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莱昂纳多·科恩是一个作为集诗人、作家、歌手、画家、僧人于一身的有着“摇滚界拜伦”之称的人,《美丽失败者》是他最具挑衅性,最为桀骜不驯的一部作品。小说所勾画出的爱的三角,时而梦呓,时而嚎叫的写作手法和拼接跳跃的叙事手法,与传统的写作方法背道而驰,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寻求突破又不谋而合,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内心深处的渴望寻求不同生命历程的呼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科恩;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在上个世纪中叶,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革新,在当下看来,我们并不能说哪一种思想占据了主流或者领导地位,因为在现代性的争议中,新一种文化现象正在此消彼长地辩论与发展,但总的说来,如哈贝马斯所言,不外乎四种思潮,即分析哲学、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而无论怎么说,这些哲学思考都逃不过对“现代”概念做出论述。18世纪从英法开始波及全世界的启蒙运动,为人们带来了最高理性,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偏离了思想家们的预期,从黑格尔开始,康德、尼采、甚至卢梭自己都作出了反思。“现代”的时间观念,带来了一场怀疑的风波。谈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离不开这样的学术背景。莱昂纳多·科恩是上世纪著名的加拿大歌手,我选择他的作品切入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因为他的民谣歌手身份与其独具一格的言语模式。同時,作为多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他的作品也颇具代表性。他于1960年代出版的小说《美丽失败者》被誉为加拿大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作品具有独特的话语安排与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小说在句子连接的处理上更注重思维上的拼接而非情节上的拼接
虽然小说运用了这样的写作方式来构建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情节不贯通,相反,在跳跃性的章节组合中,整个故事在慢慢浮现出来。但是,整个故事更偏向于精神上的,作者显然试图用精神旅途代替现实,这点从小说中极重要的“易洛魁圣女媞卡薇瑟”的象征意义上便可以看出。罗伯·格里耶说:“读者只须观察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事物、动作、言语和结局,毋须寻找超出或少于他原有生活和死亡中的意义。”小说中这种历史、现实与精神交织的叙事方式,正反映了现代的时间观,同时,也阻止人们将作品限制在特定意义之中。
二、小说对话语实践与文字艺术的注重
在形式与内容到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上,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说到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二者,《美丽失败者》对话语实践和文字艺术的注重,既体现在句子成分上,也体现在段落结构上,而这也正是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点:矛盾、排列、不连贯、重复、转喻、虚构等等。小说在话语的运用上受到了结构主义极大的影响。1960年代,法国语言学家罗兰·巴特声称:“一切神话都是演说方式。”他将语言构建成链条式的结构,在后现代文学创作中,这个双重链条被无限延长,以至于在语言符号的不在场之后,所指作用也消失了。在人物塑造上,强调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打破以人为中心讲述完整的故事。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人,人的性格情感,人生经历等被支离破碎的感觉代替。这种刻意的误解性引来许多批评,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对所有内容宣誓了主权,并极力凸显自我的意识。
三、借人物之口大胆而又隐晦地讲述时代的迷惘
小说的线索繁多而复杂,但“同性恋”主题无疑是其中极重要的一条,“我”、“F”与“伊迪丝”组成了一个爱的三角,一种数学上的排序,并反映了一种并不明确的对现代伦理的思考。同样,对性、战争的大量讨论与描述,正是1960年代所面临的思想瓶颈。而这种迷惘也仅限于迷惘,作者如其他后现代主义者一样舍弃了终极价值,将边缘的事物中心化,把文学人物眼中的镜面里的世界呈现给读者看,相当于是给出了一个空虚却又实在的文本,宣布着:作者已死。
与后现代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的《变形记》相比,科恩显然体现了一定的不同之处,这既有时代发展的原因在里面,也有哲学知识界不断更新的因素。但与科恩方法相类似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当是鲁迅。鲁迅除了革命文学家之外显然还有着极丰富的意义,孙隆基教授指出:西方世纪末思潮对鲁迅的影响是极大的。这体现在鲁迅作品中的尼采元素,即杰出的个人与庸众的对立,而最后这对立却使鲁迅成了“偶像”。这种畸形使鲁迅的笔下充斥着“吃人”的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却全部隐藏于庸人之中,如阿Q、华小栓……等人物形象。
