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对于专业审计人员的需求增加,良好的就业前景下,审计学逐漸成为热门学科。审计实务作为审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是在学习了审计基础课程,了解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审计技术之后,基于工作过程是完成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而开设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审计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课堂实例缺乏、学生数量多、教师没有相关审计经验等难题,这些困难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克服,保证审计实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审计实务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审计实务教学;困难;解决方法
一、审计实务教学中的困难
(一)在审计实务课堂中缺乏教学案例
审计实务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体现完整审计业务流程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案例文字量大,业务流程繁杂且缺乏趣味性。并且,一些教学案例都是由外文翻译而来,存在翻译不到位、晦涩拗口等问题,这样的案例不利于审计实务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具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对这些案例进行充分的解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国内没有较多的审计案例可供讲师运用于教学课堂中,毕竟没有哪家企业会愿意主动公开公司内部财务和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实例,译文资料晦涩难懂,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有时也会对这样的课堂无所适从,这就很难让学生还能感兴趣地接受、掌握必须的审计技能知识,从而使审计实务的教学陷入困境。无法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收获亦甚少。
(二)审计实务课堂中学生数量多,难以保证学习效果
按照行政建制班制高职院校的一个行政班基本上是40至50名学生,有的院校还合班上课,这样审计实务课堂上学生的数量都会很多。课堂人数多就会使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同学,对于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可能做不到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个性内向的同学往往不那么引人注意,最有可能会被老师忽略,这类同学一旦学习中遇到问题又没有被及时发现的话,那么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果遇到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繁琐乏味的知识框架再加上不被监督的学习状态,对于审计实务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愈发无力。接受审计实务教学的学生人数无法改变,教师也不可能三头六臂全面兼顾,这样无法保证学习效果而成为审计实务教学中的又一困难。
(三)审计实务教师没有相关的审计经验
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就业的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尽管他们接受了专业教育,有的并通过了相应的资格考试获得了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他们并没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师也不例外。审计实务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能够对教材案例中审计工作流程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对书面知识进行消化。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就不能够对学生的实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面对实际操作中的突发状况和问题也就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有时仅仅依靠教材知识对审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难免有失偏颇。而且,教师没有相关的审计经验也就不会指导学生实践这就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有可能会使学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想法,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也是不利的。
二、审计实务教学难题的解决
(一)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推广案例教学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现代化教学课堂中。审计实务的教学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来为学生更加直观的展示教学案例,同时打造生动的课堂,为教学课堂增添趣味。教师在讲述知识时,将相关案例通过PPT等演示文件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审计工作的流程及整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多彩的动画展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会更牢固。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上即时搜索教学案例,这样可以使案例更贴近教材需要,同时获得更多适合的、多样化的案例,丰富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兴趣。
(二)采取小组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针对审计实务教学课堂人数众多,课堂学习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分组讨论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在大学中费时且不好操控,因此运用的却非常少。但将小组互动的方法运用到审计实务教学中却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将学生安排到不同的部门,具有各自的职能且又互相联系,在课堂上推演审计工作流程。这样就让学生对审计有了一个全过程的体验,对于审计的准则与法律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等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可以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也能增加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项目工作引领情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以完成一个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为一个项目。为了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学生具体去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从中选取一些典型任务确定课程内容,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解决好“如何学”问题。这种为了完成任务而选取教学内容,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避免了审计系统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进而可以克服学生对审计的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使审计实务教师历经实战,增加经验
