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家教指导实践。本人经过两年多来对家教工作的指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指导实践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影响,他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作用,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特征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早期性格乃至人格的形成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在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此,我校确定了《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研究》作为全国德育课题实验的子课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人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了长期的调查,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家教指导计划,更好地促进家教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制订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当今家庭教育的态度与方法。
2、不同家庭教育情况下学生的表现。
(二)调查方法:
为了调查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我对近两年来所教的4个班及身边接触的近三百名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观察时,力求作到认真细致,目的性强。谈话时,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使被访者能够敞开心扉,吐露真情。问卷调查中,为了获得真实情况,调查员由其他教师担任,并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调查实施前,老师向学生对本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学生答完试卷,当场收回。家长问卷第二天由学生带回学校后交给调查员。调查共向家长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各297份,收回学生有效问卷297份,家长有效问卷295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13.6%的家长的家教意识还很淡薄,75.3%的家长家教态度和方法还有待改进,一部分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感觉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差的孩子,他们的家长还真的有问题,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具体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严爱无度”型
在不少家庭中,家长溺爱孩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百般照顾,惟恐不周,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他们在家里不尊重父母,在外头总想拔尖,看不起别人,唯我独尊,经常干出些出格的事情。
有些家长在对孩子生活上越来越溺爱的同时,在学习上越来越严厉,总希望通过自己的“锤打”锻造出一块完美无缺的“好钢”。有一位家长,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去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经常把儿子“关”在一个小屋内,不准孩子出去玩,更不许孩子看电视和其他任何课外读物。可是儿子没有像他所预想的那样刻苦学习,相反,对他这位父亲恨之入骨,有一次竟悄悄地跟我说,要杀了他。多么可怕而又可悲的事情呀!
(二)“放任纵容”型
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的孩子很难管,吃了“败仗”后无可奈何,只好“由他去了”;有些父亲,以为孩子有当妈的爱就行了,对孩子的事不闻不问;还有些家长只顾忙生意、挣钱,缺乏做家长的责任感。 长期无人管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氛围,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出现了断层。不少孩子形成了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并染上了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性,这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还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教育引导,而是纵容袒护。比如自己的孩子挨了打,家长又是找学校吵,又是找打人的孩子闹。但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纵容孩子的家长一般人生观有问题,他们为谋私利,不惜损害别人,而孩子接受了家长的这种观点后,以为为了便宜,可以不管不顾,长此下去,事必会犯大错误甚至触犯法律。
(三)“怨天尤人”型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家長,孩子无论犯什么错,他首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怨老师对孩子有成见,怨学校不好,怨某某同学把他的孩子带坏了,怨天怨地,就是不怨他的孩子。当事实俱在,无可辩驳的时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孩子有毛病了。这时是怨孩子不争气,不听话,没出息,然而就是不怨他自己!这种家长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没有反思的习惯,而且总是怨天怨地,对谁都不满意。这样的家教方法,如果不加以改变,问题很难解决。
(四)“反面偶像”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中的偶像”,年幼的孩子大都会以各种方式模仿他们最为崇拜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孩子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乐观的父母,子女也会开朗;坚强的父母,孩子也会勇于向困难挑战。可有些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影响的巨大作用,当着孩子的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视孩子的存在,使自己成了孩子的“反面偶像”。有一位家长,为了当上单位的科长,在家里和妻子大谈如何如何送礼,孩子听后,为了当上班干部,竟花了几十元钱买礼物送给班主任,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家长把“唠叨”当成法宝,教育孩子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有些家长效仿工厂、机关奖金制度,搞起了物质刺激;还有些家长为了讨好孩子,一味奉承…… 所有这些家长家庭教育的错误态度和方法,都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的确,“现在学校教育的困难不在于学生,而在于家长。”如何发挥学校优势,充分挖掘家长自身的潜能,改进他们的教育方法,创设健康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健康活泼地发展呢?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四、具体家教指导实践:
(一)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教指导。 我校成立家长学校已有多年,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成为一项固定内容。这种形式普及广泛,见效迅速。每学期安排两次,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教师就家教的基本规律、内容、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讲解,提供当前家教的新观念,解决家教中出现的新问题,每次讲座都有专题,比较系统、全面、正规,大大提高了家长的素质。
(二)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互相交流家教经验,共同提高。
