩如生,情寓其中,意蕴其中。那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融入真情实感呢?请先看下面的片段:
  春天来了,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座座青山穿上了绿色的衣裙,各色鲜花争相怒放,粉红的是桃花,雪白的是梨花,金黄的是迎春花……真是美不胜收。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林里一展歌喉,为春天唱出了一首赞美的歌。
  你看,春天多么迷人啊!
  选段中,小作者虽然抓住了春天中的某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但描写得过于简单,没有写出这些景物的特征,自然无法打动读者的心。
  再来看看下面这几个片段:
  蔚蓝的天空中镶嵌着一朵朵洁白无瑕的云朵,它们没有用线条勾勒,像是只用颜料渲染般,互相混合着。在微风的吹拂下,有的如雪白的绵羊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着;有的如万马奔腾,踏起灰尘如浪;有的则如一条庞大的玉龙,在空中腾飞,那威严的态度,那惊人的速度,令人啧啧称叹。
  遥远的天边隐约可见一座座青山,它们连绵不断,犹如一个个少年手挽着手,在酣畅淋漓地歌颂着大好的春光。
  在微风中,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伴随着飘扬的柳丝一起舞蹈,一棵棵桃树更是为这春天增添了几分秀色。那灼灼如火、皑皑如雪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着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几只机灵的燕子从南方赶来,为这春光增添了不少生机!有的从这边的稻田上一刹那间便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面;有的从天空掠过,唧唧地叫着,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跳舞,成了天地间最可爱的小演员;有的横掠过湖面,红红的小肚皮偶尔沾一下水面,便又飞到高空,剩下一圈圈优雅的波纹。
  一只只小青蛙从冬眠中醒来,跳出洞穴,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清新的空气,“呱——呱——”奏出了一曲悦耳的春天赞歌。
  黄鹂、麻雀、喜鹊都在枝头上放声歌唱,歌唱着这迷人的、美丽的、温暖的春天!
  蔚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七彩的花,再加上富有生机的动物们,便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春之画卷!
  小作者緊紧地抓住各种景物的特征进行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其对春天一花一草浓浓的喜爱之情。
  读完这样的作文,即使闭着眼睛,我们的脑海中也能浮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春景图,小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自然流露出来,也让我们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样美好且充满活力的春天。
其他文献
朋友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他自撰并自书的条幅,上写:竖起桅杆做事,砍断桅杆做人。他说这是他的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的结晶。  他出生在渔民家庭,世世代代以出海打鱼为生。或者是家庭的熏染,或者是男孩的天性,他从小就喜欢海,喜欢在海边拾贝,在海里戏水。他更是几次请求爷爷,带他出海打鱼,可爷爷总是以他还小为借口拒绝。他懂得爷爷的心思,爷爷是怕他这根独苗发生意外。  后来他长大了,参加工作了,并且要远离家乡,到一
期刊
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最初的模样。可是一路上有你的陪伴,生活不曾孤单。有你相随,让我的生命不留空白:有你相伴,讓我的心灵得到洗礼:与你相守,让我在风雨中迎来坚强!  ——题记  夏天的雨后,太阳冲出乌云的包围,露出了整张笑脸。此时,阳光像调皮的小朋友般穿梭在树丛间,织成一张张金色的网,将雨后的露珠串成了一串金黄的珍珠项链。但此时,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打动我,因为。我感冒了。  压抑着咳声回到家,
期刊
文题展示●●●  散文家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里,精心选取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其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优良品德;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围绕小茅屋,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颂扬了驿路上人们的美好心灵;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现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自喻,表现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可见,要想表现人物的高
期刊
杰西卡·阿尔芭在美国尽人皆知,她在《罪恶之城》《神奇四侠》《机械师》等影片中出演过重要角色。除此之外,阿尔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Honeste公司的总裁。  阿尔芭小时候就是一个身体极为敏感的人,患有严重的过敏症。当了妈妈之后,阿尔芭害怕孩子跟她一样受到这些病症的折磨,便总会把友人送来的衣服通通洗了一遍,但孩子的身上还是出现了大块的红斑。  无奈之下,阿尔芭开始研究洗衣液的成分,结果却发现在日
期刊
打小,我就想成为飞行员,在天空尽情翱翔,于是,纸飞机便成了我梦想的寄托。  可随着我慢慢长大,纸飞机也早已消失在岁月里。上学后,我也就慢慢忘记了这一美妙的梦想。直到那一年冬天的到来。  那一年,我的父亲失业了,如同纸飞机坠落一样,沉沉的黑云笼罩在我心头。父亲嘶哑且颤抖地说:“孩子,没事儿,爸还有办法。”我站在窗边,看着这嘈杂的城市,街道上光秃秃的树枝如同我的家一样,哪里还有鸟儿站立枝头?哪里还有花
期刊
雨点滴落在伞背上,发出轻微的声响,我小心翼翼地踩着深深浅浅的水洼,走在回家路上的最后一个转角处。  往常的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小小的黑白身影突然窜出来——那是我家的小狗花花,它总是欢天喜地地在我的脚前脚后碰着蹭着,用那湿漉漉、毛茸茸的爪子往我身上扑着。紧接着,路人便会看见一场女孩与狗的“追逐战”,结果嘛,当然是我的裤腿上又添了几朵漂亮的“梅花”。  然而今天,我都快要到家门口了,却还没有发现它的
期刊
天真烂漫的童年早已随风飘逝,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稳重和成熟。我的童年不知在什么时候买了南下的火车票,怎么挽留都没有留住它。难道,它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  小时候,开心了,把一颗白巧克力分成四份,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这溢满心房的甜。长大后,开心了,同样还是把一颗白巧克力分成四份,与同样的朋友一块儿浸泡在甜蜜的河流中久久不愿醒来……  小时候,伤心了,总是躲在角落里,含上一颗黑巧克力,当苦涩缓缓地占据我的
期刊
姨爷爷,我想您了……  还记得十岁那年,放学后,我拿着考了100分的数学试卷,正兴冲冲地想要去找您报喜,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却传入我的耳中,如晴天霹雳般将我打得晕头转向——您过世了……  第二天清晨,我随着父母匆匆地赶到姨爷爷所在的重症监护室,看着满屋哭丧着的脸,我的脑袋“轰”的一声炸开了,此刻,我的世界里似乎只剩下躺在病床上的姨爷爷。我慢慢地走到他身边,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呼唤:“姨爷爷,醒醒啊!我是
期刊
爸爸气急了,一把将我从床上拖起来,随手扬起的巴掌不管不顾地向我飞来,我头顶的天瞬间就黑了——我挨打了。(将这一激烈的场面放在开头,读者看罢,似乎也没来由地挨了一记耳光,不禁发问,怎么了?什么情况?这样的结构安排悬念迭生,引人入胜。)  中气十足的数落声从爸爸的嗓门里冲出来,混合着我的哭声,像两个不着调的音符,极不情愿地被推搡到了一起,让原本宁静的气氛变得躁动起来。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再也不理爸爸了。
期刊
当今社会,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美国马里兰大学曾作过一项调查,他们让来自世界上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即要求在一天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失去手机让大部分学生“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完成整个项目。而跨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公司在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人吃惊:有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1/4的人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