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中,会有一部分体育技能薄弱,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但他们没有伤残、疾病,不过体育成绩难以达到评价标准。并且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难以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学生我们称之为“体育后进生”。教师应关注这部分学生,分析其形成的成因,通過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这部分学生告别体育落后的状况,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和锻炼中去。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心理分析;教学
一、体育后进生成因的心理分析
体育后进生是体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高中体育教学不相适应,使他们在体育的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他们不属于有伤残、有疾病的学生,但他们体质较差,运动技能薄弱,体育成绩往往是不及格。本人结合体育教学,从形成的原因、特别是心理方面来剖析高中体育后进生的成因。
1、体育后进生的心理形成原因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处在13——15之间,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造成体育后进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的认识不准确,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打打球,随便玩玩而已,没有什么真正可以值得学习的东西。往往仅停留在分数的及格或拿到学分而已。
2、体育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表现
本人多年的教学发现,与体育优秀生相比,体育后进生多数是性格内向的,在融入集体,群体适应性上较差。体育活动中往往是手足无措,不敢展示自己明显不如人的方面,因此往往是用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表现得畏缩退怯、缺乏自信心,总是觉得自己是弱者。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都较差,表现为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情绪低落、焦虑、容易沮丧、意志薄弱等。
体育后进生一般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周期性项目(如中长跑)难以坚持,甚至有抵触情绪;另外对复杂性的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缺乏勇气,担心失误而出丑。
二、基于体育后进生的教学策略
1、提高后进生的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要让体育后进的学生从理论上科学地认知体育运动,正确理解体育锻炼对普通高中学生的价值,重新树立对体育课的兴趣,强调学校体育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有其独特的功能,如强身健体、启智美育功能、情感发展功能、娱乐功能等等,这些功能是高中学生除学业成绩以外很需要培养发展的人格气质。为此,本人在每学期的体育教学课时中会安排两三节体育理论课,使学生从健康理论方面,体育运动认知方面给学生加以引导。特别是对于体育后进生的引导会起到更加积极地影响。这些学生只有了解了体育的功能,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才会重视体育课,才会主观地驱使自己克服心理的惰性和体育锻炼中出现的种种困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倍关心,不能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不厌其烦、耐心地把锻炼身体和体育课的重要性讲清楚,让这部分学生体会到教师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信心努力的去学习,自觉地接受体育课,体育课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运用语言激励手段,让学生消除心理负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的方式给予体育后进生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做力所能及的、愿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对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对于他们的突破点、进步点,即使不是很大也要加以鼓励。这样对于他个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而又能对其他的后进生也是一种潜在的激励。比如,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的教学中,有几个后进生学习了几课时后仍不能很好的完成此技术,我会运用语言鼓励一番,“很好啊,比上节课进步多了,继续练习你会踢得比xx同学还要好了!”,让一位后进生展示后可以这样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脚外翻,大腿摆动的动作很漂亮,同学们要以他为模板啊”.当然这样的语言激励也要及时和恰到好处,不然使得其反!
教师对于这部分学生取得的小小进步要加以肯定,可以增强他们获得的成功体验,增强其良好的感觉,进而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进步的自信心。
3、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使后进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中
前面提到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课堂上的语言激励等方面的是对后进生主观意识上的刺激,以达到内因上的改变。而外因的提高和改变显得更为重要,这个外因就要通过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和教学方法来提高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心灵的接触,是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组织各个环节中也应充分考虑考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机会。在练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标准,并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例如快速跑教学中,进行一定间隔的追逐跑时,后进生可以自己商定缩短一定距离;弯道跑时,后进生可以跑内道,先进生跑外道。这样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落后,也有能力学好体育。我有一个亲身体验的案例,跨栏跑教学课时,课前特意关照了几位后进生想让他们提前练习跨栏腿的动作。上课中,示范完后,问“哪位同学做得来?”有许多学生举手,我发现成绩经常不达标的xxx同学也举了手,我就立即给他一次机会,在同学们一片善意的掌声鼓励中他较好地完成了跨栏动作。这样的掌声是他上体育课第一次得到奖励,成功的喜悦使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总结
体育后进生的心理成因主要是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自信心以及存在害怕,害羞的心理等几个方面。针对体育后进生存在的心理原因,体育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教学,因材施教,多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改变后进生,教师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主动接近他们,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努力改变组织教法,这样学生才能在每节课中学有收获。后进生的提高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曲折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好方法、特点,很好地启发他们,教育好他们。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心理分析;教学