科恩在《美丽失败者》中将对资本主义现代伦理反映在性上,这显然是受了与弗洛伊德的影响,甚至在小说中还出现了错综事件中的性行为,这样反常的矛盾与鲁迅的话语颇有几分相似。我想要以此表明的是,反传统的表述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早有苗头,我坚定地认为鲁迅的作品中有后现代的色彩,即使那是个现代主义刚刚冒头的年代。鲁迅的《文化偏至伦》中清晰地阐述了西方世纪末的颓废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思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放大作用。鲁迅后来倒向了左联,但他的作品显然有更深层次可以被挖掘的内涵,若我们能跳出“反清反帝”的框架来审视鲁迅,并用公正的眼光去看待鲁迅后的台湾作家柏杨,我们中国当今的文学领域当有一些可喜的声音出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科恩;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在上个世纪中叶,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革新,在当下看来,我们并不能说哪一种思想占据了主流或者领导地位,因为在现代性的争议中,新一种文化现象正在此消彼长地辩论与发展,但总的说来,如哈贝马斯所言,不外乎四种思潮,即分析哲学、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而无论怎么说,这些哲学思考都逃不过对“现代”概念做出论述。18世纪从英法开始波及全世界的启蒙运动,为人们带来了最高理性,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偏离了思想家们的预期,从黑格尔开始,康德、尼采、甚至卢梭自己都作出了反思。“现代”的时间观念,带来了一场怀疑的风波。谈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离不开这样的学术背景。莱昂纳多·科恩是上世纪著名的加拿大歌手,我选择他的作品切入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因为他的民谣歌手身份与其独具一格的言语模式。同時,作为多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他的作品也颇具代表性。他于1960年代出版的小说《美丽失败者》被誉为加拿大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作品具有独特的话语安排与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小说在句子连接的处理上更注重思维上的拼接而非情节上的拼接
虽然小说运用了这样的写作方式来构建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情节不贯通,相反,在跳跃性的章节组合中,整个故事在慢慢浮现出来。但是,整个故事更偏向于精神上的,作者显然试图用精神旅途代替现实,这点从小说中极重要的“易洛魁圣女媞卡薇瑟”的象征意义上便可以看出。罗伯·格里耶说:“读者只须观察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事物、动作、言语和结局,毋须寻找超出或少于他原有生活和死亡中的意义。”小说中这种历史、现实与精神交织的叙事方式,正反映了现代的时间观,同时,也阻止人们将作品限制在特定意义之中。
二、小说对话语实践与文字艺术的注重
在形式与内容到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上,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说到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二者,《美丽失败者》对话语实践和文字艺术的注重,既体现在句子成分上,也体现在段落结构上,而这也正是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点:矛盾、排列、不连贯、重复、转喻、虚构等等。小说在话语的运用上受到了结构主义极大的影响。1960年代,法国语言学家罗兰·巴特声称:“一切神话都是演说方式。”他将语言构建成链条式的结构,在后现代文学创作中,这个双重链条被无限延长,以至于在语言符号的不在场之后,所指作用也消失了。在人物塑造上,强调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打破以人为中心讲述完整的故事。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人,人的性格情感,人生经历等被支离破碎的感觉代替。这种刻意的误解性引来许多批评,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对所有内容宣誓了主权,并极力凸显自我的意识。
三、借人物之口大胆而又隐晦地讲述时代的迷惘
小说的线索繁多而复杂,但“同性恋”主题无疑是其中极重要的一条,“我”、“F”与“伊迪丝”组成了一个爱的三角,一种数学上的排序,并反映了一种并不明确的对现代伦理的思考。同样,对性、战争的大量讨论与描述,正是1960年代所面临的思想瓶颈。而这种迷惘也仅限于迷惘,作者如其他后现代主义者一样舍弃了终极价值,将边缘的事物中心化,把文学人物眼中的镜面里的世界呈现给读者看,相当于是给出了一个空虚却又实在的文本,宣布着:作者已死。
与后现代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的《变形记》相比,科恩显然体现了一定的不同之处,这既有时代发展的原因在里面,也有哲学知识界不断更新的因素。但与科恩方法相类似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当是鲁迅。鲁迅除了革命文学家之外显然还有着极丰富的意义,孙隆基教授指出:西方世纪末思潮对鲁迅的影响是极大的。这体现在鲁迅作品中的尼采元素,即杰出的个人与庸众的对立,而最后这对立却使鲁迅成了“偶像”。这种畸形使鲁迅的笔下充斥着“吃人”的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却全部隐藏于庸人之中,如阿Q、华小栓……等人物形象。
科恩在《美丽失败者》中将对资本主义现代伦理反映在性上,这显然是受了与弗洛伊德的影响,甚至在小说中还出现了错综事件中的性行为,这样反常的矛盾与鲁迅的话语颇有几分相似。我想要以此表明的是,反传统的表述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早有苗头,我坚定地认为鲁迅的作品中有后现代的色彩,即使那是个现代主义刚刚冒头的年代。鲁迅的《文化偏至伦》中清晰地阐述了西方世纪末的颓废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思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放大作用。鲁迅后来倒向了左联,但他的作品显然有更深层次可以被挖掘的内涵,若我们能跳出“反清反帝”的框架来审视鲁迅,并用公正的眼光去看待鲁迅后的台湾作家柏杨,我们中国当今的文学领域当有一些可喜的声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