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你好!
我常常从科普杂志上看到,最近听健康报告专家又说到了“要增加好胆固醇,减少坏胆固醇”。请问胆固醇真有好坏之分吗?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更想知道如何才能增加好胆固醇呢?
四川南充市 张宏斌
张宏斌读者:
首先我想告诉你一个准则:科学普及很重要。科普不仅能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让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用得上;更重要的是科普不能丧失科学性,一旦失去了科学性,不仅会歪曲了科学的本性,还会贻害无穷。
一、什么是胆固醇?
众所周知,脂类能提供人体的热能,是六大营养素之一。脂类可分为脂肪(各种油与脂)及类脂(磷脂与类固醇)两大类,而胆固醇正是类固醇中的重要一员。
化学家把类固醇称为甾类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由A、B、C、D四个环组成的环烷多氢菲的骨架,在环上有多个侧链。“甾”字是现代象形字——“田”字表4个环,“<<<”表示三个侧链。人体内最丰富的类固醇化合物就是胆固醇。
二、胆固醇的功与过
胆固醇的名声不佳,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坏东西”,这似乎还有其历史缘源。一是由于胆固醇最早是从胆结石中分离出来,并因而得名,人们认为胆固醇是造成结石的祸因;二是后来人们又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分离出大量的胆固醇,于是又以为动脉硬化的头号元凶就是胆固醇。
其实胆固醇是体内的正常成分,分布很广泛,不仅在每个细胞的生物膜都少不了它,人体不仅从饮食中天天要摄取。而且自身每天要合成1~1.2克胆固醇。因此,在每千克体重中竟含有2克胆固醇,体内总量达140克之多。为了维持体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适应能力。因此我们不要因噎废食,惧怕胆固醇如洪水猛兽。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很多:
1 参与细胞膜构成,是关键成分之一。
2 参与胆汁酸盐合成由食物摄入的胆固醇约80%在肝脏内被用来合成胆汁酸盐(胆盐)。胆盐随胆汁进入肠道,使食物中的脂肪分散成微滴,促进脂肪和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3 参与激素合成 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男、女性激素的合成原料,是人体内分泌功能的物质基础。
4 是维生素D的生物原料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成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钙的吸收。
由此可见,胆固醇对人体功不可没。但是为了控制体内胆固醇水平,避免高胆固醇血症,应该注意:①避免过多摄入能量和胆固醇。②控制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使每日的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过量进食猪脑、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则必须给以黄牌警告。
三、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奥秘
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等。血脂的来源有二:一是外源性,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二是内源性,由肝、脂肪细胞等合成后释放入血。血脂的高低与成分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脂代谢的健康水平,因此定期检查血脂很有必要!
脂类不溶于水,在水中呈乳浊液。而正常人血浆中含脂虽多,却清彻透明,其奥妙在于血浆中的脂类不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是与亲水的脂蛋白载体结合的形式来运输的。更形象地说,不溶于水的脂类外面穿上了一件亲水的脂蛋白,于是脂类就像包在汤元里的心子一样,可以自由地在血液中来往无阻了。
众所周知,我们吃各种脂肪,在消化道消化后,经小肠吸收运送到了肝脏,肝脏合成的脂蛋白与脂类结合,形成大大小小的亲水的微团结构,称为血浆脂蛋白,才能安全地将脂类运送到全身。
血浆脂蛋白大小不同,功能各异,它们是:
1 乳糜微粒(CM)乳糜微粒在小肠黏膜合成,人体从食物吸收的大量中性脂肪及胆固醇,穿上一层菲薄的脂蛋白外衣,便形成了乳糜微粒。又大又胖的乳糜微粒将甘油三酯等运输到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组织,完成运输任务后迅速瘦身,就又回肝脏,所以乳糜微粒的寿命不长。
2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细胞合成,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到其他组织的运输形式。
3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转变而来的。低密度脂蛋白内核中的甘油三酯量减少,2/3为胆固醇酯,低密度脂蛋白的任务繁多,寿命也长些。
4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由肝合成,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逆向地运回到肝脏,又通过肝代谢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后排出体外。
科普作家俗称低密度脂蛋白运送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运输好的胆固醇。其实同一结构的胆固醇又哪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运送方向相反。低密度脂蛋白是将外源性胆固醇输送到体内细胞,增加体内脂肪成分;而高密度脂蛋白则相反,逆向地将人体内的胆固醇收回到肝脏而排出体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不能太高,太高了使全身胆固醇水平上升,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则有益于消除动脉硬化。
四、血脂与动脉样硬化
(一)人体正常动脉壁有内、中和外三层结构,内膜由光滑如镜的内皮细胞及弹性、胶原纤维组成;中层是平滑肌细胞;外层是外膜。流经动脉内的血液压力高,速度快,血流畅通!老年人的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于是管壁增厚,失去了弹性,管腔变狭窄,血流受阻。
