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三角式”阅读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口语交际教学这些语文教学板块而言,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比例是最大的,这就导致了阅读教学所承载的教学任务是最繁重的,也是让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何为阅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得到能力的培养,最终全面提升个人的整体语文素养。何为阅读教学呢?现代课程理念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笔者认为,要想确实地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只有下大力气抓好阅读教学,即抓好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学习活动,这才是唯一出路。如何抓好这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呢?学生、教师、文本就好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点,这三个点和谐统一,共同构筑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新课程阅读教学。如果我们能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有机整合学生、教师和文本,让三者和谐对话交流、平等对话交流,最终达到相互沟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碰撞,新课程阅读教学就能绽放生命之花。现结合自己在过去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语文课堂阅读观摩中的体会,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让孩子与文本和谐对话,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文本原意并重
  (一)文本解读要尊重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教学里,孩子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可以这样说,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要真正地让孩子获得进步、得到发展,在文本解读里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忘了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我们要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即用文本有效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切身体验,自己去经历和感受、最后自己去总结和提高,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如我听过的一节优质课《石灰吟》,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有一天,老师在校园里的地上发现有个同学丢了张纸,想捡起来丢垃圾桶,发现上面认真地写了首诗,但有些字老师也不认识,大家愿意陪老师一同学习吗?”(师投影纸片)
  生:有的认真读起来;有的专心地再查字典
  师:看看我们的“好朋友”教材上有没有这首诗?
  ……
  整堂课,孩子们都在自读自悟的快乐学习探究氛围中,文本教材只是他们学习这首诗的“好老师”和“好伙伴”,孩子们的学习目标最终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二)文本解读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思维。现代课程改革提出,要发展孩子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更多的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科技是很难有进步的,社会是发展缓慢的。文本解读中,我们一定要珍视孩子的创新思维。譬如,我们在阅读《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如果有孩子发言:小猴特别聪明,因为兔子可以卖好多钱,他最后去追小兔是对的。虽然这样的发言与文本主旨相去甚远,但文本解读必须要宽容孩子、理解孩子,不能直接否定。
  (三)文本解读要尊重文本旨意,诱导孩子回到文本初衷。阅读教学里,每个文本,他们的内容主题、感情基调、语言结构、题材体裁形式等各有千秋,我们可以允许读者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学习,任其去随意扩充文本的内涵,甚至让文本面目全非、完全背离了文本初衷,我们都无权干涉。但对于孩子,由于其生活阅历尚浅,对于生活和问题等的认识明显不足,我们必须进行必要地指导,在允许大胆发表个性畅想和发言的前提下,一定要科学诱导他们,让他们回到作者本意、回到文本初衷。
  二、让教师与文本和谐对话,在尊重作者本意的基础上允许教师做个性解读
  (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本意。何为作者本意?即文本作者最初写作该文本主要想揭示什么社会问题、反映什么生活现象或者表现什么品质、赞美什么美德。作者本意其实就是文本本意,当初选择该文本作为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就是学习文本本意。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完全背离了文本本意,该阅读文本的教学将是失败的,孩子们也不可能在阅读学习中健康成长,教学目标的达到也将是一句空话。
  (二)教师要珍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我们在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和束缚,加之个人自信心的不足等因素,大家都把教参和教材视为权威和典范,不敢背离也不愿意否定教参和教材,只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有悖于教参和教材,骨子里就会认为是自己的不对,绝不敢肯定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做法,即使自己知道是正确的也不愿相信。作为当代课改浪潮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地信任自己,明白教参和教材是和自己一同进步和成长的,我们在尊重教参教材的基础上一定要珍视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独特解读和体会,这样,阅读文本内涵才会更丰富,阅读教学活动也才会焕发生命绿色,新课程的落实才“不在话下”。
  三、让教师与学生和谐对话,在放手给孩子自己去解读文本的同时教师要给予有效引导
  (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读。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着自己精神世界和生活天地的的独立生命体,它可以对着高山河谷大声地呼喊,也可以躺在草地上面对蓝天唱支歌。孩子是自由的,他们不需要我们去指手画脚、说这说那,他们可以去想他们愿意想的问题,也可以去做他们爱做的事情。就暂且撒一撒手吧!给他们自由解读文本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的有效引导少不了。现代课程一直期待着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学习过程、自己去体验学习得失、自己去自主合作探究和发现。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迫切期待孩子能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做到这一点。可是,由于孩子在生活阅历、认知水平、智力发展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还严重不足,我们还更需要时时刻刻紧随其后,灵活采用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文本解读轨道上来。
  总之,只要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灵活把控好孩子、文本教材和自身,尽量让孩子、教师和文本和谐统一:即在尊重文本主旨前提下,教师要有效地诱导孩子自己去大胆地读、悟、听、说和写,教师自身也要敢于面对权威积极自信地去解读文本,整合各方面资源,与孩子不断创生新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和孩子不断积累多方面的语言素材,我们的现代课程阅读教学就会迎来新的曙光。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15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与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更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 威信; 师范; 优化结构; 时事; 实践; 学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当一个人乐于做某一件事或是为着某一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再枯燥、困苦,也会感到不知疲倦。对初中生来说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
期刊
语文实践活动课是由活动课演变而来,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为内容,以学生自我活动探究、自我操作体验为基本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新为原则,以实现知识综合应用、技能综合训练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性教学形式。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特点  1.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创设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教师在设计导
期刊
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的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整个人类都变得充满爱心,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音乐教师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但由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一致,挖掘的深浅也就不一致,特别是情感教育切入点的不同,其教育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但是很多小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而且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涮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把学生视为“知识接收器”,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机械而无情感。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以学为乐。新课程强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引导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关键词:学生; 课堂; 快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却“遗忘”了这一传统,许多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知道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课堂是儿童心智情感充分发挥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阅读能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和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改和发展学生潜力的需要。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创始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针对小学生求知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