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肇庆市农村劳动力的供求状况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肇庆劳动力转移状况。通过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带动和挤出作用分析,研究了肇庆产业变动对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影响,通过对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寻找适应肇庆实际的劳动力转移对策,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关键词:劳动力供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06-0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肇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迅速占到农民收入的四成左右,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状态以及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都很低的现状,使得肇庆农民工资性收入低且仅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肇庆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主要任务。
一、肇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总供求及转移状况分析
(一)肇庆劳动力资源状况及供求分析
1.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青壮年劳动力占七成多。据统计,肇庆市现有人口总量406万,农村人口293.6万,占人口比重的72.3%。农村劳动力159.9万人,已转移就业84.6万人,尚需转移农村劳动力22.6万人,其中35岁以下属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有11.2万人,占尚需转移农村劳动力的49.6%,每年新成长劳动力(含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3.6万人,农村劳动力可转移潜力较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2.6万可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8.1万人,占总量的80%。从男女性别比例看,常住人口中17岁以下以男性居多,18~45岁以下以女性居多,45岁以上女性居多。男女比例与年龄结构失调。农村就业劳动力中年龄构成中,16~17岁的占1.2%,18~50岁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1.2%,50岁以上的占21.9%,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程度占五成。肇庆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5%,小学文化程度占3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3%左右,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足0.5%。希望这种低学历状况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能有很大改观。肇庆常住户订阅报纸情况看,订阅比重只有2.3%,95.0%左右农户只订阅了1~2种报纸,订阅比例低且订阅品种单一。
3.农村劳动力约八成从事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各占一成左右。从肇庆农村劳动力从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78.3%,其中94.5%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从事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的劳动力不足6.0%,第一产业以女性居多,留守妇女甚至是50岁以上妇女家庭和农活负担较重;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占10.5%,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占了98.0%,第二产业主要以男性劳动力为主。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11.2%,主要从事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和其他行业。
4.农业劳动力兼营状况日益普遍化。根据普查数据,肇庆纯农户(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为61.6%,其中,以经营农业为主体、兼营非农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31.1%;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体,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为30.0%。分地带看,平原地区为36.2%,丘陵地区为27.1%,山区为30.7%,从类型看城镇兼业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以上数据资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肇庆农户兼业情况日益普遍和深化。
肇庆市的基本市情,2008年与2007年相比,其中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口规模减少了3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仍在增加,但由于农业税收及农村子女义务教育免费等原因导致农民工回流,农业从业劳动力增加10万。加上今年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的劳动力溢出效应,预计2008年农业劳动力增加数至少在20万—30万之间。所以,再加上2007年新增的农业劳动力约19万人,肇庆市预计有50万富余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而按照GDP增速计算城镇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不足8万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地新建企业年大约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多人,新增第三产业每年大约吸纳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当前肇庆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55%,今后20年估计维持在69%左右的较高水平。因此从总体上看,肇庆劳动力供求呈现供大于求态势,而且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持续存在。
(二)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2007年农业从业人员比2006年同比下降1.2%。据普查资料分析,肇庆农村社会的农业劳动力规模从1996年的164.1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82.62万人,基本是呈持续上升趋势。农业劳动力占农村社会劳动力比重从1996年的65.8%下降到2006年的61.2%。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从偏重数量就业转到素质就业。2006年普查资料显示,肇庆外出从业人员达54.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7%(其中外出人员中的87.0%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近九成。外出劳动力以农村为主占74.0%左右,而其中从丘陵地带和山区转移的劳动力则占七成多,城镇比例相对较低。从男女性别看,外出人员男性比例是女性比例的1.54倍,不论是劳动力转移地还是接纳地,因性别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外出地区看,转移主要以本区域内为主,省内转移较为普遍,省外转移则不足1%。外出劳动力从事三产的比重为1.96∶51.13∶46.91,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这种就业结构对劳动力自身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挑战。
从整体上看,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1.外出劳动力主要以农村为主,省内珠三角转移较多,外出男女比例不协调。外出劳动力主要以农村为主,占74%左右,乡镇占26%。其中从丘陵地带和山区转移的劳动力则占七成多,中心板块及城镇比例相对较低。从男女性别看,外出人员男性比例是女性的1.45倍,因此因为性别问题不论是劳动力转移地还是接纳地都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外出地区看,转移主要以本区域内为主,省内转移较为普遍,省外转移则不足1%。由此看出一方面由于受到发达珠三角的吸引,另一方面也说明本地劳动力因为语言、饮食习惯、水土等外因素影响限制了劳动力的外省转移。今后,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化,我们应该把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投向广东以外。
2.转移外出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就业渠道狭窄。从文化水平看,外出劳动力80%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1.8%。在外出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足0.5%。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知识和信息来源少,使得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竞争力较弱,就业空间较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以及是否受过专业培训,决定了劳动力能否就业和就业层次的高低。肇庆外出打工劳动力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均是一些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3.17%,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占49.15%,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47.69%。多数人从事的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
3.农村落后思想观念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因为文化素质低下导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把耕作土地看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第二、三产业,更不愿意去外省打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这给肇庆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4.子女教育问题、土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肇庆市17岁学龄儿童有772 728人,占常住人口的32.25%,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的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的父母或亲友身边,对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外出打工农民的一块心病(目前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小孩教育费用的免除,造成部分农民工的回流)。其次土地问题也是困绕农民的一大问题。肇庆当前农业土地流转形式较单一,土地流转未形成规模。据统计我市土地流入和土地流出的户比例都偏低,形不成规模,大部分土地流转的结果,并未走出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圈子。土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就无法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5.政府就业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劳动力培训任务仍很艰巨。过去,自发性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亲属带领、亲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动、自行外出闯荡等方式进行转移。目前,肇庆各县(市)区都设立了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已建立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0个,设立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100个,建立了村级兼职劳动助理制度,就业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措施和有序推进。据肇庆市农业局的调查,2006年以农业部门劳动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共组织培训5 360人左右。按照每年8万人员的培训计划,任务仍很艰巨。
