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丰富美术教育教学方式是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
  
  一、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可利用的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企事业单位、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很难有实力建立本校的美术图书馆,所以需要利用附近大学的图书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是参观、访问,可以是社会实践,可以是作业,也可以是临时课堂。欣赏课可能是在展示会、美术馆上,艺术创作可能在科技馆或公园进行,在教室里怎样讲国画都不能替代亲临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的巨大效力,在那儿,可以认识各种笔墨纸砚,看艺术家挥毫泼墨,全方位感受工作室中弥漫的传统文化气息。对校外美术资源的利用,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发掘。长久地接受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文化智慧,容易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学生的言行都会有这个老师的影子,这是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为什么《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会从一个笨小孩成长为一代武林盟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师父众多,博得众家之长。所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光是说一个人要好学,也说明“学无定师”的好处,在新观念下的高中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执教者,只要教学需要,各类艺术家、批评家、美学家、广告人、设计师和缝纫师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欢迎的临时教师,为学生的大脑吹进一股清凉之风。
  二、利用主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宜采用主题教学的方法,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具体的教学,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包括情境教学、合作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用客观的方法来分析和理解泥塑。如:在一组同学合作完成《猪的家园》这一作品时,擅长搓泥条的选择了做猪圈围栏,擅长手捏的设计制作各种猪的造型,擅长构图的负责摆放。在这次合作中,他们不仅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还纷纷为同学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同时,在高中美术的泥塑课教学中,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仅能够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而且,这一教学方法特别有助于知识的转化。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强教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合理的教学在其资源分配和使用上,应该是一种首尾呼应的机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不仅体现在个别的具体内容上,更多的是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能力的基本信息,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其基本原则是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得到充分的表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在内容、方法、手段及整个思路上,一定应是能与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和精神世界相匹配的。
  三、引导学生探究释疑进行美术教学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究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育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入纵深,最终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例如:在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时,教师只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画的是什么?色彩、用笔、造型有什么特点?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一而对比强烈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画中人物强烈的扭曲和恐惧感;有的则体会到生命被压抑,无奈而发出的呐喊……学生的审美探究过程,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结合古今文学知识进行美术教学
  在上古山水的鉴赏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作品,联系学生在初、高中学过的古代散文、诗词中的句段来帮助学生体会古人眼中的天地万物。笔者上课时曾用到一幅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江山小景图卷》,画江畔群峰,连绵起伏,山石突兀,沟壑纵横,苍松丛生。其中景色在一篇著名的古代美文———南朝人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中可见端倪:“夹岸高耸,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而,让学生对古人的山水文化有了深入、到位的理解。
  五、结语
  总之,在美术的世界里,我认为可以有飞扬的音乐、激情的朗诵,有幽默、机智与诙谐,有笑声中的传情达意,有言辞的交流、观点的辩驳、心灵的碰撞,有气势恢宏的书法,有意境深幽的图画。让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过程,而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综合此分析更重要,因为新知识的生长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单一的学科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往往是力不从心的,因此综合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发展对人提出的自然要求。是大势所趋。目前在初中化学学科中出现的综合试题以初中相关学科知识为载体,体现学科间的渗透与结合,数学学科担负着
期刊
【摘要】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我们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它是变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政治;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学校规定的功课才会被当作礼物接受。学生各科学习成
期刊
【摘要】 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美术;高效愉悦;教学评价    在美术的课程改革中要求我们教师做
期刊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印刷技术的组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然而,其最令人振奋的发展莫过于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集视、听、触等多感官作用于一体,既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从而使其学习变得更赋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多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延长知识的存储期限。下面,我就谈
期刊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目标。沪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典型的科学探究内容。近几年,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探究情景,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于后,与同行们交流与探讨。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而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所以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发
期刊
【摘要】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  【关键词】 物理;教学;提高;兴趣    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
期刊
【摘要】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小学音乐;学习氛围;改善情绪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从学校调查情况来看,主要问题体现在:第一、学习方面,在我国应试教育的重压
期刊
【摘要】 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既尽量使教学系统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又不断地打破平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体育;分层教学;个别指导    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导致基础好的“鹤立鸡群”,基础差的“望尘莫及”,使得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了学生进一步练习的
期刊
教育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大事。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各类学科和年级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小升初、中考等改革方面的实践继续推进。它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由国内有影响力的中小学个性化教育机构平盟教育率先提出并日益完善的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的科学教育观念,融入到小升初、中考的各项备考准备中,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考试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
期刊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似简单的教材背后确隐藏着丰富多彩的内容,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的挖掘和探索,采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直接激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