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74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和内容,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
  【关键词】物流管理 教学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3-02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已经是各大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当务之急。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学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
  教学质量评价中占首要地位的是评价主体。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评价主体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物流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评价主体不同,对教学质量展开评价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必然存在差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评价主体为政府、学校和企业。
  (1)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对高等教育有着领导和监督作用,各高校都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由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各类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如人才培养评估、专业评估、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引导着高校专业教学的方向。因此,政府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必不可少的评价主体之一。
  (2)学校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对教学质量的控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对教学质量负有主要的责任。学校应当成立各级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切实负责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3)企业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物流企业所需的技能及行业发展趋势。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校企合作教学的模式,企业也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因此,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企业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2.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也应当考虑到与物流行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1)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因此,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之一。
  物流行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更应把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作为评价的重点内容。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之一。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围绕“双师”素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三方面开展。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有“双师型”教学队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丰富的行业经验将给专业教学带来最贴近一线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具有很大帮助。因此,“双师”素质的考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理论教学评价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结合行业实际,对教学内容去芜存菁,将最有价值的部分教授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上,以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养成基本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涵盖硬件设施、配套软件、实验人员、实践教学制度等方面。
  3.结语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能为物流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和内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结合高校工作的实际,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韩利亚.教学运行与评估监督协同并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2]罗敏杰,唐冬生.对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8:113-114
  [3]李茂蓉.大众化背景下建构高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13-118
  作者简介:
  樊娉(1985—),女,湖北省天门市人,工作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职务:教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传染病学》作为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既属于对口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也属于其他专业和院校开设的选修课程。国内众多医药类的高职院校,在开设《传染病学》课程方面有着长期的探索。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护理专业关于《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的特点,分析了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期为高职《传染病护理学》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学》 课程改革
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核电子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取得的显著效果,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核电子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摘要】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的弊端,又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理应成为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主导性方法,但就目前实际看,仍面临对“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硬件设施缺失,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校企文化难以有效融合等四大困境。只有树立能力至上的教学观,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大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理实
目的:  通过KB法检测赣南枫香树叶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作用和微量连续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观察赣南枫香树叶各提取物抗菌活性;通过检测赣南枫香树叶提取物对K562细胞
【摘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21世纪护理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采取行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学校和非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学校进行比较,从近四年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学生就业情况、学校就业率、学生升入大专院校比例四个方面比较,得出结论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中职卫生学校建设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
本文针对"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总结了"汽轮机原理"课程的现状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环节对"汽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高等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数学建模的特征,认为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能够积极促进作用,指出了数学建模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扎扎实实、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通过对数学建模各个步骤和特征的介绍,指出数学建模是进行创新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
目的:比较分析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和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对HeLa细(人宫颈癌细胞)凋亡及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 Ⅱ)表达的影响.结论:Genistein和VP-16
该实验研究H9c2肌肉细胞对胰岛素和细胞膜去极化刺激葡萄糖转运的特性,证明该细胞系是用于葡萄糖转运机制研究的较理想细胞系并应用该细胞系研究肌肉组织葡萄糖转运的细胞和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创新教育为例,阐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就如何开展创新教育,提出开展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 方法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2-02  闽西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