6.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较弱。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工厂化”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肇庆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发展规模还不高,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公共设施不足、乡镇企业集中度低、经济总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小城镇发展较慢,对农民的吸引力不高。
二、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分析
(一)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
1.“双转移”机遇。从上面的肇庆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较低。肇庆虽地处珠三角,但与珠三角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肇庆山区面积广,农业人口众多,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旧不平衡,山区板块与中心区仍有很大差距,工业发展受土地、资金、技术、地理区位等条件影响,工业规模不大,对周边山区的劳动力转移带动作用有限。加上山区劳动力因为素质低成为转移的最大障碍。所以山区的教育问题,即基础国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尤显重要。今后应抓住“双转移”之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珠三角建立现代产业基地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肇庆一方面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发挥肇庆近年来大力兴办职业教育的优势,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为珠三角输送各种技能型人才。
2.百万人口城市规划的需要。新编制的《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端州区、鼎湖区以及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845.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的范围包括端州区和鼎湖区的坑口、桂城、广利街道办,永安及凤凰镇的部分用地,土地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预测2020年中心城区服务配套人口95万人。在城市规模上,力争未来10—15年,大端州(包括端州区、鼎湖区)建成区面积达80~100平方公里,人口达80万~100万,并根据“大肇庆”理念,将高要、四会纳入区域协调范围;在城市特色上,老城区着力体现历史人文,新城区则更多体现现代化;在城市建设重点上,突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大珠三角城际网络。因此,要实现超百万人口的地区性中心城市目标,肇庆今后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摸索出适宜居住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加快经济中心区和山区板块人口向中心板块的移民,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二)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
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库兹涅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指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时,由于最大产出原则的作用,整个社会的产出结构必然会随着调整。”而产出结构的调整,只有通过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来实现,而投入要素在部门间的再配置最终都是通过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即劳动力转移来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会先上升、后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则会持续、稳定地上升。因此,多年来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今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珠三角产业转移,必然会引起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的转移。
2.中心城区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需要。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而中心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聚和辐射功能是城市功能的综合体现。当前我市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甚至还有弱化的趋势。目前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就是非农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宏观经济学中有“乘数原理”,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通过如下渠道由“乘数效应”给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1)新增人口增多—消费人口增多—消费需求增多—经济增长。(2)新增人口增多—对新增人口的生活、教育、住宅投资增多—经济增长。2007年肇庆个人平均消费支出为480元,人口因为规模问题其“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来。肇庆城市区目前人口是49万左右(包括端州和鼎湖),人口规模较小。因此,很有必要吸引更多的人口来带动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与此同时肇庆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我们认为,过多的人口同样会损害其城市性质的彰显。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产业功能强大、辐射影响力广泛的城市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人口的素质结构而非单纯的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小的,其竞争力不一定就弱,城市人口规模大的,其竞争力不一定就强。所以,百万人口的城市规模既可以发挥肇庆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又可以避免因为人口规模过大而带来的一系列压力问题。
三、产业转移对劳动力转移拉动作用的实践分析
为说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我们引入就业弹性系数概念。其经济含义指: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能带动更多地就业人数;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低,同样的经济增长率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即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增加,而是减少。
1.东莞制造业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区域。东莞则成为其中的典型。1978年,东莞生产总值仅有6.11亿元,财政收入只有0.66亿元;2007年,东莞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是肇庆的6倍),财政收入539.54亿元(是肇庆的10多倍),东莞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城市且排名第十二位。这一切皆源于东莞发达的制造业。近年东莞的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占80%以上,发达的制造业使得东莞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发达的制造业不仅带动了会展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主要的是发达的制造业吸引了众多的劳动大军。1990年东莞外来工大约65万多人,2000年250万左右,2005年东莞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82,经济增长当年带动的就业岗位是56.7万个。2007年总就业人口达到800多万。其中外来人口占东莞人口的八成左右,一方面为东莞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从而带动了东莞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到2007年东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大飞跃,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三产比例由1978年的44.6∶43.8∶11.6跃升为2007年的0.4∶56.8∶42.8。当然东莞目前也同样面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薄弱。尤其是第三产业,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总值42.8%,而当前全世界服务业占GDP比重是68%,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也为52%,显示东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非常必要。另外,当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飙升,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内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东莞乃至珠三角及广东必须通过产业重新布局来改善自身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以上这些给肇庆今后发展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
2.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逆向流动分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以赚取加工费为主的外源型经济所能带来的利润早已被摊薄。在经济专家和政府看来,外源型经济主导的广东经济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当口。”这是近两年媒体在报道珠三角产业转型问题最为典型的语调。一方面,在珠三角提出产业转型之际,又遇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新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没有跟着进入,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暂时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将作为广东省追求“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地区,而且珠三角的土地等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必将使传统制造业产生一个“溢出效应”,因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传统制造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么破产,要么为转型升级,引进新设备,必然会大规模裁员,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农民工的流失,这种现象已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出现。而农民工的流失对当地商贩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工业区里许多商铺主都选择了和农民工们一起离开。专为农民工而设的低档美容美发店,在农民工离开后,也都相继关门。所以,企业因产业升级、生存压力大或者倒闭,或者裁员,导致农民工流失,而民工的流失导致第三产业即附加在农民工消费群体上的一些产业也消失,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转移逆向流动效应显现。
3.肇庆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实际拉动效果分析。(1)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拉动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影响较小,就业拉动不大。肇庆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农业随着科学的发展其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逐年减弱,其新增的劳动力主要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二、三产业弹性系数大体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量逐步加大。分产业看,肇庆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最快,这主要是由于肇庆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强;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提高次之,表明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有所减弱尤其是2000年以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的结果。但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从总体看影响仍较小,从总弹性系数来看,肇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劳动就业人口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3.2%,但2007年经济增长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4万个。(2)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第一产业转移呈增长态势,但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正在逐渐增强,但增幅不大;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多年来稳中稍升。
