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资料引入孔子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外国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但实现前提必须是遵循目标性、相容性、真实性、新近性、趣味性原则,以此为基础选取多媒体资料。同时注意把握开始新知时、重难点讲授时、课堂沉闷时等运用契机,灵活运用边播放视频边讲授、先讲授后播放视频、先播放视频后讲授等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素养。
  【关键词】孔子课堂 多媒体资料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孔子课堂是孔子学院的重要延伸,成为孔子学院走出大学,深入所在地区中小学,深入推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重要支撑。因此孔子课堂得到了大力发展,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858个孔子课堂①。路易斯顿波特(Lewiston-Porter Central School District)孔子课堂是其中之一,隶属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布法罗分校孔子学院(UBCI),是其下属教学点中的第一个,也是西纽约地区唯一一所孔子课堂,成立于2014年2月9日,目前汉语及文化教学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学生。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媒体导致了音画兼具、动静相连的多媒体资料的海量产生,大数据又导致了它们的广泛传播,这为孔子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即如何在巨量的多媒体资料中做好选取与运用,丰富孔子课堂教学的内容,吸引外国学生的学习,增加教学的手段,提高孔子课堂实效性。
  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资料的构成及作用
  关于多媒体资料的内涵,有的学者指出所谓多媒体资料是指以声音、图像为主的,够清晰完整地呈现出画面或音效的有形或有声,且兼具视听性和文学性、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杜彬彬,2014)。多媒体资料指计算机综合处理的包含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而构成的数据和程序综合体(赵艳梅,2004)。可见,多媒体资料具有集成性,它集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具有视听性,作用于视听觉,或可看,或可听,或边看边听;具有数字化特点,便于复制、携带、传输。具有交互性,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具有便利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以其兴趣、爱好、学习的任务、认知程度来选取适合的多媒体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便利度与选择度。综上所述,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料是指围绕汉语或中国文化,以声音和图像为主,具备视听性的可交互易重复的数字化资料。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见表1):
  表1: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主要种类及特点
  汉语的文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完全不同于西方欧美的拼音文字。欧美学生学习汉语的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汉字特有的方块结构对拼音文字的线形结构无异于一种巨大的颠覆;二是汉语的音节由声、韵、调三部分组合而成,欧美学生的障碍主要在声调,因为欧美学生的母语没有可资参照的声调系统,他们失去了认知发生最基本的依托(徐丽华,2003),即汉语的音与形是学习的困难。因此,汉语学习被认为是世界上非母语学习者最难学的语言之一(Shen,2004)。孔子课堂的学生大多为对外汉语初学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围绕一本教科书,利用一块黑板,采用口授的方式,多方面限制了为学生提供和呈现丰富多彩的图像资料,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难吸引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严重影响孔子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成为必要选择。多媒体资料的运用成为语言学习日益流行的方式,它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并使学习变得容易。将多媒体资料带入孔子课堂,图文并茂、音画兼备将使学生受到全方位感官刺激,弥补了没有形象、色彩和旋律的传统孔子课堂教学方式的缺陷,使学习变得有趣,内容变得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高涨,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多方面影响学习的效果(见表2),其具体作用主要如下:
  表2:多媒体的原则与对学生学习的影响②
  首先,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孔子课堂上恰当运用多媒体资料,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其中,实际感受目的语境,使他们能感受和体验到中文的抑扬顿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多个角度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切合现今学生喜欢看图、看视频的特点,能首先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孔子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其次,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的使用有利于拓展课程内容。多媒体资料信息量大,内容范围广,不仅丰富孔子课堂的授课形式,而且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有效改善教材静态、精化不可能提供丰富动态信息的缺陷,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再次,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孔子课堂多媒体资料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生词时直观的了解要学习的对象,抓住该事物的特征,让学生将事物与汉语联系在一起;学习书本文化知识时与远在万里的中国生动现实有机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对汉语的把握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课堂的实效。
  最后,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的使用有利于师生互动成长。多媒体资料的运用为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教师在大数据时代对海量多媒体资料的收集选择编辑中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业务水平;通过多媒体资料的使用更容易了解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趣点,更容易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互动中促进老师的发展。
  孔子课堂中多媒体资料的选择