我校每班都组建了家教委员会,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两次。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家长交流家教经验,针对班内的具体情况提出教育措施。因为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己的组织,活动由自己参与,家长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
(三) 改进家长会内容,在指导家教上下功夫。
以往的家长会,大多以学习成绩为中心议题,开成了“分数汇报会”、“告状会”、“布置任务会”,一部分家长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敢怒不敢言,家长和教师关系紧张。孩子身上的问题到底怎样解决,还是不知道。我校针对这种情况,要求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家长会的“含金量”,在指导家教上下功夫。每次家长会教师在处理好其他内容的基础上,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家教状况讲一个家庭教育问题。比如望子成龙问题,溺爱问题,唠叨问题等等。开始德育主任亲自听会督阵检查,现在这项内容已成为班主任开家长会的自觉行动。
(四)促成家长、子女沟通,创设家庭教育的和谐氛围。
以往家教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和孩子交流少,互相不理解,各说各的理,不能将心比心。我校在教师的主持下,给双方创设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坐下来互相谈一谈心里话,更深入地了解对方。这种谈心活动由学校自然转到家庭,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民主化程度。
(五)搞好班级常规工作,巧妙抓住家教指导的每一个时机。
在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家访、家长联系单、家长到校个别谈话等,都是家教指导的好时机,教师如能够充分利用,天长日久,效果也不可小视。特别是现在电话、微信、QQ等方式联系方便快捷,我鼓励家长随时咨询,在联系中,我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及时解决家教中疑难问题。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灵活及时,效果非常好。
五、活动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实验,我们惊喜地看到:
(一)家长科学教子的意识增强了。
经过学校的家教专题系列讲座等活动,家长学会了许多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遇到问题能够从理论的高度,科学、艺术地进行教育,教育效果当然较以前好多了。
(二)家长提高自身的意识增强了。
通过活动家长对“自身榜样”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原来自己总埋怨孩子邋邋遢遢,不讲卫生,实际上是自己从来就不修边幅。听了学校的讲座,我才意识到,原來家长的影响这么大。后来我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真是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也改了。”
(三)家庭的气氛宽松、和谐了。
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一味地指责、训斥,自然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家庭气氛紧张。现在,大多数家长们能够从尊重、理解的角度出发,教育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自然乐于接受。一位同学说,她的妈妈自从和老师聊过后,回家后再也不和原来一样,而是像老师似的又温和,又讲道理,现在她特别愿意和妈妈谈心。
(四)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渐渐地形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行为正向可喜的方向发展。从跟踪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以及思想品质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家长会上夸孩子的家长多了,班内纪律老师省心了,吵嘴、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校园内文明之花在悄然绽放。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关注学校改进》.教育科学研究.
[2] 方亨庆.《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3] 白媛媛.《当代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关键词: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指导实践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影响,他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作用,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特征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早期性格乃至人格的形成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在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此,我校确定了《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研究》作为全国德育课题实验的子课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人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了长期的调查,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家教指导计划,更好地促进家教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制订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当今家庭教育的态度与方法。
2、不同家庭教育情况下学生的表现。
(二)调查方法:
为了调查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我对近两年来所教的4个班及身边接触的近三百名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观察时,力求作到认真细致,目的性强。谈话时,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使被访者能够敞开心扉,吐露真情。问卷调查中,为了获得真实情况,调查员由其他教师担任,并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调查实施前,老师向学生对本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学生答完试卷,当场收回。家长问卷第二天由学生带回学校后交给调查员。调查共向家长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各297份,收回学生有效问卷297份,家长有效问卷295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13.6%的家长的家教意识还很淡薄,75.3%的家长家教态度和方法还有待改进,一部分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感觉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差的孩子,他们的家长还真的有问题,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具体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严爱无度”型
在不少家庭中,家长溺爱孩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百般照顾,惟恐不周,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他们在家里不尊重父母,在外头总想拔尖,看不起别人,唯我独尊,经常干出些出格的事情。
有些家长在对孩子生活上越来越溺爱的同时,在学习上越来越严厉,总希望通过自己的“锤打”锻造出一块完美无缺的“好钢”。有一位家长,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去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经常把儿子“关”在一个小屋内,不准孩子出去玩,更不许孩子看电视和其他任何课外读物。可是儿子没有像他所预想的那样刻苦学习,相反,对他这位父亲恨之入骨,有一次竟悄悄地跟我说,要杀了他。多么可怕而又可悲的事情呀!