1996以来,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除2002、2003年以外都为正数,绝对值有增加趋势,总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在1999年尤为突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明显,特别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增加趋势。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有正有负,有下降趋势,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正向拉动效应向负向“挤出”效应变动的趋势,吸纳劳动力能力正在逐渐增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其平均弹性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肇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强,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在增强,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不足。据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业比重就会上升2个百分点。肇庆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幅不大,与珠三角相比,第三产业仍有很大的就业空间。
“九五”以来,随着肇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力逐渐增强。到“十五”末期和“十一五”开始,这种拉动作用更强。2005就业弹性系数为0.26,按此计算2005年全市因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5.59万个。2006年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岗位为6.7万。从2003年以来,整体上经济拉动作用虽在上升但作用不明显。农村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肇庆85.1%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农村,造成农村人多地少、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偏高,就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矛盾。据有关资料测算,2006年肇庆农村就业人员比1995年增长了26.6%,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8.3%。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弹性系数的上升,政府部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增长及就业之间的矛盾。
结论:产业转移是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和关键。珠三角发展现实告诉我们(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配套产业也日益完善时,也是对劳动力吸引力最大的时候。劳动力因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而转移,产业又因劳动力的集聚而进一步壮大,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者形成一种良好的相辅相成关系。因此从目前看,肇庆作为承受地如果能够在成本方面、政策方面以及产业配套方面提供优势的话,承接产业转移就不会难。而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建立最大限度的流动的内在机制和制度保证。确切地讲农民工能在城镇生存和发展,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就业是否稳定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如果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不稳定等市场风险可以化解,农民就可以彻底脱离土地而完成劳动力转移。
表1 肇庆1996—2007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根据肇庆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所得(取小数点后两位数由四位数四舍五入求得)。
(一)新城市规划下探索宜居城市发展新模式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1.加快外来人口向中心板块的移民,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实现新规划提出的超百万人口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外来人口向中心板块的移民,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移民对城市地域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移民也同时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增长模式。肇庆市目前端州区人口55万,其中外来人口占了10%左右。今后肇庆应采取与纽约相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放宽外来移民进入门槛。人口生存和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移民涌入增加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更离不开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如住宅、学校、医院、车站等迅速增加和扩大,同时也促进工厂、商店等增加。大量移民流入会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资本积累和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而这一切又反过来促使城市吸引更多的移民。二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辩证关系。肇庆要建设成为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必须以敞开的胸怀来接纳外来人口的进入,珠三角也好,内部流动也好,省际交流也行。
2.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当前及今后肇庆域内城镇经济发展的基准选择。中国仍然是一个就业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供需总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肇庆目前实际看还没有发展到依靠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支撑经济发展的阶段,因此对就业有极大贡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将长期存在。尤其当前由于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下,能解决大量人员就业又有发展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值得我们重视。新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肇庆确立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集聚区。因此今后肇庆在双转移过程中,既要重视资本、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引进,也同时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引进。而且在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
3.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让外来工成为“肇庆人”,实现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其实对于外来工的问题,因为其中牵扯到解决户口问题,所以全国目前还没有多少城市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户籍改革问题,为什么难以解决,这不仅仅是一个户口问题这么简单,关键是依附在户口后面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压力。按照肇庆目前的经济实力,实现户籍改革一步到位困难很大。我们建议对于户口改革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农民工进入城市,争取同“城”待遇。对于农民工来说,在城市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有一个安身之所,过上比农村更为体面的生活是最大的心愿。我们首先要建立外来务工人员资料库,由专人监督管理,定期查询。可以给有三年稳定收入的外来工提供廉租房或安居房,城市居民旧房市民可以低价租给农民工,差价由政府补贴,如果当地财政困难也可以根据户主身份或工作性质给予某些方面的优惠,或者可以考虑在经济中心区范围内就近比如鼎湖、高要等地安置农民工,先让外来工“稳”下来。这样可以减少因为不稳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二步,让农民工进入城市,争取同“比”(BB)待遇。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属于第二代或第三代,从年纪轻轻出来打工多年,大多数人不愿意再返回农村,或者是结婚后再出来打工,所以子女的素质教育成为最大的问题。肇庆可以在周边区、镇设立全脱幼儿教育或小学教育,让外来工子女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进入城市读书。也可以根据外来工的表现给予其子女入学最大的优惠,让外来工在肇庆“安”下心来。
第三步,让农民工进入城市,争取同“等”待遇。在解决了基本住房、子女就学等基本问题之后,可以与劳工输出地(比如劳工输出地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后面提到的土地银行等)建立联合挡案就外来工在当地的土地或宅基地统一置换,或由生产队统一流转,或外来工比较集中的输出地建立统管公司,由当地基层村委会代管,年终共同分红,解决农民工的最低保障问题。对于农民工已进城入学的子女在今后可以提供等同于城市市民子女的同等待遇,让他们有向上发展的诉求和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通道。
现在很多城市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认为,一定要给农民工解决如同城市市民一样待遇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看法有点偏颇。其实作为农民工转移到城市,他们的要求远远没有城市认为的那么高。我们对职业学校学生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学生在具体确定工作单位时比较重视行业和个人的发展空间,薪金福利、人际关系融洽等,不太重视是否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离家远近等问题。这也对于今后我们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借鉴。因此,我们分三步走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也是从实际出发,这个过程也许很快,也许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决。
(二)新区域规划下探索肇庆科学发展新定位推动劳动力转移
《纲要》把肇庆整体列入了珠三角范围,对于肇庆而言,今后的发展规划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肇庆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发展不很突出,它下瞰大都,上连北粤,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再加之阡陌相连,水源丰富,与其他地区不同,却是发展农业最好的地方。整个肇庆处于西北部平原区,其中连片旱地达5 000多亩,可以说完全具备了成为珠三角“南大仓”的能力,尽管肇庆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转型,先后创建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但先天的农业优势,令肇庆的农业仍然占据着GDP极大的比例。针对珠三角目前已形成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格局,肇庆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珠三角城市群错位发展。
