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自主实验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对学生信任、理解和宽容,了解学生的需要,给学生选择空间、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
(二)更新实验组织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实验组织形式,使实验具有生活化、微型化和绿色化,使实验有趣味又有安全保障,淡化实验操作技能,重视过程体验,让学生喜欢走进实验室。
(三)建立科学的实验评价反馈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实验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机制,且对实验教学有导向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实验的教学功能,学生实验考核不应该是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应该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具有分析性、诊断性和发展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二、学生实验模式的实施类型
化学学科必须突破自身体系的封闭性和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必然要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实验选题和实验教学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化,依据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和学生活动方式不同,确定了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一)探究型学生实验,适用于新授课教学
探究型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
程序:问题情景?→分析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
示例:化学演示实验课 演示实验:过氧化钠的性质(片断)
教师实验:表演小魔术——滴水生火。请学生大胆猜测其中的奥秘。
学生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猜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氧气和氢氧化钠,并设计成实验方案,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学生实验1: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滴入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生成,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汇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补充。列出实验现象,并揭开了滴水生火的奥秘,同时学生对酚酞变红又褪色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猜想,并要求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索。
在学生进一步探索时,提供给他们新的信息:
(1)碱的浓度过大滴加酚酞,会变红又褪色;
(2)酚酞遇到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会被氧化成无色物质。
学生实验2:设计实验:过氧化钠的氧化性 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中滴入酚酞?,稀释再加酚酞,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过氧化钠遇品红褪色。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汇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补充。列出实验现象如下:稀释后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品红中加过氧化钠也会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二)拓展型学生实验,适用于实践活动课
实验活动课的设置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验活动课直接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场所和内容,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和智力水平,开阔视野,了解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可以表现自己,欣赏他人,发展个性,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程序:实验主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得出结论→?交流示范→总结评价
示例:化学实践活动课
实验主题: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和铝盐、铁盐的性质,分别对铝盐、铁盐的性质、铁盐的氧化性以及“铝三角”“铁三角”等进行实践和探究。
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分析、设计和操作,得出结论。
交流示范:各小组指派两位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成果,示范本组典型实验,回答其他同学的询问和质疑,交流实验活动的体验和收获,共享学习与研究成果。
(三)开放式学生实验,适用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开展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与研究活动。化学学科性或与化学相关的综合性研究专题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方法,并且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和发展实验的方法。因此,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实验室里独立地进行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意识、学会探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
程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
示例:探索铝制品及其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健康的危害,以及控制使用的方法措施。
背景现象: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
提出问题: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调查分析:考虑可能涉及的部分因素:①铝矿的储量丰富;②开采铝矿会对环境造成破坏;③铝废弃后会污染环境;④铝的性质适宜制造饮料罐;⑤使用铝质饮料罐很方便;⑥可以循环使用铝质饮料罐;⑦可以用玻璃瓶代替铝质饮料罐;⑧铝制品污染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参观、采访当地铝制品生产厂,了解生产工艺和过程;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含铝包装品和药品的成分和化学性质。
动手实验:用胃舒平药片、银色漆颜料、易拉罐、包装糖果和小食品等,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确定各种不同物品的性质特征。
实验处理:把研究全过程的分散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
得出结论:?铝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大量被用作饮料罐。但是铝如果在身体内大量的积累,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等健康隐患。应该减少和循环使用铝制品,尤其是含铝物质制作药品和食品包装袋、铝质饮料罐。
以此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对学生信任、理解和宽容,了解学生的需要,给学生选择空间、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
(二)更新实验组织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实验组织形式,使实验具有生活化、微型化和绿色化,使实验有趣味又有安全保障,淡化实验操作技能,重视过程体验,让学生喜欢走进实验室。
(三)建立科学的实验评价反馈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实验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机制,且对实验教学有导向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实验的教学功能,学生实验考核不应该是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应该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具有分析性、诊断性和发展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二、学生实验模式的实施类型
化学学科必须突破自身体系的封闭性和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必然要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实验选题和实验教学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化,依据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和学生活动方式不同,确定了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一)探究型学生实验,适用于新授课教学
探究型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
程序:问题情景?→分析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
示例:化学演示实验课 演示实验:过氧化钠的性质(片断)
教师实验:表演小魔术——滴水生火。请学生大胆猜测其中的奥秘。
学生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猜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氧气和氢氧化钠,并设计成实验方案,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学生实验1: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滴入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生成,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汇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补充。列出实验现象,并揭开了滴水生火的奥秘,同时学生对酚酞变红又褪色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猜想,并要求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索。
在学生进一步探索时,提供给他们新的信息:
(1)碱的浓度过大滴加酚酞,会变红又褪色;
(2)酚酞遇到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会被氧化成无色物质。
学生实验2:设计实验:过氧化钠的氧化性 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中滴入酚酞?,稀释再加酚酞,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过氧化钠遇品红褪色。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汇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补充。列出实验现象如下:稀释后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品红中加过氧化钠也会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二)拓展型学生实验,适用于实践活动课
实验活动课的设置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验活动课直接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场所和内容,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和智力水平,开阔视野,了解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可以表现自己,欣赏他人,发展个性,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程序:实验主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得出结论→?交流示范→总结评价
示例:化学实践活动课
实验主题: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和铝盐、铁盐的性质,分别对铝盐、铁盐的性质、铁盐的氧化性以及“铝三角”“铁三角”等进行实践和探究。
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分析、设计和操作,得出结论。
交流示范:各小组指派两位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成果,示范本组典型实验,回答其他同学的询问和质疑,交流实验活动的体验和收获,共享学习与研究成果。
(三)开放式学生实验,适用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开展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与研究活动。化学学科性或与化学相关的综合性研究专题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方法,并且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和发展实验的方法。因此,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实验室里独立地进行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意识、学会探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
程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
示例:探索铝制品及其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健康的危害,以及控制使用的方法措施。
背景现象: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
提出问题: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调查分析:考虑可能涉及的部分因素:①铝矿的储量丰富;②开采铝矿会对环境造成破坏;③铝废弃后会污染环境;④铝的性质适宜制造饮料罐;⑤使用铝质饮料罐很方便;⑥可以循环使用铝质饮料罐;⑦可以用玻璃瓶代替铝质饮料罐;⑧铝制品污染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参观、采访当地铝制品生产厂,了解生产工艺和过程;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含铝包装品和药品的成分和化学性质。
动手实验:用胃舒平药片、银色漆颜料、易拉罐、包装糖果和小食品等,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确定各种不同物品的性质特征。
实验处理:把研究全过程的分散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
得出结论:?铝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大量被用作饮料罐。但是铝如果在身体内大量的积累,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等健康隐患。应该减少和循环使用铝制品,尤其是含铝物质制作药品和食品包装袋、铝质饮料罐。
以此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