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我国经典古诗文与近现代名家作品,其中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资源,仅是课文内容便涵盖广泛,课外更是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取阅读资源中最有教学价值、最能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内容,摒弃价值不高、对语文教学和学生成长无益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浩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删繁就简”,找到价值高、易拓展、成体系、合学情的传统文化阅读方法,真正挖掘出文本的文化价值。本文以鲁迅经典散文集《朝花夕拾》为例,总结阅读教学中值得发挥与应该省略的传统文化内容,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朝花夕拾》是鲁迅根据个人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经历写成的散文集。文章大多夹叙夹议,文笔生动诙谐,思想进步开明,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展现出浓浓的童趣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学教材普遍选录了其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名篇,其余篇目也大多在拓展阅读中有所涉及。笔者将全书中的傳统文化内容总结为民间传说及习俗、古典文学、传统美德等方面,下面分别就如何取舍展开论述。
一、民间传说及习俗
《朝花夕拾》中的民间传说内容主要有《狗·猫·鼠》中的“猫为虎师”“老鼠成亲”“老鼠数铜钱”“墨猴”等故事,《二十四孝图》故事、“马胡子”的传说,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怪哉虫”。体现传统习俗的内容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送“福橘”,《五猖会》《无常》中的“迎神”“送无常”,《父亲的病》中对药引的要求以及父亲临终时的“握经灰”“儿子叫魂”,《藤野先生》中提到的“怕鬼”、缠足,等等。还有许多内容被鲁迅灵活地化用为典故,穿插在评述之中,读来妙趣横生。
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就是解读内容,因此对于文本中提及的民间传说及习俗,教师必须作适当的介绍、解释,这样才能让学生完整地读懂课文。就这一层面来讲,只要是课文以及课外读物中出现的内容,教师都应有所介绍,不能完全舍去。区别在于介绍之后的讲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教育教学的需要,恰当安排详略。例如对于中学生,“握经灰”、“叫魂”、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内容不妨略讲,即予以“舍”。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年纪较小,过多了解有关封建迷信、传统礼教的内容并无益处,或许还会因此受到误导;二是这些内容在作品中本就受到作者的批判,作者的思想及情感倾向已经很明显,作过多解读容易扭曲作者原意、脱离文本;三是这些内容没有拓展教学的价值,其领域太过偏狭,无法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加语言文字训练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让学生更有效率、更全面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种需要,《朝花夕拾》中值得“取”,即值得积极拓展、大量发挥的传说或民俗有“老鼠数铜钱”“墨猴”等动物典故,以及送“福橘”。原因同样有三:一是这些典故、习俗浅显易懂,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万物有灵”“物我和谐”“趋吉避凶”等思想,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生动而真切的认识;二是这些内容容易与语文教学建立联系,教师分析其中的拟人、想象、谐音、象征等手法,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三是这些内容有较高的审美性,如“墨猴”“隐鼠”既萌又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使其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
其余内容,不妨根据与详讲内容之间联系的紧与疏来取舍。能够组合成一套教学素材的便一起讲授,最好同时辅以相似的课外内容。这样成系统地集中呈现,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同时也能让传统文化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古典文学
《朝花夕拾》中明确提到的古典文学书目有《山海经》《陶庵梦忆》《荡寇志》《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左传》等,另外有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鉴略》《小学集注》等。这些古典文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介绍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其中许多内容,至今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素材。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取舍呢?不妨参考作者在文中写下的学习体验。
