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推崇的职业素养,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融媒体背景下,主体多元化、学习泛在化、社交圈层化为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新的挑战。对此,高校要完善融媒体的管理机制,整合融媒体的平台资源,构建融媒体话语场域,不断增强工匠精神的影响力、引领力、感召力,以推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 工匠精神;融媒体;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21)09-0047-05
   融媒体时代是指在多种媒介载体融合为新媒介的背景下,形成了以新媒体文化为特征的时代图景。传播学者梅罗维茨指出,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情境的变化,而社会情境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行为  [1] 。在媒体交互的传播生态中,对个体的塑造可以整合多种媒介资源作为教育的载体,推动人与媒介实现价值共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 。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价值取向,是技术工艺与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价值旨归。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宣传工匠精神、推进人才培养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媒介融合为切入点,把工匠精神的培养置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新视阈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伊契尔·索 勒·浦 尔提出,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它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有机整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融媒体也被称作 “ 全媒体 ” 。融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 “ 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   [2]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体多元化、传播的内容海量化、传播的速度即时化、传播的方式裂变化,这些改变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只有充分发挥融媒体技术的优势,才能使工匠精神充分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厚植工匠文化基因,坚定技能报国的理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融媒体是弘扬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
  工匠精神是对中国千年 “ 匠人道统迭代式的传承 ” ,包含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产品竞争力的体现,更是行业竞争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是推动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进位升级的重要精神支撑。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龙头,秉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具备符合市场要求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有成熟积极的职业精神。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媒体在传播价值观念、传承文化过程中,为工匠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表达,添加了新的注解。媒介技术的发展变革了信息的交流方式和范围,增强了受众处理多元化信息的能力,大众由传统单一的强制教育转向对自我教育的关注,对个人的价值认同和社会身份认知进行深度的思考,寻找横向的 “ 类的确定性 ” 自我定位,作为行为的坐标去追随、去效仿,从而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3]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要让学生通过融媒体技术在产品中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感受到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的力量,从而在精神上受到熏陶和洗礼,认可并遵循职业规范和职业理想,在行为上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并且带动更多人践行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形成兢兢业业、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等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使工匠精神真正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二)融媒體是增强工匠精神教育渗透性的必然选择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   [4]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高校开展教育活动,必须要充分理解融媒体的时代特征和技术逻辑,并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才能使主流舆论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中,进而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养,要把融媒体作为夯实师生思想基础、凝聚学校各方力量的 “ 关键节点 ” ,把师生变成 “ 用户 ” ,通过丰富的内容、多元的形式、优质的服务增强用户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度,同时还要保持稳定增长的活跃用户规模,维系用户的忠诚度,从而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感悟工匠精神丰富的内涵意蕴,帮助学生加深对主流社会价值的理解与认同,涵养爱岗敬业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之前切实解决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 “ 总开关 ” 问题。
