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亚隆:记录宜昌“转码”
农历庚子鼠年三月十六日(2020年4月8日),武汉封城76天、1824个小时、109440分钟后解封。
宜昌市这座千年古城终于完成健康转码。
除夕(1月24日),宜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1号令,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宜昌与武汉一样进入封城状态。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
76天!这个百万级的城市承受了怎样的磨难?屈子的后裔又经历了怎样的求索?
从正月初一,我走进了社区,想通过摄影助力抗疫。我用视觉和文字记录,在记录中讲述,也在记录中反思。
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社区拍摄,不到五小时的睡眠,我记录下这个特殊时期,普通人最真实的“日常”与“非日常”。社区的抗疫是“日常”的,但社区的抗疫又那样的“非日常”,居民、社工、志愿者常常被感动,而感动大家的却是平日里极为普通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构筑了社区抗疫的强大力量。
记录、记录,记录是温度!记录是力量!
王文澜:记录抗疫需要多个“焦距”
抗疫发生后,李亚隆的朋友圈突然活跃起来,每天一个图片故事。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担心。他居住的城市湖北宜昌,是武汉与西南联系的交通枢纽,想必疫情也很严重。知道他生病住院还在恢复中,出于对他的关心,2 月6 日晚上,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一个多小时电话,了解到他已经成为一个志愿者,投入到抗疫的拍摄中,外出拍摄是被批准允许的。我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却告诉我,在他每日更新的“图片故事”外,还有另一个视角—另一个“焦距”的拍摄。从此,我每天劝他不要出门,他每天都发来照片与我讨论。
后来,《人民摄影》报和《南方周末》分别发表了李亚隆两组不同的作品。一组离现场较“近”,一组离现场较“远”。一组是他从《湖北日报》网络平台每天更新的抗疫图片故事中选编的;另一组则是他同时拍摄的另一个“焦距”的照片。
要知道,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同时要拍摄两类作品,又要被每日网络平台的更新需求牵引,拍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我经常提醒他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便在现场更准确地完成“近”和“远”的选择。
我更关心作品中“远”的那个部分。李亚隆把拍摄方向选在社区,这是一个距离医院来说的“远”;另外,在照片中反映事件的大背景和思考是作品中呈现出的更重要的另外一个“远”。例如第五幅照片,那天中央调整了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政府决定再一次延期复工,镜头瞄准夜间值守,居民楼上挂出的国旗在夜风中飘扬,使得那张记录具有了象征意义。再例如第四幅照片,摄影师运用当代摄影语言,凝固医院门前空寂的大街上、一个社区防疫人员匆忙通过的瞬间,使新闻照片具有了更“远”的意义。
抗疫这个大事件,我们需要多个“焦距”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