(二)低密度脂蛋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有大量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两者成正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很易被氧化,于是就很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低密度脂蛋白内的胆固醇和脂肪成分大量聚集在细胞内,形成大量油脂泡沫状物,于是巨噬细胞就变成了泡沫细胞。同时低密度脂蛋白也很容易侵入动脉内皮细胞,使其发生空泡变性而坏死,就这样在动脉内膜积聚了大量的脂质与胆固醇,外观是黄色粥样的斑块,因此称动脉粥样硬化。
(三)高密度脂蛋白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
与低密度脂蛋白不同,高密度脂蛋白能保护和对抗动脉内膜受损和防止生成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相反,可将全身的肝外组织和细胞,包括动脉壁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全身的细胞内的脂质与胆固醇转回肝脏,又通过肝脏细胞将胆固醇转化为胆盐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动脉壁内及全身细胞内的胆固醇量。这种转移与低密度脂蛋白方向相反,故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这样不仅降低了全身的胆固醇量,而且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还有抗氧化与抗炎症、抗血栓的作用,更有助于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
由此可知,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作用在于它们执行的任务不同,而不在于所携带的胆固醇有什么不同。很显然,高密度脂蛋白是把组织细胞特别是动脉内层中积聚的胆固醇清除出去,从而对抗了动脉硬化的生成,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五、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妙法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要使你的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发生心脑血管病,只要做到:
(一)增加体育锻练,特别是多进行有氧运动,将有益于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二)营养学家指出,多吃鱼类,尤其是要多吃海鱼有益于血管健康,其原因是由于其中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与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有健脑、增进视力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还能促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我常常从科普杂志上看到,最近听健康报告专家又说到了“要增加好胆固醇,减少坏胆固醇”。请问胆固醇真有好坏之分吗?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更想知道如何才能增加好胆固醇呢?
四川南充市 张宏斌
张宏斌读者:
首先我想告诉你一个准则:科学普及很重要。科普不仅能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让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用得上;更重要的是科普不能丧失科学性,一旦失去了科学性,不仅会歪曲了科学的本性,还会贻害无穷。
一、什么是胆固醇?
众所周知,脂类能提供人体的热能,是六大营养素之一。脂类可分为脂肪(各种油与脂)及类脂(磷脂与类固醇)两大类,而胆固醇正是类固醇中的重要一员。
化学家把类固醇称为甾类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由A、B、C、D四个环组成的环烷多氢菲的骨架,在环上有多个侧链。“甾”字是现代象形字——“田”字表4个环,“<<<”表示三个侧链。人体内最丰富的类固醇化合物就是胆固醇。
二、胆固醇的功与过
胆固醇的名声不佳,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坏东西”,这似乎还有其历史缘源。一是由于胆固醇最早是从胆结石中分离出来,并因而得名,人们认为胆固醇是造成结石的祸因;二是后来人们又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分离出大量的胆固醇,于是又以为动脉硬化的头号元凶就是胆固醇。
其实胆固醇是体内的正常成分,分布很广泛,不仅在每个细胞的生物膜都少不了它,人体不仅从饮食中天天要摄取。而且自身每天要合成1~1.2克胆固醇。因此,在每千克体重中竟含有2克胆固醇,体内总量达140克之多。为了维持体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适应能力。因此我们不要因噎废食,惧怕胆固醇如洪水猛兽。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很多:
1 参与细胞膜构成,是关键成分之一。
2 参与胆汁酸盐合成由食物摄入的胆固醇约80%在肝脏内被用来合成胆汁酸盐(胆盐)。胆盐随胆汁进入肠道,使食物中的脂肪分散成微滴,促进脂肪和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3 参与激素合成 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男、女性激素的合成原料,是人体内分泌功能的物质基础。
4 是维生素D的生物原料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成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钙的吸收。
由此可见,胆固醇对人体功不可没。但是为了控制体内胆固醇水平,避免高胆固醇血症,应该注意:①避免过多摄入能量和胆固醇。②控制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使每日的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过量进食猪脑、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则必须给以黄牌警告。
三、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奥秘
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等。血脂的来源有二:一是外源性,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二是内源性,由肝、脂肪细胞等合成后释放入血。血脂的高低与成分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脂代谢的健康水平,因此定期检查血脂很有必要!