   (三)融媒体是增强大学生对工匠精神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当今社会新媒体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 . 04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 . 9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 . 3%。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年轻一代的第一信息源,信息全面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大众的工作生活方式和状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当代大学生又被称为 “ Z世代 ” (指的是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即 “ 移动原二代 ”  “ 互联网世代 ” ,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他们是 “ 数字的原住民 ” ,拥有更加开放、多元的审美和价值观,热衷于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社交活动。融媒体融合了动态图像、叙事、视频、数据可视化并具备高度的互动性  [5] ,迎合了大学生受众的需求,也深刻影响了校园生活。工匠精神在宣传传播中,应摆脱传统媒介的思维窠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融媒体实施信息联动,以期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二、融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机遇与挑战
  在融媒体环境中,教育主体的增多,教育内容更迭加快、教育载体更加丰富,互动性更强,极大地拓展了受教育者的眼界和思维,使得教育可以个性化、人性化、终身化。高职院校必须要把握好融媒体的时代特点,发挥融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性,为人才培养筑牢思想根基。
   (一)主体多元化促进了 “ 主体间性 ” 的实现
  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在信息占有上存在不对称性,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是单向影响的,信息的反馈通常会出现迟滞或者阻隔。正因为两者社会地位不平等,导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了一堵 “ 隐形壁垒 ” 。在融媒体时代,由自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媒体组成的媒介环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从而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在教育活动中,信息不再是  “ 一对多 ” 的环状网络传播,而是 “ 多对多 ” 的星状网络模式  [6] , “ 全员皆可发声 ” 成为信息传播的常态。社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受教育者也可以通过使用各类媒体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他们被赋予了充分的话语表达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垄断性、强制性,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为了教育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进行充分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受教育者更深刻地感受与体验工匠精神的价值,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青年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自觉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特点,推动师生建立积极对话,形成 “ 主体间性 ” 的价值共识,使受教育者在自主建构中实现精神升华,成为自觉能动的实践主体。
   (二)学习泛在化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模式
  傳统教育一般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和时间都较为局限,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就难以满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算法推送等技术的出现,为媒体向智能化发展赋能,也推动了教育的泛在化。信息无时不有、传播无处不在、内容无所不及的融媒体,使受教育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获取教育资源,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场景与学习时间,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思维偏好、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融媒体综合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形态,使受教育者沉浸其中,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果。但教育的泛在化有可能使受教育者陷入 “ 信息茧房 ”  “ 尖叫效应 ” 的桎梏,一些媒体会自动筛选掉用户 “ 不认可 ”  “ 不感兴趣 ” 的内容,推送一些博人眼球的内容,就会使受教育者信息接收维度变窄,从而丧失了接触掌握其它知识的兴趣和机会,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能。而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使受教育者容易产生网络依赖性和思维惰性,遇到问题下意识求助网络,奉行 “ 拿来主义 ” ,长此以往不利于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 技术中性不等同于价值中立,工具理性也无法替代价值理性 ”   [7] 。因此,如何避免技术主义至上的倾向,提升工匠精神传播的有效性,是在融媒体背景下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社交圈层化建构了新的关系网络
  由于融媒体带有聚合效应,会让使用同一媒介的不同群体通过各种 “ 共性 ” 聚集起来,形成一个个 “ 圈子 ” ,而不同的圈内又因为交流的频次、关系的亲疏而分为不同的层级。不同的信息会在不同的圈层里出现,不同的圈层可以辐射不同的人群,从而建构起一个个新的关系网络。这些网络社群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建立,在某种程度上说打破了现实生活中因地缘、文化、财富不同而产生的社交局限,满足了大众对于低成本、宽领域、碎片化的社交需求,帮助大众在 “ 赛博空间 ” 中建构了 “ 虚拟社会身份 ” ,实现了自我身份认同  [8] 。大学生通过融媒体的圈层社交获得了情感的支持和联结,但同时,由于圈层的闭环性有可能会使不实信息和负面情绪滋生发酵,信息被曲解传播,容易导致网络舆情事件的出现。虚拟世界的内容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投射,但也会反过来挤占现实生活,影响线下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要把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社交圈作为工匠精神传播的重要场域,整合各类融媒体资源,净化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增强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内成员对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感,打造尊重劳动、尊重工匠的网络社交圈文化,就成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必然选择。
