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增强花生食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突破绿色壁垒,烟台枫林食品有限公司于1999年2月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开始在公司所在地牟平区建立有机花生生产基地8000公顷。2002年4月公司的有机花生生产基地和加工的6个花生系列产品,顺利通过日本农林水产省JAS认证机构有机认证,年出口1.5万吨。此后每年均顺利通过日本JAS认证机构的监督复查。7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现将我们多年来积累的日本有机花生生产技术简介如下:
1 适宜的气候是生产日本有机花生的前提
牟平区是山东大花生主产区之一,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花生生长季节日平均气温≥21℃,总日照时数1136-1281小时,日均日照8.0-8.2小时。花生生长期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基地村土质以沙壤土为主,土层较厚,地力均匀,干时不板,湿时不粘,质地疏松,通气透水。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花生的正常生长,收获期秋高气爽,有利于花生收获后及时晾晒,入库后自然温度低,有利于防止黄曲霉毒素对有机花生的污染。
2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日本有机花生的基础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有机花生的基础,也为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基地之初,我们对多处备选基地,邀请有环境监测资质部门进行了实地环境质量监测,分別对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用水质量等逐项指标进行了化验分析,最后我们反复比较,优中选优,选择我区南麓莒格庄镇作为有机花生生产基地。莒格庄镇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区昆嵛山脚下,远离污染源。有机基地建立之初就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水源,土壤和空气等诸多条件对花生生长均无污染。优良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最佳的有机花生生长环境。
3 高素质的农民是生产有机花生的有力保证
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生产出的花生达到日本有机食品标准,我们在建基地村时就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强化培训,根据花生不同的生产时期需要,每年每村举办4期培训班。通过不断强化培训,农民掌握了有机花生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同时制定了《有机生产守则》、《有机村管理章程》、《有机生产内部管理制度》、《事故处理规程》等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农户严格按技术要求和制度办事,从能生产国内无公害花生、绿色食品花生,到能生产出口创汇的日本有机花生,实现了花生生产一步一个新台阶。
4 有机花生栽培技术
4.1 轮作换茬 花生喜生茬怕重茬,重茬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变矮,结果数少,产量显著降低,尤其是有机花生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要培肥地力、减轻病虫草等危害,获得较高的有机花生产量,实行轮作换茬显得尤为必要,可与甘薯、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由于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不同,通过轮作换茬,可以使土壤养分发生互补作用,有利于有机花生和其它作物生长。
4.2 耕作与施肥 有机花生田在封冻前需深冬耕25-30cm,以冬垡和熟化土壤,减轻病虫危害,在肥料的使用上,严禁使用污水、污泥、未经堆制的腐败性废弃物,严禁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会造成土壤重金属积累的矿渣和磷矿石。肥料可用堆肥,堆肥是将各种作物秸秆、叶与人粪尿、家禽粪尿在高温好气条件下混合堆积腐熟,经过微生物分解,使其转化成易被吸收利用的优质有机肥料。花生亩产在250-300kg,每亩用优质堆肥4000-5000kg,堆肥可于冬耕或播种前铺施。
4.3 品种的选择和种子处理 我们根据日本消费习惯、品种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考察结果,筛选出花育19、花育22和8130三个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出口花生品种。它们均属于普通型大花生,果形美观,果腰果嘴明显,外种皮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纹,内种皮橙黄色,对不良环境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花生种在播种前15天带壳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活力,杀死种子本身带有的病原菌。剥壳后选用籽粒饱满的一级种子备播。剔除霉捂花生仁,否则易造成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发生。
4.4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有机花生比常规花生应适期晚播,以利苗齐苗均苗壮,避免播种早引起烂种,导致病害的传播和缺苗断垄。通常5-10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6-1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机械起垄种植,一垄双行,垄距80-90cm,垄高10-12cm,大行距50cm,小行距30-40cm,根据品种株高和分枝数多少确定密度,一般每亩0.85-1.0万墩,每墩播2粒种子,播深4-5cm。
