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语文课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31-0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育也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那么,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注入孩子们的心田,从小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下深根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依托语文课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少年儿童心灵的涵养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孩子们每天通过听说读写,不断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心灵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历史、文化发生联系,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是最容易、也是最直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价值观要素,对每篇课文承载的价值观精神内涵作多元深入分析,落实到有效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站稳立场,谨慎授课。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文学习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专题是“生活的启示”。《钓鱼的启示》一文,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怎样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这个人生哲理呢?课堂上除了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我还让孩子们深入地讨论了以下话题: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了哪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当时是怎样选择的呢?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通过深入地讨论,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道德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有时候却很难,关键是我们有时候要学会放弃个人利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孩子们也深深地明白了:父母和老师从小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是对自己的成长大有好处的,严是爱,松是害……相信他们以后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能理智地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能明白长辈们严格教育自己的良苦用心,以后接受教育时应该会减少抵触情绪吧?我也相信,学了这课,孩子们对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中的“诚信”的理解应该更丰富和深刻了吧?
  (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典作品阅读中。
  把经典作品引入课堂,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大量阅读很重要,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教师大多数没有指导。快餐式的阅读缺少心灵的体验,大部頭阅读如果没有指导,效果也值得怀疑。在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指导课上,可以用规定读书和选择读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年级主要指导学生读童话、寓言,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中国寓言故事》、《中国优秀童话选》等,让孩子在童话、寓言的阅读中感受真善美,辨别假丑恶。中年级可以引导孩子读一些具有浪漫想象色彩的名著,如《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等,让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明白做人的道理。高年级可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引导学生初悟人生。将名著引入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阅读名著中获得快乐并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能在阅读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三)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敢说真话,鼓励多元理解。
  《落花生》一课,孩子们都知道要学习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品质。课堂上我抛出了一个难点问题:“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是外表不好看却很有用还是既外表好看又很有用的人呢?”开始有孩子选择了前者,我笑了,问:“外表好看不好吗?”孩子们也笑了。我告诉孩子们:“外表好看也很好。最好兼而有之,但如果外表不好看也没关系,更应该追求心灵美!课文中,桃子、石榴也是值得赞美的,只不过相比较而言,作者更欣赏的是落花生……”如此理解,孩子们会甘愿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干普普通通的事,从内心深处也不会排斥那些外表华丽、身上有光环的人。是啊,不管是普通还是出众,只要能敬业,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不都是值得点赞的吗?
  (四)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会用孩子的语言交流。
  低年级孩子不知道爱护花草,在教学中我就会说:“童话和寓言里的花草都会说话,说明它们和我们一样有情感,它们也知道疼啊!我们掐了叶子,花草就残疾了,有的还会死掉。花草妈妈多么伤心啊!”这样的话语,孩子接受起来容易,自然就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再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友善”等基本内容就水到渠成了。笔者认为一至三年级的孩子,更需要孩童的语言,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用理性的语言,也可以适当使用有文学色彩的诗情画意的语言,更需要生活化的语言来向学生传授道理。
  “润物细无声”的“知行统一”教育,使读书、明理、践行、立德于一体,使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语文教师要率先做立德树人的楷模,要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教材中、课堂中,从而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小学教育中的全面实施,情境教学的正确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如今单纯的书本教育己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和事物认知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积级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从根本上达到开放式情境教育教学模式的要求,完全破除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满堂灌”的方式,在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境教学;语文教学;运用措施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具有启蒙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其语言能力,还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保证小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顺利、准确地理解相关知识,从而保证其全面、协调发展。师生互动是小学生教学过程中备受重视的教学理念,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首先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的身心在小学阶段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转化工作做得好坏,不仅关系到待进生个人前途、影响班级成绩,而且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声誉。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永远后进,也许会成为明日的“栋梁之才”。如果我们老师对后进生关注不够,对孩子而言,错失的不只是某一学年的教育,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应该说,转化了一个
期刊
摘 要: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而言,初中英语是为学生以后英语的深入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身处教学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们,为了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直琢磨如何借助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初中英语良好的教学质量,所以形成性评价逐渐被广大的英语教师实践应用,本文就此内容,展开了相关的论述,主要从课堂的学习、提问以及学习档案管理三个方面论述形成性评价如何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经供参考。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刍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为主题,提出创建生活化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从生活着手,使数学生活化、懂得用学生眼光看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将数学实际化,解决生活琐事等教学简体。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18-01  一、创建生活化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期刊
寓言很美,美在簡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它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古人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道理,严肃认真。”那么,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理解“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如何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在这里,如何进行寓言教学呢?我谈几点粗浅的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英语是一门语言,说英语是一种语言的交际.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英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英语;感情;兴趣;活动;表演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也突显了出来,但是作文写作中尤其是议论文是最令高中生头疼的一项任务,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时,只会东拼西凑的找材料,凑篇幅,找不到论点和论据,更不能进行深入的论证。因此,本文从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出发,对其解决策略和办法进行入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1
期刊
摘 要: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成绩较差或者厌学的孩子,其主要原因是存在着错误的学习意识,从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讲,数学是另他们十分苦恼的学科,如何对学困生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矫治,是目前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大问题。此文章通过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及矫治方法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矫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
期刊
摘 要:对于精细化管理来说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精细化管理。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实际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而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解决德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当前在德育教育中追求精细化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积极影响;有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