作者在介绍古典文学内容时,展现出了鲜明的价值取向:内容生动、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如《山海经》《西游记》等读来有趣,是作者童年乐趣和学习兴趣的来源之一;内容枯燥无味、须终日背诵的书籍,如《三字经》《小学集注》等,让作者时刻感到厌烦,且文本价值不大,读久了反而容易禁锢思想。《鉴略》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部书,作者学习这部书时,知道读它“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但仍然读不懂,只能死记硬背,对其价值可谓毁誉参半。背诵过程艰难、痛苦,而且是在父亲以禁止参加五猖会为要挟的情况下,以紧张的情绪背诵的,然而后来作者觉得五猖会“没有什么大意思”,反倒是将背的这段书牢记了一生,并在长大后从中隐约悟出了父亲教育的苦心。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学中华古典文学的一般经验:“取”其中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部分,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欣赏作为教学的最高要求;“舍”内容单调、表达生涩的部分,其中有突出文化价值的内容可作重点讲授,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加以演绎、阐发。这样教学更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更能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学中,不能忽略作者通过学习《鉴略》展现出的教学经验——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方法当然不必也不应效仿作者父亲,但确实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现实需要,在学习之后有真切的“获得感”。出于这种思考,在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深入学习有现实意义和思辨性、能够开拓学生理解和思考的空间并最终让学生得出具体结论与掌握阅读方法的文本,这样的文本才是价值最高的传统文学文本。
三、传统美德
《朝花夕拾》中,传统美德主要体现在具体人物身上。作者没有直接阐发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刻意批驳传统道德中迂腐、陈旧的成分,而是以一个个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客观真实地展现出了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具体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先生寿镜吾、《范爱农》中的范爱农等。这些人物形象有一个共性,即都成长于中国传统社会,身上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首先是为彰显文章主题服务,其次是为了提升作品的鉴赏空间和审美层次。教师教学中,必须综合考虑作者用意与教学需求,进行合理有度的升华,恰当地提炼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 在阅读教学中赏析人物形象,不能脱离人物自身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师教学时,不能将人物讲得扁平、单调,单纯地以“褒贬”概括人物形象。将人物简单地分为“正”“反”两种类型,会破坏作品的文化内涵,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舍”直观、结论性和主观性强的观点,“取”有根据、经概括与思考作出的判断。如赏析阿长,不能单纯地讲其“朴实真挚”,也不能单纯地说其“富有母性”,这些都是作者直接表现出来的,直接讲授既无思维的引导,又无审美的提升,展现出的传统美德单调、模式化,學生没有深入走进文本,相当于没有讲。有些教师根据本文写法“先抑后扬”来总结阿长身上的传统美德,说她“庸俗但又真挚”“渺小但又博爱”“粗犷但又温情”,试问这是基于人物真实形象总结出的吗?我们评论一个人的美德时总要以他的缺点为前缀吗?以上种种“解读”都应在阅读课文的阶段,以“概括主要内容”的形式完成。到了人物形象赏析阶段,必须作深度、立体、有思考的概括,这样才能避免让传统美德沦为单纯的“标签”。
仍以阿长为例,她身上应该“取”的内容有:要求作者新年说好话,为作者送“福橘”,体现出其热爱生活、追求幸福而又容易收获快乐的淳朴美德;因为作者偶然提起的一个心愿,不知历经多少辛苦,买来“三哼经”,展现出中华民族有心意、善关怀、体贴温隋的真挚美德;为作者一家不辞辛劳,工作多年,尽管彼此言行举止、修养见识迥异,却仍能亲如一家、和谐相处,展现出中华民族亲和、包容等美德。
《范爱农》中的范爱农,是一个有传统文化背景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因为作者在他和同学出洋相时的“一次摇头”,而对作者心生芥蒂,数年不与交好。这样虽然有些迂腐、小气,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忠于集体、看重名誉、恩怨分明、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后来二人坦诚相告,冰释前嫌,并成为以性命相托的知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和、坦诚、是非分明的传统美德。后来范爱农挣扎在生存边缘,在理想与现实的夹击中逐渐消沉,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作者的信任,相信“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笑对绝境、珍视友谊的传统美德,尽管结局悲凉,但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对范爱农操守、追求的赞赏,并尤其惋惜其命运。这些都可以深入探究、发挥,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联系时代背景,便可读出作者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洪流中面临的挑战。
此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私塾先生寿镜吾对学生很严厉,反对学生读“无用”的书,自己却又在学生背书时出神,享受地背起自己喜欢的诗篇。教师教学到此处,不应单纯地将其视为“闲笔”,可分析寿镜吾对于儒家经典与优美诗文的情感,从中得出其既关注“实学”,又有自己的审美享受,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人重学识又乐于修养、有追求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形象有所认识。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理解《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传统文化、传统文人的态度。
