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在高等舞蹈教育中,高师舞蹈专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師舞蹈专业中,芭蕾舞课程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开设时间长和开设面广等。同时,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目标,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调整,不断提高舞蹈专业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在本文中,对芭蕾基训课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校;芭蕾基训;教学研究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相应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同专业相比,高师舞蹈专业有着相应的差异,主要是对于学生的师范能力的提升非常的重视。相关的纲要中提出,对于相关的承担起基础师资培养的高等学校来说,需要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参照,对相关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很多的高师舞蹈专业在教学上并没有对学生的教学实践做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同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1]。那么,要对学生的师范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对高师舞蹈专业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的肢体线条及其优雅的气质进行有效的塑造。将解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由此进行相应的说明,人体动作主要是由关节、肌肉和绷带等协调完成的。在这三者的有效的配合之下,芭蕾的训练标准达到了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其审美的要求得到了有效的实现。在各个关节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之下,芭蕾的全部动作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关节活动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同时,韧带的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对于相关的舞蹈动作的延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更大程度上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将人从生理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2]。
对于所有的艺术的风貌来说,同时代的生活和风尚与其是紧密联系的,需要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其主要的来源是上层社会娱乐活动的宫廷芭蕾,初期的舞蹈演员主要是王公贵族,在他们的表演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的内容加入进去,通过相关的肢体动作来体现其心理内容。同时,舞蹈演员将空间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占有,这体现着相应内容,说明个体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掌控的欲望的,并且说明的更加深入的内容是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人们对于美有了会更大的渴望和认知,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向。
(二)对舞蹈演员的身体的基本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训练学的角度进行相应的阐述,身体的基本能力所指的是舞蹈基本能力,并且有着相应的构成,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力量、柔韌、速度、灵敏和耐久[3]。同时,这几方面的内容也是训练的非常基本的内容,对于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提高舞蹈基本能力来说,芭蕾基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这是有着相应的原因的,主要就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其动作形式是从最简单的勾绷开始发展的,逐渐提高动作的难度。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人体的柔韧性和灵敏度等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二、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目标中,对于技巧过度重视。在当下的高师舞蹈专业的芭蕾基训中,其设定的目标,对于相关的技巧是过度重视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本身的优势。
对于相关的高师院校来说,其主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舞蹈教师人才,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如果,相关的高师院校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过于重视表演能力的提高,那么,就使其与相关的专业院校的目标相重合,导致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和独特性得不到相应的突出和体现,对于舞蹈教师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对象的水平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
1、很多学生的先天条件并没有和芭蕾的标准相结合[4]。从舞蹈艺术的角度来说,其对于先天的身体条件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同时,芭蕾的要求更加的严苛。对于芭蕾舞蹈人才的培养来说,优质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具备非常良好的身体条件的人才是非常少的,而且相关的专业院校的竞争力度是非常大的,在此情况下,进入高师院校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2、学生的后天专业能力是非常参差不齐的。当下,很多的艺术类招生中都是学校自主招生,在学生生源的选择方面,学校是有着一定的自主权的。同专业院校相比,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有着相应的差异的。在舞蹈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相应的体现。从师范类学校的角度来说,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师人才,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非常的重视的,在舞蹈专业基础方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的严格。但是,很多的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不符合相应的要求。
三、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对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强化。教学的对象是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的,有着非常明显的多变性和易变性,在此情况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有效地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善。在对此种教学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的教学实践,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掌控和把握[5]。
对于高师院校的舞蹈教学来说,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学生在具备相关的舞蹈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有着实践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将相关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而不重视相应的实践,那么,当其成为教师的时候,也是不合格的。所以,必须要创造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对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二)将相关的芭蕾教学法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的教学目标来说,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相应的锻炼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必须要将芭蕾基训教学法融入到学习中。在动作的讲解中加入相关的教学法的内容,防止基训课和教学法课程的分离,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
四、结束语
在高师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芭蕾基训课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开展的过程汇总,需要对相关的培养目标有一个全面、有效的掌握和理解,在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不过,其中也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提高芭蕾基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教师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莹. 芭蕾基训教学对体育舞蹈专业产生的价值[J]. 大众文艺,2014,11:242.
[2]伍方圆. 浅谈师范类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训[J]. 黄河之声,2013,03:7艺,2017,01:223.
[4]程鹏民,任晓璐. 芭蕾基训中单一动作训练和组合训练的关系[J]. 大众文艺,2011,19:108.
[5]伍艳. 基于民族舞发展角度分析芭蕾基训训练教学的意义及价值[J]. 戏剧之家,2015,17:142.
