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上二年级,有一天学了《母親的恩情》这篇课文,回家后抢着帮我做这做那,我很奇怪,她却充满感情地说:“妈妈,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怎么报答得了你的恩情呢?”我很欣慰,由衷觉得她学了这一课,不仅是学会了几个生字词,会背了一首《游子吟》诗,更是得到了一次思想情感上的认知提升。他们老师这堂课上得好,上出了水平。这堂课的情感认识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一直到将来,语文课不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效果吗?
我不由反思了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动、感悟是否太少了,我们是否太重视让学生求知、重视讲解、重视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情感的培养。我不妨举一个例子,从一节被刻录为光盘的《沁园春长沙》的优质课说起。整整一堂课,教师讲解占主导地位,分析背景,分析上下阕的内容,分析重要词语的表现力等等。这位教师也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如让学生朗读、讨论,但老师充其量是个导演,看似热闹的你问我答其实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整堂课中学生没有自我感悟的时间,全都顺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教学的目的是知识的传授,哪管其他!让我们再来审视一下中学生的书包,书包里形形色色的练习资料占了半壁江山,有那么一两本中外名著吗?至多有一两本《读者》、漫画之类的快餐类读物。现在有几个学生会看中外名著,有几个老师会让学生去读中外名著呢?又有多少老师自己常读名家名作名著,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并如火炬一般传予学生,如火种一般点亮学生的思想,恐怕大都是急功近利地认为讲解知识可以获取中考、高考的高分,从而忽视了教学中的课文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这样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仍存在这样的问题:把语文看作是单一的工具,无视知识背后蕴含的人的丰富情感;认为反复训练能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忽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可培养的探索精神、学习兴趣;一味追求应试的功利目的,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陶冶。
于是乎,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达观旷放、王安石的立志改革、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刘胡兰的为国牺牲、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华盛顿的诚实守信等思想品性的学生呢?我们还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事,批判现在的世风日下,殊不知我们并没有尽到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的教育。我们错误地认为把学生送进大学的校门就是最好地创造人才,但人才应具有的基本品性的丧失我们就不管了,那岂不是“没有灵魂的教育”?
现在中小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把课堂看作是点拨学生的思想的空间,而非仅仅教师教课文、学生学课文的场所;把课堂看作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而非机械讲解、枯燥接受的被动时光;把课堂看作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非灌输知识的阵地。
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诚然,“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分析文章的主旨、总结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课堂上容易驾驭,但它只能培养学生的技能,而真正的教育应能提升人的精神、道德,是立人。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更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语文承载的是民族的精神、气质,它负载着悠久瑰丽的民族文化,作家的个性人格力量。我们爱好文学的人都有体会,正是那一篇篇情真优美的文章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激起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激起我们投身祖国建设的豪情,伴随我们勇敢面对人生挑战,伴随我们作出每一次的人生选择,伴随我们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只有站在人文精神的层面上教语文,一篇篇课文才会光彩奕奕,融入到学生的血液和头脑中。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使课文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修养、精神情操,长久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呢?我认为可着重从下列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调动想象,融入意境;二是体会感情,内化心灵。
所谓“调动想象,融入意境”,就是在授课时,让学生切切实实地阅读,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利用对文章的理解,去想象文章中的情景,仿佛自己置身于其时其地其境,融入到作者营造的氛围意境中,教师可叫学生复述自己的体会或稍加提问点拨。这种方法对诗歌教学尤为适合。如学《沁园春长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想象在那样的背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环境之下,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情。那样学生心中自会充塞着革命的豪情,燃烧起为国奉献、实现自我抱负的激情。其他文体作品尤其是叙事类作品也可利用此法。如小说《祝福》,为了让学生体会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我们可让学生想象祥林嫂的经历或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祝福》的电影片断直观展示,让学生自己从想象的形象中体会那个时代,那种制度。
所谓“体会感情,内化心灵”就是利用情感激发学生的精神追求。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学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我们让学生踏上语言的桥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情感的体验。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仅仅着眼于文字、内容,而能品味、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孙犁先生的《黄鹂》一文,我们通过作者对黄鹂的几次境况的描绘,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和他的“各种事物只有在极致中才能体现出美”的主张,我们学生不是更真切地体悟出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心灵上不是受到一次洗礼吗?优美深刻的作品都是凭借深厚的情感吸引读者的兴趣,打开读者的心灵。我们教师上课要饱含激情,只有自己先被打动,才能打动学生。要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感悟名著的兴趣,哪怕是试卷上的阅读材料也可作为好范文、例子,“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有知识、有智慧、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有修养的人才。能“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钱理群)
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一世。”让我们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去追逐“精神的太阳”吧!
