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例题】37题(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3)冬季。(2分)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
【研读过程】
第(1)问的难度系数为0.193,说明大部分考生没有解读出形成多年冻土的关键因素是冬季气温足够低,更未识破设问中“年平均气温”隐藏的陷阱。该设问包含了“多年冻土”“年平均气温”等地理术语,故应在关注情境“新”的前提下采取“释词”方法。
第(3)问的难度系数为0.151,是整套试卷中得分最低的试题。该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结合地理事实材料推导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很好的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该设问由多个短句构成,且没有包含地理术语,宜在关注情境“新”的前提下采取“拆句”方法。根据设问要求将其分解、转化为三个有递进关系的小问题:
(1)“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将热棒工作原理的物理描述转化为地理现象的描述,明确当气温低于(一定深度的)地温时,热棒开始散热工作。
(2)“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判断青藏高原气温低于(一定深度的)地温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
(3)“简述判断依据”→运用地理术语描述热棒工作原理。
其中,(1)(3)两个问题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顺、逆两面,这两个问题对一名合格的高中生而言是不难的,难的是第(2)问。如果不能准确解答第(2)问,则(1)(3)两问的分值是无法获取的。在高中地理知识范畴中,并未涉及一定深度的地温的季节变化,这时就需要考生能够运用归纳、推理等分析方法, 解读试题情境隐藏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结合设问中限定的冬季和夏季二者选一,以及第(1)问的结论,可推断青藏高原冬季的气温低于(一定深度的)地温。
如果是地理知识掌握较好且分析、归纳能力较强的考生,还可进一步推导出表层地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一定深度的地温随外界变化小,具有“冬暖夏冷”的特征,即常温层。
【研读心得】
高考作为全国标准化的大型考试,决定了试题不管如何求新求变,都必定要遵循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即试题涉及的知识不会脱离高中地理知识范畴,考查的能力也必定是考纲规定的四项能力,故解答“新颖”试题的关键在于将试题的“新颖”转化为熟悉的常规试题。
首先,必须了解“新”情境新在何处。命题人通常以某一方面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或地理事物为素材构建“新颖”情境。这类区域或地理事物往往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新颖”情境对试题答案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即必须结合设问涉及的独特地理环境解答问题。
其次,必须掌握“新”角度是如何构成的。从本质上讲,设问角度的“新”是常规设问角度的组合和变式,因此破解“新”角度的重点在于审题。根据设问的逻辑结构、包含的地理术语等,将设问分解为若干个常规小问题。设问的分解主要包括拆句、释词两种方式。其中,“拆句”分解主要用于由复杂句子构成的设问,关键在于将设问拆成具有递进关系的小问题。
试题情境的“新”与设问角度的“新”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解题时应同时给予关注。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3)冬季。(2分)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
【研读过程】
第(1)问的难度系数为0.193,说明大部分考生没有解读出形成多年冻土的关键因素是冬季气温足够低,更未识破设问中“年平均气温”隐藏的陷阱。该设问包含了“多年冻土”“年平均气温”等地理术语,故应在关注情境“新”的前提下采取“释词”方法。
第(3)问的难度系数为0.151,是整套试卷中得分最低的试题。该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结合地理事实材料推导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很好的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该设问由多个短句构成,且没有包含地理术语,宜在关注情境“新”的前提下采取“拆句”方法。根据设问要求将其分解、转化为三个有递进关系的小问题:
(1)“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将热棒工作原理的物理描述转化为地理现象的描述,明确当气温低于(一定深度的)地温时,热棒开始散热工作。
(2)“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判断青藏高原气温低于(一定深度的)地温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
(3)“简述判断依据”→运用地理术语描述热棒工作原理。
其中,(1)(3)两个问题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顺、逆两面,这两个问题对一名合格的高中生而言是不难的,难的是第(2)问。如果不能准确解答第(2)问,则(1)(3)两问的分值是无法获取的。在高中地理知识范畴中,并未涉及一定深度的地温的季节变化,这时就需要考生能够运用归纳、推理等分析方法, 解读试题情境隐藏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结合设问中限定的冬季和夏季二者选一,以及第(1)问的结论,可推断青藏高原冬季的气温低于(一定深度的)地温。
如果是地理知识掌握较好且分析、归纳能力较强的考生,还可进一步推导出表层地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一定深度的地温随外界变化小,具有“冬暖夏冷”的特征,即常温层。
【研读心得】
高考作为全国标准化的大型考试,决定了试题不管如何求新求变,都必定要遵循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即试题涉及的知识不会脱离高中地理知识范畴,考查的能力也必定是考纲规定的四项能力,故解答“新颖”试题的关键在于将试题的“新颖”转化为熟悉的常规试题。
首先,必须了解“新”情境新在何处。命题人通常以某一方面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或地理事物为素材构建“新颖”情境。这类区域或地理事物往往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新颖”情境对试题答案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即必须结合设问涉及的独特地理环境解答问题。
其次,必须掌握“新”角度是如何构成的。从本质上讲,设问角度的“新”是常规设问角度的组合和变式,因此破解“新”角度的重点在于审题。根据设问的逻辑结构、包含的地理术语等,将设问分解为若干个常规小问题。设问的分解主要包括拆句、释词两种方式。其中,“拆句”分解主要用于由复杂句子构成的设问,关键在于将设问拆成具有递进关系的小问题。
试题情境的“新”与设问角度的“新”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解题时应同时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