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工行业是人才需求的劲旅,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甚至常年招聘。这与这类企业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因为化工行业大多属于污染企业,而且普遍远离市区,这是难吸引人才的障碍之一。去年以来,从化工英才网等专业才市网站的统计可以看出,化工企业招聘需求明显加大,尤其是技术型销售人员最为热门,由于企业需求强劲,目前此职位年薪已经超过10万元。此外项目工程师短缺,熟练操作等岗位也需要大量人才。虽然企业在招聘中表明要求博士、硕士学历,但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更受企业欢迎。
在普遍面临环保门坎以及搬迁的情况下,化企招聘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大量中小化企面临关闭,但绿色技术装备起来的新生代化企不断涌现,用人需求并未减弱;许多化工从业者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人才使用需要更新换代;用人结构发生变化,专业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扩大。
找熟练工比找大学生难
一些化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化企,大多存在熟练工人紧缺的现象,而针对大学生的招聘岗位,通常会出现几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甚至十几个人争抢一个岗位的现象。“由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人相对比较紧缺,而一些熟练工通常因为有技在身,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通常喜欢‘挑’企业。而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急于找份工作,反倒让企业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作为化工企业的管理者,江苏某精细化工公司人事主管徐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招聘大学毕业生远比招聘熟练工人容易得多。华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部门也表示,他们参加过几场人才交流会,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应聘文员、行政人员等职位,当得知所提供的这类岗位有限后,不少大学生最终选择进车间,成为“蓝领”一族。
其实,如今大学毕业生进车间与普通工人们一起工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就是大学生愿意“屈尊”进生产车间当工人,但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选择普通工人,因为“尽管一些大学生‘人’就业了,‘心’却没有就业。心态没调整好,难免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另外不少化企招聘职员特别是技术人员时,通常希望他们从“基层”做起。而有些大学生虽然进了车间当工人,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不满于当前的工作现状,或者“怕苦怕累”便放弃了工作。
本科生不敌专科生
在前不久的无锡一场专科生“双选会”上,到现场的用人单位有112个,提供了1372个岗位,近1000名本科生与1900多名专科生共“抢饭碗”。当场有800名专科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性协议。由于是面向各地的毕业生的,不收门票的诱惑让众多还没找到工作的本科生,也来到这里与专科生抢饭碗。在某化工企业招聘台前,两化工专业本科生想应聘要求大专学历的化工操作工,递上简历后遭到招聘方的谢绝。相反一些专科生则顺利地递交了简历。面对用人单位的频频拒绝,不少毕业生一头雾水:“真是弄不懂,本科生怎么会竞争不过大、中专生呢?”一化工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这些招收大专生的岗位技术含量并不高,就拿他们招收的化工操作工来说,只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大专生即可胜任。而高学历者进入大中专生岗位,可能会不安心工作,只把这份工作当做踏板,一有机会很容易跳槽,相反大专生工作起来会更有责任心。
另外,如果企业将低学历岗位留给中高学历者,肯定会增加企业的支出成本。据了解,这些招聘专科生的岗位给出的月薪在1200~1500元不等,专科生表示都愿意接受,只要能有工作干、够生活就行。大多数专科生在就业时心态比较务实,对工作和薪酬都没有太多要求,月薪只要有600元左右就行,他们更看重的是以后的发展机会。“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学生初就业时不能光‘盯’住目前的工资,而应该从长远考虑。毕竟他们自我增值的速度是普通工人所不能及的。”不少企业管理者其实都对大学生蓝领族“寄予厚望”,希望这些大学生们能在企业最底层接受‘磨练’时了解工作的每个细节,以备成为日后公司发展的得力骨干。
复合型人才紧缺
目前国内化工企业复合型人才紧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一线既懂技术、又能动手,并且知识能跨跃工艺、设备的人员;二是高端的市场策划、国际交流、项目管理人才。据悉,世界著名500强化工企业拜耳公司,去年投资18亿美元建设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一体化生产厂9月投产,各项化工人才需求达到1000人,其中掌握世界级化工企业现代化设施运营与技能娴熟的复合式“灰领”人才最受青睐。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总裁博迪柯博士曾表示,拜耳希望在所有生产厂均投入运营之时,员工总数能够扩展1000名。为此拜耳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已合作建立了“拜耳班”。入选该项目的学生将接受化工操作方面为期两年的培训,此外还要参与在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举办的八周实习。
与中低层技能型人才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薪50多万元的项目工程师也成了企业很难寻的人才,如多晶硅项目工程师、煤化工项目经理及一些设计类人才等。一边是基础类技能型人才,一边是能带队的项目型人才,化工企业可谓是遇到了“人才瓶颈”。
