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奇遇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那应该算是一次奇遇。
  那天,去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大厅听他们演奏海顿的大提琴音乐会。在芝加哥大学前的海德公园那站赶公共汽车,紧赶慢赶,还是眼瞅着车旁若无人般“砰”的一声关上门,车屁股冒出一股白烟开走了。只好等下一辆,心里多少有些懊恼。就在这时候,慢悠悠地走过来一位老太太,满头银发,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我没有想到,这是音乐会演出之前,老天特意为我加演的一支序曲。我应该庆幸没有赶上那辆车,否则,将和这位老太太失之交臂。
  等车的只有我和老太太,闲来无事,我便和老太太聊起天来。老太太是德国人,最初和丈夫在爱沙尼亚工作。二战时,爱沙尼亚被苏联占领,他们一直到1952年才有机会离开那里来到美国。丈夫研究生物学。在芝加哥大学当教授,后来又当了系主任。老太太便落地生根一般,一直住在了芝加哥,再没有挪窝。
  我一边听着,心里一边暗暗算着。老太太得有多大年纪了?从来芝加哥到现在就已经过去58年了,再加上在爱沙尼亚工作的时间,起码有80多岁了。可看老太太的样子,哪里像呀!我们国内80多岁的老太太,谁还敢再挤公共汽车?尽管一般不兴问外国女人的年龄,我心里的疑问还是忍不住出了口。老太太的回答让我惊叹,老天,她竟然整整90岁了!
  她看出来我的惊讶,连说自己是1920年生人,绝对没有错,我忙说没想到您的身体保养得这样好。她笑着摆摆手说,不是保养,是常听音乐会的结果。
  原来,我们是同道,都是去听芝加哥交响乐团海顿大提琴音乐会的。一下子。涌出同是天涯爱乐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我心里一个劲儿地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几个90岁的老太太,能够有如此的兴致,身板如此硬朗,大老远地挤公共汽车去听一场音乐会?不敢说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也实在是难得一逢的奇遇。
  车一直没有来,让我们多了一些交谈的时间。我知道了,老太太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音乐,芝加哥交响乐团是陪伴她半个世纪的朋友,从库贝利克到索尔蒂再到巴伦博依姆,几任指挥走马灯一样换,她对乐团的热爱却葵花向阳一般始终如一。每年在它的演出季里挑选自己钟爱的音乐会,挤公共汽车去听,是她这些年的坚持。我对老太太肃然起敬,无论什么事情,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就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许多经历,一次两次,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若坚持下来,也能放在人生的长河里,串起属于自己的最宝贵的记忆珍珠。尤其到了老太太这样的年纪,人和人之间显现出来的差别,不再是地位、房产或儿孙的荣耀,除了健康的身体,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那才是一笔无人企及的财富。
  不过,老太太也有属于自己的遗憾,那就是丈夫工作忙,这辈子没有陪她听过一次音乐会。如今,丈夫早已先她而去,她依然坚持自己一个人去听音乐会。她对我说,丈夫虽然没法陪她听音乐会,但一直都特别高兴她去听。每一次听完音乐会回到家里,丈夫总会听她讲讲音乐会的情景,便也和她一起分享了美妙的音乐。本来说好的,丈夫要陪她听一次的,票都提前订好了,丈夫却住进了医院,再也没有回家。
  老太太没有告诉我这是哪年的事情。只告诉我那次要听的是莫扎特的音乐,话音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哀伤,核桃皮一样的皱纹覆盖着的眼睛里闪着亮光,那里面也许更多的是回忆和怀念吧。我猜想,在没有丈夫的日子里,听音乐会不仅是她的一种习惯,也是她和丈夫相会的一种方式吧。
  车来了,我要搀扶她,她却很硬朗地一个人上了车。这一晚的音乐会,是我听过的音乐会中最奇特的一次。海顿的大提琴多了一层与众不同的韵味。低沉的大提琴,那么像一位饱经沧桑却又保持一腔幽怀的老人。
其他文献
“写些什么呢?”艾弗里看着桌面上的白纸自言自语,  马克斯悄无声息地走到她的身后,一把抢过那张纸:“你在做什么?”  “还给我!”艾弗里说,“我要写下我感谢的对象。”  “看来你还有很多东西要写,整张纸都还是空白。”马克斯笑道。  “就算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也不会感谢我的哥哥,因为你太讨厌了。”艾弗里嘟着嘴说。  这时,从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艾弗里,你可以帮我一下吗?”  “我不喜欢在厨房干
期刊
