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育;尊重;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89—01
在教师的教育智慧结构中,尊重是内核。学校生活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面,良好的师生关系能铺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反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绊脚石。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案例描述】
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老师,教师节快乐!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会好好努力,让你和我父母都放心!看到这条短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不知不觉飘回到了一年前。
给我发短信的男生在校时是学校有名的“问题学生”。入校时并不在我班,由于在其他班表现极差,甚至带领班级男生一同与班主任作对,与班主任矛盾极大,闹到了将要辍学的地步,迫于无奈要转到我班。 我当时万分矛盾,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我内心也是相当“惧怕”,但我也想尝试去“改造”这样的学生,给我、给他一次机会。因此,当他第一天到我班时,我带领全班同学以欢迎新同学的方式迎接了他,并给同学介绍说他具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并鼓励他发扬光大,其他只字未提。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惊讶和稍许的感动。之后的几天,我以朋友的语气和他谈了许多,我了解到他叛逆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喜欢所学专业,而这个专业是因为父母认为好就业,逼他来的,和原班主任的矛盾也是因为自己的叛逆及班主任的不理解所造成的。我就他的问题和他谈了很久,他明白了父母的苦心,也了解了当前的就业形势,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很感动,因为你尊重了我,愿意了解我的心声,我会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请您相信我。”一直到毕业,“问题学生”不再有“问题”了,顺利地毕业并如愿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案例分析】
教育智慧的内核是尊重,前提是对学生的爱,没有爱的“尊重”是虚伪的躯壳,迟早要被学生识破。案例中体现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实施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要急躁,急躁是功利主义,急躁也是不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二是实施教育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才能,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他的才能。
【感悟】
作为班主任,只有高度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权利,对学生的问题甚至错误表示关心和接纳,才能使学生排除紧张、惧怕、担忧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卫,从而能畅所欲言,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无论何种情况,处在未成年状态的孩子们都需要帮助,需要走出原来的自我,在所有可以帮助孩子们的措施中,没有什么比老师无条件的信任和尊重更重要的了。不论如何,老师应该深信,没有哪个学生愿意被称作“差生”,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进步,也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在老师、家长面前有良好的表现。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所传达并被学生所捕捉到的这种爱、尊重和信任,会极大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自爱和自信,会变成他们强大的自我教育的力量,会激发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昨天,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尊重就是一种教育智慧,尊重的态度成为一种教师的智慧。这种智慧促使教师不仅努力使自身德才兼备,更是要善于以自己的“德”、“才”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启发他们,使他们有强烈的、持久的上进心,调动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的智慧是教师把握教育科学规律与自身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是教师所表现出的一种现实与超然相结合的内在教育境界。教师爱学生,是源于尊重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与促进他们的智慧得以发展。在尊重之中产生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再以教育智慧唤醒与培育学生的智慧,培育新一代有智慧的社会公民。这正是教师职业伟大与神圣之所在,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89—01
在教师的教育智慧结构中,尊重是内核。学校生活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面,良好的师生关系能铺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反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绊脚石。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案例描述】
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老师,教师节快乐!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会好好努力,让你和我父母都放心!看到这条短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不知不觉飘回到了一年前。
给我发短信的男生在校时是学校有名的“问题学生”。入校时并不在我班,由于在其他班表现极差,甚至带领班级男生一同与班主任作对,与班主任矛盾极大,闹到了将要辍学的地步,迫于无奈要转到我班。 我当时万分矛盾,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我内心也是相当“惧怕”,但我也想尝试去“改造”这样的学生,给我、给他一次机会。因此,当他第一天到我班时,我带领全班同学以欢迎新同学的方式迎接了他,并给同学介绍说他具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并鼓励他发扬光大,其他只字未提。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惊讶和稍许的感动。之后的几天,我以朋友的语气和他谈了许多,我了解到他叛逆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喜欢所学专业,而这个专业是因为父母认为好就业,逼他来的,和原班主任的矛盾也是因为自己的叛逆及班主任的不理解所造成的。我就他的问题和他谈了很久,他明白了父母的苦心,也了解了当前的就业形势,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很感动,因为你尊重了我,愿意了解我的心声,我会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请您相信我。”一直到毕业,“问题学生”不再有“问题”了,顺利地毕业并如愿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案例分析】
教育智慧的内核是尊重,前提是对学生的爱,没有爱的“尊重”是虚伪的躯壳,迟早要被学生识破。案例中体现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实施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要急躁,急躁是功利主义,急躁也是不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二是实施教育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才能,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他的才能。
【感悟】
作为班主任,只有高度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权利,对学生的问题甚至错误表示关心和接纳,才能使学生排除紧张、惧怕、担忧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卫,从而能畅所欲言,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无论何种情况,处在未成年状态的孩子们都需要帮助,需要走出原来的自我,在所有可以帮助孩子们的措施中,没有什么比老师无条件的信任和尊重更重要的了。不论如何,老师应该深信,没有哪个学生愿意被称作“差生”,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进步,也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在老师、家长面前有良好的表现。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所传达并被学生所捕捉到的这种爱、尊重和信任,会极大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自爱和自信,会变成他们强大的自我教育的力量,会激发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昨天,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尊重就是一种教育智慧,尊重的态度成为一种教师的智慧。这种智慧促使教师不仅努力使自身德才兼备,更是要善于以自己的“德”、“才”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启发他们,使他们有强烈的、持久的上进心,调动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的智慧是教师把握教育科学规律与自身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是教师所表现出的一种现实与超然相结合的内在教育境界。教师爱学生,是源于尊重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与促进他们的智慧得以发展。在尊重之中产生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再以教育智慧唤醒与培育学生的智慧,培育新一代有智慧的社会公民。这正是教师职业伟大与神圣之所在,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