【摘要】:在高等舞蹈教育中,高师舞蹈专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師舞蹈专业中,芭蕾舞课程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开设时间长和开设面广等。同时,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目标,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调整,不断提高舞蹈专业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在本文中,对芭蕾基训课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校;芭蕾基训;教学研究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相应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同专业相比,高师舞蹈专业有着相应的差异,主要是对于学生的师范能力的提升非常的重视。相关的纲要中提出,对于相关的承担起基础师资培养的高等学校来说,需要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参照,对相关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很多的高师舞蹈专业在教学上并没有对学生的教学实践做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同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1]。那么,要对学生的师范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对高师舞蹈专业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的肢体线条及其优雅的气质进行有效的塑造。将解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由此进行相应的说明,人体动作主要是由关节、肌肉和绷带等协调完成的。在这三者的有效的配合之下,芭蕾的训练标准达到了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其审美的要求得到了有效的实现。在各个关节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之下,芭蕾的全部动作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关节活动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同时,韧带的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对于相关的舞蹈动作的延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更大程度上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将人从生理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2]。
对于所有的艺术的风貌来说,同时代的生活和风尚与其是紧密联系的,需要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其主要的来源是上层社会娱乐活动的宫廷芭蕾,初期的舞蹈演员主要是王公贵族,在他们的表演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的内容加入进去,通过相关的肢体动作来体现其心理内容。同时,舞蹈演员将空间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占有,这体现着相应内容,说明个体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掌控的欲望的,并且说明的更加深入的内容是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人们对于美有了会更大的渴望和认知,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向。
(二)对舞蹈演员的身体的基本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训练学的角度进行相应的阐述,身体的基本能力所指的是舞蹈基本能力,并且有着相应的构成,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力量、柔韌、速度、灵敏和耐久[3]。同时,这几方面的内容也是训练的非常基本的内容,对于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提高舞蹈基本能力来说,芭蕾基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这是有着相应的原因的,主要就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其动作形式是从最简单的勾绷开始发展的,逐渐提高动作的难度。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人体的柔韧性和灵敏度等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二、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目标中,对于技巧过度重视。在当下的高师舞蹈专业的芭蕾基训中,其设定的目标,对于相关的技巧是过度重视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本身的优势。
对于相关的高师院校来说,其主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舞蹈教师人才,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如果,相关的高师院校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过于重视表演能力的提高,那么,就使其与相关的专业院校的目标相重合,导致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和独特性得不到相应的突出和体现,对于舞蹈教师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对象的水平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
1、很多学生的先天条件并没有和芭蕾的标准相结合[4]。从舞蹈艺术的角度来说,其对于先天的身体条件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同时,芭蕾的要求更加的严苛。对于芭蕾舞蹈人才的培养来说,优质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具备非常良好的身体条件的人才是非常少的,而且相关的专业院校的竞争力度是非常大的,在此情况下,进入高师院校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2、学生的后天专业能力是非常参差不齐的。当下,很多的艺术类招生中都是学校自主招生,在学生生源的选择方面,学校是有着一定的自主权的。同专业院校相比,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有着相应的差异的。在舞蹈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相应的体现。从师范类学校的角度来说,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师人才,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非常的重视的,在舞蹈专业基础方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的严格。但是,很多的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不符合相应的要求。
三、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对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强化。教学的对象是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的,有着非常明显的多变性和易变性,在此情况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有效地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善。在对此种教学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的教学实践,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掌控和把握[5]。
对于高师院校的舞蹈教学来说,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学生在具备相关的舞蹈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有着实践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将相关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而不重视相应的实践,那么,当其成为教师的时候,也是不合格的。所以,必须要创造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对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二)将相关的芭蕾教学法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高师舞蹈专业芭蕾基训的教学目标来说,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相应的锻炼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必须要将芭蕾基训教学法融入到学习中。在动作的讲解中加入相关的教学法的内容,防止基训课和教学法课程的分离,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
四、结束语
在高师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芭蕾基训课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开展的过程汇总,需要对相关的培养目标有一个全面、有效的掌握和理解,在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不过,其中也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提高芭蕾基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教师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莹. 芭蕾基训教学对体育舞蹈专业产生的价值[J]. 大众文艺,2014,11:242.
[2]伍方圆. 浅谈师范类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训[J]. 黄河之声,2013,03:7艺,2017,01:223.
[4]程鹏民,任晓璐. 芭蕾基训中单一动作训练和组合训练的关系[J]. 大众文艺,2011,19:108.
[5]伍艳. 基于民族舞发展角度分析芭蕾基训训练教学的意义及价值[J]. 戏剧之家,2015,1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