   三、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融媒体作为新时代媒介传播的新途径,改变了思政教育生态,为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弘扬带来了新的载体和活力,但同时由于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局限也为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播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因此,要创造性地发挥融媒体的价值和功效,必须从管理机制、平台资源、话语范式三个层面出发,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传播内容,提升传播技巧,使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政教育真正 “ 潮 ” 起来。
   (一)完善融媒体的管理机制,营造工匠精神的影响力
  随着融媒体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建立健全融媒体管理机制就成为高职院校开展舆论引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应用融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和思想宣传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认真规划设计工匠精神的宣传策略,完善融媒体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信息有效传达。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高职院校的领导要主动适应融媒体的新形式和舆情的新变化,做好融媒体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主动学习掌握融媒体知识,提高媒介素养。要加强对融媒体建设的支持力度,成立相关的融媒体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小组,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及时分析研判工作的进展情况,解决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存在的媒介问题,并把各系部(二级学院)运用融媒体开展工匠精神的效果作为年终考绩的内容之一,鼓励教师自觉学习运用融媒体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工作;二是增强 “ 把关人 ” 意识。把工匠精神的培育寓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不仅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也是每一位专任教师的职责使命。在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环境较为宽松, “ 把关人 ” 的作用被削弱。作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树立 “ 把关人 ” 的意识,在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要发挥 “ 把关人 ” 的检查职能、评价职能、导向职能,建立联动机制,在发布消息的过程中把工匠精神的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素材中,使学生正面认识工匠精神,确保信息输出的源头可靠可信。同时,还要加强高职院校的自我把关意识,明确 “ 把关 ” 的要求,承担起 “ 把关人 ” 的责任,积极传播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发挥学生 “ 意见领袖 ” 的作用。意见领袖是在各类媒体上高度活跃,积极表达观点,影响其他受众的个人或组织。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意见领袖往往来自他们熟悉的朋辈,他们往往具有亲和力和个人魅力,使其余学生愿意认可他们的言论。因此,要积极挖掘学生中的 “ 意见领袖 ” ,通过校园各类媒体为其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校园工匠精神的宣传活动中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在工匠论坛讲坛中听到他们的发言,鼓励他们在其个人自媒体上宣传工匠精神,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二)整合融媒体的平台资源,增强工匠精神的引领力
  当前,各所高职院校普遍都设有自己的媒体管理部门,在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服务师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应基于师生需求,结合校情,构建培育工匠精神的融媒体平台,加强工匠文化供给,打造校内媒介新生态。
   一是强化融媒体矩阵建设。高职院校应推进融媒体团队建设,打破部门壁垒实行扁平化管理,着力打造一支观念新、业务精、敢创新的融媒体工作队伍,使校内融媒体工作人员能相互协作,灵活搭配,多向互动,增强工匠精神的传播效果。改革传统的媒体宣传模式和内容生产流程,通过把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微博、论坛、短视频等媒体资源加以整合,分析不同媒体的优势和特点,重点构建以校园网为核心,微信、微博、短视频为辐射的新型传播网络,共同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播。建立全校性的工匠精神资源库,推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流量导入口,实行内容共享,多平台多形式编发,形成传播合力。
  二是坚持 “ 内容为王 ” 。讲好工匠故事,传播工匠文化,在高职院校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关键还在优质的内容供给。融媒体时代,各种融媒体产品层出不穷,H5、动新闻、VR新闻带给受众许多新奇的体验,但融媒体产品如果仅停留在酷炫的形式上而缺少内容支撑,长此以往会使用户产生审美疲劳。融媒体产品的创新应遵循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基于内容做好深度挖掘,再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放大新闻价值,从而增强用户获得感。因此,学校的宣传部门要积极寻找与工匠精神相符合的新闻事件与舆论热點,充分挖掘、提炼工匠精神特色内容,从文案到策划再到技术,打通各个环节,制作出具有创意的融媒体产品,吸引学生阅读。
  三是打造工匠文化特色品牌。不同的职业院校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打造工匠文化特色品牌中,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学校特色、职业特色,积极推进内容故事化和本土化,选择学生身边的工匠故事,把工匠精神生活化具体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宣传中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把各种融媒体产品相互嵌入,利用融媒体与学生加强互动,引导学生关注工匠精神并主动思考如何加强工匠精神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日常职业素养。
   (三)构建融媒体话语场域,提升工匠精神的感召力
  话语场域是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情境相互作用的空间范围,是话语生成、传输、交际的场所。融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话语主体与话语受众通过不同层次的互动共生共融,共同构建新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在运用融媒体开展工匠精神的传播中,调整话语表达范式,增加更多的社交元素,强化用户黏性,将工匠精神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是增加话语表达的情感联结。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青年学生真实的情感需求和个体期待,充分了解融媒体时代的话语模式,深入挖掘工匠精神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避免宏大叙事。同时,要改变 “ 说教式 ”  “ 命令式 ”  “ 灌输式 ” 的话语形式,淡化教育权威的形象,用平实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阐明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倾听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思考和感悟,尊重学生对学校开展工匠精神培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话语表达获得个性化的话语感受,在平等对话中促进情感共振,达成思想共识,获得意义生成,推动  “ 主体间性 ” 的实现  [9] 。
