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中对某35kV变电站主变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炸裂,致使主变停止运行的一起事故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类似情况引发的变压器事故。
关键词:互感器;炸裂;故障
中图分类号:TM 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的联络元件,将一次侧的高电压、大电流变成二次侧标准的低电压(100V或 V)和小电流(5A或1A),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供电,使二次电路正确反映一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目前,互感器常用电磁式和电容式 [1]。
2011年4月18日1时30分, 35kV某变电站501开关C相CT发生炸裂,经过7个小时抢修,更换炸裂CT,恢复供电,经查明事件原因系厂家设备质量问题。
2 事故情况
2011年4月18日下午1时30分,当值调度发现35kV某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立即联系操作队,操作队随即进行了现场巡视,巡视发现:主变差动保护动作,501、901开关事故跳闸,巡视现场设备时发现501开关C相CT有炸裂现象(见图1)。
图1
随后操作队将巡视情况上报生技科等相关管理部门,并通知了变电检修班;检修班收到通知后立即赶往该站,现场查勘后采取更换故障CT的方法进行抢修,晚上8时30分,故障处理完毕,主变恢复供电。
3 技术原因分析
该CT铭牌显示型号为LZZW-35,2008年10月出厂,2009年1月投运,投运时按照《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做了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测量、变比极性测试,耐压为76kV/1分钟,绝缘5000MΩ↑,变比极性测试均正确[2]。投运后到炸裂的一年时间内,运行人员日常巡视设备,该CT并无异常现象发生,至炸裂前,该开关的负荷电流正常。
因炸裂前该站运行正常,35kV系统无操作,系统电压正常,所以怀疑该站主变CT有质量问题。经过与厂家技术人员确认,对方表示:造成该CT炸裂的原因是CT内部高低压绕组之间绝缘被击穿,CT内部发生短路、CT炸裂,主变差动保护动作,501开关、901开关事故跳闸。
对该CT进行解体后,如图2所示:
图2
1)、环氧树脂内有气泡,影响绝缘。
从图中可以看出击穿处紧挨着的环氧树脂上面有一明显孔隙,存在气泡以及在线圈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空隙,这说明厂家在浇注的时候工艺存在较大的问题。
2)、二次绕组工艺粗糙,存在缺陷。
该CT二次绕组外层仅仅使用1层薄薄的聚酯薄膜包扎后即进行的环氧树脂浇注,经过查阅资料和了解国内其它干式电流互感器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和绝缘结构证实:通常CT二次绕组外部包10~15层聚酯绝缘纸,该CT仅仅1层聚酯薄膜,厂家技术人员说一层聚酯薄膜的耐压能力为3kV。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的绝缘存在薄弱环节,故而造成CT一次、二次绕组击穿短路现象。
从图2可以看到烧毁的二次绕组有一处有明显的凹陷,凹陷深度较明显,约有10mm,说明该CT二次绕组制作工艺差,线圈绕制粗糙,怀疑该线圈存在缺陷。由于CT制造工艺粗糙,内部环氧树脂中存在气泡、裂纹,同时线圈绕制存在缺陷,在运行中局部发热,造成裂纹扩大,最终导致一、二次绕组击穿放电,引发了该起事故。
4 防范措施与总结
从此次设备事故的技术分析结果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电流互感器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质量同时存在问题而造成的故障,该型号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和制造工艺存在明显不足,为防止此类故障发生,建议更换该厂生产的该型号电流互感器,以确保电网设备运行可靠。
参考文献
[1] 电气设备.第8单元第四章.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互感器试验要求第二部分.
关键词:互感器;炸裂;故障
中图分类号:TM 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的联络元件,将一次侧的高电压、大电流变成二次侧标准的低电压(100V或 V)和小电流(5A或1A),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供电,使二次电路正确反映一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目前,互感器常用电磁式和电容式 [1]。
2011年4月18日1时30分, 35kV某变电站501开关C相CT发生炸裂,经过7个小时抢修,更换炸裂CT,恢复供电,经查明事件原因系厂家设备质量问题。
2 事故情况
2011年4月18日下午1时30分,当值调度发现35kV某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立即联系操作队,操作队随即进行了现场巡视,巡视发现:主变差动保护动作,501、901开关事故跳闸,巡视现场设备时发现501开关C相CT有炸裂现象(见图1)。
图1
随后操作队将巡视情况上报生技科等相关管理部门,并通知了变电检修班;检修班收到通知后立即赶往该站,现场查勘后采取更换故障CT的方法进行抢修,晚上8时30分,故障处理完毕,主变恢复供电。
3 技术原因分析
该CT铭牌显示型号为LZZW-35,2008年10月出厂,2009年1月投运,投运时按照《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做了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测量、变比极性测试,耐压为76kV/1分钟,绝缘5000MΩ↑,变比极性测试均正确[2]。投运后到炸裂的一年时间内,运行人员日常巡视设备,该CT并无异常现象发生,至炸裂前,该开关的负荷电流正常。
因炸裂前该站运行正常,35kV系统无操作,系统电压正常,所以怀疑该站主变CT有质量问题。经过与厂家技术人员确认,对方表示:造成该CT炸裂的原因是CT内部高低压绕组之间绝缘被击穿,CT内部发生短路、CT炸裂,主变差动保护动作,501开关、901开关事故跳闸。
对该CT进行解体后,如图2所示:
图2
1)、环氧树脂内有气泡,影响绝缘。
从图中可以看出击穿处紧挨着的环氧树脂上面有一明显孔隙,存在气泡以及在线圈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空隙,这说明厂家在浇注的时候工艺存在较大的问题。
2)、二次绕组工艺粗糙,存在缺陷。
该CT二次绕组外层仅仅使用1层薄薄的聚酯薄膜包扎后即进行的环氧树脂浇注,经过查阅资料和了解国内其它干式电流互感器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和绝缘结构证实:通常CT二次绕组外部包10~15层聚酯绝缘纸,该CT仅仅1层聚酯薄膜,厂家技术人员说一层聚酯薄膜的耐压能力为3kV。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的绝缘存在薄弱环节,故而造成CT一次、二次绕组击穿短路现象。
从图2可以看到烧毁的二次绕组有一处有明显的凹陷,凹陷深度较明显,约有10mm,说明该CT二次绕组制作工艺差,线圈绕制粗糙,怀疑该线圈存在缺陷。由于CT制造工艺粗糙,内部环氧树脂中存在气泡、裂纹,同时线圈绕制存在缺陷,在运行中局部发热,造成裂纹扩大,最终导致一、二次绕组击穿放电,引发了该起事故。
4 防范措施与总结
从此次设备事故的技术分析结果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电流互感器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质量同时存在问题而造成的故障,该型号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和制造工艺存在明显不足,为防止此类故障发生,建议更换该厂生产的该型号电流互感器,以确保电网设备运行可靠。
参考文献
[1] 电气设备.第8单元第四章.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互感器试验要求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