1.占领人才先机发展电脑农业、数字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法国H.孟德拉斯说过:“一二十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技的发展将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农民在走近或迈向“数字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中,依靠经验为主的传统产业正渐渐向依靠高新技术的现代产业转变,这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肇庆政府大力扶持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金渠道,发展了一批禽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蚕桑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蔬菜基地、茶叶基地和南药基地。今后政府应鼓励和扶持投资合作有关农业项目的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和资源深加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科技理念来安排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技术化。应该在配合国家惠农政府的同时,构建以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发展优质稻、名优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2.用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强力支撑。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肇庆市重点抓好松脂、肉桂、厘竹、南药、优质柑橘、荔枝、龙眼、蔬菜、肉鸡、生猪、优质水产品等十大主导产业和西江肉桂、高要优质大米、四会华项牌沙糖橘、德庆皇妃贡柑、鼎湖沙浦文庆鲤、高要碧绿牌无公害蔬菜、广宁竹笋、封开金凤凰牌杏花鸡、奇香皇油栗、怀集坳仔厘竹等十大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十大主导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比较优势。十大农业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日渐增强。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了农业园区,主要依托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比如高要生态园,德庆金林水乡,广宁竹海等。同时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养殖业等家庭农业园区。比如贾东亮的八一农场等。
3.积极开拓各种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加强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流通企业,开拓流通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以大市场、大流通进一步推动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和组织流通水平不断升级。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建立“蔬菜、水果专业市场”和“农资超市”带动蔬菜、水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主动与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
4.大力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从肇庆甚至是全省全国来看,农业服务仍然处于弱势。就肇庆而言,今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融入珠三角,实现工业立市,优化三产结构,农业在三产中的比重将会大大降低,但是作为农业大市,肇庆农业产值的总量和质量却必须大大增强,以便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对第一产业的发展,应在重视数量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强调的是第一产业内在质量的发展。因此,今后应大力加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壮大第一产业总量,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利于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让劳动力放心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5.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和机制,为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后备支撑。目前肇庆农业土地流转形式较单一,土地流转未形成规模。据统计,我市土地流入和土地流出的户比例都偏低,形不成规模,大部分土地流转的结果,并未走出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圈子。一是农民对土地观念的偏见。我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偏少,据统计,我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8亩,使得部分纯农业户更为珍惜承包土地。二是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
今后在土地流转方面应有所创新:一是由政府出面成立土地银行。有专家指出政府成立土地银行接受进城农民的土地存放且提供固定收益,可以补偿农民在城镇购房等;土地银行可以把土地成片租出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利于推动能人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二是在全省范围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肇庆山区工业滞后,耕地整理应大有所为。而珠三角地区,工业起步早,能整理的土地少。从全省产业分工的角度和生态环保的角度看,把山区的用地指标转予珠三角未偿不可。我们可以设立珠三角耕地占补指标交易中心,珠三角其用地指标可以竞买购得,而山区转让指标的所得可以入股珠三角工业。通过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所得来解决农民进城以后的社保、医保等问题。
(三)建设华南地区职教基地
目前肇庆市已有职业院校40所,职业院校现有在校生近11万人,发展速度和规模居全省前列。建议省在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大力支持肇庆职教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职教基地,为珠三角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同时积极培养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的较高素质人才。
1.大力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技术进步推动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信息技术将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劲,技能人才缺乏将直接制约着我省产业调整升级和社会发展。因此,“十一五”时期,将是我省技能人才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加强和提升职业培训。肇庆应抓住机遇,作好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的同时,积极打造“肇庆品牌”,以求中心区职教在全省脱颖而出,走上多元化职教培训之路,今后在辐射珠三角的基础上,放眼长三角和全国。从对肇庆职业技术学院的抽样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职业学院学生对于今后的就业还存在一些盲目的思想和观念,对于国家一些就业法律政策也不太清楚,对于去何处就业也比较盲从。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就业地区选择处于前三位的主要是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大城市,85%的学生对工资要求是最低每月1 200元(如低于800元没有人愿意去);85%看重国家机关、国企和三资企业,而愿意进入民营企业就业的不足5%;52%希望成为企业管理人员,25%希望成为公务员,而想成为生产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1%。所以,今后肇庆职业培训应大力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同时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2.加强学生对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对职业教育的信心。根据我们对职业教育学院学生作了相关问卷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主要培训专业有物流、数控机床等理科类占80%,会计等文科类占30%。90%的学生认为中职找工作比较困难,但是仍有70%认为职业教育有一定吸引力,但存在担忧,主要是基于对就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清楚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所以90%的人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受资金和政策及技术因素限制。目前,中职学生对就业信息的掌握或了解主要来自于各地市县的人才市场和报纸或互联网等媒介,学校内部的招聘会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今后政府应借助媒体和网络多提供将来利于就业的专业信息,更多更即时的公布珠三角就业状况;同时应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可以设立创业贷款基金,帮扶有一技之长的人获得创业资本。德庆对于养兔专业人才的扶持经验值得借鉴。另外,从整个社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鼓励民企发展壮大的一些政策优惠等来加大民企的吸引力,鼓励学生去民营企业就业。
参考文献:
[1]王东京.中国的选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韩银娥.肇庆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课题之六——肇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及转移分析[EB/OL].广东肇庆统计信息网,2008-10-30.
[3]潘爱芹.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0):208-209.
[4]陈冠任,肖万春.人间正道——中国农民纪实[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5]叶莉,方燕峰.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总体影响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6):72-76.
Relatively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Research
——In Zhaoqing City
CHEN Huan-ji1,XU Jin-hua2,SU Jin-sheng3,HAN Yin-e3
(1.Zhaoqing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Zhaoqing526040,China;2. ZhaoqingMunicipal Policy Research, Zhaoqing 526040,China;3. Zhaoqing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CPC, Zhaoqing52604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Zhaoqing City,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tuation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survey data as the basis. An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labor transfer Zhaoqing. Through the developed area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the labor transfer out of the role of lead and analysis, research of Zhaoqing industry labor force changes on the actual impact,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Zhaoqing Problems analysis to find the workforce to adapt to the actual transfer of Zhaoqing countermeasures, and eventually realiz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of a smooth transfer.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in the relatively less developed regions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need to improve labor quality, step-by-step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and management model through innovative solutions farmers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the land.
