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表现形式独特,表现力直接影响到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舞蹈教学中,偏重舞蹈技巧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从舞蹈作品的解读、舞蹈音乐的理解、现实生活的感悟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几个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关键词]高中;舞蹈教学;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水平逐渐提升,对于美的追求也日渐增长。现在,人们需要的是高水准的舞蹈,社会需要的是高水平的舞蹈人才。在此背景下,高中舞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也应有所调整,要改变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注重技巧、忽视艺术表现力培养的现状,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中舞蹈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舞蹈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从而提升其舞蹈表现力,为其今后的舞蹈学习及舞蹈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深入解读舞蹈作品
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解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而在表演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进而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为此,高中舞蹈教师在教授学生舞蹈动作之前,应该先带领学生一同深入解读舞蹈作品。以《达坂城的姑娘》舞蹈作品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介绍舞蹈作品的文化背景,让他们知道该作品是来源于维吾尔族的民族歌曲。然后再详细介绍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专门介绍维吾尔族的视频,向学生展示维吾尔族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文化风俗,从而深入理解舞蹈作品。在此基础上教授舞蹈动作,学生学得更快,表现力也更强。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高中舞蹈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大量的舞蹈作品,以增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以舞蹈作品《天鹅湖》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作品视频,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给学生讲解舞蹈作品中的动作技巧,要求学生从舞蹈动作、音乐、服装、布景、灯光等多个方面欣赏舞蹈,以提升他们的舞蹈鉴赏水平,促进其对舞蹈作品的深层理解。
二、把握舞蹈音乐节奏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表现舞蹈情感的重要载体,而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因此,高中舞蹈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数节拍,要求学生深入感受音乐节奏、舞蹈动作之间的联系。只有准确把握舞蹈音乐的节奏,掌握节奏和动作的关联,才能有效提升舞蹈表现力。音乐节奏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等等。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舞蹈的音乐,组织学生围绕音乐感受展开交流讨论,总结音乐表現的情绪以及怎样用舞蹈动作去精准表达出其中的情绪。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与情绪有关的视频,如悲伤的情绪,可以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悲伤情绪的体验,要求他们结合视频进行舞蹈创作。这样一来,学生将体会到各种情绪,有助于提升其舞蹈表现力和创造力。又如,教师在教学《青花瓷》这个舞蹈作品时,可让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音乐理论知识,根据音乐特点,把握音乐节奏,深入解读舞蹈作品。如音乐上半段的节奏主要为慢板,给人以柔缓细腻的感觉,在表演该段舞蹈时,身姿应舒展,动作应缓慢轻柔。下半段渐渐从慢板转变为快慢板交替,力度强弱交替,充分体现了作品中人物踌躇的情感,在表演该段舞蹈时,身姿舒展,动作应刚柔并济。在音乐末尾又渐渐回到慢板,力度也逐渐减弱,在表演该段舞蹈时,动作应尽量舒展,表现出千回百转、温婉动人的感觉。可见,只有准确把握舞蹈的音乐节奏,才能做出准确的舞蹈动作,从而提升舞蹈表现力。
三、用心感悟现实生活
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其动作脱胎于现实生活,体现人的思想情感,反应的是生活中的审美属性,不仅是动作,舞蹈作品的体裁、人物、环境等都源自于生活。因此,要想表现出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需要舞蹈表演者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感悟现实生活的意识和能力。高中生年龄不大,生活阅历有限,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不够深刻,要想真正表现出舞蹈的艺术内涵,难度很大,所以,高中生在表演舞蹈时往往无法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因此,在高中舞蹈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给学生布置各种舞蹈编制的命题任务,如《离别》《欢聚》《当灾难来临》《登上领奖台》等,这些舞蹈命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命题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如盛大的体育比赛现场、学校毕业时师生之间的聚会与离别场景、惨烈的交通事故现场等,通过仔细观察人们的情绪、现场气氛,增强学生对各种生活场景的观察能力,使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促进其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并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寻找灵感,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如《忠义千秋》这个舞蹈作品的题材源自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表现的是蜀国大将关羽的人生,重点表现关羽的忠义,通过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深入了解关羽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生平事迹等关键信息,才能够演绎出舞蹈作品《忠义千秋》中的“忠义”。又如,学习《济公》这个舞蹈作品,教师要求学生观看同名电视剧,感受济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从而为演绎好舞蹈《济公》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是创造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高中舞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提升。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舞蹈同样如此。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力,就应该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用心观察生活,结合现实生活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例如,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即兴舞蹈表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积累舞蹈创作素材,在即兴舞蹈表演时大胆运用这些素材,创造出独特的、个性化的舞蹈,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因此,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其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在增强舞蹈表演效果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促进学生舞蹈水平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门形体表演艺术。在表演舞蹈时,表演者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形体动作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向观看舞蹈者传达思想情感,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高中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和舞蹈音乐的把握能力,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从而提升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增强舞台表演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董浏娜. 浅析高中舞蹈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表现力[J]. 学周刊, 2016(6).
[2] 陈伟家. 普通中学舞蹈特长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 新教育:海南, 2017(19).