化工信息化也面临人才短缺瓶颈。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层面问题,因为它还要连接内外,要把企业的需求清楚地告诉外包方,再把外面的软件引入公司进行培训再用,这里面涉及管理、财务、市场、物流、计算机,甚至定岗定编等领域。信息化转入高级阶段后,还面临决策管理、信息化控制管理,企业的信息机构、信息人员的角色,也要不断的变化,要从技术逐步走向管理,这是一个高度的复合型人才。化工企业信息化成功案例不多,不少就卡在信息化主管素质。
在普遍面临环保门坎以及搬迁的情况下,化企招聘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大量中小化企面临关闭,但绿色技术装备起来的新生代化企不断涌现,用人需求并未减弱;许多化工从业者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人才使用需要更新换代;用人结构发生变化,专业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扩大。
找熟练工比找大学生难
一些化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化企,大多存在熟练工人紧缺的现象,而针对大学生的招聘岗位,通常会出现几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甚至十几个人争抢一个岗位的现象。“由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人相对比较紧缺,而一些熟练工通常因为有技在身,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通常喜欢‘挑’企业。而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急于找份工作,反倒让企业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作为化工企业的管理者,江苏某精细化工公司人事主管徐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招聘大学毕业生远比招聘熟练工人容易得多。华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部门也表示,他们参加过几场人才交流会,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应聘文员、行政人员等职位,当得知所提供的这类岗位有限后,不少大学生最终选择进车间,成为“蓝领”一族。
其实,如今大学毕业生进车间与普通工人们一起工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就是大学生愿意“屈尊”进生产车间当工人,但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选择普通工人,因为“尽管一些大学生‘人’就业了,‘心’却没有就业。心态没调整好,难免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另外不少化企招聘职员特别是技术人员时,通常希望他们从“基层”做起。而有些大学生虽然进了车间当工人,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不满于当前的工作现状,或者“怕苦怕累”便放弃了工作。
本科生不敌专科生
在前不久的无锡一场专科生“双选会”上,到现场的用人单位有112个,提供了1372个岗位,近1000名本科生与1900多名专科生共“抢饭碗”。当场有800名专科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性协议。由于是面向各地的毕业生的,不收门票的诱惑让众多还没找到工作的本科生,也来到这里与专科生抢饭碗。在某化工企业招聘台前,两化工专业本科生想应聘要求大专学历的化工操作工,递上简历后遭到招聘方的谢绝。相反一些专科生则顺利地递交了简历。面对用人单位的频频拒绝,不少毕业生一头雾水:“真是弄不懂,本科生怎么会竞争不过大、中专生呢?”一化工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这些招收大专生的岗位技术含量并不高,就拿他们招收的化工操作工来说,只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大专生即可胜任。而高学历者进入大中专生岗位,可能会不安心工作,只把这份工作当做踏板,一有机会很容易跳槽,相反大专生工作起来会更有责任心。
另外,如果企业将低学历岗位留给中高学历者,肯定会增加企业的支出成本。据了解,这些招聘专科生的岗位给出的月薪在1200~1500元不等,专科生表示都愿意接受,只要能有工作干、够生活就行。大多数专科生在就业时心态比较务实,对工作和薪酬都没有太多要求,月薪只要有600元左右就行,他们更看重的是以后的发展机会。“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学生初就业时不能光‘盯’住目前的工资,而应该从长远考虑。毕竟他们自我增值的速度是普通工人所不能及的。”不少企业管理者其实都对大学生蓝领族“寄予厚望”,希望这些大学生们能在企业最底层接受‘磨练’时了解工作的每个细节,以备成为日后公司发展的得力骨干。
复合型人才紧缺
目前国内化工企业复合型人才紧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一线既懂技术、又能动手,并且知识能跨跃工艺、设备的人员;二是高端的市场策划、国际交流、项目管理人才。据悉,世界著名500强化工企业拜耳公司,去年投资18亿美元建设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一体化生产厂9月投产,各项化工人才需求达到1000人,其中掌握世界级化工企业现代化设施运营与技能娴熟的复合式“灰领”人才最受青睐。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总裁博迪柯博士曾表示,拜耳希望在所有生产厂均投入运营之时,员工总数能够扩展1000名。为此拜耳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已合作建立了“拜耳班”。入选该项目的学生将接受化工操作方面为期两年的培训,此外还要参与在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举办的八周实习。
与中低层技能型人才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薪50多万元的项目工程师也成了企业很难寻的人才,如多晶硅项目工程师、煤化工项目经理及一些设计类人才等。一边是基础类技能型人才,一边是能带队的项目型人才,化工企业可谓是遇到了“人才瓶颈”。
化工信息化也面临人才短缺瓶颈。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层面问题,因为它还要连接内外,要把企业的需求清楚地告诉外包方,再把外面的软件引入公司进行培训再用,这里面涉及管理、财务、市场、物流、计算机,甚至定岗定编等领域。信息化转入高级阶段后,还面临决策管理、信息化控制管理,企业的信息机构、信息人员的角色,也要不断的变化,要从技术逐步走向管理,这是一个高度的复合型人才。化工企业信息化成功案例不多,不少就卡在信息化主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