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是影响课节的质量直接因素。在政治教学中,受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在本文中,笔者就对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政治学科的健康发展提供某些参考。
【关键词】政治课堂;主观能动性;灌输式教学
长期以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个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勤劳的教师努力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任何知识点,影响到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殊不知,这样勤奋的教师却不仅没有使得政治教学起到突破性的效果,相反,在教师辛勤的“喂养”之下,学生却逐渐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机会,致使政治教学就变成了单纯的知识灌输的活动。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师是不是可以变“懒”一些,在政治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呢?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很多教师都在长期的教学第一线努力探索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措施,并且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一、贴近生活开展教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政治学科在内容上往往更加地理论化、抽象化。也正是因为这一学科特征,很多学生往往容易对政治学科产生误解,认为政治学科内容都是一些空乏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在这种误解之下,很多学生在政治学习的时候就无法真正地投入进去,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在开展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贴近生活地开展政治教学工作。例如,我在讲到选修部分《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在课堂上,我就给学生草拟了一份劳动合同。在这份合同中,我故意将一些常见的不合法的劳动条款列入其中,然后让学生把其中不合法的条款给找出来。由于劳动合同是每个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接触到的东西,因此,学生对于劳动合同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边仔细阅读这份草拟的劳动合同,一边对照着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并不时地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而学生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培养了一定的能力,这就是贴近生活开展教学活动的益处。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很多人都认为,在政治课堂上,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因很简单,就是政治学科知识都是一些板上钉钉的东西,学生很难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用统一的价值观来要求所有学生,不允许学生产生其它“异端思想”,殊不知,我们在限制学生“异端思想”的同时,其实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观念、语气上都高度的一致化,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各具特色的人才,因此,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学生提出的想法荒谬可笑,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批评嘲讽,而是要循序善诱,逐渐将学生引入正确的轨道上来。例如,在学习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后,有的学生就认为,这种相互制衡的体制更加透明合理,并提出,如果我国采取这种三权分立制度,就可以有效地治理当前腐败问题。当听到学生的这一观点以后,我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问道:“有没有其他人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有几个学生在犹豫了一会儿以后,把手举了起来。这时候,我就干脆把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组合起来进行一场辩论赛,就这样,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解放,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而这些成果对于一堂政治课来说是异常宝贵的。
三、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从近年来的高考趋势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的命题方向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知识记忆,而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能力的考核上。这种高考命题趋势的改变,事实上也是我们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政治课堂上,我们要一改往日的讲授式教学,大胆引进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探究式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探究的课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就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这些课题进行大胆探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笔者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刚开始开展探究活动的时候,由于缺乏探究学习的经验,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刚开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多说一些,然后在学生逐渐适应以后,再一步步放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导致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可以说,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地位,而不是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提升,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发挥,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政治教学活动的目标。作为教师,在该“偷懒”的时候就要“偷懒”,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获得收获。
【参考文献】
[1]谷利平.浅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J].青海教育,2005年第Z1期.
[2]杨广瑞.如何在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新课程(上),2011年09期.
[3]李春颖.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关键词】政治课堂;主观能动性;灌输式教学
长期以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个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勤劳的教师努力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任何知识点,影响到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殊不知,这样勤奋的教师却不仅没有使得政治教学起到突破性的效果,相反,在教师辛勤的“喂养”之下,学生却逐渐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机会,致使政治教学就变成了单纯的知识灌输的活动。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师是不是可以变“懒”一些,在政治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呢?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很多教师都在长期的教学第一线努力探索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措施,并且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一、贴近生活开展教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政治学科在内容上往往更加地理论化、抽象化。也正是因为这一学科特征,很多学生往往容易对政治学科产生误解,认为政治学科内容都是一些空乏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在这种误解之下,很多学生在政治学习的时候就无法真正地投入进去,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在开展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贴近生活地开展政治教学工作。例如,我在讲到选修部分《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在课堂上,我就给学生草拟了一份劳动合同。在这份合同中,我故意将一些常见的不合法的劳动条款列入其中,然后让学生把其中不合法的条款给找出来。由于劳动合同是每个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接触到的东西,因此,学生对于劳动合同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边仔细阅读这份草拟的劳动合同,一边对照着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并不时地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而学生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培养了一定的能力,这就是贴近生活开展教学活动的益处。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很多人都认为,在政治课堂上,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因很简单,就是政治学科知识都是一些板上钉钉的东西,学生很难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用统一的价值观来要求所有学生,不允许学生产生其它“异端思想”,殊不知,我们在限制学生“异端思想”的同时,其实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观念、语气上都高度的一致化,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各具特色的人才,因此,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学生提出的想法荒谬可笑,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批评嘲讽,而是要循序善诱,逐渐将学生引入正确的轨道上来。例如,在学习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后,有的学生就认为,这种相互制衡的体制更加透明合理,并提出,如果我国采取这种三权分立制度,就可以有效地治理当前腐败问题。当听到学生的这一观点以后,我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问道:“有没有其他人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有几个学生在犹豫了一会儿以后,把手举了起来。这时候,我就干脆把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组合起来进行一场辩论赛,就这样,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解放,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而这些成果对于一堂政治课来说是异常宝贵的。
三、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从近年来的高考趋势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的命题方向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知识记忆,而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能力的考核上。这种高考命题趋势的改变,事实上也是我们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政治课堂上,我们要一改往日的讲授式教学,大胆引进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探究式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探究的课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就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这些课题进行大胆探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笔者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刚开始开展探究活动的时候,由于缺乏探究学习的经验,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刚开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多说一些,然后在学生逐渐适应以后,再一步步放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导致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可以说,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地位,而不是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提升,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发挥,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政治教学活动的目标。作为教师,在该“偷懒”的时候就要“偷懒”,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获得收获。
【参考文献】
[1]谷利平.浅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J].青海教育,2005年第Z1期.
[2]杨广瑞.如何在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新课程(上),2011年09期.
[3]李春颖.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