以上内容只是简要概括,《朝花夕拾》内容充实、思想丰富,仍有未论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此不详细展开。总之,对于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应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待,从学生成长的角度选取。教师教学应始终围绕学情,作有体系、有目的的资源整合,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浩瀚、汗牛充栋,只有作详略得当的有机处理,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而不至于沦为“一时热点”或“拂面清风”。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本文得到借鉴,在今后教学中去芜存菁,正确取舍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朝花夕拾》是鲁迅根据个人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经历写成的散文集。文章大多夹叙夹议,文笔生动诙谐,思想进步开明,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展现出浓浓的童趣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学教材普遍选录了其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名篇,其余篇目也大多在拓展阅读中有所涉及。笔者将全书中的傳统文化内容总结为民间传说及习俗、古典文学、传统美德等方面,下面分别就如何取舍展开论述。
一、民间传说及习俗
《朝花夕拾》中的民间传说内容主要有《狗·猫·鼠》中的“猫为虎师”“老鼠成亲”“老鼠数铜钱”“墨猴”等故事,《二十四孝图》故事、“马胡子”的传说,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怪哉虫”。体现传统习俗的内容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送“福橘”,《五猖会》《无常》中的“迎神”“送无常”,《父亲的病》中对药引的要求以及父亲临终时的“握经灰”“儿子叫魂”,《藤野先生》中提到的“怕鬼”、缠足,等等。还有许多内容被鲁迅灵活地化用为典故,穿插在评述之中,读来妙趣横生。
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就是解读内容,因此对于文本中提及的民间传说及习俗,教师必须作适当的介绍、解释,这样才能让学生完整地读懂课文。就这一层面来讲,只要是课文以及课外读物中出现的内容,教师都应有所介绍,不能完全舍去。区别在于介绍之后的讲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教育教学的需要,恰当安排详略。例如对于中学生,“握经灰”、“叫魂”、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内容不妨略讲,即予以“舍”。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年纪较小,过多了解有关封建迷信、传统礼教的内容并无益处,或许还会因此受到误导;二是这些内容在作品中本就受到作者的批判,作者的思想及情感倾向已经很明显,作过多解读容易扭曲作者原意、脱离文本;三是这些内容没有拓展教学的价值,其领域太过偏狭,无法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加语言文字训练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让学生更有效率、更全面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种需要,《朝花夕拾》中值得“取”,即值得积极拓展、大量发挥的传说或民俗有“老鼠数铜钱”“墨猴”等动物典故,以及送“福橘”。原因同样有三:一是这些典故、习俗浅显易懂,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万物有灵”“物我和谐”“趋吉避凶”等思想,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生动而真切的认识;二是这些内容容易与语文教学建立联系,教师分析其中的拟人、想象、谐音、象征等手法,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三是这些内容有较高的审美性,如“墨猴”“隐鼠”既萌又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使其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
其余内容,不妨根据与详讲内容之间联系的紧与疏来取舍。能够组合成一套教学素材的便一起讲授,最好同时辅以相似的课外内容。这样成系统地集中呈现,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同时也能让传统文化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古典文学
《朝花夕拾》中明确提到的古典文学书目有《山海经》《陶庵梦忆》《荡寇志》《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左传》等,另外有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鉴略》《小学集注》等。这些古典文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介绍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其中许多内容,至今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素材。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取舍呢?不妨参考作者在文中写下的学习体验。
作者在介绍古典文学内容时,展现出了鲜明的价值取向:内容生动、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如《山海经》《西游记》等读来有趣,是作者童年乐趣和学习兴趣的来源之一;内容枯燥无味、须终日背诵的书籍,如《三字经》《小学集注》等,让作者时刻感到厌烦,且文本价值不大,读久了反而容易禁锢思想。《鉴略》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部书,作者学习这部书时,知道读它“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但仍然读不懂,只能死记硬背,对其价值可谓毁誉参半。背诵过程艰难、痛苦,而且是在父亲以禁止参加五猖会为要挟的情况下,以紧张的情绪背诵的,然而后来作者觉得五猖会“没有什么大意思”,反倒是将背的这段书牢记了一生,并在长大后从中隐约悟出了父亲教育的苦心。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学中华古典文学的一般经验:“取”其中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部分,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欣赏作为教学的最高要求;“舍”内容单调、表达生涩的部分,其中有突出文化价值的内容可作重点讲授,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加以演绎、阐发。这样教学更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更能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学中,不能忽略作者通过学习《鉴略》展现出的教学经验——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方法当然不必也不应效仿作者父亲,但确实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现实需要,在学习之后有真切的“获得感”。出于这种思考,在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深入学习有现实意义和思辨性、能够开拓学生理解和思考的空间并最终让学生得出具体结论与掌握阅读方法的文本,这样的文本才是价值最高的传统文学文本。