大自然的万千景观,早在古老的《诗经》与《楚辞》中就陆续出场了,但那些景观或者只是引发诗兴的触媒,或者只是诗的整体中的旁衬。等到曹操的《观沧海》出世,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风景抒情诗。中国的海岸线虽长,但以海洋为题材的诗作尤其是佳作不多,这大约是因为中国毕竟是以农耕为主的内陆国家之故吧。曹操的《观沧海》。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最早的以海洋为审美对象的风景诗,而且是继《诗经》之后的四言诗的千古绝
期刊
节日,街上总是人山人海。这不,我走在拥挤的道路上,热得满头大汗,  “咦,前面怎么那么多人?”我好奇地凑上前去。哦,原来是一个流浪汉在表演什么“气功”。我心里暗想:嘁,不过是些骗人的把戏!可还是忍不住停了脚步,好奇地打量起这个“耍把戏”的“气功大师”。蓬乱灰白的头发,深陷的眼窝,黯淡无光的眼睛,饱经沧桑的脸庞上胡子拉碴,破旧的衣服满是灰尘……“唉——”我忍不住摇了摇头。  只见他收心凝神,将所谓的
期刊
那天下午,我趴在教学楼二楼的窗口,看着对面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经过,心开始不断往下沉。佩斯小姐带的班级在这一天举行年终派对,我已经盼望好几周了。在派对即将到来的那一周,佩斯小姐还在黑板的右上角挂了一个倒计时牌。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全班同学都乐疯了。  一周前,佩斯小姐问谁可以提供小甜饼。我高兴地报上我母亲的名字。母亲做的小甜饼在我们那个街区被公认是最好的,我知道我的同学们肯定会喜欢的。但现在两点钟过了,
期刊
第二天非常冷。我喜欢成都温和的冬日,不像天津,会下雪,今年10月就早早地下了雪。但在天津供暖很充足,而成都没有,有时我们不仅在室外觉得很冷,屋里也冷得厉害。我能想象温迪又要说:“在美国……”唉,在这点上我倒同意,我也讨厌寒冷。  爸爸从外面买回来早餐吃的包子。我对爸爸说,我受不了这室内的寒冷,温迪说在美国所有房子冷了都有暖气,热了都有空调。  “美国的确是个更富有的国家,”爸爸说,“但也不是从一开
期刊
[呱呱鸟的呱呱]  说起“普通话”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舍友。一次他看了场精彩的武打电影,回来大讲特讲“房飞峰”武艺如何如何高强,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就听他一个人在那儿讲。当他讲到“十三姨”时,我们几个全乐翻了,原来他一直讲的“房飞峰”就是“黄飞鸿”。  好了,赶快一起来看看小呱呱鸟与普通话的故事吧!  元旦晚会上,小呱呱鸟穿着一身蜘蛛装上台表演节目。他刚上台时。怕大家看不明白自己扮演的
期刊
写记叙类文章,一般思路是“从头说起”,开头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等内容。但也有一些文章起笔不是从事情开端人手,而是从事件的中间某个节点切入。这种开头法的好处是:简洁,留下悬念,引人注意,有时会收到高山坠石般的奇险之效。我们看几个例子。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  这个开头只有一句话,独立成段。读了这个开头,我们知道,作者要写某次行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按一般的写法,开头
期刊
这个梦想在我心中埋藏了三年。  从上小学时起,我就和姥爷一起生活。因为家里条件太差,爸爸妈妈一狠心把我扔给姥爷去南方打工了。尽管六岁的我舍不得他们离开,尽管我哭破了嗓子,他们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姥爷拉住我,也直抹眼角。  当时姥爷已经六十多岁。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早晨走五里山路送我上学,晚上冉到学校接我。每次吃饭时,他都把肉、鸡蛋堆到我碗里,等我吃完了饭他才吃剩下的菜,而菜常常只剩下一点点。姥爷
期刊
刚收罢狄,爸爸,连同他的老板,就一起把工作丢了。可爸爸说,丢了好,我巴不得丢了呢。那意思,下岗才光荣呢。
期刊
初唐,是封建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大唐王朝的开始。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黄金王朝的序幕。当前台的帷幕刚刚拉开,闪亮登场的便是被美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户照邻和骆宾王。稍后便是韩愈在《荐士》一诗中盛赞的“国朝盛文章,子晶始高蹈”的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唐高宗龙朔元年(661)生。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的他,少年时“以豪家子,驰侠使气”(卢藏用《陈氏别传》),至18岁仍不知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