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学难度的控制入手,探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学习;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8 -01
最近我对高一96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学科和你最害怕的学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物理的只占6%,以男生居多;最害怕物理的却占68%,女生居多。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学习起来比较难,很难激起学习的兴趣。既然学生害怕物理的原因是难学,从而失去兴趣,那我们就必须从教学难度的控制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一、帮助学生消除害怕物理学习的念头
对学生的教育,聪明的教师不是专门集中时间进行,而是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机会进行教育。学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关心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管、卡、压、罚”,动不动就批评、责骂,这样往往会使学生阳奉阴违,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深入到其中,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喜怒哀乐,加强意识教育,使其在思想上取消害怕物理的念头。
二、帮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物理的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走向“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便多了一批好学生。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多样性是正常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男孩子更偏理科,而女孩子偏重文科。我们这些科目的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考试不好,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还是很多的,他们就成为我们教学中发掘的潜力股。我就从这些方面鼓励学生,不要失去信心。
三、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解。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结合思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设计阶梯型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1.因材施教,精心设“疑”
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所在。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课堂上我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经过一步一步的设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这部分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但这方面试题的物理情境理解和图像应用能力,难以让同学们适应。我就先让学生讨论一根导体棒在U形导轨上切割磁感线问题,只计算感应电动势大小,判断回路中电流的方向。然后变换导体棒运动方位,导轨光滑变为粗糙,导体棒由一根变成两根,回路有三角形、圆形等。进而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联系牛顿定律分析棒的运动规律,联系电路中的电功以及系统的能量。这样步步设疑,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每个环节上都有所收获。
2.巧用类比,事半功倍
贴切的类比,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形似,更重要的在于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符合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生动的知识,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譬如,物理中的连接体问题,可考虑整体与隔离结合的方法分析;对运动学中的对称性问题,可用递向思维研究;伏安法测电阻,用电流表替代电压表,或用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对于估算问题,可以用数学的近似计算,也可以用图像“数方格”等。总之,巧用类比等一些创新方法在分析问题时,能有机地渗透,对提高学习质量十分有益。
3.直观引趣,科学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某项知识也好,某一个事物也好,如果用语言解释,可能说了半天学生仍然不甚理解。如果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影、投影、模型、实验等直观形式,并配以幽默的语言、手势,在教学中就会收到解文释义,画龙点睛的积极效应,而且形式灵活,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教师的启发对比,学生在快乐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自身的能力。比如针对物理问题,要学生看懂题目说的什么意思,有哪些物体参与物理过程,受力情况、运动情境、做功与能量变化情况,我都喜欢用图示帮助理解。
4.精选习题,激发成功
精选习题,抓好课堂练习,不盲目拔高,双基能夯实就行了,绝不能盲目向高考靠拢。很多学生经常喜欢找偏题、怪题做,孰不知走了死胡同。我们知道高考也很注重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立足课本,以课本后面的练习题来进一步巩固、理解当天所学的内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吃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另外训练必须从小处入手,持之以恒,习惯的训练要强调“反复”二字。必须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反复要求和训练才能形成。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就喜欢上老师的课,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就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关键词:物理;学习;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8 -01
最近我对高一96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学科和你最害怕的学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物理的只占6%,以男生居多;最害怕物理的却占68%,女生居多。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学习起来比较难,很难激起学习的兴趣。既然学生害怕物理的原因是难学,从而失去兴趣,那我们就必须从教学难度的控制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一、帮助学生消除害怕物理学习的念头
对学生的教育,聪明的教师不是专门集中时间进行,而是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机会进行教育。学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关心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管、卡、压、罚”,动不动就批评、责骂,这样往往会使学生阳奉阴违,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深入到其中,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喜怒哀乐,加强意识教育,使其在思想上取消害怕物理的念头。
二、帮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物理的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走向“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便多了一批好学生。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多样性是正常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男孩子更偏理科,而女孩子偏重文科。我们这些科目的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考试不好,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还是很多的,他们就成为我们教学中发掘的潜力股。我就从这些方面鼓励学生,不要失去信心。
三、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解。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结合思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设计阶梯型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1.因材施教,精心设“疑”
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所在。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课堂上我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经过一步一步的设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这部分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但这方面试题的物理情境理解和图像应用能力,难以让同学们适应。我就先让学生讨论一根导体棒在U形导轨上切割磁感线问题,只计算感应电动势大小,判断回路中电流的方向。然后变换导体棒运动方位,导轨光滑变为粗糙,导体棒由一根变成两根,回路有三角形、圆形等。进而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联系牛顿定律分析棒的运动规律,联系电路中的电功以及系统的能量。这样步步设疑,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每个环节上都有所收获。
2.巧用类比,事半功倍
贴切的类比,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形似,更重要的在于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符合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生动的知识,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譬如,物理中的连接体问题,可考虑整体与隔离结合的方法分析;对运动学中的对称性问题,可用递向思维研究;伏安法测电阻,用电流表替代电压表,或用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对于估算问题,可以用数学的近似计算,也可以用图像“数方格”等。总之,巧用类比等一些创新方法在分析问题时,能有机地渗透,对提高学习质量十分有益。
3.直观引趣,科学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某项知识也好,某一个事物也好,如果用语言解释,可能说了半天学生仍然不甚理解。如果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影、投影、模型、实验等直观形式,并配以幽默的语言、手势,在教学中就会收到解文释义,画龙点睛的积极效应,而且形式灵活,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教师的启发对比,学生在快乐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自身的能力。比如针对物理问题,要学生看懂题目说的什么意思,有哪些物体参与物理过程,受力情况、运动情境、做功与能量变化情况,我都喜欢用图示帮助理解。
4.精选习题,激发成功
精选习题,抓好课堂练习,不盲目拔高,双基能夯实就行了,绝不能盲目向高考靠拢。很多学生经常喜欢找偏题、怪题做,孰不知走了死胡同。我们知道高考也很注重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立足课本,以课本后面的练习题来进一步巩固、理解当天所学的内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吃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另外训练必须从小处入手,持之以恒,习惯的训练要强调“反复”二字。必须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反复要求和训练才能形成。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就喜欢上老师的课,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就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