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我们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传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传承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行,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近年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并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他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把那些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禀赋、特点、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加以发扬光大。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价值支撑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对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根由。
(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种社会思潮、各类民俗文化不断碰撞突,和而不同,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负有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传统文化与体系。这一文化体系凸显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动力
中国共产党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目标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中国梦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是所有中华儿女自近代以来追求向往的强国复兴之梦。然而,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13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正能量。这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丰厚的智力资源。因此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三)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存在联系,新的社会意识一定是建立在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与时代的统一,既有对现代文明的追求,也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凝练必然要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高度凝练和总结。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其精神来源于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四)传统文化是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文化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自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将“亲、诚、惠、容”,作为睦邻、安邻、富邻的我国周边外交方针的“四字箴言”,并提出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因为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因此,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的同时,我们依然要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二、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因此我们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辩证吸收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又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性的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的这种连续性之所以成为可能,除了各种其他因素之外,中华民族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始终是一个重要原因。自觉地继承、传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条件。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因此,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必须实行辩证的吸收,从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协调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就表示,在文化传习的实践中必须与今天现实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古代文化的许多原则、精神是值得继承的,但其方法方式须结合现时代加以改变,以适应当代社会。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倾向、当代文化的商业化、现代价值的个体化,都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一起来加以矫正。所以,我们说传统文化仍有现代价值,正是指传统文化的传习有助于矫治当代社会的弊病,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当然,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很大,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关系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原来适用于旧的人际关系及其形式的规范在新的社会结构条件下不再适用。如市场经济焕发了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动力并为之提供了制度环境,但也强化了追求个人私利的动机,与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如何解决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还需要探索。可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只是传统文化消极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现代社会那么简单,而是包含着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积极地发挥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调治的作用和满足个人安身立命的功能。
(三)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和发展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就是指明,任何对历史遗产和传统的继承,都是在当代的条件下的一种活动,而与当代的事变无可摆脱地汇合为一体,从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当今之变来从事继承的活动。因而,这种继承不能不包含着改造、转化、发展、创新。当然,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这种发展转化的程度不同。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继承,是从自然到自觉,自觉推动文化继承向着我们的理想方向发展、转化、创新。从前一个时期我们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其实,古为今用就是文化传承要注重当代的需要,结合当代的视界;推陈出新并不是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而是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谋求新的发展。我们的古人常说承先启后,承先就是继承,启后不仅是把承接的东西延续到后世,还要有新的发展新的开启。古人常說的“继往开来”也是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更好的表达应当是“承陈出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以继承为基础。这样所了解的“传承创新”或“传承发展”,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问题上的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 易秀梅.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延边党校学报,2018(03).
[2] 宋伟,张德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7(02).
作者简介:周双双(1989—),女,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綦江区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传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传承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行,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近年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并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他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把那些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禀赋、特点、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加以发扬光大。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价值支撑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对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根由。
(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种社会思潮、各类民俗文化不断碰撞突,和而不同,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负有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传统文化与体系。这一文化体系凸显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动力
中国共产党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目标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中国梦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是所有中华儿女自近代以来追求向往的强国复兴之梦。然而,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13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正能量。这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丰厚的智力资源。因此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三)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存在联系,新的社会意识一定是建立在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与时代的统一,既有对现代文明的追求,也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凝练必然要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高度凝练和总结。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其精神来源于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四)传统文化是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文化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自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将“亲、诚、惠、容”,作为睦邻、安邻、富邻的我国周边外交方针的“四字箴言”,并提出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因为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因此,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的同时,我们依然要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二、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因此我们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辩证吸收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又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性的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的这种连续性之所以成为可能,除了各种其他因素之外,中华民族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始终是一个重要原因。自觉地继承、传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条件。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因此,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必须实行辩证的吸收,从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协调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就表示,在文化传习的实践中必须与今天现实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古代文化的许多原则、精神是值得继承的,但其方法方式须结合现时代加以改变,以适应当代社会。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倾向、当代文化的商业化、现代价值的个体化,都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一起来加以矫正。所以,我们说传统文化仍有现代价值,正是指传统文化的传习有助于矫治当代社会的弊病,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当然,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很大,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关系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原来适用于旧的人际关系及其形式的规范在新的社会结构条件下不再适用。如市场经济焕发了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动力并为之提供了制度环境,但也强化了追求个人私利的动机,与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如何解决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还需要探索。可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只是传统文化消极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现代社会那么简单,而是包含着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积极地发挥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调治的作用和满足个人安身立命的功能。
(三)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和发展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就是指明,任何对历史遗产和传统的继承,都是在当代的条件下的一种活动,而与当代的事变无可摆脱地汇合为一体,从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当今之变来从事继承的活动。因而,这种继承不能不包含着改造、转化、发展、创新。当然,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这种发展转化的程度不同。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继承,是从自然到自觉,自觉推动文化继承向着我们的理想方向发展、转化、创新。从前一个时期我们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其实,古为今用就是文化传承要注重当代的需要,结合当代的视界;推陈出新并不是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而是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谋求新的发展。我们的古人常说承先启后,承先就是继承,启后不仅是把承接的东西延续到后世,还要有新的发展新的开启。古人常說的“继往开来”也是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更好的表达应当是“承陈出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以继承为基础。这样所了解的“传承创新”或“传承发展”,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问题上的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 易秀梅.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延边党校学报,2018(03).
[2] 宋伟,张德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7(02).
作者简介:周双双(1989—),女,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綦江区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