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然而,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语文写作缺乏素材引用,情感抒发不畅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文学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能以读辅写,以写促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读与写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以读辅写,以写促读的策略。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俗来讲,就是说读的书累积到一定程度,不会写诗也会吟了。写作也是如此,广泛的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眼界,是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素材是情感表达的载体,缺乏素材的文章是空洞的、无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病呻吟。“多读多写”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在文字中体会人生百态,感悟人间冷暖,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学生可以学习作者讲述故事,抒发情感的手法与技巧,增强自己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为学生精选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使他们通过阅读得到启发,并灵活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具有重要意义。
2.写作促进阅读的深化。学生为完成某一特定主题的写作,往往需要搜集相关素材和资料,并对素材进行深入解读和提炼。写作的需要推动学生主动阅读,主动钻研,而这一过程实质上也会加深阅读的深度。让学生从文章表层着手,进一步触及文章所隐含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是写作对阅读促进作用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语言重组,感悟人生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较好地把握文章结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在阅读过程中只识其表,却不明其意的问题。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于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的是,在处理阅读与写作关系时,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主动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素养,帮助学生选择和鉴别适宜他们的有意义的阅读材料。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并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提升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自身要树立读写并重的观念,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其教育目标是统一的,都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以写促读的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般而言,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学生通过长期阅读,一方面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写作技巧。而写作对阅读的正向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也应当引导学生以写促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给定某一写作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阅读素材或是选定某一读物,要求学生精读,了解文章背景,分析文章结构,总结行文技巧,并提炼文章主旨,实现真正的有效阅读。
三、以读辅写的策略
1.勤于阅读,积累素材。阅读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出于自身兴趣或需求主动进行,只有源自自身内在需要,才能将阅读的过程视作是愉悦的体验,才能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索。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勤于阅读,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好读书,读好书。同时,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说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学生應当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更重要的是,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识文断字的过程,它更应该引发人思考。学生可以边读边记,将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的素材积累下来,这样在写作时才能灵活运用,避免出现“素材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2.善于分析,精选素材。高中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素材盲目吸收的层面。经过长期阅读,学生对素材有了量的积累,但必须明确,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价值,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对素材加以筛选,高中生要学会辨别阅读材料,对素材进行深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以“遭遇挫折,不放弃,不屈服,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念”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某学生经过思索,想到了积累的以下素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苏武牧羊的故事,以及爱迪生、司马迁等的故事。但优秀的作文并不是素材的罗列,这样只会导致文章杂乱无章,没有中心。因此,学生在确定作文主题后要对上述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精选出卧薪尝胆和苏武牧羊的故事支撑文章观点,素材选择做到了少而精,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关键。
3.巧于糅合,升华素材。一般而言,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的素材都是故事性的,那么,在写作中应用这些素材时,需要概括出主旨,对其进行升华。对于高中生来说,选好写作素材以后,不能直接引用素材,还需重点考虑的是深入分析所选素材,找到素材所体现的共同点,将它们巧妙糅合,提炼文章的立意,然后列出提纲,展开写作。只有这样,对素材的应用才是有意义、有深度的。
总之,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并利用它们的密切联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因此,构建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探索基于阅读背景下的学生写作导练,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点。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俗来讲,就是说读的书累积到一定程度,不会写诗也会吟了。写作也是如此,广泛的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眼界,是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素材是情感表达的载体,缺乏素材的文章是空洞的、无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病呻吟。“多读多写”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在文字中体会人生百态,感悟人间冷暖,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学生可以学习作者讲述故事,抒发情感的手法与技巧,增强自己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为学生精选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使他们通过阅读得到启发,并灵活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具有重要意义。
2.写作促进阅读的深化。学生为完成某一特定主题的写作,往往需要搜集相关素材和资料,并对素材进行深入解读和提炼。写作的需要推动学生主动阅读,主动钻研,而这一过程实质上也会加深阅读的深度。让学生从文章表层着手,进一步触及文章所隐含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是写作对阅读促进作用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语言重组,感悟人生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较好地把握文章结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在阅读过程中只识其表,却不明其意的问题。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于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的是,在处理阅读与写作关系时,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主动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素养,帮助学生选择和鉴别适宜他们的有意义的阅读材料。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并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提升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自身要树立读写并重的观念,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其教育目标是统一的,都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以写促读的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般而言,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学生通过长期阅读,一方面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写作技巧。而写作对阅读的正向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也应当引导学生以写促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给定某一写作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阅读素材或是选定某一读物,要求学生精读,了解文章背景,分析文章结构,总结行文技巧,并提炼文章主旨,实现真正的有效阅读。
三、以读辅写的策略
1.勤于阅读,积累素材。阅读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出于自身兴趣或需求主动进行,只有源自自身内在需要,才能将阅读的过程视作是愉悦的体验,才能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索。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勤于阅读,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好读书,读好书。同时,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说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学生應当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更重要的是,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识文断字的过程,它更应该引发人思考。学生可以边读边记,将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的素材积累下来,这样在写作时才能灵活运用,避免出现“素材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2.善于分析,精选素材。高中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素材盲目吸收的层面。经过长期阅读,学生对素材有了量的积累,但必须明确,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价值,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对素材加以筛选,高中生要学会辨别阅读材料,对素材进行深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以“遭遇挫折,不放弃,不屈服,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念”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某学生经过思索,想到了积累的以下素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苏武牧羊的故事,以及爱迪生、司马迁等的故事。但优秀的作文并不是素材的罗列,这样只会导致文章杂乱无章,没有中心。因此,学生在确定作文主题后要对上述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精选出卧薪尝胆和苏武牧羊的故事支撑文章观点,素材选择做到了少而精,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关键。
3.巧于糅合,升华素材。一般而言,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的素材都是故事性的,那么,在写作中应用这些素材时,需要概括出主旨,对其进行升华。对于高中生来说,选好写作素材以后,不能直接引用素材,还需重点考虑的是深入分析所选素材,找到素材所体现的共同点,将它们巧妙糅合,提炼文章的立意,然后列出提纲,展开写作。只有这样,对素材的应用才是有意义、有深度的。
总之,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并利用它们的密切联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因此,构建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探索基于阅读背景下的学生写作导练,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