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苏绣就一针一线地绣留下了美丽的印记。中国四大名绣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而中国当代“叶绣”创始人——郑叶青,则是以苏绣为基础,为现代刺绣服饰作出多方面的突破,发展成为一道独有的“叶绣”风景线。
一线忆昔年
对于刺绣如何在当下时尚服饰中的运用,郑叶青作出多方面改变并融入自己的艺术思考,她改变了以往的刺绣纹样布局,如今着重于后背、腰线、肩、肘等非常规位置进行刺绣,以体现立体装饰理念,还将雕绣、珠绣、丝绣混搭,使服饰能够绽放出不同的光彩。对于郑叶青来说,“叶绣”是她的艺术理想,也是她不断追求时尚、创新的蹊径。
P:回想一下,你是何时接触刺绣的?
郑叶青:我是从六岁起,刚有记忆的时候,就接触到刺绣了,印象中那时母亲就经常在家中刺绣,而我就趴在绣架上,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当时就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P:为什么你会选择专注于刺绣?并以此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
郑叶青:因为我发现刺绣这个行业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发展潜力,艺术魅力在于其涵盖了绘画、色彩搭配、针线技艺等各种艺术元素,发展潜力在于市场对刺绣工艺品、服饰及各类生活用品的巨大需求。因此我走上了这条专注的产业之路。
P:你仿制不同朝代皇后的常服,那上面的图案应依据什么来呢?
郑叶青:依据历史参考,主要来源于书籍内的图片及文字描述,再加上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想象力,通过多次的尝试完成的。
P:如果你穿梭回苏绣的发源时期——春秋时期,你最想做什么事?为什么?
郑叶青:如果让我穿梭回去,我最想做的就是跟着当时的绣娘一起学习最初始阶段的刺绣技艺,从她们身上找到她们发明苏绣的灵感,并和现在的苏绣技艺进行比较,让我更好地把握这门技艺。
传统的盛贵定制
刺绣的倩影总会出现在古代传统的重要场合中,比如婚礼的服饰、被服,古代贵族的重要活动等。如今,东方女性也在尝试着重拾这种尊贵定制的美,郑叶青的“叶绣”就与时俱进,把传统刺绣与当代服饰结合,让我们在一针一线中触摸历史沉淀的温润。
P:你不仅掌握了传统刺绣方法,还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叶绣”,不如跟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叶绣”的特点吧?
郑叶青:“叶绣”在色彩、材质、技法等方面都有个性化的发展,比如:我们会把羊绒、羊毛、水钻等不同材料,通过中国四大传统刺绣技法,还有印度、越南的不同针法贯穿其中,根据顾客的需求,为他们设计、制作独一无二的刺绣产品。以此适应现代人不同的生活色彩,引领当下流行趋势。
P:要绣出一件完整的作品,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郑叶青:作品根据大小差异较大,比如一件清皇后礼服就需要一个绣娘花费2年的工时。而像一些小的艺术绣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仅需要3至6个月。
P:摸着刺绣,布面均匀、平整的线会给人带来一种很顺滑的感觉,那你在绣的时候,是不是一针都不能有点误差?
郑叶青:是的,因为如果走错一针,就会影响作品整体的美观,对于具有艺术价值的苏绣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必须重头再来。
P:你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在其中能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郑叶青:我最喜欢的作品是苏绣《清明上河图》,作品融入了精细、多样的刺绣技法,同时也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气息,每当我看到这幅作品就赞叹绘画和苏绣两大艺术的完美融合,由衷赞叹中华民族伟大智慧。
P:在刺绣作品中,对于色彩的搭配也尤为重要,我觉得在你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虚实、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对比,色彩对你来说,是否一个重要的环节?
郑叶青:正如你所说,色彩确实是一个重要环节,色彩的柔和度、整体搭配效果、时代特性、传统习俗等都是需要仔细整合的。
P:如果说得比刺绣的世界更宽泛点,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的?
郑叶青:我觉得生活的美在于理性和感性的完美融合,在理性上做一个道德的人,在感性上做一个唯美的人。美的定义是能满足人感性认同的事物。
P:最喜欢哪首中国诗词,为什么?
郑叶青:在中国当代诗人指纹先生的作品《蝶》中感受到脆弱而形而上的美,就如以细若蝉丝的线交织出的刺绣,不仅会让人小心翼翼地心疼,也能抚平我们当下生活的焦灼,理顺对于美的追求方向,是耐心、从容、大气。
1.《清代皇后常服》: 面料为红色真丝苏绸缎,绣有凤穿牡丹。2009年,郑叶青此作参加了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展览,荣获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展评比银奖。2011年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
2.《迎雪报春》: 郑叶青以线当墨,以针代笔,寄情于刺绣,注重刺绣的品质和艺术性,此作展现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顾冠群大师的国画艺术特点。
3. 《金蝉》: 将苏绣艺术巧妙运用于婚庆装饰用品,寓意吉祥富贵。
4. 《蝶缘化妆盒》: 苏绣艺术与生活饰品的巧妙结合,并在材料,图案,针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此款采用了打籽绣,盘金绣的针法,保证了刺绣的质感。
一线忆昔年
对于刺绣如何在当下时尚服饰中的运用,郑叶青作出多方面改变并融入自己的艺术思考,她改变了以往的刺绣纹样布局,如今着重于后背、腰线、肩、肘等非常规位置进行刺绣,以体现立体装饰理念,还将雕绣、珠绣、丝绣混搭,使服饰能够绽放出不同的光彩。对于郑叶青来说,“叶绣”是她的艺术理想,也是她不断追求时尚、创新的蹊径。
P:回想一下,你是何时接触刺绣的?
