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事制度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人事工作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人事保证。尤为重要的是人事制度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内在活力得到充分体现,在促进各类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中彰显出蓬勃生机。
  随着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事制度经历了拨乱反正、“两个调整”和全面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步建立了科学的人事分类管理制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人事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和人事法规体系:初步确立了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为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提供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以建立人事分类管理体制为目标。深入实施公务员法。一是精心组织了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大力实施公务员法。有序开展了全省公务员登记,稳步进行参照管理单位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制度,制定出台了包括职位分类、录用、考核、竞争上岗、培训、辞职辞退、奖励等在内的26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与《国家公务员法》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全省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公务员管理进入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新阶段。三是坚持“凡进必考”,依法考录,公平考录,科学考录。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一大批优秀人才通过考录进入公务员队伍。四是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公务员各类培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正在形成。
  
  以推进用人机制转换为目标。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一直沿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实施管理。从1987年开始,事业单位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制度。一是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在我省初步建立。二是全面实施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考试考核办法,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已经全面入轨。三是着手启动岗位设置工作。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开始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四是深入推进人事代理制度。在全国率先提出“人事代理”概念并以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经过10多年的努力,人事代理蓬勃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各级人才服务机构与9.67万家用人单位建立了人事代理关系,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126.2万份。
  
  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目标。不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稳步实施、形成机制、规范秩序、缩小差距的目标。加大对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在全国首次对地区性津贴补贴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统一了工资政策,在全国较早对省直机关各部门公务员福利性收入实行规范化管理,基本消除了省直单位不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全省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力推进,在全国首次实行事业单位多元化“九种分配制度”,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在制度形式和运行机制上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脱钩,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起来。
  
  以造就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着力推进职称制度改革。1986年国家恢复职称工作后,我省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逐步建立了“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政府调控”的职称工作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统计,到2007年底,江苏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82.6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万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数为13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08万人,具有初级职称的168万人,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加强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充分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机制。形成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建立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多样化的人才评价方法,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形成。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全面推进军转安置制度改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坚持把军转干部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接收好、安置好、使用好。在安置方式上,始终强调指令性计划安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安置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坚持指令性计划分配为主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军转安置工作的要求,积极完善和改进军转安置办法。针对驻宁部、省属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任务落实难、矛盾突出的实际,从2005年开始,省和南京市推出了“考试考核、双向选择、积分选岗、保底分配”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坚持了安置全过程的政策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进一步提高了安置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贯彻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和维护军转干部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军转干部、部队组织和地方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历年国家下达的军转安置任务,有力配合了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目标的实现。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创新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一是强化人事宏观调控职能,基本建立起“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人事计划管理体制。二是健全完善全省人才市场体系,在全国率先提出人才市场公益性发展方向,率先提出并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贯通。全省共建成各类人才流动服务机构528家,其中,社会人才中介机构314家。三是全面拓展人事公共服务,构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在全国首次开展“人才特区”试点,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人才开发工作机制。五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国际化工程”、“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百万科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千人赴港培训计划”、“百名现代服务业人才出国培训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工程”和“长江工程师计划”、有效地集聚了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升了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到去年底,全省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67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0万人。人才总量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留学人员创业园数均列全国前茅,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载体。
  人事制度伴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深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着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创新而创新。回顾我省多年来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为主线,把促进江苏“两个率先”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二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注重研究和把握人事制度改革规律,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着力克服解决机制性障碍和发展中的难题;三是必须按照总体规划、分类管理、综合配套的原则,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四是必须统筹处理好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人事制度改革与其他相关改革的关系,确保整体推进、相互衔接,实现目的与效果的统一;五是必须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改革利益的普惠性、改革措施的制度性,努力使江苏的人事制度改革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各类用人主体活力的重要保证。
  
  责任编辑:夏玉兰
其他文献
日前,从全国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获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64亿亩。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
广东省未来三年将投入180亿元加快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2009年至2011年,广东省将每年投入2亿元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对
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 从水资源总体安全、水资源社会安全、水资源经济安全、水资源生态安全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宿城区为例进行水资源安全评
2006年将是十七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诞辰400周年纪念,在荷兰,2006年整年的许多活动将是以这位,艺术大师为焦点,林布兰在油画上对于光与影的运用是无与伦比的,除此之外,他
成单19是四川省“九五”更换区试对照种为川单9号、成单14后,第一个达到突破性杂交种产量指标的新育成品种。199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该杂交种选育上突破了现有杂
历史上我国不同民族分开居住格局的形成。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民族政策有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由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体制的形成。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
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实际应用,大大提升了机电安装的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保障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文章将对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