我不由反思了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动、感悟是否太少了,我们是否太重视让学生求知、重视讲解、重视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情感的培养。我不妨举一个例子,从一节被刻录为光盘的《沁园春长沙》的优质课说起。整整一堂课,教师讲解占主导地位,分析背景,分析上下阕的内容,分析重要词语的表现力等等。这位教师也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如让学生朗读、讨论,但老师充其量是个导演,看似热闹的你问我答其实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整堂课中学生没有自我感悟的时间,全都顺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教学的目的是知识的传授,哪管其他!让我们再来审视一下中学生的书包,书包里形形色色的练习资料占了半壁江山,有那么一两本中外名著吗?至多有一两本《读者》、漫画之类的快餐类读物。现在有几个学生会看中外名著,有几个老师会让学生去读中外名著呢?又有多少老师自己常读名家名作名著,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并如火炬一般传予学生,如火种一般点亮学生的思想,恐怕大都是急功近利地认为讲解知识可以获取中考、高考的高分,从而忽视了教学中的课文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这样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仍存在这样的问题:把语文看作是单一的工具,无视知识背后蕴含的人的丰富情感;认为反复训练能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忽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可培养的探索精神、学习兴趣;一味追求应试的功利目的,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陶冶。
于是乎,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达观旷放、王安石的立志改革、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刘胡兰的为国牺牲、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华盛顿的诚实守信等思想品性的学生呢?我们还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事,批判现在的世风日下,殊不知我们并没有尽到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的教育。我们错误地认为把学生送进大学的校门就是最好地创造人才,但人才应具有的基本品性的丧失我们就不管了,那岂不是“没有灵魂的教育”?
现在中小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把课堂看作是点拨学生的思想的空间,而非仅仅教师教课文、学生学课文的场所;把课堂看作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而非机械讲解、枯燥接受的被动时光;把课堂看作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非灌输知识的阵地。
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诚然,“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分析文章的主旨、总结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课堂上容易驾驭,但它只能培养学生的技能,而真正的教育应能提升人的精神、道德,是立人。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更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语文承载的是民族的精神、气质,它负载着悠久瑰丽的民族文化,作家的个性人格力量。我们爱好文学的人都有体会,正是那一篇篇情真优美的文章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激起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激起我们投身祖国建设的豪情,伴随我们勇敢面对人生挑战,伴随我们作出每一次的人生选择,伴随我们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只有站在人文精神的层面上教语文,一篇篇课文才会光彩奕奕,融入到学生的血液和头脑中。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使课文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修养、精神情操,长久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呢?我认为可着重从下列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调动想象,融入意境;二是体会感情,内化心灵。
所谓“调动想象,融入意境”,就是在授课时,让学生切切实实地阅读,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利用对文章的理解,去想象文章中的情景,仿佛自己置身于其时其地其境,融入到作者营造的氛围意境中,教师可叫学生复述自己的体会或稍加提问点拨。这种方法对诗歌教学尤为适合。如学《沁园春长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想象在那样的背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环境之下,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情。那样学生心中自会充塞着革命的豪情,燃烧起为国奉献、实现自我抱负的激情。其他文体作品尤其是叙事类作品也可利用此法。如小说《祝福》,为了让学生体会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我们可让学生想象祥林嫂的经历或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祝福》的电影片断直观展示,让学生自己从想象的形象中体会那个时代,那种制度。
所谓“体会感情,内化心灵”就是利用情感激发学生的精神追求。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学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我们让学生踏上语言的桥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情感的体验。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仅仅着眼于文字、内容,而能品味、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孙犁先生的《黄鹂》一文,我们通过作者对黄鹂的几次境况的描绘,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和他的“各种事物只有在极致中才能体现出美”的主张,我们学生不是更真切地体悟出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心灵上不是受到一次洗礼吗?优美深刻的作品都是凭借深厚的情感吸引读者的兴趣,打开读者的心灵。我们教师上课要饱含激情,只有自己先被打动,才能打动学生。要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感悟名著的兴趣,哪怕是试卷上的阅读材料也可作为好范文、例子,“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有知识、有智慧、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有修养的人才。能“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钱理群)
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一世。”让我们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去追逐“精神的太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