郑叶青:我是从六岁起,刚有记忆的时候,就接触到刺绣了,印象中那时母亲就经常在家中刺绣,而我就趴在绣架上,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当时就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P:为什么你会选择专注于刺绣?并以此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
郑叶青:因为我发现刺绣这个行业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发展潜力,艺术魅力在于其涵盖了绘画、色彩搭配、针线技艺等各种艺术元素,发展潜力在于市场对刺绣工艺品、服饰及各类生活用品的巨大需求。因此我走上了这条专注的产业之路。
P:你仿制不同朝代皇后的常服,那上面的图案应依据什么来呢?
郑叶青:依据历史参考,主要来源于书籍内的图片及文字描述,再加上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想象力,通过多次的尝试完成的。
P:如果你穿梭回苏绣的发源时期——春秋时期,你最想做什么事?为什么?
郑叶青:如果让我穿梭回去,我最想做的就是跟着当时的绣娘一起学习最初始阶段的刺绣技艺,从她们身上找到她们发明苏绣的灵感,并和现在的苏绣技艺进行比较,让我更好地把握这门技艺。
传统的盛贵定制
刺绣的倩影总会出现在古代传统的重要场合中,比如婚礼的服饰、被服,古代贵族的重要活动等。如今,东方女性也在尝试着重拾这种尊贵定制的美,郑叶青的“叶绣”就与时俱进,把传统刺绣与当代服饰结合,让我们在一针一线中触摸历史沉淀的温润。
P:你不仅掌握了传统刺绣方法,还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叶绣”,不如跟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叶绣”的特点吧?
郑叶青:“叶绣”在色彩、材质、技法等方面都有个性化的发展,比如:我们会把羊绒、羊毛、水钻等不同材料,通过中国四大传统刺绣技法,还有印度、越南的不同针法贯穿其中,根据顾客的需求,为他们设计、制作独一无二的刺绣产品。以此适应现代人不同的生活色彩,引领当下流行趋势。
P:要绣出一件完整的作品,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郑叶青:作品根据大小差异较大,比如一件清皇后礼服就需要一个绣娘花费2年的工时。而像一些小的艺术绣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仅需要3至6个月。
P:摸着刺绣,布面均匀、平整的线会给人带来一种很顺滑的感觉,那你在绣的时候,是不是一针都不能有点误差?
郑叶青:是的,因为如果走错一针,就会影响作品整体的美观,对于具有艺术价值的苏绣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必须重头再来。
P:你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在其中能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郑叶青:我最喜欢的作品是苏绣《清明上河图》,作品融入了精细、多样的刺绣技法,同时也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气息,每当我看到这幅作品就赞叹绘画和苏绣两大艺术的完美融合,由衷赞叹中华民族伟大智慧。
P:在刺绣作品中,对于色彩的搭配也尤为重要,我觉得在你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虚实、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对比,色彩对你来说,是否一个重要的环节?
郑叶青:正如你所说,色彩确实是一个重要环节,色彩的柔和度、整体搭配效果、时代特性、传统习俗等都是需要仔细整合的。
P:如果说得比刺绣的世界更宽泛点,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的?
郑叶青:我觉得生活的美在于理性和感性的完美融合,在理性上做一个道德的人,在感性上做一个唯美的人。美的定义是能满足人感性认同的事物。
P:最喜欢哪首中国诗词,为什么?
郑叶青:在中国当代诗人指纹先生的作品《蝶》中感受到脆弱而形而上的美,就如以细若蝉丝的线交织出的刺绣,不仅会让人小心翼翼地心疼,也能抚平我们当下生活的焦灼,理顺对于美的追求方向,是耐心、从容、大气。
1.《清代皇后常服》: 面料为红色真丝苏绸缎,绣有凤穿牡丹。2009年,郑叶青此作参加了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展览,荣获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展评比银奖。2011年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
2.《迎雪报春》: 郑叶青以线当墨,以针代笔,寄情于刺绣,注重刺绣的品质和艺术性,此作展现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顾冠群大师的国画艺术特点。
3. 《金蝉》: 将苏绣艺术巧妙运用于婚庆装饰用品,寓意吉祥富贵。
4. 《蝶缘化妆盒》: 苏绣艺术与生活饰品的巧妙结合,并在材料,图案,针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此款采用了打籽绣,盘金绣的针法,保证了刺绣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