教师只有经历审计实践才能指导学生的审计实务,想要使审计实务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审计实务的教师参与到审计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学校在接纳审计方面的教师时可以先安排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真正做一些审计工作,一方面是对他们能力的检测,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可以不断补充新知识,随时关注审计过程中业务处理的变化,对以后教学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讲解审计实务时,老师可以列举出更多的审计案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更好的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的审计实务实践。同时,在教师的选择上,如果选择具备审计实践经验和能力的老师可以较快补充审计实务教师的不足,满足学校关于审计实务教学的需要。 (五)跟随时代发展,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变革已经使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实务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现在许多企业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财务处理方式,由以前的手工记账变为计算机自动处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审计方式也应该随之进行转变,教学内容以传统审计方法为主,学习其中的准则与流程。以传统审计为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为学生讲解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审计操作及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方便学生就业。
(六)积极搭建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2+1”的教学模式下,经过了二年的校内学习,希望再通过一年的校外实习来提升学生的職业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一项内容,所以搭建企业实习平台,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到工作岗位上,将所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员工流动性较大而且每年年报审计期间,需要大量的审计助理人员,这就为审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利用这一机会,学校为审计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搭建这样的实习平台,不仅会使学生受益,也有利于提升老师的职业素质,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三、做好审计实务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计实务的内容涉及到以后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审计实务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展开,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审计专业工作。学生熟悉和掌握了审计实务实际工作后即使将来遇到困难,学生也能进行初步判断、分析影响因素,及时拿出处理问题的工作方案。知识和经验的日渐积累使学生在专业对口工作是更有能力和自信心。学生在校实习实训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对审计实务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慌乱,并且做出及时的处理,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就业率
审计实务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为自己赢得就业机会。在审计实务教学克服困难后,它所发挥的作用会更加显著。学生通过在校参加审计工作模拟训练,校方积极寻找合作的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化锻炼能力的机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环境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在真正进入公司参加工作后也能够不再过度紧张。这样一来便提高了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寻找工作时都会成为企业关注的亮点,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都希望能有不用进行长时间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尽快投入工作为公司盈利。接受过专业审计实务教育培训的学生也因此更容易被企业看中,因此学生的就业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北京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策划推出 中国特色审计实务案例分析丛书[J]. 中国内部审计. 2017(08)
[2]浅析审计访谈在实务中的应用[J]. 白璇. 冶金财会. 2017(02)
[3]高职会电专业《审计实务》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 赖丽珍. 现代商贸工业. 2014(09)
[4]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审计实务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李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03)
[5]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教学改革[J]. 胡珊珊. 职教论坛. 2014(02)
关键词:审计实务教学;困难;解决方法
一、审计实务教学中的困难
(一)在审计实务课堂中缺乏教学案例
审计实务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体现完整审计业务流程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案例文字量大,业务流程繁杂且缺乏趣味性。并且,一些教学案例都是由外文翻译而来,存在翻译不到位、晦涩拗口等问题,这样的案例不利于审计实务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具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对这些案例进行充分的解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国内没有较多的审计案例可供讲师运用于教学课堂中,毕竟没有哪家企业会愿意主动公开公司内部财务和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实例,译文资料晦涩难懂,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有时也会对这样的课堂无所适从,这就很难让学生还能感兴趣地接受、掌握必须的审计技能知识,从而使审计实务的教学陷入困境。无法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收获亦甚少。
(二)审计实务课堂中学生数量多,难以保证学习效果
按照行政建制班制高职院校的一个行政班基本上是40至50名学生,有的院校还合班上课,这样审计实务课堂上学生的数量都会很多。课堂人数多就会使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同学,对于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可能做不到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个性内向的同学往往不那么引人注意,最有可能会被老师忽略,这类同学一旦学习中遇到问题又没有被及时发现的话,那么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果遇到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繁琐乏味的知识框架再加上不被监督的学习状态,对于审计实务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愈发无力。接受审计实务教学的学生人数无法改变,教师也不可能三头六臂全面兼顾,这样无法保证学习效果而成为审计实务教学中的又一困难。
(三)审计实务教师没有相关的审计经验
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就业的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尽管他们接受了专业教育,有的并通过了相应的资格考试获得了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他们并没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师也不例外。审计实务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能够对教材案例中审计工作流程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对书面知识进行消化。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就不能够对学生的实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面对实际操作中的突发状况和问题也就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有时仅仅依靠教材知识对审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难免有失偏颇。而且,教师没有相关的审计经验也就不会指导学生实践这就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有可能会使学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想法,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也是不利的。
二、审计实务教学难题的解决