一、体育后进生成因的心理分析
体育后进生是体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高中体育教学不相适应,使他们在体育的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他们不属于有伤残、有疾病的学生,但他们体质较差,运动技能薄弱,体育成绩往往是不及格。本人结合体育教学,从形成的原因、特别是心理方面来剖析高中体育后进生的成因。
1、体育后进生的心理形成原因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处在13——15之间,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造成体育后进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的认识不准确,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打打球,随便玩玩而已,没有什么真正可以值得学习的东西。往往仅停留在分数的及格或拿到学分而已。
2、体育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表现
本人多年的教学发现,与体育优秀生相比,体育后进生多数是性格内向的,在融入集体,群体适应性上较差。体育活动中往往是手足无措,不敢展示自己明显不如人的方面,因此往往是用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表现得畏缩退怯、缺乏自信心,总是觉得自己是弱者。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都较差,表现为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情绪低落、焦虑、容易沮丧、意志薄弱等。
体育后进生一般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周期性项目(如中长跑)难以坚持,甚至有抵触情绪;另外对复杂性的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缺乏勇气,担心失误而出丑。
二、基于体育后进生的教学策略
1、提高后进生的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要让体育后进的学生从理论上科学地认知体育运动,正确理解体育锻炼对普通高中学生的价值,重新树立对体育课的兴趣,强调学校体育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有其独特的功能,如强身健体、启智美育功能、情感发展功能、娱乐功能等等,这些功能是高中学生除学业成绩以外很需要培养发展的人格气质。为此,本人在每学期的体育教学课时中会安排两三节体育理论课,使学生从健康理论方面,体育运动认知方面给学生加以引导。特别是对于体育后进生的引导会起到更加积极地影响。这些学生只有了解了体育的功能,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才会重视体育课,才会主观地驱使自己克服心理的惰性和体育锻炼中出现的种种困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倍关心,不能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不厌其烦、耐心地把锻炼身体和体育课的重要性讲清楚,让这部分学生体会到教师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信心努力的去学习,自觉地接受体育课,体育课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运用语言激励手段,让学生消除心理负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的方式给予体育后进生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做力所能及的、愿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对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对于他们的突破点、进步点,即使不是很大也要加以鼓励。这样对于他个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而又能对其他的后进生也是一种潜在的激励。比如,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的教学中,有几个后进生学习了几课时后仍不能很好的完成此技术,我会运用语言鼓励一番,“很好啊,比上节课进步多了,继续练习你会踢得比xx同学还要好了!”,让一位后进生展示后可以这样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脚外翻,大腿摆动的动作很漂亮,同学们要以他为模板啊”.当然这样的语言激励也要及时和恰到好处,不然使得其反!
教师对于这部分学生取得的小小进步要加以肯定,可以增强他们获得的成功体验,增强其良好的感觉,进而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进步的自信心。
3、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使后进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中
前面提到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课堂上的语言激励等方面的是对后进生主观意识上的刺激,以达到内因上的改变。而外因的提高和改变显得更为重要,这个外因就要通过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和教学方法来提高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心灵的接触,是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组织各个环节中也应充分考虑考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机会。在练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标准,并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例如快速跑教学中,进行一定间隔的追逐跑时,后进生可以自己商定缩短一定距离;弯道跑时,后进生可以跑内道,先进生跑外道。这样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落后,也有能力学好体育。我有一个亲身体验的案例,跨栏跑教学课时,课前特意关照了几位后进生想让他们提前练习跨栏腿的动作。上课中,示范完后,问“哪位同学做得来?”有许多学生举手,我发现成绩经常不达标的xxx同学也举了手,我就立即给他一次机会,在同学们一片善意的掌声鼓励中他较好地完成了跨栏动作。这样的掌声是他上体育课第一次得到奖励,成功的喜悦使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总结
体育后进生的心理成因主要是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自信心以及存在害怕,害羞的心理等几个方面。针对体育后进生存在的心理原因,体育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教学,因材施教,多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改变后进生,教师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主动接近他们,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努力改变组织教法,这样学生才能在每节课中学有收获。后进生的提高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曲折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好方法、特点,很好地启发他们,教育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