三、传统美德
《朝花夕拾》中,传统美德主要体现在具体人物身上。作者没有直接阐发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刻意批驳传统道德中迂腐、陈旧的成分,而是以一个个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客观真实地展现出了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具体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先生寿镜吾、《范爱农》中的范爱农等。这些人物形象有一个共性,即都成长于中国传统社会,身上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首先是为彰显文章主题服务,其次是为了提升作品的鉴赏空间和审美层次。教师教学中,必须综合考虑作者用意与教学需求,进行合理有度的升华,恰当地提炼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 在阅读教学中赏析人物形象,不能脱离人物自身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师教学时,不能将人物讲得扁平、单调,单纯地以“褒贬”概括人物形象。将人物简单地分为“正”“反”两种类型,会破坏作品的文化内涵,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舍”直观、结论性和主观性强的观点,“取”有根据、经概括与思考作出的判断。如赏析阿长,不能单纯地讲其“朴实真挚”,也不能单纯地说其“富有母性”,这些都是作者直接表现出来的,直接讲授既无思维的引导,又无审美的提升,展现出的传统美德单调、模式化,學生没有深入走进文本,相当于没有讲。有些教师根据本文写法“先抑后扬”来总结阿长身上的传统美德,说她“庸俗但又真挚”“渺小但又博爱”“粗犷但又温情”,试问这是基于人物真实形象总结出的吗?我们评论一个人的美德时总要以他的缺点为前缀吗?以上种种“解读”都应在阅读课文的阶段,以“概括主要内容”的形式完成。到了人物形象赏析阶段,必须作深度、立体、有思考的概括,这样才能避免让传统美德沦为单纯的“标签”。
仍以阿长为例,她身上应该“取”的内容有:要求作者新年说好话,为作者送“福橘”,体现出其热爱生活、追求幸福而又容易收获快乐的淳朴美德;因为作者偶然提起的一个心愿,不知历经多少辛苦,买来“三哼经”,展现出中华民族有心意、善关怀、体贴温隋的真挚美德;为作者一家不辞辛劳,工作多年,尽管彼此言行举止、修养见识迥异,却仍能亲如一家、和谐相处,展现出中华民族亲和、包容等美德。
《范爱农》中的范爱农,是一个有传统文化背景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因为作者在他和同学出洋相时的“一次摇头”,而对作者心生芥蒂,数年不与交好。这样虽然有些迂腐、小气,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忠于集体、看重名誉、恩怨分明、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后来二人坦诚相告,冰释前嫌,并成为以性命相托的知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和、坦诚、是非分明的传统美德。后来范爱农挣扎在生存边缘,在理想与现实的夹击中逐渐消沉,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作者的信任,相信“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笑对绝境、珍视友谊的传统美德,尽管结局悲凉,但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对范爱农操守、追求的赞赏,并尤其惋惜其命运。这些都可以深入探究、发挥,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联系时代背景,便可读出作者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洪流中面临的挑战。
此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私塾先生寿镜吾对学生很严厉,反对学生读“无用”的书,自己却又在学生背书时出神,享受地背起自己喜欢的诗篇。教师教学到此处,不应单纯地将其视为“闲笔”,可分析寿镜吾对于儒家经典与优美诗文的情感,从中得出其既关注“实学”,又有自己的审美享受,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人重学识又乐于修养、有追求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形象有所认识。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理解《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传统文化、传统文人的态度。
以上内容只是简要概括,《朝花夕拾》内容充实、思想丰富,仍有未论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此不详细展开。总之,对于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应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待,从学生成长的角度选取。教师教学应始终围绕学情,作有体系、有目的的资源整合,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浩瀚、汗牛充栋,只有作详略得当的有机处理,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而不至于沦为“一时热点”或“拂面清风”。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本文得到借鉴,在今后教学中去芜存菁,正确取舍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