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基层管控视域下的科场罢考案与律法适用

来源 :清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场罢考是清代士子群体特有的一种抗议方式.由于康熙年间清政府对科场罢考案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康熙朝晚期罢考事件多发.然而,随着雍正、乾隆两帝对罢考态度的趋严转变,管控力度的加强,以及相应律例的适用与升级,科场罢考问题在雍乾时期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控制,这展现出清前期朝廷对基层管控的有效性和针对科场罢考问题的"宽严之变".
其他文献
在江汉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宗族组织发展与水域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清中期及以前的江汉平原,对湖产和垸田的争夺是该时期宗族组织建设的主要诱因和推动力。但对晚清民国时期江汉平原宗族的研究并未延续前述思路,多从近代化的角度予以阐述。从晚清民国时期黄陂范氏的宗族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江汉平原宗族组织如何适应、利用新形势来维护和延续业已形成的"业权"所属。从湖产、垸田争夺到码头开发,构成了清代以来江汉平原湖区开发的历史缩影。
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许多闪光思想和战略思路,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就是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题的金钥匙,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笔者结合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重点就“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乾隆时期,新疆底定之后,在南疆,由于改铸新普尔钱,造成了货币流通危机,又由于征税结构不合理及驻防兵丁的北迁,使得各驻防城余粮积压;在北疆,则急需大量廉价布匹,以与哈萨克进行贸易,换取马匹。南北疆驻防城为解决各自问题,曾艰辛探索两年之久,最终会商决定,在南疆以钱粮兑换回布,并将回布运至伊犁与哈萨克进行贸易。此举不但解决了南疆钱币流通及余粮积压的问题,也丰富了伊犁绢马贸易的布匹种类及层次,使贸易更易达成。南北疆之间建立的这种良性互动,使双方各得其益,这也是回布贸易兴起的原因所在。
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乾隆石经,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官修石经。尽管碑石整体上保存较为完好,由于刊刻时间较晚,拓本流传不广,乾隆石经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视。近年来,随着清代经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乾隆石经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乾隆石经在刊刻完成之后,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磨改的情况,磨改前后的经本面貌大不相同。经本作为石经研究的核心,它的准确断代成为石经研究的基本前提,而经本的断代必须建立在对石经磨改史实的正确认知之上。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十一届青年学者论坛于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内外37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1名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与会。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连续与断裂:清史的变与不变",旨在以清代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恒常与流变为视角,辩证探索清代历史的图景。与会青年学者表现出高涨的学术热情,从多方面展示了对清史的思考。
2019年10月22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12卷)在拉萨正式发行。这套大型档案资料包括10卷影印原档和两卷近50余万字的汉译文,蒙古文和满文档案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乌云毕力格教授等人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郭美兰研究馆员等人整理、编目和汉译。
荷兰著名汉学家田海所著《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已经由李恭忠教授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田海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该书是荷兰莱顿大学《汉学丛书》的第43种,由欧洲知名学术出版机构Brill公司出版。田海(Barend J.Ter Haar)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师从著名汉学家许理和(Erik Zürcher)教授,并且在中国辽宁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留学。
在中国史学史上,章学诚是最具变革精神的史家之一。他先于梁启超、章太炎等近代学者一百余年就中国历史的编撰形式提出革新的主张,有些见解至今依然可谓不易之论。关于章氏的史学变革主张与思想,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讨论。一方面指出他在史书体裁体例、内容铨配以及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具体见解,重点阐扬其不拘常例、寻求变通的学术准则;另一方面探讨其某些思想和观念(例如"六经皆史")在其探究史学变革过程中的意义。
本文依据档案及臣僚奏牍、人物传稿及实录等多种文献,详细考证清初四川总督的设置沿革与治所变迁.四川总督在顺治康熙年间经历10次沿革变化,督臣驻地有8处.其变迁以军事因素为主导,国家职官体系及地方治理思路也发挥重要影响.政区置废与治所变迁相互关联,政区置废会引发治所变迁,治所选择反过来亦可以作为探究政区置废的重要切入点.这一四川总督的研究案例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清初督抚制度.
清朝继承了中下级官员应守文据法的体制传统,但自清中后期以降,州县官的司法实践偏离制度规定日益明显.审案只要有助于息讼止争,维持社会稳定,地方官多未守文据法,没有太多动力将所有命盗重案纳入审转复核流程.行政治理角色决定了地方官僚阶层缺乏"规则之治"的思维.衙门受制于司法资源不足、人口剧增带来的审案压力,多数案件之勘验、审理和解送难以遵照制度要求.地方官通过构建同上级的私人关系,规避了层层监督和严格司法责任.因此,地方衙门司法实践与制度之间存在较大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