脂类不溶于水,在水中呈乳浊液。而正常人血浆中含脂虽多,却清彻透明,其奥妙在于血浆中的脂类不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是与亲水的脂蛋白载体结合的形式来运输的。更形象地说,不溶于水的脂类外面穿上了一件亲水的脂蛋白,于是脂类就像包在汤元里的心子一样,可以自由地在血液中来往无阻了。
众所周知,我们吃各种脂肪,在消化道消化后,经小肠吸收运送到了肝脏,肝脏合成的脂蛋白与脂类结合,形成大大小小的亲水的微团结构,称为血浆脂蛋白,才能安全地将脂类运送到全身。
血浆脂蛋白大小不同,功能各异,它们是:
1 乳糜微粒(CM)乳糜微粒在小肠黏膜合成,人体从食物吸收的大量中性脂肪及胆固醇,穿上一层菲薄的脂蛋白外衣,便形成了乳糜微粒。又大又胖的乳糜微粒将甘油三酯等运输到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组织,完成运输任务后迅速瘦身,就又回肝脏,所以乳糜微粒的寿命不长。
2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细胞合成,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到其他组织的运输形式。
3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转变而来的。低密度脂蛋白内核中的甘油三酯量减少,2/3为胆固醇酯,低密度脂蛋白的任务繁多,寿命也长些。
4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由肝合成,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逆向地运回到肝脏,又通过肝代谢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后排出体外。
科普作家俗称低密度脂蛋白运送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运输好的胆固醇。其实同一结构的胆固醇又哪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运送方向相反。低密度脂蛋白是将外源性胆固醇输送到体内细胞,增加体内脂肪成分;而高密度脂蛋白则相反,逆向地将人体内的胆固醇收回到肝脏而排出体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不能太高,太高了使全身胆固醇水平上升,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则有益于消除动脉硬化。
四、血脂与动脉样硬化
(一)人体正常动脉壁有内、中和外三层结构,内膜由光滑如镜的内皮细胞及弹性、胶原纤维组成;中层是平滑肌细胞;外层是外膜。流经动脉内的血液压力高,速度快,血流畅通!老年人的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于是管壁增厚,失去了弹性,管腔变狭窄,血流受阻。
(二)低密度脂蛋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有大量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两者成正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很易被氧化,于是就很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低密度脂蛋白内的胆固醇和脂肪成分大量聚集在细胞内,形成大量油脂泡沫状物,于是巨噬细胞就变成了泡沫细胞。同时低密度脂蛋白也很容易侵入动脉内皮细胞,使其发生空泡变性而坏死,就这样在动脉内膜积聚了大量的脂质与胆固醇,外观是黄色粥样的斑块,因此称动脉粥样硬化。
(三)高密度脂蛋白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
与低密度脂蛋白不同,高密度脂蛋白能保护和对抗动脉内膜受损和防止生成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相反,可将全身的肝外组织和细胞,包括动脉壁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全身的细胞内的脂质与胆固醇转回肝脏,又通过肝脏细胞将胆固醇转化为胆盐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动脉壁内及全身细胞内的胆固醇量。这种转移与低密度脂蛋白方向相反,故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这样不仅降低了全身的胆固醇量,而且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还有抗氧化与抗炎症、抗血栓的作用,更有助于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
由此可知,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作用在于它们执行的任务不同,而不在于所携带的胆固醇有什么不同。很显然,高密度脂蛋白是把组织细胞特别是动脉内层中积聚的胆固醇清除出去,从而对抗了动脉硬化的生成,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五、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妙法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要使你的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发生心脑血管病,只要做到:
(一)增加体育锻练,特别是多进行有氧运动,将有益于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二)营养学家指出,多吃鱼类,尤其是要多吃海鱼有益于血管健康,其原因是由于其中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与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有健脑、增进视力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还能促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