  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教学中作用的实现前提是选择恰当。为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照顾到不同级别的学习汉语学生的差别,选取切实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资料是首要遵循的原则。如笔者在高中部孔子课堂教学,所授学生为高中学生,学生自制能力较强,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明确,对趣味性要求降低,因此除了主要依赖教材所配套的多媒体学习资料外,所选用的一些试听材料较有深度,如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上的介绍中国的纪录片《China Revealed》就是兼具风光与人文之美的适合高中生了解中国的优秀多媒体视频素材。对低年级的孩子们笔者选用过美国动画片《木兰》和《功夫熊猫》,采用边看边讲解的方式传授影片中刻意展示的那些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书法、竹子、古典园林、社会风俗及饮食等等,也把那些非中国的元素强调出来。把一部好的电影作为一本关于中国的生动立体的百科全书来解读,可谓寓教于乐,学生们的收获是巨大的。   相容性原则。在选择多媒体资料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法律规章制度、社会习俗,内容应与其相容。如中国的《西游记》、《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深受中国学生的喜爱,但是里面含有的暴力打杀等镜头不符合当地的要求,就不能在孔子课堂上使用。
  真实性原则。面对线上线下琳琅满目的多媒体资料,选择时反复观摩考量注意甄选反映真实的历史或者现实的优秀素材,忌粗制滥造,也忌浮夸虚假不实及以偏概全,尽量向学生们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多面多维的全景中国。
  时效性原则。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属于古人的发明创造多如繁星,但是我们的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反映现当代的中国面貌,因为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美国学生更关注现在的中国是怎样的。因此在选择多媒体资料时,要注重结合中国的发展,选取反映中国当下现实、体现中国新常态发展的富有时代新气息的多媒体视频资料,才能增强孔子课堂的时效性,才能进一步提升汉语教学吸引力。高中的学生们在看完了一部非常健康阳光的青春电影《青春派》后,对目前中国的高中生们的生活也就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胜似平面干巴的千言万语的讲解。
  优美性原则。也就是所选资料尽量是制作精良,追求美的享受的多媒体资料。在youtube上有一部不太有名、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制作非常精致的电影《江南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曾经的历史及社会习俗,让学生们深深迷恋上了那片特别的中国风韵。
  趣味性原则。要使孔子课堂生活化、生动化,使课堂充满趣味,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汉语,就应选有具有趣味性、故事性、艺术性的多媒体资料。在小学的教学中,笔者使用了贝瓦儿歌系列的配有生动有趣动画的儿歌,如《两只老虎》、《拔萝卜》、《小兔子乖乖》等,每人分配一个动画中的角色,边唱边演,往往都是在非常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其他还有芝麻街学汉语系列、你好凯兰学习汉语系列等都是很好的儿童汉语素材。
  多媒体资料在孔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选择经典、现实、有用的多媒体资料是一方面,恰当在课堂中使用是关键,为此需注重以下教学策略:
  选择合适切入点。一般而言孔子课堂多媒体视频资料的运用,有以下几个切入点:第一,开始讲授新语言(文化)时。这时候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料,便于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开展教学作铺垫。如结合中国农历新年包饺子习俗进行包饺子学习相关词语和用法时,先让学生观看包饺子的DVD多媒体材料,了解包饺子的初步步骤与过程,然后对简单词语进行练习,掌握简单名词如菜、肉、酱油、盐、饺子等,再掌握练习动宾搭配,如洗菜、切菜、包饺子、煮饺子等。多媒体材料为新知识的讲授提供了良好基础。
  第二,重难点讲授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由于其抽象性和关键性,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有时显得乏力,效果不佳;但是这些重难点学生掌握不了,又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必须调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运用相关多媒体资料能够事半功倍。如以语音教学为例,美国学生对于“的”发音很难把握,因为母语中没有类似的发音,此时借助动态发音示范视频(网络上很容易搜索到)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堂沉闷时。孔子课堂的教学有的放在午间,有的放在下午放学后,有的放在夜间,此时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都不是最佳时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有时沉闷。此时加入一段多媒体资料,使学生由听讲的情景转换为试听的情景,学生注意力重新集中,课堂重新活跃,为下一段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掌握运用方法。孔子课堂多媒体资料的运用与课堂讲授(或者讨论)的结合主要产生了如下方法:一是,边视频边讲授。学生一边观看视频老师一边讲授,学生的思维在视频资料和讲授内容中转移,学生的头脑中两者及时建立联系,密切两者关系,提高授课效率。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饮食时,学习的生词是:“饺子、汤圆、米饭”,对话是:“你喜欢吃什么?我喜欢吃____,我不喜欢吃____”。由于饮食差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汤圆”,在此,可以引入一段关于汤圆的广告,直接、生动、形象的把汤圆展示给学生,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汤圆,而且学生也可以模仿广告中的发音,同时剧情也向学生展示了汤圆的文化意蕴是在各家团圆的时候吃的,汤圆里面包含着中国人对于家庭美满和谐的期望。二是,先讲授后视频。老师先把内容进行讲授然后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这种方法有利于为学生观看视频时提供思维条件,便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老师前面所教内容的理解与深化。三是,先视频后讲授。此种方法是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感性认识,为后面重难点的理解与讲授提供基础。
  提高教师素养。一是电子语言素养。电子语言素养是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多媒体素养和计算机辅助沟通能力的综合体③。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获取多媒体资料的能力,如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视频的能力等;相关软件编辑多媒体资料的能力,如对不完全适用资料编辑使其适用。二是掌握相关教学方法。多媒体视频资料引入孔子课堂,两者结合催生了许多教学方式。孔子课堂教师要及时的掌握好相关教学技术、教学方式,做到适时性,以符合当前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认知特点。
  总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在孔子课堂中运用鲜活、直观的多媒体资料不失为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针对性、实效性,深化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多媒体资料注入孔子课堂的重要作用,做好多媒体资料的选取和在孔子课堂上的恰当运用,不断提高孔子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国家汉办外派路易斯顿波特(Lewiston-Porter Central School District)孔子课堂汉语教师)
  【注释】
  ①许琳:“2015年新年贺词”,孔子学院总部网,2014年12月31日,http://www.hanban.org。
  ②资料来源:Mayer, R. E., & Moreno, R. (2002). Animation as an aid to 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4(1), 87~99. http://dx.doi.org/10.1023/A:1013184611077.
