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通过文献资料法、理性分析法,查阅并分析了当代美、日、德、法、英等国家高校体育的整体状况,从而找出中外高校体育的主要差异,对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中外高校体育理念的差异
受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国外许多高校体育极为关注“人本化”及其指导下的“生活化”教育,把体育纳入个体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每位大学生的生活所需。国外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的理解较为深刻,多数学生将体育当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体育锻炼活动,从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
我国高校体育目前也提倡“以人为本”,但实际情况却是另一种情形。学校体育似乎还是为“应试”而教育,大多数学生学习体育、参与锻炼的动因是为了考试过关,不影响拿文凭,把体育当成了一种负担,而把体育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动力的大学生则是少数。
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改变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观点,而观点的改变确实不是易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中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差异
国外大部分高校不开设正规的体育课程,即使开设也只是选修课,而且课堂中以学生自主锻炼、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只是指导。国外普遍开展的课外非正规体育课程,其组织形式是俱乐部制,大学生可以成为各种体育运动俱乐部的会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时间与次数,同时可以聘请“指导员”进行辅导或陪练。国外发达国家高校体育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大纲,体育课程与活动完全是由学校自主计划、安排的。
在我国,深圳大学不开设正规的体育课程,采用体育俱乐部的形式,绝大部分高校都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教”,学生“学”,即使是学生的“自由练习”也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的。部分高校在开设正规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俱乐部体制组织实施课余体育,这是一条有特色的“中间路线”,较为符合我国高校体育当前的实际情况。
三、中外高校体育师资的差异
国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其实就是聘请的体育指导员,他们不一定是本校的固定职工,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不一定十分高超,主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某种运动项目的指导才能。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几乎都拥有“铁饭碗”,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专项一般或尚好的全面型,二是专项突出的专门型。近年来,第二种类型教师的数量成上升趋势,许多高校把招聘体育教师的目光锁定在专业或职业运动员身上。这些均与国外高校人才资源的认识与使用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此外,我国个别高校外聘专业队教练执教本校高水平运动队,既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情、校情,具有借鉴意义。
四、中外高校体育设施的差异
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及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展开,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设施的投入,新建的体育场馆数量在增加,规格在提高,主要考虑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美观、好看、气派,能够撑“门面”;二是能够满足(重大)比赛及运动训练的需要,享用的只是少数人。因此,许多高校体育场馆的实际使用率很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种“装饰”或“摆设”,因而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容纳多少学生锻炼,许多体育馆的外表看似一座大“仓库”,但室内可供运动的面积大,条件也很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从而为大多数人的运动锻炼服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一、中外高校体育理念的差异
受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国外许多高校体育极为关注“人本化”及其指导下的“生活化”教育,把体育纳入个体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每位大学生的生活所需。国外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的理解较为深刻,多数学生将体育当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体育锻炼活动,从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
我国高校体育目前也提倡“以人为本”,但实际情况却是另一种情形。学校体育似乎还是为“应试”而教育,大多数学生学习体育、参与锻炼的动因是为了考试过关,不影响拿文凭,把体育当成了一种负担,而把体育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动力的大学生则是少数。
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改变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观点,而观点的改变确实不是易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中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差异
国外大部分高校不开设正规的体育课程,即使开设也只是选修课,而且课堂中以学生自主锻炼、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只是指导。国外普遍开展的课外非正规体育课程,其组织形式是俱乐部制,大学生可以成为各种体育运动俱乐部的会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时间与次数,同时可以聘请“指导员”进行辅导或陪练。国外发达国家高校体育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大纲,体育课程与活动完全是由学校自主计划、安排的。
在我国,深圳大学不开设正规的体育课程,采用体育俱乐部的形式,绝大部分高校都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教”,学生“学”,即使是学生的“自由练习”也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的。部分高校在开设正规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俱乐部体制组织实施课余体育,这是一条有特色的“中间路线”,较为符合我国高校体育当前的实际情况。
三、中外高校体育师资的差异
国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其实就是聘请的体育指导员,他们不一定是本校的固定职工,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不一定十分高超,主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某种运动项目的指导才能。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几乎都拥有“铁饭碗”,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专项一般或尚好的全面型,二是专项突出的专门型。近年来,第二种类型教师的数量成上升趋势,许多高校把招聘体育教师的目光锁定在专业或职业运动员身上。这些均与国外高校人才资源的认识与使用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此外,我国个别高校外聘专业队教练执教本校高水平运动队,既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情、校情,具有借鉴意义。
四、中外高校体育设施的差异
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及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展开,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设施的投入,新建的体育场馆数量在增加,规格在提高,主要考虑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美观、好看、气派,能够撑“门面”;二是能够满足(重大)比赛及运动训练的需要,享用的只是少数人。因此,许多高校体育场馆的实际使用率很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种“装饰”或“摆设”,因而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容纳多少学生锻炼,许多体育馆的外表看似一座大“仓库”,但室内可供运动的面积大,条件也很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从而为大多数人的运动锻炼服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