Key words:labor supply and demand; the rural labor force; shift; less developed areas
[责任编辑陈丹丹]
关键词:劳动力供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06-0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肇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迅速占到农民收入的四成左右,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状态以及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都很低的现状,使得肇庆农民工资性收入低且仅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肇庆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主要任务。
一、肇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总供求及转移状况分析
(一)肇庆劳动力资源状况及供求分析
1.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青壮年劳动力占七成多。据统计,肇庆市现有人口总量406万,农村人口293.6万,占人口比重的72.3%。农村劳动力159.9万人,已转移就业84.6万人,尚需转移农村劳动力22.6万人,其中35岁以下属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有11.2万人,占尚需转移农村劳动力的49.6%,每年新成长劳动力(含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3.6万人,农村劳动力可转移潜力较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2.6万可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8.1万人,占总量的80%。从男女性别比例看,常住人口中17岁以下以男性居多,18~45岁以下以女性居多,45岁以上女性居多。男女比例与年龄结构失调。农村就业劳动力中年龄构成中,16~17岁的占1.2%,18~50岁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1.2%,50岁以上的占21.9%,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程度占五成。肇庆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5%,小学文化程度占3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3%左右,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足0.5%。希望这种低学历状况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能有很大改观。肇庆常住户订阅报纸情况看,订阅比重只有2.3%,95.0%左右农户只订阅了1~2种报纸,订阅比例低且订阅品种单一。
3.农村劳动力约八成从事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各占一成左右。从肇庆农村劳动力从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78.3%,其中94.5%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从事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的劳动力不足6.0%,第一产业以女性居多,留守妇女甚至是50岁以上妇女家庭和农活负担较重;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占10.5%,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占了98.0%,第二产业主要以男性劳动力为主。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11.2%,主要从事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和其他行业。
4.农业劳动力兼营状况日益普遍化。根据普查数据,肇庆纯农户(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为61.6%,其中,以经营农业为主体、兼营非农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31.1%;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体,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为30.0%。分地带看,平原地区为36.2%,丘陵地区为27.1%,山区为30.7%,从类型看城镇兼业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以上数据资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肇庆农户兼业情况日益普遍和深化。
肇庆市的基本市情,2008年与2007年相比,其中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口规模减少了3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仍在增加,但由于农业税收及农村子女义务教育免费等原因导致农民工回流,农业从业劳动力增加10万。加上今年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的劳动力溢出效应,预计2008年农业劳动力增加数至少在20万—30万之间。所以,再加上2007年新增的农业劳动力约19万人,肇庆市预计有50万富余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而按照GDP增速计算城镇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不足8万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地新建企业年大约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多人,新增第三产业每年大约吸纳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当前肇庆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55%,今后20年估计维持在69%左右的较高水平。因此从总体上看,肇庆劳动力供求呈现供大于求态势,而且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持续存在。
(二)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2007年农业从业人员比2006年同比下降1.2%。据普查资料分析,肇庆农村社会的农业劳动力规模从1996年的164.1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82.62万人,基本是呈持续上升趋势。农业劳动力占农村社会劳动力比重从1996年的65.8%下降到2006年的61.2%。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从偏重数量就业转到素质就业。2006年普查资料显示,肇庆外出从业人员达54.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7%(其中外出人员中的87.0%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近九成。外出劳动力以农村为主占74.0%左右,而其中从丘陵地带和山区转移的劳动力则占七成多,城镇比例相对较低。从男女性别看,外出人员男性比例是女性比例的1.54倍,不论是劳动力转移地还是接纳地,因性别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外出地区看,转移主要以本区域内为主,省内转移较为普遍,省外转移则不足1%。外出劳动力从事三产的比重为1.96∶51.13∶46.91,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这种就业结构对劳动力自身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挑战。
从整体上看,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1.外出劳动力主要以农村为主,省内珠三角转移较多,外出男女比例不协调。外出劳动力主要以农村为主,占74%左右,乡镇占26%。其中从丘陵地带和山区转移的劳动力则占七成多,中心板块及城镇比例相对较低。从男女性别看,外出人员男性比例是女性的1.45倍,因此因为性别问题不论是劳动力转移地还是接纳地都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外出地区看,转移主要以本区域内为主,省内转移较为普遍,省外转移则不足1%。由此看出一方面由于受到发达珠三角的吸引,另一方面也说明本地劳动力因为语言、饮食习惯、水土等外因素影响限制了劳动力的外省转移。今后,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化,我们应该把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投向广东以外。
2.转移外出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就业渠道狭窄。从文化水平看,外出劳动力80%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1.8%。在外出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足0.5%。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知识和信息来源少,使得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竞争力较弱,就业空间较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以及是否受过专业培训,决定了劳动力能否就业和就业层次的高低。肇庆外出打工劳动力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均是一些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3.17%,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占49.15%,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47.69%。多数人从事的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
3.农村落后思想观念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因为文化素质低下导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把耕作土地看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第二、三产业,更不愿意去外省打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这给肇庆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4.子女教育问题、土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肇庆市17岁学龄儿童有772 728人,占常住人口的32.25%,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的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的父母或亲友身边,对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外出打工农民的一块心病(目前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小孩教育费用的免除,造成部分农民工的回流)。其次土地问题也是困绕农民的一大问题。肇庆当前农业土地流转形式较单一,土地流转未形成规模。据统计我市土地流入和土地流出的户比例都偏低,形不成规模,大部分土地流转的结果,并未走出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圈子。土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就无法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5.政府就业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劳动力培训任务仍很艰巨。过去,自发性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亲属带领、亲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动、自行外出闯荡等方式进行转移。目前,肇庆各县(市)区都设立了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已建立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0个,设立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100个,建立了村级兼职劳动助理制度,就业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措施和有序推进。据肇庆市农业局的调查,2006年以农业部门劳动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共组织培训5 360人左右。按照每年8万人员的培训计划,任务仍很艰巨。
6.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较弱。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工厂化”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肇庆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发展规模还不高,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公共设施不足、乡镇企业集中度低、经济总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小城镇发展较慢,对农民的吸引力不高。