  二是注重话语议题的设置。议程设置能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度,显著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融媒体时代,主体多元化、媒介多样化、议题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议程设置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老师在传播工匠精神时,要找准学生的兴趣共通点,以学生最为关心关切的就业话题入手,搭建起工匠精神与高端就业之间的桥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工匠精神上,形成学生的兴奋中心。要借助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融合,拓展、深化工匠精神的相关议题,使工匠精神的内容在学生圈层中能够传播出去,同时也能反馈回来,从而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三是发挥隐形话语的功能。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实践性,不能只依赖教师的口耳相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其珍贵的内涵意蕴和价值追求。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融媒体相关技术设定虚拟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顿悟工匠精神。同时,还可以把工匠精神的相关元素自然地融入实训实践中,添加到技能竞赛中,融合进校园文化中,在重要的场所周围摆设突出工匠主题的话语介质,让学生轻松自在地进入工匠精神的话语场域中,在运用各类媒体记录校园点滴生活的过程中,无形中接受了工匠精神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工匠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张咏华.媒介分析: 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36.
  [2]  庄勇在.从“融媒体”中寻求生机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电视,2009(4):18-19.
  [3]  袁琳.新媒体时代工匠精神的经济社会效益[J].人民论坛,2016(26):129.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
  [5]  史安斌,王沛楠.2020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五大热点话题的访谈[J].新闻记者,2020(3):27.
  [6]  李红坦,周柯,金鑫.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传媒,2019(11):67.
  [7]  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6):6.
  [8]  吕欣,王俊城.社交网络的视觉成瘾机制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的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12):99.
  [9]  李悦池.“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范式转向[J].江苏高教,2019(2):75.
    [责任编辑:杨楚珺]
其他文献
摘 要: 长期以来,主流媒体一直是社会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人们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的认同感很强。近10余年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大。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加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关键词: 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
《水浒传》中有两个合乎“常情”状态的女人即何涛和何九叔的夫人,因在书中无名无姓至今未引起注意。两位何夫人心思缜密擅长人情世故,以自己的贤明智慧助夫解困。两个小角色的存在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增添了作品的生活风味与现实色彩。
摘要: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新的计算手段逐渐被传播学界熟知和认可,以“计算”思维为基建的学科交叉成果不断涌现。但面临新技术与旧理论的学术博弈时,传播学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计算”思维点燃了学科发展新希冀,却又将其引入另一学术研究思维定势。本文试图通过现象学直观的方法,回归“计算”思维的纯粹本体,谛视传播学与自然科学交融诞生的“计算”思维的意义与路径,尝试为“技术”与“人文”交织引发的重大变革延展理
摘 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加之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移动端,这些都深度改变了如今的传播生态。报纸、杂志等一些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而呈现出衰退的趋势。而各种新的媒介不仅在传播方式上更加適配人们的需求,在形式上、内容上也更加吸引受众眼球,发展前景广阔。技术的助力不仅促进了传播场景的升级,也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一
以伍尔夫的“曼波秀”研究为分析对象,提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模仿活动是儿童自发、自觉、自主建构与世界相似关系的生长活动。以加勒斯的神经现象学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现象自我、功能自我和神经自我在儿童对经验范型的模仿中发挥重要作用,儿童模仿世界据此类型化为离身模仿、具身模仿、认知性模仿、体验性模仿以及表现性模仿等。多样态的儿童模仿活动有助于实现其认识能力、社会交往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面向儿童模仿世界的教育学立场应调整为:提供恰当的经验范型,给予儿童更多模仿的自由,以及灵活运用指导策略。
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截取了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故事情节,在忠实于《水浒传》原著精神的基础上,采用了类型化改编策略,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大幅度且合理的改编。同时影片糅合了武侠电影和喜剧电影两种类型元素,运用了明星策略,使之符合现代人审美心理,为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