(一)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推广案例教学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现代化教学课堂中。审计实务的教学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来为学生更加直观的展示教学案例,同时打造生动的课堂,为教学课堂增添趣味。教师在讲述知识时,将相关案例通过PPT等演示文件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审计工作的流程及整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多彩的动画展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会更牢固。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上即时搜索教学案例,这样可以使案例更贴近教材需要,同时获得更多适合的、多样化的案例,丰富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兴趣。
(二)采取小组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针对审计实务教学课堂人数众多,课堂学习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分组讨论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在大学中费时且不好操控,因此运用的却非常少。但将小组互动的方法运用到审计实务教学中却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将学生安排到不同的部门,具有各自的职能且又互相联系,在课堂上推演审计工作流程。这样就让学生对审计有了一个全过程的体验,对于审计的准则与法律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等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可以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也能增加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项目工作引领情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以完成一个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为一个项目。为了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学生具体去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从中选取一些典型任务确定课程内容,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解决好“如何学”问题。这种为了完成任务而选取教学内容,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避免了审计系统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进而可以克服学生对审计的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使审计实务教师历经实战,增加经验
教师只有经历审计实践才能指导学生的审计实务,想要使审计实务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审计实务的教师参与到审计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学校在接纳审计方面的教师时可以先安排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真正做一些审计工作,一方面是对他们能力的检测,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可以不断补充新知识,随时关注审计过程中业务处理的变化,对以后教学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讲解审计实务时,老师可以列举出更多的审计案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更好的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的审计实务实践。同时,在教师的选择上,如果选择具备审计实践经验和能力的老师可以较快补充审计实务教师的不足,满足学校关于审计实务教学的需要。 (五)跟随时代发展,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变革已经使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实务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现在许多企业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财务处理方式,由以前的手工记账变为计算机自动处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审计方式也应该随之进行转变,教学内容以传统审计方法为主,学习其中的准则与流程。以传统审计为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为学生讲解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审计操作及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方便学生就业。
(六)积极搭建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2+1”的教学模式下,经过了二年的校内学习,希望再通过一年的校外实习来提升学生的職业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一项内容,所以搭建企业实习平台,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到工作岗位上,将所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员工流动性较大而且每年年报审计期间,需要大量的审计助理人员,这就为审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利用这一机会,学校为审计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搭建这样的实习平台,不仅会使学生受益,也有利于提升老师的职业素质,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三、做好审计实务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计实务的内容涉及到以后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审计实务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展开,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审计专业工作。学生熟悉和掌握了审计实务实际工作后即使将来遇到困难,学生也能进行初步判断、分析影响因素,及时拿出处理问题的工作方案。知识和经验的日渐积累使学生在专业对口工作是更有能力和自信心。学生在校实习实训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对审计实务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慌乱,并且做出及时的处理,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就业率
审计实务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为自己赢得就业机会。在审计实务教学克服困难后,它所发挥的作用会更加显著。学生通过在校参加审计工作模拟训练,校方积极寻找合作的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化锻炼能力的机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环境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在真正进入公司参加工作后也能够不再过度紧张。这样一来便提高了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寻找工作时都会成为企业关注的亮点,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都希望能有不用进行长时间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尽快投入工作为公司盈利。接受过专业审计实务教育培训的学生也因此更容易被企业看中,因此学生的就业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北京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策划推出 中国特色审计实务案例分析丛书[J]. 中国内部审计. 2017(08)
[2]浅析审计访谈在实务中的应用[J]. 白璇. 冶金财会. 2017(02)
[3]高职会电专业《审计实务》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 赖丽珍. 现代商贸工业. 2014(09)
[4]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审计实务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李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03)
[5]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教学改革[J]. 胡珊珊. 职教论坛.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