二、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分析
(一)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
1.“双转移”机遇。从上面的肇庆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较低。肇庆虽地处珠三角,但与珠三角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肇庆山区面积广,农业人口众多,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旧不平衡,山区板块与中心区仍有很大差距,工业发展受土地、资金、技术、地理区位等条件影响,工业规模不大,对周边山区的劳动力转移带动作用有限。加上山区劳动力因为素质低成为转移的最大障碍。所以山区的教育问题,即基础国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尤显重要。今后应抓住“双转移”之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珠三角建立现代产业基地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肇庆一方面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发挥肇庆近年来大力兴办职业教育的优势,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为珠三角输送各种技能型人才。
2.百万人口城市规划的需要。新编制的《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端州区、鼎湖区以及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845.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的范围包括端州区和鼎湖区的坑口、桂城、广利街道办,永安及凤凰镇的部分用地,土地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预测2020年中心城区服务配套人口95万人。在城市规模上,力争未来10—15年,大端州(包括端州区、鼎湖区)建成区面积达80~100平方公里,人口达80万~100万,并根据“大肇庆”理念,将高要、四会纳入区域协调范围;在城市特色上,老城区着力体现历史人文,新城区则更多体现现代化;在城市建设重点上,突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大珠三角城际网络。因此,要实现超百万人口的地区性中心城市目标,肇庆今后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摸索出适宜居住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加快经济中心区和山区板块人口向中心板块的移民,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二)肇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
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库兹涅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指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时,由于最大产出原则的作用,整个社会的产出结构必然会随着调整。”而产出结构的调整,只有通过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来实现,而投入要素在部门间的再配置最终都是通过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即劳动力转移来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会先上升、后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则会持续、稳定地上升。因此,多年来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今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珠三角产业转移,必然会引起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的转移。
2.中心城区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需要。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而中心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聚和辐射功能是城市功能的综合体现。当前我市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甚至还有弱化的趋势。目前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就是非农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宏观经济学中有“乘数原理”,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通过如下渠道由“乘数效应”给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1)新增人口增多—消费人口增多—消费需求增多—经济增长。(2)新增人口增多—对新增人口的生活、教育、住宅投资增多—经济增长。2007年肇庆个人平均消费支出为480元,人口因为规模问题其“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来。肇庆城市区目前人口是49万左右(包括端州和鼎湖),人口规模较小。因此,很有必要吸引更多的人口来带动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与此同时肇庆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我们认为,过多的人口同样会损害其城市性质的彰显。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产业功能强大、辐射影响力广泛的城市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人口的素质结构而非单纯的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小的,其竞争力不一定就弱,城市人口规模大的,其竞争力不一定就强。所以,百万人口的城市规模既可以发挥肇庆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又可以避免因为人口规模过大而带来的一系列压力问题。
三、产业转移对劳动力转移拉动作用的实践分析
为说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我们引入就业弹性系数概念。其经济含义指: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能带动更多地就业人数;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低,同样的经济增长率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即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增加,而是减少。
1.东莞制造业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区域。东莞则成为其中的典型。1978年,东莞生产总值仅有6.11亿元,财政收入只有0.66亿元;2007年,东莞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是肇庆的6倍),财政收入539.54亿元(是肇庆的10多倍),东莞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城市且排名第十二位。这一切皆源于东莞发达的制造业。近年东莞的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占80%以上,发达的制造业使得东莞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发达的制造业不仅带动了会展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主要的是发达的制造业吸引了众多的劳动大军。1990年东莞外来工大约65万多人,2000年250万左右,2005年东莞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82,经济增长当年带动的就业岗位是56.7万个。2007年总就业人口达到800多万。其中外来人口占东莞人口的八成左右,一方面为东莞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从而带动了东莞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到2007年东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大飞跃,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三产比例由1978年的44.6∶43.8∶11.6跃升为2007年的0.4∶56.8∶42.8。当然东莞目前也同样面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薄弱。尤其是第三产业,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总值42.8%,而当前全世界服务业占GDP比重是68%,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也为52%,显示东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非常必要。另外,当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飙升,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内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东莞乃至珠三角及广东必须通过产业重新布局来改善自身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以上这些给肇庆今后发展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
2.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逆向流动分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以赚取加工费为主的外源型经济所能带来的利润早已被摊薄。在经济专家和政府看来,外源型经济主导的广东经济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当口。”这是近两年媒体在报道珠三角产业转型问题最为典型的语调。一方面,在珠三角提出产业转型之际,又遇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新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没有跟着进入,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暂时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将作为广东省追求“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地区,而且珠三角的土地等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必将使传统制造业产生一个“溢出效应”,因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传统制造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么破产,要么为转型升级,引进新设备,必然会大规模裁员,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农民工的流失,这种现象已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出现。而农民工的流失对当地商贩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工业区里许多商铺主都选择了和农民工们一起离开。专为农民工而设的低档美容美发店,在农民工离开后,也都相继关门。所以,企业因产业升级、生存压力大或者倒闭,或者裁员,导致农民工流失,而民工的流失导致第三产业即附加在农民工消费群体上的一些产业也消失,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转移逆向流动效应显现。
3.肇庆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实际拉动效果分析。(1)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拉动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影响较小,就业拉动不大。肇庆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农业随着科学的发展其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逐年减弱,其新增的劳动力主要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二、三产业弹性系数大体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量逐步加大。分产业看,肇庆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最快,这主要是由于肇庆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强;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提高次之,表明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有所减弱尤其是2000年以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的结果。但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从总体看影响仍较小,从总弹性系数来看,肇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劳动就业人口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3.2%,但2007年经济增长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4万个。(2)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第一产业转移呈增长态势,但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正在逐渐增强,但增幅不大;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多年来稳中稍升。