(二)“放任纵容”型
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的孩子很难管,吃了“败仗”后无可奈何,只好“由他去了”;有些父亲,以为孩子有当妈的爱就行了,对孩子的事不闻不问;还有些家长只顾忙生意、挣钱,缺乏做家长的责任感。 长期无人管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氛围,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出现了断层。不少孩子形成了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并染上了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性,这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还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教育引导,而是纵容袒护。比如自己的孩子挨了打,家长又是找学校吵,又是找打人的孩子闹。但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纵容孩子的家长一般人生观有问题,他们为谋私利,不惜损害别人,而孩子接受了家长的这种观点后,以为为了便宜,可以不管不顾,长此下去,事必会犯大错误甚至触犯法律。
(三)“怨天尤人”型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家長,孩子无论犯什么错,他首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怨老师对孩子有成见,怨学校不好,怨某某同学把他的孩子带坏了,怨天怨地,就是不怨他的孩子。当事实俱在,无可辩驳的时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孩子有毛病了。这时是怨孩子不争气,不听话,没出息,然而就是不怨他自己!这种家长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没有反思的习惯,而且总是怨天怨地,对谁都不满意。这样的家教方法,如果不加以改变,问题很难解决。
(四)“反面偶像”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中的偶像”,年幼的孩子大都会以各种方式模仿他们最为崇拜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孩子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乐观的父母,子女也会开朗;坚强的父母,孩子也会勇于向困难挑战。可有些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影响的巨大作用,当着孩子的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视孩子的存在,使自己成了孩子的“反面偶像”。有一位家长,为了当上单位的科长,在家里和妻子大谈如何如何送礼,孩子听后,为了当上班干部,竟花了几十元钱买礼物送给班主任,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家长把“唠叨”当成法宝,教育孩子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有些家长效仿工厂、机关奖金制度,搞起了物质刺激;还有些家长为了讨好孩子,一味奉承…… 所有这些家长家庭教育的错误态度和方法,都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的确,“现在学校教育的困难不在于学生,而在于家长。”如何发挥学校优势,充分挖掘家长自身的潜能,改进他们的教育方法,创设健康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健康活泼地发展呢?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四、具体家教指导实践:
(一)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教指导。 我校成立家长学校已有多年,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成为一项固定内容。这种形式普及广泛,见效迅速。每学期安排两次,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教师就家教的基本规律、内容、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讲解,提供当前家教的新观念,解决家教中出现的新问题,每次讲座都有专题,比较系统、全面、正规,大大提高了家长的素质。
(二)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互相交流家教经验,共同提高。
我校每班都组建了家教委员会,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两次。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家长交流家教经验,针对班内的具体情况提出教育措施。因为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己的组织,活动由自己参与,家长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
(三) 改进家长会内容,在指导家教上下功夫。
以往的家长会,大多以学习成绩为中心议题,开成了“分数汇报会”、“告状会”、“布置任务会”,一部分家长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敢怒不敢言,家长和教师关系紧张。孩子身上的问题到底怎样解决,还是不知道。我校针对这种情况,要求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家长会的“含金量”,在指导家教上下功夫。每次家长会教师在处理好其他内容的基础上,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家教状况讲一个家庭教育问题。比如望子成龙问题,溺爱问题,唠叨问题等等。开始德育主任亲自听会督阵检查,现在这项内容已成为班主任开家长会的自觉行动。
(四)促成家长、子女沟通,创设家庭教育的和谐氛围。
以往家教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和孩子交流少,互相不理解,各说各的理,不能将心比心。我校在教师的主持下,给双方创设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坐下来互相谈一谈心里话,更深入地了解对方。这种谈心活动由学校自然转到家庭,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民主化程度。
(五)搞好班级常规工作,巧妙抓住家教指导的每一个时机。
在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家访、家长联系单、家长到校个别谈话等,都是家教指导的好时机,教师如能够充分利用,天长日久,效果也不可小视。特别是现在电话、微信、QQ等方式联系方便快捷,我鼓励家长随时咨询,在联系中,我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及时解决家教中疑难问题。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灵活及时,效果非常好。
五、活动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实验,我们惊喜地看到:
(一)家长科学教子的意识增强了。
经过学校的家教专题系列讲座等活动,家长学会了许多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遇到问题能够从理论的高度,科学、艺术地进行教育,教育效果当然较以前好多了。
(二)家长提高自身的意识增强了。
通过活动家长对“自身榜样”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原来自己总埋怨孩子邋邋遢遢,不讲卫生,实际上是自己从来就不修边幅。听了学校的讲座,我才意识到,原來家长的影响这么大。后来我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真是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也改了。”
(三)家庭的气氛宽松、和谐了。
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一味地指责、训斥,自然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家庭气氛紧张。现在,大多数家长们能够从尊重、理解的角度出发,教育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自然乐于接受。一位同学说,她的妈妈自从和老师聊过后,回家后再也不和原来一样,而是像老师似的又温和,又讲道理,现在她特别愿意和妈妈谈心。
(四)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渐渐地形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行为正向可喜的方向发展。从跟踪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以及思想品质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家长会上夸孩子的家长多了,班内纪律老师省心了,吵嘴、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校园内文明之花在悄然绽放。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关注学校改进》.教育科学研究.
[2] 方亨庆.《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3] 白媛媛.《当代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