[3] 齐福华.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4).
(责任编辑 斯 陌)
[关键词]高中;舞蹈教学;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水平逐渐提升,对于美的追求也日渐增长。现在,人们需要的是高水准的舞蹈,社会需要的是高水平的舞蹈人才。在此背景下,高中舞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也应有所调整,要改变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注重技巧、忽视艺术表现力培养的现状,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中舞蹈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舞蹈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从而提升其舞蹈表现力,为其今后的舞蹈学习及舞蹈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深入解读舞蹈作品
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解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而在表演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进而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为此,高中舞蹈教师在教授学生舞蹈动作之前,应该先带领学生一同深入解读舞蹈作品。以《达坂城的姑娘》舞蹈作品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介绍舞蹈作品的文化背景,让他们知道该作品是来源于维吾尔族的民族歌曲。然后再详细介绍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专门介绍维吾尔族的视频,向学生展示维吾尔族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文化风俗,从而深入理解舞蹈作品。在此基础上教授舞蹈动作,学生学得更快,表现力也更强。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高中舞蹈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大量的舞蹈作品,以增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以舞蹈作品《天鹅湖》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作品视频,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给学生讲解舞蹈作品中的动作技巧,要求学生从舞蹈动作、音乐、服装、布景、灯光等多个方面欣赏舞蹈,以提升他们的舞蹈鉴赏水平,促进其对舞蹈作品的深层理解。
二、把握舞蹈音乐节奏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表现舞蹈情感的重要载体,而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因此,高中舞蹈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数节拍,要求学生深入感受音乐节奏、舞蹈动作之间的联系。只有准确把握舞蹈音乐的节奏,掌握节奏和动作的关联,才能有效提升舞蹈表现力。音乐节奏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等等。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舞蹈的音乐,组织学生围绕音乐感受展开交流讨论,总结音乐表現的情绪以及怎样用舞蹈动作去精准表达出其中的情绪。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与情绪有关的视频,如悲伤的情绪,可以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悲伤情绪的体验,要求他们结合视频进行舞蹈创作。这样一来,学生将体会到各种情绪,有助于提升其舞蹈表现力和创造力。又如,教师在教学《青花瓷》这个舞蹈作品时,可让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音乐理论知识,根据音乐特点,把握音乐节奏,深入解读舞蹈作品。如音乐上半段的节奏主要为慢板,给人以柔缓细腻的感觉,在表演该段舞蹈时,身姿应舒展,动作应缓慢轻柔。下半段渐渐从慢板转变为快慢板交替,力度强弱交替,充分体现了作品中人物踌躇的情感,在表演该段舞蹈时,身姿舒展,动作应刚柔并济。在音乐末尾又渐渐回到慢板,力度也逐渐减弱,在表演该段舞蹈时,动作应尽量舒展,表现出千回百转、温婉动人的感觉。可见,只有准确把握舞蹈的音乐节奏,才能做出准确的舞蹈动作,从而提升舞蹈表现力。
三、用心感悟现实生活
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其动作脱胎于现实生活,体现人的思想情感,反应的是生活中的审美属性,不仅是动作,舞蹈作品的体裁、人物、环境等都源自于生活。因此,要想表现出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需要舞蹈表演者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感悟现实生活的意识和能力。高中生年龄不大,生活阅历有限,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不够深刻,要想真正表现出舞蹈的艺术内涵,难度很大,所以,高中生在表演舞蹈时往往无法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因此,在高中舞蹈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给学生布置各种舞蹈编制的命题任务,如《离别》《欢聚》《当灾难来临》《登上领奖台》等,这些舞蹈命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命题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如盛大的体育比赛现场、学校毕业时师生之间的聚会与离别场景、惨烈的交通事故现场等,通过仔细观察人们的情绪、现场气氛,增强学生对各种生活场景的观察能力,使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促进其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并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寻找灵感,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如《忠义千秋》这个舞蹈作品的题材源自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表现的是蜀国大将关羽的人生,重点表现关羽的忠义,通过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深入了解关羽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生平事迹等关键信息,才能够演绎出舞蹈作品《忠义千秋》中的“忠义”。又如,学习《济公》这个舞蹈作品,教师要求学生观看同名电视剧,感受济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从而为演绎好舞蹈《济公》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是创造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高中舞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提升。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舞蹈同样如此。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力,就应该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用心观察生活,结合现实生活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例如,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即兴舞蹈表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积累舞蹈创作素材,在即兴舞蹈表演时大胆运用这些素材,创造出独特的、个性化的舞蹈,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因此,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其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在增强舞蹈表演效果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促进学生舞蹈水平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门形体表演艺术。在表演舞蹈时,表演者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形体动作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向观看舞蹈者传达思想情感,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高中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和舞蹈音乐的把握能力,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从而提升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增强舞台表演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董浏娜. 浅析高中舞蹈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表现力[J]. 学周刊, 2016(6).
[2] 陈伟家. 普通中学舞蹈特长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 新教育:海南, 2017(19).
[3] 齐福华.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4).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