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在病房担任责任护士期间,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及家属进行随机调查,采用个体和集中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继续电话追踪访视。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在家庭支持下,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积极尝试自己的事自己做,使其现存的机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结论:家庭支持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存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家庭支持;后遗症;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97-02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可以从急性期恢复,但往往会遗留下后遗症:如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需要长期的照顾及康复锻炼。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并需要懂得该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护理知识,由于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70%-80%[1],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为探讨家庭支持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我们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不同程度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访视,并给予教育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方便取样,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由我们主管病床的60例住院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且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急性期恢复后,全部留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困难或言语障碍。神志清楚,能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且住院10天以上,年龄60—73岁,男性40例,女性20例,初次住院34例,再次或多次住院26例,全部为离退休人员。
1.2方法
1.2.1随机调查 由笔者本人进行,自设调查表,结合访谈,面对面交流是调查的真實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成员,离退休前所从事的职业,所患疾病及主要症状,生活自理情况,饮食药物知识及机体功能康复锻炼等。
1.2.2个案交流 随着患者病情恢复,他们的心理变化日趋复杂,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由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出现权利的落差,往日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威风不再,加上现在又疾病缠身,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和强烈的失落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个别谈心法,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健康宣教,并主动和家属沟通,让其积极参与、协助,提供好的治疗效果及信息,并且说明他们的病情经过治疗、锻炼是可以好转或康复的,需要的是他们要以乐观的情绪配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坚持治疗和自我保健的必要性,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脑卒中偏瘫的功能恢复宜在发病数天后开始,以免因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减慢恢复[3]。我们护理人员的坚定信念、热情、耐心和对病情的分析性解释,使患者消除了心里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
1.2. 3 电话访视 病人出院前向其介绍电话追踪访视的目的和形式,取得同意后,准确记下电话号码并告知访视的时间。在患者出院一周左右,以责任护士身份电话访视患者出院后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职业选择恰当的称呼,了解其心态、是否按时服药、是否进行康复锻炼及家庭支持情况等。我们对老年人进行循序渐进的疾病防治相关知识宣教,鼓励老年人扩大生活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适当运动,多与亲戚朋友交往、通电话、聊天等均能减少孤独寂寞感,尽可能增加生活中的乐趣。指导家属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鼓励体弱老人由料理个人卫生、整理床铺逐步过渡到户外活动,呼吸户外新鲜空气能使人保持较好心理身体状态,有利于老人健康长寿[4]。
2 结果
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和思考,研究得出2个主题,分别是:(1)浓厚的家庭亲情,特别是配偶和子女的支持和协助是他们建立战胜疾病信念,忍受病痛折磨的核心力量。(2)医务人员的尊重、关爱和科学指导是他们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往往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工作与学习上,与老人的沟通相对较少,甚至极少。使得相当部分的老人住进医院后,容易产生被家庭、社会忽视和遗忘的感觉,进而加重病情,情绪变化无常。作为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主动跟家属沟通,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让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对家属心理上、生活上承受的压力表示理解、同情,并给予有关疾病信息和康复技能的指导,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鼓励其作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之获得自强和自尊的心态,最大限度发挥现存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向代群,李容梅,李伟,等. 脑卒中后焦虑与瘫痪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94
[2]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5
[3] 王锦玲,李燕,田黎.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438-439
[4] 陶寿淇.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变化趋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17(3):175.
【关键词】家庭支持;后遗症;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97-02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可以从急性期恢复,但往往会遗留下后遗症:如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需要长期的照顾及康复锻炼。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并需要懂得该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护理知识,由于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70%-80%[1],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为探讨家庭支持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我们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不同程度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访视,并给予教育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方便取样,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由我们主管病床的60例住院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且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急性期恢复后,全部留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困难或言语障碍。神志清楚,能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且住院10天以上,年龄60—73岁,男性40例,女性20例,初次住院34例,再次或多次住院26例,全部为离退休人员。
1.2方法
1.2.1随机调查 由笔者本人进行,自设调查表,结合访谈,面对面交流是调查的真實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成员,离退休前所从事的职业,所患疾病及主要症状,生活自理情况,饮食药物知识及机体功能康复锻炼等。
1.2.2个案交流 随着患者病情恢复,他们的心理变化日趋复杂,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由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出现权利的落差,往日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威风不再,加上现在又疾病缠身,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和强烈的失落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个别谈心法,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健康宣教,并主动和家属沟通,让其积极参与、协助,提供好的治疗效果及信息,并且说明他们的病情经过治疗、锻炼是可以好转或康复的,需要的是他们要以乐观的情绪配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坚持治疗和自我保健的必要性,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脑卒中偏瘫的功能恢复宜在发病数天后开始,以免因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减慢恢复[3]。我们护理人员的坚定信念、热情、耐心和对病情的分析性解释,使患者消除了心里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
1.2. 3 电话访视 病人出院前向其介绍电话追踪访视的目的和形式,取得同意后,准确记下电话号码并告知访视的时间。在患者出院一周左右,以责任护士身份电话访视患者出院后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职业选择恰当的称呼,了解其心态、是否按时服药、是否进行康复锻炼及家庭支持情况等。我们对老年人进行循序渐进的疾病防治相关知识宣教,鼓励老年人扩大生活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适当运动,多与亲戚朋友交往、通电话、聊天等均能减少孤独寂寞感,尽可能增加生活中的乐趣。指导家属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鼓励体弱老人由料理个人卫生、整理床铺逐步过渡到户外活动,呼吸户外新鲜空气能使人保持较好心理身体状态,有利于老人健康长寿[4]。
2 结果
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和思考,研究得出2个主题,分别是:(1)浓厚的家庭亲情,特别是配偶和子女的支持和协助是他们建立战胜疾病信念,忍受病痛折磨的核心力量。(2)医务人员的尊重、关爱和科学指导是他们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往往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工作与学习上,与老人的沟通相对较少,甚至极少。使得相当部分的老人住进医院后,容易产生被家庭、社会忽视和遗忘的感觉,进而加重病情,情绪变化无常。作为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主动跟家属沟通,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让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对家属心理上、生活上承受的压力表示理解、同情,并给予有关疾病信息和康复技能的指导,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鼓励其作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之获得自强和自尊的心态,最大限度发挥现存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向代群,李容梅,李伟,等. 脑卒中后焦虑与瘫痪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94
[2]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5
[3] 王锦玲,李燕,田黎.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438-439
[4] 陶寿淇.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变化趋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