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由情景预设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彰显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课改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那么,面对生成,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把握,使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善于捕捉学生灵动的思维
案例一 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如下图(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据列式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1:(5×10 5×5 10×5)×2
生2:5×10×2 5×5×2 10×5×2
生3:5×10×4 5×5×2
交流评析:
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问:“××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算法是5×10×5。”
师(看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求体积。”
生:“老师,我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这个长方体有4个面的面积是5×10,我把1个5×10当作2个5×5,那么4个面就是8个5×5再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即5×5×10。”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一阵热烈的掌声。
思考: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若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忽视了那张欲言又止的嘴,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学生智慧的光芒、创新的火花也就会被忽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提问者和指导者,更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灵动思想的产生。灵动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这些思想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综合推理,甚至会是异想天开。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将有形的预设融入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营造互动的课堂气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随时把握学生灵动的思想,并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学生的进步将是整体的、快速的,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活泼。
二、及时调整,与学生同行
案例二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题目:妈妈买12千克的苹果,一共要33.6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生列式计算:33.6÷12=2.8(元)
……
课要结束时,师问:“对于今天上课的例题,你们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小声议论,没有多少人举手。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还要找回多少钱?”
师:“怎么能提这个问题呢?再想想,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大多沉默不语。
这时,老师从口袋里掏出1元钱,一边举着给同学看一边说:“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依然不说话,老师没办法,只好对学生说:“还可提1元钱可买多少千克苹果,列式是12除以33.6,这是一道整数除以小数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去思考该怎么做。下课。”
思考:
案例中,为了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了情境预设,但学生却没有按老师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情况下购物都不是正好付出所需的钱数,都有一个付出、找回的过程,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学生自然会想到,况且老师又没有规定要提什么问题。
《课标》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问题情境的预设已普遍引起重视,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更贴近社会生活和儿童实际。儿童最富有想象力,想法往往天马行空,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偏离我们预设的生成,有时让教师感到不可理喻。但教师一定要静心倾听学生提出问题,千万不能跟着“乐”,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不仅关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他们的学习活动是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及时调整,与学生同行,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课堂瞬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小学)
一、善于捕捉学生灵动的思维
案例一 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如下图(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据列式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1:(5×10 5×5 10×5)×2
生2:5×10×2 5×5×2 10×5×2
生3:5×10×4 5×5×2
交流评析:
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问:“××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算法是5×10×5。”
师(看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求体积。”
生:“老师,我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这个长方体有4个面的面积是5×10,我把1个5×10当作2个5×5,那么4个面就是8个5×5再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即5×5×10。”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一阵热烈的掌声。
思考: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若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忽视了那张欲言又止的嘴,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学生智慧的光芒、创新的火花也就会被忽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提问者和指导者,更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灵动思想的产生。灵动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这些思想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综合推理,甚至会是异想天开。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将有形的预设融入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营造互动的课堂气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随时把握学生灵动的思想,并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学生的进步将是整体的、快速的,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活泼。
二、及时调整,与学生同行
案例二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题目:妈妈买12千克的苹果,一共要33.6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生列式计算:33.6÷12=2.8(元)
……
课要结束时,师问:“对于今天上课的例题,你们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小声议论,没有多少人举手。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还要找回多少钱?”
师:“怎么能提这个问题呢?再想想,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大多沉默不语。
这时,老师从口袋里掏出1元钱,一边举着给同学看一边说:“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依然不说话,老师没办法,只好对学生说:“还可提1元钱可买多少千克苹果,列式是12除以33.6,这是一道整数除以小数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去思考该怎么做。下课。”
思考:
案例中,为了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了情境预设,但学生却没有按老师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情况下购物都不是正好付出所需的钱数,都有一个付出、找回的过程,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学生自然会想到,况且老师又没有规定要提什么问题。
《课标》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问题情境的预设已普遍引起重视,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更贴近社会生活和儿童实际。儿童最富有想象力,想法往往天马行空,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偏离我们预设的生成,有时让教师感到不可理喻。但教师一定要静心倾听学生提出问题,千万不能跟着“乐”,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不仅关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他们的学习活动是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及时调整,与学生同行,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课堂瞬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