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课堂讨论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讨论是实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探究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以前后两座四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的作用各不相同,所适应的问题也不同。比如,我在教学“加法”时,通过创设情境,请3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段场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把你看到的与你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再全班交流。让学生感知: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又如,我在教学“长短”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品有长有短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学生就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说“我是看出来的”,有的说“把它们横着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比另一端的”,有的说“我的把它们竖着戳在手心上来比的”,还有的说“把它们的两头都不对齐也能比较出来”。由于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但是这些结论都是有道理的,我都给予了肯定。
  在三种讨论方式中,以小组讨论的参与率和有效性较高,也就是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综合编组,在教学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理论精解、基础贯通
  对于学位课,是在新的高度上全面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本科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化认知水平,是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解决首要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方式的特点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作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讲解重点、难点、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领域,提出要求和答疑,并指导学生如何去查阅资料、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农业与生物学院“高级生物化学”是近10个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其生源来自本校、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农业大学,包括统考和推荐直升的学生,地区遍及大江南北。鉴于各生源学校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和要求不同,因此具有的基础水也平参差不齐,面临个体化水平与整体提高、专业需求与课程内容需协调统一的问题。因此,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就不能忽视对学科基础理论的要求。首先,对重要的概念采取概括精讲,达温故知新之目的。其次,对主要的生化过程,采取联系的观点进行融会贯通,打开学生思路。第三,根据学科的研究进展,力图将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展示给学生,从时空上拓展课程的外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适当加入课堂讨论的环节,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中既可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使获得的最新知识供全班共享,达到师生间互利双赢、共同促进和提高的效果。
  三、故意示错,开展探讨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教学教材第31页的思考题时,得出:右边小猴的桃子比左边小猴的桃子多,有的同学看了书以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得出结论“不能确定右边小猴桃的个数肯定比左边小猴多”,还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讨论,经过跟老师的智力进行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四、抛出课题,开展探讨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前,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调查某些项目;教学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等,对于学生的创造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如教学“生活中的数”时,课前就布置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上课时学生就汇报出各种结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又如,我在教学“数学乐园”时,设计了一个运弹子的活动,先是在组内进行比赛,然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比赛,看谁在单位时间内运的多,运来一个弹子记录员就往黑板上贴一个圆片,最后根据圆的个数的多少确定谁运的多。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感觉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不高。根据课堂上的观察,发现集体讨论的参与率比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低,大部分学生只是处在观众地位,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等待尖子生回答,没有进入到讨论的气氛之中。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是5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只有6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比较低,往往处在冷场的情况。小组讨论时,有时小组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你说等于1,我说等于2,偏偏不说“等于1”或“等于2”的理由,成“顶牛”之势,失去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
  针对数学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当今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其主要的管理内容一是个体,二是集体。虽然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形成集体之后,身处其中的个体与集体之外的个体会有许多不同。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要改变一个人,首先得让他接受你,他接受你了,你的教诲他才可能听的进去,他才可能在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青少年学生思想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他们常常屈服于情感。所以,我认为对班级的管理应从对个体的管理
期刊
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高于其他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一、爱岗敬
期刊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处理和调节,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个人道德品质和能力”。人格魅力即个人道德品质和能力对他人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班主任有高尚人格作背景,不但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活力,从而积极向学。同时还能在看似平淡的潜移默化中影响
期刊
应该说,数学新课程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虽然广大教师对新教材在部分数学内容的取舍和章节的衔接等方面存有质疑,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从起初的“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逐渐变成肯定新课改,接受新课改,融入新课改,并涌现了一批把握新课改机遇的优秀教师,带动了数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根据对
期刊
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育对象等因素而定。  一、启发引导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计算机语言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一定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个单元内容的时候,
期刊
学生的意志特点是在克服困难的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就能控制自己的一些行动。如在课堂上自觉的接受纪律约束,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大声吵闹;遇到有困难的作业,能够坚持做完,不半途而废。在课外预习、作业或复习功课时,能克服电视、电影及其他有趣活动的诱惑,坚持进行学习。还表现在能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做自己不愿做的但又必须去完成的事情;去识记自己不感兴趣的有困难的学习材料;抑制自己不作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管理者,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表率,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感染、影响学生,都会被学生效仿,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样板”,而这块样板的核心则是班主任的人格。什么是人格?
期刊
一、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不管自觉与否,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直接受到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支配与制约。教师钻研教材、掌握教法的确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环节是理念与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脱离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就事论事地讨论教材教法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没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会有新教法的。只有深刻领会当前课程改革所体现
期刊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