1996以来,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除2002、2003年以外都为正数,绝对值有增加趋势,总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在1999年尤为突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明显,特别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增加趋势。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有正有负,有下降趋势,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正向拉动效应向负向“挤出”效应变动的趋势,吸纳劳动力能力正在逐渐增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其平均弹性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肇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强,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在增强,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不足。据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业比重就会上升2个百分点。肇庆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幅不大,与珠三角相比,第三产业仍有很大的就业空间。
“九五”以来,随着肇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力逐渐增强。到“十五”末期和“十一五”开始,这种拉动作用更强。2005就业弹性系数为0.26,按此计算2005年全市因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5.59万个。2006年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岗位为6.7万。从2003年以来,整体上经济拉动作用虽在上升但作用不明显。农村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肇庆85.1%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农村,造成农村人多地少、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偏高,就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矛盾。据有关资料测算,2006年肇庆农村就业人员比1995年增长了26.6%,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8.3%。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弹性系数的上升,政府部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增长及就业之间的矛盾。
结论:产业转移是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和关键。珠三角发展现实告诉我们(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配套产业也日益完善时,也是对劳动力吸引力最大的时候。劳动力因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而转移,产业又因劳动力的集聚而进一步壮大,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者形成一种良好的相辅相成关系。因此从目前看,肇庆作为承受地如果能够在成本方面、政策方面以及产业配套方面提供优势的话,承接产业转移就不会难。而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建立最大限度的流动的内在机制和制度保证。确切地讲农民工能在城镇生存和发展,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就业是否稳定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如果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不稳定等市场风险可以化解,农民就可以彻底脱离土地而完成劳动力转移。
表1 肇庆1996—2007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根据肇庆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所得(取小数点后两位数由四位数四舍五入求得)。
(一)新城市规划下探索宜居城市发展新模式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1.加快外来人口向中心板块的移民,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实现新规划提出的超百万人口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外来人口向中心板块的移民,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移民对城市地域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移民也同时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增长模式。肇庆市目前端州区人口55万,其中外来人口占了10%左右。今后肇庆应采取与纽约相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放宽外来移民进入门槛。人口生存和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移民涌入增加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更离不开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如住宅、学校、医院、车站等迅速增加和扩大,同时也促进工厂、商店等增加。大量移民流入会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资本积累和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而这一切又反过来促使城市吸引更多的移民。二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辩证关系。肇庆要建设成为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必须以敞开的胸怀来接纳外来人口的进入,珠三角也好,内部流动也好,省际交流也行。
2.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当前及今后肇庆域内城镇经济发展的基准选择。中国仍然是一个就业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供需总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肇庆目前实际看还没有发展到依靠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支撑经济发展的阶段,因此对就业有极大贡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将长期存在。尤其当前由于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下,能解决大量人员就业又有发展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值得我们重视。新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肇庆确立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集聚区。因此今后肇庆在双转移过程中,既要重视资本、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引进,也同时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引进。而且在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
3.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让外来工成为“肇庆人”,实现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其实对于外来工的问题,因为其中牵扯到解决户口问题,所以全国目前还没有多少城市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户籍改革问题,为什么难以解决,这不仅仅是一个户口问题这么简单,关键是依附在户口后面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压力。按照肇庆目前的经济实力,实现户籍改革一步到位困难很大。我们建议对于户口改革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农民工进入城市,争取同“城”待遇。对于农民工来说,在城市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有一个安身之所,过上比农村更为体面的生活是最大的心愿。我们首先要建立外来务工人员资料库,由专人监督管理,定期查询。可以给有三年稳定收入的外来工提供廉租房或安居房,城市居民旧房市民可以低价租给农民工,差价由政府补贴,如果当地财政困难也可以根据户主身份或工作性质给予某些方面的优惠,或者可以考虑在经济中心区范围内就近比如鼎湖、高要等地安置农民工,先让外来工“稳”下来。这样可以减少因为不稳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二步,让农民工进入城市,争取同“比”(BB)待遇。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属于第二代或第三代,从年纪轻轻出来打工多年,大多数人不愿意再返回农村,或者是结婚后再出来打工,所以子女的素质教育成为最大的问题。肇庆可以在周边区、镇设立全脱幼儿教育或小学教育,让外来工子女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进入城市读书。也可以根据外来工的表现给予其子女入学最大的优惠,让外来工在肇庆“安”下心来。
第三步,让农民工进入城市,争取同“等”待遇。在解决了基本住房、子女就学等基本问题之后,可以与劳工输出地(比如劳工输出地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后面提到的土地银行等)建立联合挡案就外来工在当地的土地或宅基地统一置换,或由生产队统一流转,或外来工比较集中的输出地建立统管公司,由当地基层村委会代管,年终共同分红,解决农民工的最低保障问题。对于农民工已进城入学的子女在今后可以提供等同于城市市民子女的同等待遇,让他们有向上发展的诉求和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通道。
现在很多城市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认为,一定要给农民工解决如同城市市民一样待遇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看法有点偏颇。其实作为农民工转移到城市,他们的要求远远没有城市认为的那么高。我们对职业学校学生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学生在具体确定工作单位时比较重视行业和个人的发展空间,薪金福利、人际关系融洽等,不太重视是否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离家远近等问题。这也对于今后我们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借鉴。因此,我们分三步走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也是从实际出发,这个过程也许很快,也许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决。
(二)新区域规划下探索肇庆科学发展新定位推动劳动力转移
《纲要》把肇庆整体列入了珠三角范围,对于肇庆而言,今后的发展规划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肇庆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发展不很突出,它下瞰大都,上连北粤,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再加之阡陌相连,水源丰富,与其他地区不同,却是发展农业最好的地方。整个肇庆处于西北部平原区,其中连片旱地达5 000多亩,可以说完全具备了成为珠三角“南大仓”的能力,尽管肇庆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转型,先后创建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但先天的农业优势,令肇庆的农业仍然占据着GDP极大的比例。针对珠三角目前已形成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格局,肇庆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珠三角城市群错位发展。
