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从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可知,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要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科发展规律;要注重教师的主导和校内外的结合作用。再者,教育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根据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及时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做到教育先行。
关键词 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教育先行
起初,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明确的表述,至今我国体育课程目标不但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更加科学化、多维化、具体化。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到1923年“壬戌学制”,此期间体育课程里没有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1928年《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的公布,体育课程目标第一次进入课程政府文件。
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演变一般发生在社会转型期
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工作者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對多种体育课程目标,进行选择时所持有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这种价值倾向除了根据自身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要和当时社会主流精神相一致。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一直在不停地生成和演化,它的变迁一般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符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教育价值取向,则被保留下来。
清末至国民党统治结束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甲午战争后,阶级矛盾日渐尖锐,清王朝感到政权岌岌可危。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再加上资产阶级的大力推行,“军国民”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19年受“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再加上自然主义思想传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开始重视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以“锻炼体格,使机体充分发育”为主,倾向于“体育为战争服务”。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从关注为社会主义服务到关注增强体质再到现在的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目标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特点即由社会本位到学科本文再到学生本文的价值取向演变。
二、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
纵观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历程,可以明显的发现统治阶级对体育的要求深深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越来越多维化和科学化。体育课程目标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仅注重体育对学生生理方面的作用,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清政府引进兵式体操是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为了积蓄革命力量积极推行“军国民”教育;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培养“绝对服从”的精神力量,利用军国民思潮大力提倡“尚武”教育。建国以来,体育课程目标的建设过程始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由此可以得知,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深深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的文化环境深深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清末时期学习日本的“军国民”教育;五四时期,受美国杜威来华讲学的影响,体育界注重培养学生“民主”、“自由”的精神,提出“体育即生活”的口号。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开始向实用主义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开始学习苏联的体育教学经验,此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注重体育为社会主义服务。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此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则提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不是单一因素的发展,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面向前的发展。
三、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更加准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美国概念重构主义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目标有四种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制定的课程目标一般是指教育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行为目标取向制定的课程目标时注重教学结束后,学生身体上发生的行为变化,其特点是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生成性目标取向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性目标取向强调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性表现,以人的个性解放为根本目的。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只有普遍性目标取向到行为目标取向再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清末至建国初期体育课程目标大部分是以“普遍性目标”的形式表述的,如1903年体育教育宗旨:“培养儿童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1978年至20世纪末,普遍性目标的缺点逐渐显露,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开始向行为目标转变。如1978年的“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表述形式就是行为目标取向。进入新课改革时期,体育课程目标表述形式更加丰富,涉及维度更多,为了使体育课程目标表述更加准确,又增加了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如201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部分“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等,则展现出表现性目标的特点。
四、总结
不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体育课程目标在其演变过程中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统筹兼顾、全面思考,注重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展;努力追求学科、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使表述更加科学化和过程具有可操作化以及结果可测量化。
参考文献:
[1] 李富菊.中国现当代体育课程问题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2] 张慧.百年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演变研究[D].聊城大学.2013.
[3] 范巍.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摘 要 从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可知,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要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科发展规律;要注重教师的主导和校内外的结合作用。再者,教育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根据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及时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做到教育先行。
关键词 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教育先行
起初,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明确的表述,至今我国体育课程目标不但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更加科学化、多维化、具体化。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到1923年“壬戌学制”,此期间体育课程里没有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1928年《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的公布,体育课程目标第一次进入课程政府文件。
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演变一般发生在社会转型期
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工作者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對多种体育课程目标,进行选择时所持有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这种价值倾向除了根据自身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要和当时社会主流精神相一致。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一直在不停地生成和演化,它的变迁一般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符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教育价值取向,则被保留下来。
清末至国民党统治结束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甲午战争后,阶级矛盾日渐尖锐,清王朝感到政权岌岌可危。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再加上资产阶级的大力推行,“军国民”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19年受“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再加上自然主义思想传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开始重视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以“锻炼体格,使机体充分发育”为主,倾向于“体育为战争服务”。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从关注为社会主义服务到关注增强体质再到现在的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目标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特点即由社会本位到学科本文再到学生本文的价值取向演变。
二、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
纵观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历程,可以明显的发现统治阶级对体育的要求深深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越来越多维化和科学化。体育课程目标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仅注重体育对学生生理方面的作用,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清政府引进兵式体操是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为了积蓄革命力量积极推行“军国民”教育;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培养“绝对服从”的精神力量,利用军国民思潮大力提倡“尚武”教育。建国以来,体育课程目标的建设过程始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由此可以得知,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深深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的文化环境深深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清末时期学习日本的“军国民”教育;五四时期,受美国杜威来华讲学的影响,体育界注重培养学生“民主”、“自由”的精神,提出“体育即生活”的口号。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开始向实用主义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开始学习苏联的体育教学经验,此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注重体育为社会主义服务。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此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则提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不是单一因素的发展,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面向前的发展。
三、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更加准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美国概念重构主义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目标有四种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制定的课程目标一般是指教育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行为目标取向制定的课程目标时注重教学结束后,学生身体上发生的行为变化,其特点是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生成性目标取向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性目标取向强调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性表现,以人的个性解放为根本目的。我国百年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只有普遍性目标取向到行为目标取向再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清末至建国初期体育课程目标大部分是以“普遍性目标”的形式表述的,如1903年体育教育宗旨:“培养儿童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1978年至20世纪末,普遍性目标的缺点逐渐显露,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开始向行为目标转变。如1978年的“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表述形式就是行为目标取向。进入新课改革时期,体育课程目标表述形式更加丰富,涉及维度更多,为了使体育课程目标表述更加准确,又增加了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如201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部分“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等,则展现出表现性目标的特点。
四、总结
不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体育课程目标在其演变过程中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统筹兼顾、全面思考,注重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展;努力追求学科、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使表述更加科学化和过程具有可操作化以及结果可测量化。
参考文献:
[1] 李富菊.中国现当代体育课程问题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2] 张慧.百年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演变研究[D].聊城大学.2013.
[3] 范巍.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