4.5 田间管理
4.5.1 适时撤土、培土,减少伏果比例 花生伏果品质差,油性低,不能出口。为了避免伏果,花生初花期,通过中耕将垄上花生两侧的上向外锄,使花生行变成窄埂状,这样有利于通风散湿,降低植株基部空间的大气湿度,同时加大果针与地表的距离,推迟果针人士的时间,达到控制早期花下针结果的目的,等到下针盛期进行培土迎针,即用大锄在垄行中间深锄猛拉,带土扶垄,使花生行自然形成胖而陡,以迎接果针入土结果;封垄时,再划锄垄沟,使垄体增高、加厚,以利抗旱排涝和促进荚果发育,从而达到减少伏果、预防烂果、增加饱果、提高产量的目的。也达到了田间锄草的目的。
4.5.2 防止徒长,及时排涝 有机花生田禁用任何化学调控剂,高肥地块,多雨年份花生易徒长,人工摘除主茎与主要侧枝生长点,抑制其生长,提高饱果率,增加产量。注意摘除部分以刚去掉生长点为宜。遇汛期,要健全排涝系统,及时排涝,以免烂果,防止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加重和传播蔓延,确保花生质量。
4.6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4.6.1 蛴螬控制技术 蛴螬是有机花生田最主要的地下害虫,对花生危害比较严重,其中大黑鳃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黑绒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是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群,占总数的80%以上。(1)农业防治;一是封冬前深耕,造成不利于蛴螬生存的环境,冬季冬死一部分。二是结合耕地、播种,收刨、复收花生时人工捡拾蛴螬幼虫,三是种植诱杀植物,利用田边种植蓖麻诱杀金龟子。(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每年的6月上旬至9月中旬成虫发生期,每50亩地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同时兼治其它害虫成虫。
4.6.2 蚜虫控制技术蛔虫是花生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干早年份发生尤为严重,其防治可利用蚜虫趋向黄色的特性,田间设置深黄色调和漆涂抹的黄板,形状不拘,面上抹一层机油,一般直径40cm左右,高度1m左右,每隔30-50m一个,诱蚜效果较好。
4.6.3 叶斑病控制技术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当叶片发病率达到7%时,于草木灰+农用石灰粉混合,趁早晨露水未干撒于叶面,可同时兼治多种病害。
4.7 收获、干燥、入库 中下部叶片已衰老脱落,上部叶片颜色转淡,叶的睡眠运动消失,植株停止生长,70%以上的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发生青褐色斑片,应立即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适时收获,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也好。收获过早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出现落果、芽果、烂果、影响质量和产量。收获后带棵晒干,然后脱果,荚果及时晒干后入库,按有机食品花生要求用专用仓库妥善保管,在晾晒和仓储中要避免污染。入库时花生含水量要低于9%,否则易发生黄曲霉毒素,达不到有机花生的标准。
1 适宜的气候是生产日本有机花生的前提
牟平区是山东大花生主产区之一,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花生生长季节日平均气温≥21℃,总日照时数1136-1281小时,日均日照8.0-8.2小时。花生生长期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基地村土质以沙壤土为主,土层较厚,地力均匀,干时不板,湿时不粘,质地疏松,通气透水。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花生的正常生长,收获期秋高气爽,有利于花生收获后及时晾晒,入库后自然温度低,有利于防止黄曲霉毒素对有机花生的污染。
2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日本有机花生的基础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有机花生的基础,也为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基地之初,我们对多处备选基地,邀请有环境监测资质部门进行了实地环境质量监测,分別对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用水质量等逐项指标进行了化验分析,最后我们反复比较,优中选优,选择我区南麓莒格庄镇作为有机花生生产基地。莒格庄镇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区昆嵛山脚下,远离污染源。有机基地建立之初就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水源,土壤和空气等诸多条件对花生生长均无污染。优良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最佳的有机花生生长环境。
3 高素质的农民是生产有机花生的有力保证
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生产出的花生达到日本有机食品标准,我们在建基地村时就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强化培训,根据花生不同的生产时期需要,每年每村举办4期培训班。通过不断强化培训,农民掌握了有机花生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同时制定了《有机生产守则》、《有机村管理章程》、《有机生产内部管理制度》、《事故处理规程》等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农户严格按技术要求和制度办事,从能生产国内无公害花生、绿色食品花生,到能生产出口创汇的日本有机花生,实现了花生生产一步一个新台阶。
4 有机花生栽培技术