1.占领人才先机发展电脑农业、数字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法国H.孟德拉斯说过:“一二十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技的发展将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农民在走近或迈向“数字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中,依靠经验为主的传统产业正渐渐向依靠高新技术的现代产业转变,这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肇庆政府大力扶持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金渠道,发展了一批禽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蚕桑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蔬菜基地、茶叶基地和南药基地。今后政府应鼓励和扶持投资合作有关农业项目的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和资源深加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科技理念来安排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技术化。应该在配合国家惠农政府的同时,构建以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发展优质稻、名优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2.用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强力支撑。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肇庆市重点抓好松脂、肉桂、厘竹、南药、优质柑橘、荔枝、龙眼、蔬菜、肉鸡、生猪、优质水产品等十大主导产业和西江肉桂、高要优质大米、四会华项牌沙糖橘、德庆皇妃贡柑、鼎湖沙浦文庆鲤、高要碧绿牌无公害蔬菜、广宁竹笋、封开金凤凰牌杏花鸡、奇香皇油栗、怀集坳仔厘竹等十大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十大主导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比较优势。十大农业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日渐增强。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了农业园区,主要依托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比如高要生态园,德庆金林水乡,广宁竹海等。同时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养殖业等家庭农业园区。比如贾东亮的八一农场等。
3.积极开拓各种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加强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流通企业,开拓流通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以大市场、大流通进一步推动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和组织流通水平不断升级。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建立“蔬菜、水果专业市场”和“农资超市”带动蔬菜、水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主动与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
4.大力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从肇庆甚至是全省全国来看,农业服务仍然处于弱势。就肇庆而言,今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融入珠三角,实现工业立市,优化三产结构,农业在三产中的比重将会大大降低,但是作为农业大市,肇庆农业产值的总量和质量却必须大大增强,以便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对第一产业的发展,应在重视数量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强调的是第一产业内在质量的发展。因此,今后应大力加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壮大第一产业总量,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利于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让劳动力放心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5.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和机制,为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后备支撑。目前肇庆农业土地流转形式较单一,土地流转未形成规模。据统计,我市土地流入和土地流出的户比例都偏低,形不成规模,大部分土地流转的结果,并未走出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圈子。一是农民对土地观念的偏见。我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偏少,据统计,我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8亩,使得部分纯农业户更为珍惜承包土地。二是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
今后在土地流转方面应有所创新:一是由政府出面成立土地银行。有专家指出政府成立土地银行接受进城农民的土地存放且提供固定收益,可以补偿农民在城镇购房等;土地银行可以把土地成片租出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利于推动能人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二是在全省范围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肇庆山区工业滞后,耕地整理应大有所为。而珠三角地区,工业起步早,能整理的土地少。从全省产业分工的角度和生态环保的角度看,把山区的用地指标转予珠三角未偿不可。我们可以设立珠三角耕地占补指标交易中心,珠三角其用地指标可以竞买购得,而山区转让指标的所得可以入股珠三角工业。通过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所得来解决农民进城以后的社保、医保等问题。
(三)建设华南地区职教基地
目前肇庆市已有职业院校40所,职业院校现有在校生近11万人,发展速度和规模居全省前列。建议省在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大力支持肇庆职教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职教基地,为珠三角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同时积极培养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的较高素质人才。
1.大力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技术进步推动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信息技术将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劲,技能人才缺乏将直接制约着我省产业调整升级和社会发展。因此,“十一五”时期,将是我省技能人才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加强和提升职业培训。肇庆应抓住机遇,作好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的同时,积极打造“肇庆品牌”,以求中心区职教在全省脱颖而出,走上多元化职教培训之路,今后在辐射珠三角的基础上,放眼长三角和全国。从对肇庆职业技术学院的抽样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职业学院学生对于今后的就业还存在一些盲目的思想和观念,对于国家一些就业法律政策也不太清楚,对于去何处就业也比较盲从。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就业地区选择处于前三位的主要是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大城市,85%的学生对工资要求是最低每月1 200元(如低于800元没有人愿意去);85%看重国家机关、国企和三资企业,而愿意进入民营企业就业的不足5%;52%希望成为企业管理人员,25%希望成为公务员,而想成为生产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1%。所以,今后肇庆职业培训应大力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同时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2.加强学生对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对职业教育的信心。根据我们对职业教育学院学生作了相关问卷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主要培训专业有物流、数控机床等理科类占80%,会计等文科类占30%。90%的学生认为中职找工作比较困难,但是仍有70%认为职业教育有一定吸引力,但存在担忧,主要是基于对就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清楚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所以90%的人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受资金和政策及技术因素限制。目前,中职学生对就业信息的掌握或了解主要来自于各地市县的人才市场和报纸或互联网等媒介,学校内部的招聘会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今后政府应借助媒体和网络多提供将来利于就业的专业信息,更多更即时的公布珠三角就业状况;同时应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可以设立创业贷款基金,帮扶有一技之长的人获得创业资本。德庆对于养兔专业人才的扶持经验值得借鉴。另外,从整个社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鼓励民企发展壮大的一些政策优惠等来加大民企的吸引力,鼓励学生去民营企业就业。
参考文献:
[1]王东京.中国的选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韩银娥.肇庆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课题之六——肇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及转移分析[EB/OL].广东肇庆统计信息网,2008-10-30.
[3]潘爱芹.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0):208-209.
[4]陈冠任,肖万春.人间正道——中国农民纪实[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5]叶莉,方燕峰.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总体影响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6):72-76.
Relatively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Research
——In Zhaoqing City
CHEN Huan-ji1,XU Jin-hua2,SU Jin-sheng3,HAN Yin-e3
(1.Zhaoqing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Zhaoqing526040,China;2. ZhaoqingMunicipal Policy Research, Zhaoqing 526040,China;3. Zhaoqing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CPC, Zhaoqing52604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Zhaoqing City,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tuation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survey data as the basis. An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labor transfer Zhaoqing. Through the developed area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the labor transfer out of the role of lead and analysis, research of Zhaoqing industry labor force changes on the actual impact,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Zhaoqing Problems analysis to find the workforce to adapt to the actual transfer of Zhaoqing countermeasures, and eventually realiz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of a smooth transfer.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in the relatively less developed regions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need to improve labor quality, step-by-step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and management model through innovative solutions farmers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the land.
Key words:labor supply and demand; the rural labor force; shift; less developed areas
[责任编辑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