  ③张凤娟,曲鑫:“电子语言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生长点”,《情报科学》,2013年第2期,第110~114页。
  责编 /王坤娜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新常态下需要树立的发展新理念。如何有效贯彻这一新理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就宏观调控方式而言,引入和加强供给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点及深层次原因,要求引入供给侧管理;供给侧改革的特点,要求在政策传导机制和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秩序方面进行深入变革。  【关键词】结构性失衡 供给侧管理 经济转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网络谣言入罪应重视犯罪化的正当性,以存在“法益侵害”为正当性的依据,平衡自由与秩序的价值冲突,遵循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符合正当性的要求,但是犯罪圈的划定值得商榷,如果“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不能被清晰地界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新的“口袋罪”。  【关键词】网络谣言 正当性 编造 传播虚假信息罪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谣言现象可以追溯至人
期刊
【摘要】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有关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思想的对立,自19世纪被德国历史学派富有针对性地提出后,饱受各个学派争辩,至今已逾百年,在经济史上被称作“亚当·斯密问题”。文章从“亚当·斯密问题”的由来谈起,运用行为生态学的Hamilton法则模型,紧扣“自然秩序”,对该矛盾作出了统一的理解与把握,最后点明该问题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秩序 亚当·斯密问题
期刊
【摘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背后隐含着高压管控治理思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超越窘困的高压治理模式,调节社会安全气压,多种路径精准发力,实现新常态下群体性事件的善治。一是调整利益分配失衡,降低社会暴戾气压;二是完善评价体系,减轻基层政府稳控压力;三是转变职能,树立公信,主动削弱质疑压力;四是畅通表达协商渠道,引导理性消解压力。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新
期刊
【摘要】马丁·路德在译经过程中赋予“Beruf”一词以“世俗职业”的涵义,这在事实上大大拔高了世俗职业的伦理价值,推动了世俗职业天职观的建立。卡尔文派凭借其上帝预定论的教义加之于信徒的强大而复杂的影响,在客观上促使入世禁欲的理性生活方式的建立。入世禁欲体现并作用于资本主义营利过程中,使资本主义精神最终确立。然而,新教伦理的背景却从形成了的资本主义秩序逐渐淡去,资本主义世界缺乏精神指引,陷于庸俗、享
期刊
【摘要】融合式信息化管理在社会管理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国内外背景中应运而生,是先进信息技术与科学社会管理的高度融合,涵盖了“善治”、“网格化”管理等先进管理和技术理念。因而对一般社会管理创新在高效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转变、多元化管理、廉洁性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科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 融合式信息化管理 三级平台 “善治” “网格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不断调整,是采用垂直管理模式还是属地管理模式进行政府治理,要根据职能部门的最大效益发挥为选择的价值取向。文章基于安生生产监督的视角,通过对两种行政管理模式的效能分析比较,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 垂直管理 属地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虽已过去,人们提起仍
期刊
【摘要】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意识在具有社会共同方式的自觉水平上形成的。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村镇社会的价值观,在人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逐步演化发展。价值观的演变,一方面折射了传统、伦理与道德的变化,另一方面折射了社会、文化与制度矛盾,究其根源是发展的“现代性”意识向度所为。  【关键词】价值观 现代性 村镇社会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价值观是指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
期刊
【摘要】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实施元年。中国以区域内国家外交关系作保障,在政策沟通、金融、基础建设、经济贸易、文化民众交流等领域为重点,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一带一路”战略也面临美日采取抵制政策、地区形势的不确定性、相关国家诉求和利益的复杂性、海外人员和物资权利的保护等诸多挑战待解。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周边外交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是中国“
期刊
【摘要】城市社区居民涉案、纠纷事件、居民上访是城市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判断城市维稳形势的重要指标。由于房屋拆迁、流动人口、社区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城市社区的不和谐因素在增加。文章在总结影响其省城市社区稳定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城市社区维稳工作,必须要注重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并从矛盾调处、治安防范、民主建设等方面增强社区的维稳能力。  【关键词】城市社区 维稳能力 社区治理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