4.1 轮作换茬 花生喜生茬怕重茬,重茬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变矮,结果数少,产量显著降低,尤其是有机花生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要培肥地力、减轻病虫草等危害,获得较高的有机花生产量,实行轮作换茬显得尤为必要,可与甘薯、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由于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不同,通过轮作换茬,可以使土壤养分发生互补作用,有利于有机花生和其它作物生长。
4.2 耕作与施肥 有机花生田在封冻前需深冬耕25-30cm,以冬垡和熟化土壤,减轻病虫危害,在肥料的使用上,严禁使用污水、污泥、未经堆制的腐败性废弃物,严禁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会造成土壤重金属积累的矿渣和磷矿石。肥料可用堆肥,堆肥是将各种作物秸秆、叶与人粪尿、家禽粪尿在高温好气条件下混合堆积腐熟,经过微生物分解,使其转化成易被吸收利用的优质有机肥料。花生亩产在250-300kg,每亩用优质堆肥4000-5000kg,堆肥可于冬耕或播种前铺施。
4.3 品种的选择和种子处理 我们根据日本消费习惯、品种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考察结果,筛选出花育19、花育22和8130三个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出口花生品种。它们均属于普通型大花生,果形美观,果腰果嘴明显,外种皮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纹,内种皮橙黄色,对不良环境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花生种在播种前15天带壳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活力,杀死种子本身带有的病原菌。剥壳后选用籽粒饱满的一级种子备播。剔除霉捂花生仁,否则易造成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发生。
4.4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有机花生比常规花生应适期晚播,以利苗齐苗均苗壮,避免播种早引起烂种,导致病害的传播和缺苗断垄。通常5-10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6-1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机械起垄种植,一垄双行,垄距80-90cm,垄高10-12cm,大行距50cm,小行距30-40cm,根据品种株高和分枝数多少确定密度,一般每亩0.85-1.0万墩,每墩播2粒种子,播深4-5cm。
4.5 田间管理
4.5.1 适时撤土、培土,减少伏果比例 花生伏果品质差,油性低,不能出口。为了避免伏果,花生初花期,通过中耕将垄上花生两侧的上向外锄,使花生行变成窄埂状,这样有利于通风散湿,降低植株基部空间的大气湿度,同时加大果针与地表的距离,推迟果针人士的时间,达到控制早期花下针结果的目的,等到下针盛期进行培土迎针,即用大锄在垄行中间深锄猛拉,带土扶垄,使花生行自然形成胖而陡,以迎接果针入土结果;封垄时,再划锄垄沟,使垄体增高、加厚,以利抗旱排涝和促进荚果发育,从而达到减少伏果、预防烂果、增加饱果、提高产量的目的。也达到了田间锄草的目的。
4.5.2 防止徒长,及时排涝 有机花生田禁用任何化学调控剂,高肥地块,多雨年份花生易徒长,人工摘除主茎与主要侧枝生长点,抑制其生长,提高饱果率,增加产量。注意摘除部分以刚去掉生长点为宜。遇汛期,要健全排涝系统,及时排涝,以免烂果,防止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加重和传播蔓延,确保花生质量。
4.6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4.6.1 蛴螬控制技术 蛴螬是有机花生田最主要的地下害虫,对花生危害比较严重,其中大黑鳃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黑绒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是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群,占总数的80%以上。(1)农业防治;一是封冬前深耕,造成不利于蛴螬生存的环境,冬季冬死一部分。二是结合耕地、播种,收刨、复收花生时人工捡拾蛴螬幼虫,三是种植诱杀植物,利用田边种植蓖麻诱杀金龟子。(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每年的6月上旬至9月中旬成虫发生期,每50亩地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同时兼治其它害虫成虫。
4.6.2 蚜虫控制技术蛔虫是花生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干早年份发生尤为严重,其防治可利用蚜虫趋向黄色的特性,田间设置深黄色调和漆涂抹的黄板,形状不拘,面上抹一层机油,一般直径40cm左右,高度1m左右,每隔30-50m一个,诱蚜效果较好。
4.6.3 叶斑病控制技术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当叶片发病率达到7%时,于草木灰+农用石灰粉混合,趁早晨露水未干撒于叶面,可同时兼治多种病害。
4.7 收获、干燥、入库 中下部叶片已衰老脱落,上部叶片颜色转淡,叶的睡眠运动消失,植株停止生长,70%以上的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发生青褐色斑片,应立即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适时收获,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也好。收获过早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出现落果、芽果、烂果、影响质量和产量。收获后带棵晒干,然后脱果,荚果及时晒干后入库,按有机食品花生要求用专用仓库妥善保管,在晾晒和仓储中要避免污染。入库时花生含水量要低于9%,否则易发生黄曲霉毒素,达不到有机花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